从QQ空间到微信公众平台

池阳隐士

<h3>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我开通了QQ空间,从此走进了网络世界。退休后闲散的日子,在这个虑拟的空间里,我认识了许多兴趣相投的朋友,我们在一起舞文弄墨,用文字抒发心情,回味着昨天。 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我如同一个在路途上跋涉已久的归客,终于放下了背负已久沉重的行囊,远离了争名逐利的困扰,清静的日子每天都会在QQ空间的日志里写一篇文字,这些文字记述了远去的过往,许多美好的人和事在眼前织成一片云锦,也逐渐唤醒了我曾经的文学梦。 记得在Q Q空间里认识了网友红珊瑚,我和她至今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在一次不经意间,走进她的空间,看见她笔下的文字,是那么地清新、雅致、超凡脱俗,读其文,如一缕春风从身边吹过,那意境清澈而又深远。浏览过许空间,舞文弄墨者不乏其人,但我敢肯定地说她的文字是极好的!</h3><h3> 她那时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过许多文章,于是,在这位亦师亦友红珊瑚的帮助下,我开始了尝试向报刊投稿。每当完成一篇文字,我都要通过QQ传递给她,让她做我文章的第一位读者,在文章的欠妥之处给予指正。数年来,我们在写作中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看到她在各地报刊发表作了许多作品,也为她开心和分享创作的快乐。这位久住上海的池州老乡,一直没有忘记乡土之情,经常在家乡《大九华》杂志上发表讴歌池州的文章,这种赤热的乡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在QQ空间里还遇上了许多热爱写作的文学青年,青梅君就是其中一位。这位也是从未谋面的青年,她是《美术教育研究》杂志的编辑。二○一二年的 端午节前,我写了一篇《粽子飘香又端午》的散文。她在空间里看见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散文后,征得我的同意,将这篇散文作为《美术教育研究》杂志,二○一二年第六期的卷首语。我很欣喜,能为杂志尽绵薄之力,实为幸事。几日后,编辑部寄来了一百元稿费,快递也把杂志样本送来,看着图文并茂的《美术教育研究》杂志发表了自己的文字,心里不提有多愉悦! 后来青梅君常把我的文字作为杂志的卷首语,这年的十二月份,我的散文《飞雪迎春说寒梅》又作为卷首语发表在《美术教育研究》杂志上。爱梅并经常写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总以梅为鉴鼓励自己,不管经历多少风霜雨雪,都要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从开通QQ空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八年。我觉得网络并非就是青年人的专属,这里也有老年人的一片天地。在可爱老人网,我写过许多篇关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散文,有些还被推荐到中央广播电台,在经济频道的“新鲜早世界”节目里播出。如《小城的清晨》等,让众多人知道了我的家乡池州,是座美丽的江南小城,有李白泛舟的清溪河,有杜牧寻访酒家的杏花村。家乡的确很美,特别是街头银杏叶黄时,那个“满城尽戴黄金甲”的景象,让人美不胜收,留连忘返。我的一篇散文《又到银杏叶黄时》就是记述了这样的美景,登上了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平台。 我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利用QQ空间书写和邮箱发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散文。这在过去简直是神奇的事情,不用信纸信封,也不要贴邮票,更不需要将稿件投到邮筒里,是神速的电波完成了这一切。网络让我学到不少知识,也让我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怀,多次参与了幸福池州的征文大赛和赞美杏花村的散文大赛,都取得了好成绩。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如一片片云彩融入黄昏的晚霞中。 由于微信比QQ更快捷更方便,目前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生活方式,被人们广泛使用,目前已经有十亿用户。而微信公众平台更适合发文章传图片,让圈里的朋友每天都能读到我推送的文章。所以我申请了微信公众号,我的微信公众号是“小城旧时光”,“用时光煮茶,让岁月流香。”独自坐在时光里,煮一杯人生的清茶,慢慢回忆着远去的岁月,用手中的笔让许多人和事又鲜活许文字里。我的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一篇描写家乡往事的散文,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池州的过去。 往事并不如烟,岁月也会留痕。微信公众号“小城旧时光”,是本泛黄的旧书,《小城春秋》、《寻常巷陌》、《城南旧事》……一篇篇陈年往事,掸去灰尘展现在眼前。戴着草帽赤着双脚为茶馆挑水的哑巴,裁缝的女儿荷香,板车夫虎子的老娘,三寸金莲的小脚姨母……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又从这本泛黄的书中向我们走来,在老街里演义着他们的故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