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夏日冬泳”散记

一江

<h3>6月28日早晨六点半,我们开心冬泳队参加新安江“夏日冬泳”挑战赛的60位勇士已经在艮山门的公交集团集中,参加团体赛的6男2女六点半准时出发,参加畅游的52人七点出发。而参加领队会议的两人昨天已抵达新安江。此时,有泳友抓拍了旁边艮山运河公园的小池塘里晨泳的热气腾腾的景象,很是养眼。</h3> <h3>自从杭千高速开通后,从杭州南到新安江只要两小时左右,加上市区路程也就两个半小时。所以我们九点半就抵达新安江。</h3> <h3>新安江水电站是五十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大坝内的水库中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所以称为千岛湖。因为水域面积比较大,所以常年水温保持在25度上下。新安江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新安江大坝高105米,大坝附近水深在80米左右。所以从大坝底部放出的水流,水温常年都在17度以下,在盛夏尤其感觉寒冷。每年盛夏,当地政府在这里举办的全国性游泳活动称“抗寒勇士挑战赛”,只有一部分冬泳爱好者能适应这项活动。</h3> <h3>我们这次活动安排了两天,今天是参加“夏日冬泳”活动,明天是去梅城的三江口游玩。根据活动安排,上午是39个队300余人参加800米的团体挑战赛,下午是128个队3000余人参加2000米的畅游。所以我们大巴就直接去了千岛湖的毛竹园,上午先适应常温下的千岛湖水域,过过畅游一级水源的瘾头。</h3> <h3>你看我们泳友跳水的优美姿势!</h3> <h3>珍爱一生为了这次挑战特地新买了这件色彩亮丽的游泳衣,令人眼前一亮!</h3> <h3>这是上午团体挑战赛的出发地。</h3> <h3>我们开心队的八位参加团体挑战赛的选手。</h3> <h3>团体赛的检录处。</h3> <h3>我们开心队是参加团体挑战赛的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大的(平均52岁),以这个年龄能在全国39支参赛队中获得团体总分第12名,实属不易!</h3><h3>开心的金龙在团体赛的小组里获得第三名,独得12分,为我们队获的团体12名立下汗马功劳。居俊和小王获的小组第9名,也是有功之臣,应该为他们点赞👍</h3> <h3>这次比赛的报名费是100元,脚环押金100元。脚环用于计时,你出发和上岸经过红地毯,装在旁边的红外线就将你的唯一的编码和时间都扫描进仪器,从而确定你是否游完全程以及具体的用时。</h3> <h3>脚环就是你身份证。</h3> <h3>这次活动主办方不提供午餐,所以我们前几天就预订了20元一份的快餐,在下水点旁山脚下的树荫中就餐,而有的外地的队伍都是自带干粮,五花八门,在这个炎热的中午是很难咽下口的。我们都是站着就餐,好在饭的份量比较足,所以大家都能吃饱。比起那些外地队,我们已经算不错了😣</h3> <h3>趁着下水前,拍张集体照。这次我们穿上了统一发放的新队服(请注意是“发放”,不是“订购”),色彩亮丽,而且透气,不但舒服,而且帅气!</h3> <h3>浙江卫视开来直播车,对这次活动进行现场直播。</h3> <h3>这是畅游的下水点,是今年薪建的“夏日冬泳”基地,场地非常开阔,适应大批次的人员下水,而且在台阶上可以坐着逐步适应较低的水温。</h3> <h3>畅游有3000余人,因此从下午一点半开始至四点分批下水。等待处只有一个50平方左右的帐篷,但在38度以上的烈日下等待的有好几百人,所以绝大部分都在帐篷外的烈日下,估计每批的等待时间在15分钟左右,为了降温,我们只能将免费提供的矿泉水浇在头上,适当降温。</h3> <h3>出发点是在刚落成的夏日冬泳基地,据说比过去的条件要好许多,下水台阶附近有一些脚踩的喷水处,下水前让身体先适应一下寒冷的冰水,大家在台阶上都坐了一会,慢慢适应较低的水温。今天的实际水温只有12.8度,要比宣传的17度低4度,而气温在38度以上,温差有将近25度,所以感觉特别冷。</h3> <h3>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队的男女泳友大多是结伴而行</h3> <h3>勇敢的女队员,应该为自己的挑战而点赞👍我们队的珍爱一生在1200米的临时上岸点上岸时,发现有位中年男子有点力不从心,就大声呼喊救护人员帮忙,一起把这位一米八多的男士拉到岸上抢救,她的举动赢得大家称赞。</h3> <h3>我看见好几位年轻人下水游了几十米,就手忙脚乱的游回岸边,上岸时全身发抖。我刚下水时也觉得水如刀割,感觉比在零下10度的天气下游还要冷,怪不得参加过此项活动的老家好友说,当年他们上岸时嘴唇都冻得发紫!