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守望孤独fubin

<h3>中国最窄的八米宽国土</h3> <h3>从珲春到防川,有一段路途狭窄到只有八米宽的公路是我国领土,这段路叫洋馆坪大堤。路实际就是图们江的江堤,路的南侧是图们江,岸边用铁丝网拦着。北面陆地一侧的公路路基下,另一道铁丝网与公路同行。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俄罗斯领土,行车经过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挂着 “严禁攀越国境”的告示牌。<br></h3><h3><br></h3><h3>到了防川必看“土字碑”。“土字碑”碑在两道铁丝网之内,这座名见经传的小山上,树立着这座石碑,虽然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可石碑上刻着的“土字牌”三个字还依稀可辨,碑的后面有国境线的标识。碑的旁边立着一个红绿相间的铁桩,是中俄边界422号界碑。</h3><h3><br></h3><h3>1860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成琦到珲春勘界树碑。根据中俄两国勘界商定,“土”字碑,设在图们江入海口处。勘界后,成琦贪杯喝醉了酒,只派了两个兵卒抬着界碑去埋,结果两个兵卒走累了,就在防川的一个叫“沙草峰”的地方把碑埋了下来,而这里距图们江入海口足足有45华里之多,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来,中国就失去图们江入海口的海岸。</h3><h3><br></h3><h3>次年,清朝又派一个钦差大臣吴大澄来此勘界,吴来此后即发现错埋了界碑,当即就和沙俄重开谈判,这一谈就是25年,直到1886年,两国才商定,将“土字碑”再南移15华里,改立在距图们江入海口30华里处,并商定再立一块代表中国有图们江出海口海岸的“乌字碑”,但由于种种原因“乌字碑”始终未能立起来。后来中俄朝三国重新勘界,在“土字碑”旁边立了一个代表中俄边界的422号界碑,而再向下136、5米处设立的423号界碑,就是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方了。滔滔的图们江可以流向浩瀚的大海,可我们吉林省却永远失去了图们江出海口的海岸,现在只能是“望洋兴叹”了。</h3> <h3>唯一没有触摸到的共和国界碑</h3> <h3>土字碑</h3> <h3>日本海近在咫尺</h3><h3>哪一天我的祖国会在图们江上拥有自己真正通达日本海的出海口</h3><h3>今天吾期待着日本海上的出海口</h3><h3>至于踏平东瀛就看后人了……</h3> <h3>1858年,清帝国与英法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正酣,北方的沙俄武力逼迫清帝国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两年之后,英法联军攻克北京,沙俄借口“调停有功”再次逼迫清帝国签订《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口至图们江口40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区。不计入当年作为属国的朝鲜半岛沿岸,中国在日本海(中国旧称“鲸海”)的出海口及沿海港湾(崴子)、海岛(渔场)全部丧失。</h3><h3>1886年中俄第二次堪界,吉林督办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虽未能从沙俄侵占领土中取得图们江入海口,但争得了图们江口通航权。自此,清(属国朝鲜)俄两国以江心为界共有图们江口。<br></h3><h3>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帝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朝鲜独立,清帝国在图们江以西土地归属朝鲜(日本实际控制),虽然通航权仍保留,却失去了陆地上的屏障。如今,离入海口最近的珲春市防川村距日本海仅几公里。<br></h3><h3>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图们江口成为日满同盟治下与苏联的“界河”入海口。1938年,苏军占据“满洲国”一侧张鼓峰,日军在冲突后出于战略考虑,封闭了图们江入海口,由“满洲国”(中国东北)进入日本海的水道阻塞。<br></h3><h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苏联以向朝鲜运送军事物资名义修筑了苏朝图们江铁路大桥(朝鲜称为友谊大桥),该桥作为志愿军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线。大桥全长约530米,为8孔60米钢架铁桥,桥底至常水位高9.6米,其中仅3孔可作为通航孔。