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物探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海龙王

<h3>地球物理石油天然气勘探人(简称物探人)。他们常年驻扎在无人区、戈壁滩、荒漠塬</h3> <h3>这里:没有电视、没有宽带、没有手机信号。<br>白天,劳动、劳动、还是劳动、只有劳动。<br>晚上,星星、星星、还是星星、只有星星。</h3> <h3>这里:没有花草、更没有树木。物探人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到提孜拉甫河,搬来鹅卵石,挖来野生“玉兰花”草,在帐篷前面做出了一个“山地铁军”的特色花园(塔里木油田命名的山地五队)</h3> <h3>物探人站在自己建的“花园”边,高兴的手舞足蹈:我们有自己的花园了……</h3> <h3>虽然,这里没有人烟,没有植被。但是,物探人一定会保护好环境</h3> <h3>本来,想在荒漠里,养点有生命的东西。但是,没有水源、没有草啄、没有食物。它们饿极了,只有啄吃泡馍箱</h3> <h3>从这里,提孜拉浦河,再往山里,没有路的戈壁路,前进100多公里,当你看到了昆仑山的雪、看到了戈壁滩一排排的帐篷,就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h3> <h3>一堵墙,从天空横扫而来,猛烈的沙尘暴,从不预告,经常突然袭击物探人</h3> <h3>躲,没地方。跑,还是没地方。它不管你是在山尖、在荒漠、在吃饭,毫无征兆地“光临”物探人的任何地方。<br>伴随着狂风、夹杂着比面粉还细的沙子,往你的头发、眉毛、胡子、嘴巴里、饭碗里串。咬一口米饭,嘎吱嘎吱的响,那是沙子混米饭。吃下去吧,难以忍受,不吃吧,那就只有挨饿吧……</h3> <h3>比面粉还细的沙尘,无孔不入。还会悬在天空十多天,早上起来,看到的是黄色的天空。但是工作不能停下。带起口罩工作、带起口罩坐车、带起口罩吃饭,那是见怪不惊的。</h3> <h3>六月雪,不是语文课本,不是窦娥冤,是物探人每年都亲身经历的场景</h3> <h3>六月雪,就在眼前,帐篷后面</h3> <h3>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连续8~10个月。无法洗澡(水比油贵)、无法理发(施工期间出不了山)</h3> <h3>常言说:有山必有路,请看左边的山,有路没有?</h3> <h3>常言说:有山必有路,请看右边的山,有路没有?</h3> <h3>请看后边的山,有路没有?<br>我们的测量、钻井、排列、放线、放炮等,所有员工,必须爬上去,再原路返回来。年年如此、天天如此</h3> <h3>左边,万丈深渊。夹沟里,有我们的兄弟。<br>站在山头往下望,两脚不自觉颤抖</h3> <h3>六十年代依奇克里克石油大会战,曾经20000多人的营地,早已一遍废墟。但是,只有物探人,还经常战斗在这里。每一座大山、每一个沟壑,都要物探人的身影。</h3> <h3>无线对讲机,信号被大山阻隔。<br>什么叫“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是身临其境,绝对无法体会</h3> <h3>1000多米的陡坡,70°。我们必须四脚着地、仰面朝天地蹭下去(不能滑,会刹不住车,下面乱石林立)。晚上,再四脚着地面朝地面爬上来。</h3> <h3>中国石油报记着王海,每年到山里采访物探人,都是哭着回来的,怎么劝都劝不住</h3> <h3>大山里的维族一家人</h3> <h3>虽然,每年出工前,都要培训安全、培训急救技术……</h3> <h3>但是,总有人,还是会从山上掉下来。现场急救,就是保命</h3> <h3>白天,物探人只有干活、干活、还是干活。<br>晚上,物探人只有星星、星星、还是星星。<br>牧羊犬,是很好的伙伴。<br>家属来探亲,小孩子只有扔鹅卵石作为唯一的娱乐方式……</h3> <h3>保险绳,生命绳。垂直100米,可以想象一下高度(相当于30层楼高),凹岩腔,手没抓处,脚没蹬处。最多一天要爬这样的保险绳28次……</h3> <h3>山体是松散的鹅卵石,山下是锐利无比的乱说</h3> <h3>天色开始暗淡,山上还有兄弟</h3> <h3>加快速度填肚皮,还要继续前行……</h3> <h3>中午,戈壁滩,饥饿的肚皮,嗷嗷直叫。拿出自带干粮,冷馒头,冷矿泉水(山里的水是盐碱水)</h3> <h3>等等我,再啃一口冷馒头</h3> <h3>沟壑、冲沟、夹沟、一线天,走进去,再走回来。早上8点出发,回到营地估计是凌晨两点</h3> <h3>2012年,依奇克里克。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进山给物探人做心里辅导。<br>教授说:从下高速公路,就感觉是在月亮上行走。<br>教授问:有兵兵球吗?<br>物探人:没有!<br>教授问:有电视吗?<br>物探人:没有!<br>教授问:有收音机吗?<br>物探人:收不到电台!<br>教授感叹:要是我和我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到一个月,每30个人,就好疯掉一个人……</h3> <h3>反恐防恐,24小时执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h3> <h3>这双自费的鞋子,在陡峭的戈壁滩山边,保住了俺的生命……</h3> <h3>mol~V12,爬上去都很吃力,物探人天天过十几次河流的唯一工具</h3> <h3>轮胎比我高,过河的时候,水漫金山寺(驾驶室)</h3> <h3>这里的山路,远远不止十八弯,运原油的司机没事干,天天数着弯路,166、167、168,终于开出了168道弯。一旦下雨,进不去,出不来</h3> <h3>这里的山路,远远不只十八弯。物探人天天从这里上工地,拉原油的司机开车没事干,“闲得无聊”,边开车边数弯。<br>哇塞,168道弯啊……<br>一旦下雨,你出不去、进不来</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br>作者:yyh<br>在新疆,走遍了南疆、北疆,爬遍了东秋、西秋,趟过了提孜拉甫河雪水的河流,攀越了昆仑山的奇山异水,连续18年战斗在新疆的一线物探人</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 <h3>不晓得说啥了,自己看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