很多坚持冬泳几十年的泳友也不能适应这么大的温差,只能中途放弃。</h3> <h3>刚下水时,我为了保存体力,采用蛙泳慢慢向前。可能是水温太低,很多选手都抱着跟屁虫用腿蹬水,慢慢向前移动,因为大半身体在水面上,可能感觉会暖和一些。开始我担心泳镜会起雾,没想到在冷水里,泳镜特别清楚,因此游起来感觉还不错。</h3> <h3>我在游时,经常向左边看,只见不断有人因吃不消而爬上岸去。我在游出几百米后,原来完全麻木的手脚才慢慢有了知觉。此刻,我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坚持到最后。</h3> <h3>当我游到1200米的临时上岸点时,感觉状态不错,游起来也很轻松,于是改用自由泳加速向終点游去。</h3> <h3>快到終点时,因靠过去有点晚,加上水流非常急,所以游过头几十米,我转身逆水奋力游了大概五分钟,才游回到終点,有保安伸手拉我,我谢绝了,自己一个跃身就跳上岸了。当时感觉非常好,没有一点疲劳感。上岸后看见有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几位泳者,有位比较胖的泳者大腿抽筋,他的队友手忙脚乱的给他做拉升动作。好在上水点的树都比较大,所以基本上晒不到太阳,便于及时抢救身体不适者。</h3> <h3>我们队的小鱼儿早早就拿着队牌,在終点等待凯旋的勇士们。</h3> <h3>部分队友上岸后在終点的广告牌前合影留念,这是胜利者的合影!</h3> <h3>我的成绩是32分,总的来说是中等水平吧,如果开始再快点,应该能在二十几分完成。</h3> <h3>看了钱江晚报才知道,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游了不到100米就因抽筋而上岸了,游泳也是皮划艇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项目之一,没想到她连100米也没游到,说明这个挑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h3> <h3>当晚我在朋友圈发了新安江“夏日冬泳”的照片,有两位曾经在新安江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当年他们在这个温度的水域,站一二分钟都吃不消,我能游完2000多米的全程,的确很不错😊</h3> <h3>因为要全部退完脚环才能领纪念品,所以大家都在終点附近耐心等待最后一名队友上岸。边上就是新安江大桥,大家纷纷拍照留念。</h3> <h3>当我们知道获得团体12名时,大家都很高兴,迈着轻快的脚步去参加颁奖典礼。</h3> <h3>在颁奖典礼前,有各种精彩的水上项目的表演。这种靠水的冲力而腾空的表演,还是第一次看到。</h3> <h3>下午四点二十分,颁奖典礼开始。除了团体总分奖,还有组织奖,人气奖和文明奖。中国游泳协会,省市体育局,建德市领导分别为获奖者颁奖。</h3> <h3>本来规定两人代表团队上台领奖的,但我们队员太高兴了,一下子上去五位接受颁奖。</h3> <h3>这次的纪念品还是不错的,有游泳救生包,奖牌,还有两张泊莱雅面膜。</h3> <h3>颁奖仪式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梅城的农家乐,那是130元一天的标准,比临安的天目山农家乐略微高点,应该是借了千岛湖的光吧。</h3> <h3>这里房子不多,村庄就在富春江边,夕阳西下,云彩不断翻滚变化,景色还是有点诱人的,所以有摄影爱好者在抓拍黄昏的镜头。</h3> <h3>在夕阳的映射下,原来色彩单调的水面变的丰富多彩起来,是不是有点漓江的味道?</h3> <h3>山村的夜色美如画。</h3> <h3>晚上,大家在农家乐的歌厅唱歌,打架子鼓。</h3> <h3>清晨,推窗远眺,青山绿水尽收眼底。</h3><h3>昨晚睡得有点早,所以早上四点就醒了,于是和老宋聊起了家常。老宋原来在下城区的招待所当过厨师,退休后就两个爱好,一是打太极拳,二是吹笛子。他还花了好几千元拜师学艺,努力提高演奏水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应该提倡的生活方式。为老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点个赞👍</h3> <h3>几位喜欢钓鱼的队友,第二天一早就起来,在富春江边一本正经地钓起鱼来了。</h3> <h3>还有一批队友在富春江边游泳,这里的农民都买了游艇做旅游的生意。在游艇上拍照,味道不错!</h3> <h3>你看我,多神气!</h3> <h3>巾帼不让须眉</h3> <h3>昨天游在新安江,今天游在富春江,明天游在钱塘江,名符其实的“三江游”!