<br></h3><h3>苏朝图们江铁路大桥虽然在抗美援朝战争功不可没,但随着战后尤其是新中国恢复在图们江通航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是桥梁净空过低,原有的桥梁设计直接将大吨位的中国船只“堵截”在海口之内;二是铁路桥上游约1公里处有十余个残存的桥墩(位于苏联和朝鲜境内,毁于二战苏联出兵东北),它们形成的漩涡使河道中形成一些沙滩,对入海口泥沙淤积有一定影响。<br></h3><h3>苏联时代,由俄罗斯途经铁路桥进入朝鲜的铁路一直承担着运输化肥和石油的任务。苏联解体后,跨境物流已经很少,往昔火车过桥的气势磅礴已不多见。<br></h3><h3>目前,图们江铁路桥所在的铁路连通着俄罗斯的扎鲁比诺港(扩建中)和朝鲜的罗津港(扩建中)和清津港(扩建中),并与俄罗斯远东铁路网顺接。<br></h3><h3>吊诡的是,虽然铁路桥所在区域国际化合作在逐步加强,但对于中国进入日本海的这一碍航设施,俄罗斯和朝鲜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默契—“维持现状,积极封堵”。<br></h3><h3><br></h3> <h3>“东方第一村”的防川是中、俄、朝三国交界的鼎足地带,过去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说。</h3> <h3>一眼望三国:“一眼能看到三个国家的地方”指的是国家级风景区——吉林防川!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珲春市东部,晴朗的天气时,站在了望塔上就可以看到浩瀚的日本海。左边是俄国的土地、右边是***的山川,素有“一眼看三疆,双耳听三国”。</h3> <h3>符拉迪沃斯托克,他是曾经的海参崴。“海参崴”,是一个念起来让中国人隐隐心痛的名字。不要忘记这座美丽的小城,曾经是我们的土地。</h3><h3><br></h3> <h3>这儿还遗留着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帝国的印记。</h3> <h3>列宁手指向的前方,是著名的海参崴火车站。建成于1912年,它是被称为世界第十二大奇迹、全长9288公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h3> <h3>火车站外部古朴而精美,内部典雅华贵,充满贵族气息。</h3><h3>最值得在这里介绍的,是天花板上的壁画,它是这座建筑最鲜明的特色。壁画主题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分为两组:一侧是海参崴市容景象,有火车站、舰队、蒸汽机;另一侧是莫斯科的城市景象,有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莫斯科大剧院等。壁画非常精美,颜色非常柔和让人舒服,非常吸引眼球。我举头细细观赏,久久舍不得离开,直到最后不得不离去的时候。(感觉颈椎疼痛的毛病似乎也好了很多哦)😄</h3> <h3>候车大厅内,安静、清洁、有序。乘客的脸上,是从容、淡定和礼貌的微笑。绝无争先恐后的拥挤争抢,绝无目中无人的高声喧哗,绝无乱扔垃圾乱掷脏物,更绝对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雅的横躺竖卧!我不知道,到此一游的同胞会作何感想。</h3> <h3>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安宁、最清洁、最有序的火车站。</h3> <h3>踏上这块原属于中国的土地,心情莫名,从未有过的感受,不好定义和形容。并没感觉自己已经到了国外,也不像是抵达了国内某城市。一种怪怪的恍惚……与爱不爱国,好像无关。<br></h3> <h3>此车站没有安检,不用凭借乘车票和站台票就能进站。</h3> <h3>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清朝吉林将军辖地,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h3><h3>9288是什么意识?</h3><h3>它是莫斯科到达这个小站(海参崴)的距离😭️😭️😭️</h3><h3>愿我的晚辈能真正的站在这儿,竖起他的拇指。</h3> <h3>这台YEA型3306号蒸汽机车,是为纪念二战时期英勇的铁路工人而设立的实物纪念碑。</h3><h3>火车头由俄罗斯人设计,在美国制造,通过太平洋运抵俄罗斯。二战期间这台机车发挥了很大作用。我身边有块碑石,上面雕刻的碑文是:献给1941年—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英勇的远东铁路工人们。顶端的装饰雕刻,是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br></h3> <h3>火车站的警察。尽管我一再接到警告,不要面对警察,不要直视警察,要小心回避警察,见到警察立即闪开不要久留,以免被黑警察敲诈。可是我在火车站几次遇到警察,面对他们了,直视他们了,还拍摄了他们。并没有怎么样我啊😜</h3> <h3>潇洒而又张扬的海参崴执勤警察</h3> <h3>市中心大街上,车流量相当大。但所有车辆都中规中矩地有序行驶,且常常能看到通过路口时司机礼貌地相互礼让致谢,从没见过塞车的情形。我站在一个没有信号灯也没有交通警察的小十字路口,观察许久。