</h3> <h3>早饭后,我们就驱车前往新安江,兰溪江和富春江交汇处的三江口。这是个九姓的渔村。当初渔民从四面八方迁到这里,所以形成九个姓的村庄,后来慢慢就叫九姓渔民村了。</h3> <h3>小渔村还有专门的文化展示厅,看来还是比较注重自我包装的嘛😊</h3> <h3>九姓渔村的房子基本上是建在小山坡上,大部分都有飞檐,所以看上去比较漂亮。<br></h3> <h3>这里的山坡上基本上都种上了草皮,女同胞们兴奋的躺在地上摆起造型。</h3> <h3>怎么样,好看吗?</h3> <h3>泽泽和两位“干女婿”</h3> <h3>我来和你聊几句</h3> <h3>你喜欢我吗😊</h3> <h3>坐在船头悠闲地吃着棒冰,小白的女儿真可爱!</h3> <h3>天真无邪的微笑</h3> <h3>青春无敌</h3> <h3>默默的思考</h3> <h3>船上的美女们</h3> <h3>我们的大巴司机骑上随车带的小自行车游览三江口。</h3> <h3>湖边的绿色长廊在夏天是很好的行走通道。</h3> <h3>在长廊里表演一下,也为炎热的天气增添些许乐趣。</h3> <h3>静静地停泊在湖边的小船犹如渔家女子,恬静而优雅,在水边翘首以盼,希望出海的夫君早日归来。</h3> <h3>景中有画,画中有景。</h3> <h3>这里的江面被成片的水葫芦覆盖,也是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h3> <h3>盛开的水葫芦花也是美美的。</h3> <h3>美丽的小渔村</h3> <h3>在小渔村里有这样亭阁,曲桥,湖水,是当地居民的福气。</h3> <h3>虽然外面的天气非常热,但在长廊里有微风,还是有点凉爽的,与其坐着闲聊,还不如活动活动筋骨。</h3> <h3>我们这个造型怎么样?</h3> <h3>即便是坐着,也是有模有样的。</h3> <h3>伸入湖中的平台,有点象杭州钱江新城的城市阳台,观景、留影两相宜。</h3> <h3>大沈,你看我和当年比如何?</h3> <h3>这是用木柴堆积起来的房子,在这里留个影,古朴和现代的对比,还是径渭分明的。</h3> <h3>在新安江,兰溪江和富春江的三江交汇处,竟然有这幅伟人的巨像,的确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北戴河冷了,庐山高了,这里正好”,这是1956年6月9日,毛主席视察三江口时说的,这是最好的广告呀!主席一生中43次来杭州疗养,而三江口和杭州的距离不到100公里,所以和杭州的气候比较接近,这才是老人家喜欢的原因吧。</h3> <h3>这是在三江口的标志性三块石头。</h3> <h3>三江口全景</h3> <h3>午餐后,我们在回杭州的路上。经过梅城,严州府就是如今的建德城。当年的古城墙保护的不错,现在古城墙外面又建了个新城墙,看上去还是比较协调的。<br></h3> <h3>右边的是新城墙,左边的是老城墙。</h3> <h3>古城门中的红衣女郎</h3> <h3>城头漫卷大王旗</h3> <h3>大家排好队,我来拍照片!</h3> <h3>换个角度看,是完全不同的感觉。</h3> <h3>我们开心队的泳友虽然都上了年纪,但大家都是童心未泯的老顽童,你看他们就象小朋友一样举着旗,排着队,喊着口号走过来。</h3> <h3>从梅城出发,下午三点五十分到达杭州南,今天是周日,返城的车特别堵,不过,我在四点十五分左右就到家了。</h3> <h3>两天的活动结束了,但我觉得有些话还是要说。</h3><h3>首先,这次新安江“夏日冬泳”活动举办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全国有22个省市128支队伍,3000多名冬泳爱好者参加,说明这项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次,3000多人在这么寒冷的江水里游泳,没有出一点事故,活动的组织还是十分成功的。第三,只要是游完全程的,都能在网上查到你的成绩,而且还配上精美的荣誉证,主办方的考虑的确周到。</h3><h3>但毋庸违言,这次活动有三点不足之处:一是防晒设施不够完善,大家在等待下水时除了一个不到50平方的帐篷,大部分人都在烈日下曝晒15分钟以上,这样很容易中暑。二是没安排中餐,很多队都自行解决,给大家带来很大的不便。三是水中的快艇是用柴油的,所以在游泳时能闻到很浓的柴油味,严重影响了新安江的水质,希望下次活动能有所改进。</h3><h3>值的一提的是这次活动比较公平,基本上没有专业运动员参赛,所以我们开心队能取得名次,为此,应该给组织者点个赞👍</h3><h3>我们期待明年的新安江“夏日冬泳”活动,期待更多的人参加,期待取得更好的成绩。</h3><h3>再见了,令人难忘的新安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