所有通过的车辆没有按一声喇叭;所有转弯车辆无一例外地礼让直行车辆;没有任何车辆乱挤乱插乱超乱窜;没有任何车辆违规或试图违规。</h3><h3>这时,我才从到达海参崴那怪怪的恍惚中醒过来:哦,这里是国外,我是在俄罗斯!!!</h3> <h3>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就包括海参崴!</h3> <h3>餐厅的俄罗斯侍者。当地“俄罗斯”人生性自由散漫,懒惰,随性,追求享受,缺乏服务意识。餐厅服务主要靠打工的内地“中国”留学生,一天,餐厅内地留学生去体检了,海参崴人竟然连早餐也开不起来了。延迟开饭时间好久后,才慌乱开餐,桌上连桌布都没来得及铺,上菜也很混乱……真无语啊。</h3> <h3>海鲜大餐,好吃!😄这长腿大蟹,光吃两条腿就饱了!俄罗斯各种深海鱼类都很好吃,刺身鲜美,闻名于世的俄罗斯鱼籽酱更美味无比。</h3> <h3>鱼子酱</h3> <h3>虾爬子</h3> <h3>大毛蟹</h3> <h3>普京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头像就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摆在各个超市的货架上出售。这在内地“中国”绝对是匪夷所思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不知俄罗斯是否向大大支付了广告费?😄</h3> <h3>俄罗斯最传统、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牌:大头娃娃😄这个大头娃娃,简直就是俄罗斯的象征哦。</h3> <h3>兜售套娃的海参崴小哥</h3><h3>说实话,这儿的套娃比满洲里和珲春的要贵好多!</h3> <h3>套娃专柜</h3> <h3>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矗立在海参崴市中心广场,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br></h3> <h3>东正教大教堂。海参崴教区的主教堂。</h3> <h3>看看街上的年轻人吧,和内地年轻人的情况完全一样哦,个个都是低头族啊。</h3> <h3>步行街。有足够的时间在步行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进小店,观街景,坐在街边慢慢地舔着冰淇淋。很享受。</h3> <h3>这就是著名的金角湾大桥,在清晨的云雾中半隐半现、宏伟壮观中多了几分妖娆。</h3> <h3>海参崴火车站,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端起点,曾经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近些年来,为2012年APEC峰会而特意修建的金角湾大桥逐渐为世人所熟知,并成为了海参崴最气派的象征。</h3><h3>而感受金角湾大桥的壮观与美丽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在日落时分登上相距不远的鹫巢瞭望塔,在夕阳西下之时,品味穿梭往来的辉煌。</h3> <h3>三座港湾环抱的城市,地理位置极佳,其中金角湾为全年不冻的港湾。</h3> <h3>制高点</h3> <h3>在制高点上可以鸟瞰金角湾大桥和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锚地。</h3> <h3>海参崴城市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口城市和远东地区最大城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俄罗斯首位。它同时扮演着军港、渔港、商港三个不同角色,奠定了海参崴在俄罗斯的重要地位。</h3> <h3>俄罗斯太平洋连队司令部</h3> <h3>待机警戒中的俄罗斯主力舰(舰载雷达在旋转)(烟窗有烟雾飘出)</h3> <h3>海参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北海),是重要的军事要塞。闻名世界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第23空军司令部都设在这里。</h3> <h3>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主力战舰</h3> <h3>这是前苏联退役的功勋潜水艇</h3> <h3>鱼雷装填舱</h3> <h3>舱室甬道</h3> <h3>潜望镜</h3> <h3>街头艺人在演奏着,漫不经心地兜售着他曾经的梦想。</h3> <h3>婴儿车里的小萝莉,那个小眼神儿,那个小表情,是真的太可爱了……😊😊😊</h3> <h3>海参崴行色匆匆的人们</h3><h3>他们都行走在人行通道上</h3> <h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与这儿匆匆赶路的人们无关,她们都是在依法使用着路权……</h3> <h3>行走的淡定、从容而又自信</h3> <h3>悠闲快乐的小女孩,西方列强的经济制裁好像跟她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h3> <h3>出境时,在海参崴结识的新朋友。</h3> <h3>瞧,它恋恋不舍的向我走来。</h3> <h3>海参崴郊外的小镇人烟稀少</h3> <h3>成片荒芜而又肥沃的黑土地从我眼前掠过</h3> <h3>海参崴在我心中藏着</h3><h3>从记忆的通道屡屡回归</h3><h3>旧影依稀</h3><h3>顾盼流连<br></h3><h3>我对她的留恋与不舍</h3><h3>不是为她有金发碧眼的美女</h3><h3>不是为她有蔚蓝的天空</h3><h3>不是为她有清澈的港湾</h3><h3>不是为她植被茂盛</h3><h3>不是为她土地肥沃</h3><h3>只为她是大汉的故土</h3><h3>只为她是中华的飞地</h3> <h3>现在,海参崴的名字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意为征服东方!!!</h3><h3>而我,还是更愿意叫她海参崴。<br></h3><h3>愿我的子孙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和我的先辈一样,自由的站立在这片土地上。<br></h3> <h3>外东北(俄语:Приамурье,英语:Outer Manchuria)又称外满洲,是指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斯塔诺夫山脉)以南、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萨哈林岛)、格布特岛(尚塔尔群岛)等近海岛屿在内共计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广义的外东北也包括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以北的部分土地以及北海(鄂霍茨克海)、鲸海(日本海)。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曾先后为扶余、室韦、黑水靺鞨、契丹、女真等民族与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逐步夺取了这片约占中国十分之一面积的土地,并因此获得丰富资源和冬季亦可通航的优良天然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h3><h3>因上述地区现位于中国东北以外,版图形状与中文“外”字相似,历史上是满洲的一部分,且与“外蒙古”同属于中国近代失去的领土,故称“外东北”或“外满洲”。</h3><h3>外东北拥有上千个原中国地名,基本都被俄国废止使用。在这些中国地名中,涉及原中国居民点、山脉、河流、湖泊、港湾、岛屿等,较为知名的有海参崴、伯力、双城子、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庙街、外兴安岭、库页岛、普隆霭、乌第河、野猪河、精奇里江、牛满江、苏城、摩阔崴、兴凯湖、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出版地图规定该地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8个俄罗斯境内地名必须括注中国名称。这一地区现有人口500多万,以俄罗斯人为主。</h3> <h3>我对俄罗斯的痛恨,倒不是因为俄罗斯侵略了中国多少领土,也不是因为被俄罗斯侵略的领土至今不还。</h3><h3>如果俄罗斯只是单单的侵略了中国的领土,如果俄罗斯能善待原住居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我对俄罗斯也不会有什么偏见。</h3><h3>领土问题,向来就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不要动不动就提自古以来,自古以来东北和关内分别属于大金国和大宋国,可现在同属中国了,自古以来外蒙古和内蒙古是一个国,现在分属两个国了,自古以来,欧洲,北非,西亚同属罗马帝国,可现在已经分裂成几十个国家了。</h3><h3>可无论领土问题如何变幻,土生土长的人仍然生活在那里,金国灭了北宋,北宋的土地上生活的仍然是北宋人;满情灭了大明,大明的土地上生活的仍然是大明人;日本占领东北十四年,东北的土地上生活的仍是东北人;英国占了香港,香港的土地上生活的仍是香港人;葡萄牙占了澳门,澳门的土地上生活的仍是澳门人……</h3><h3>但是,唯独俄罗斯的侵略,是斩草除根式的侵略,俄罗斯侵略,是要地不要人,每侵略一块土地,就要把原住居民全部杀光,试问,现在被俄罗斯侵略过的海参崴,还有海参崴人吗?现在的伯力,还有伯力人吗?现在的黑瞎子岛,还有黑瞎子岛人吗?现在的江东六十四屯,还有江东六十四屯的人吗?</h3><h3>答案是没有,现在的海参崴,生活的是俄罗斯人;现在的伯力,生活的是俄罗斯人;现在的黑瞎子岛,生活的是俄罗斯人;现在的江东六十四屯,生活的还是俄罗斯人!原来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被俄罗斯人斩尽杀绝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