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辈子也都会感到快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辈子也都会感到正规!</p> <h3><font color="#010101"> 我于1968年1月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受到了很大锻炼。使我从一个还不算太懂事的社会青年,逐步成长为一名副团职军官,为部队建设奉献了青春。这是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经历,值的回忆,值的记录。</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1968年1月26日接到入伍通知书后单位欢送留影(于寿阳县公安局)<br> 我于1966年3月在寿阳县公安局参加工作,前后从事过机关通讯员、打字员、代理总务并兼管看守所基建会计等工作。我当兵走时公检法的领导和同事进行了热烈欢送并合影留念。</font></h3> <p>前左:郭锐珍、张跃锡、孙瑞堂、孙瑞祯(我哥)、刘星晨、杨志敏。</p><p>后左:小杨、付仁义、张寅洲、马骏发、趙寿山、张二货、李老虎、郭善德、李杰。</p> <p>前左:小杨、聂锡田、陈佑铭、张效增、孙瑞堂、陈寿山、郭善德、李杰。</p><p>后左:张锦效、李二全、汪俊英、傅仁义、趙寿山、张跃锡、李老虎、马骏发。</p> <h3><font color="#010101">1968年2月寿阳县城关公社共34名应征入伍新兵合影留念。公社武装部长薛贵才等领导欢送。照片最后一排左一为本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68年3月新兵连一排一班全体合影留念<br>(于武安营房)<br> 1968年2月15日从寿阳乘火车到达部队,第三天团里召开了欢迎大会,我有幸被指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大会上代表108名寿阳籍新兵进行了发言。新兵连分班我分在了一排一班,同时被指定为副班长,主要负责室内卫生和内务管理的督促检查评比工作。有时也协助班长负责队列训练。三个月的新兵生活非常艰苦,但大家感到非常高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惜12名战友已有5名(徐金锁、张振兴、田玉山、高彪、郝志英)与世长辞,和我们永别啦。</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前排左:王兴德、郭同林、班长、潘嵩明、郝志英丶张振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后排左:高彪、王勇、徐金锁、冀明月、孙瑞堂、王蛇林、田玉山</font></h3> <p>同年入伍的战友们。</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新兵训练结束下连后照的第一张彩色照片寄回家里。<br> 下连后我分到团指挥连侦察排当了一名侦察兵。后抽调到炊事班当炊事员、给养员,因司务长支左不在,所以司务长的工作也由我完成。在此期间与炊事班长一起在武安支过农,和副连长李忠波到峰峰矿务局东风矿支过左,和矿工们一起下井挖过煤。入伍后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并于1969年7月8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团指挥连的干部有:连长韩素华、指导员路洪义、副连长李忠波、副指导员王大田、侦察排长毛树忠、测地排长刘子荣、无线排长张玉林、有线排长袁朝恩、司务长王宝明。我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司务长王宝明和炊事班长鲁绊香。</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70年于驻地下花园留影<br> 1969年3月珍宝岛武装冲突爆发,苏军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同年10月全军进入战备状态。我团于11月份奉命北上河北怀来县。当时我正在司令部军务股任打字员。由于战备文件很多,有些文件又要的很急,因此经常晚上加班加点打印文件。但是当时部队住在农村夜里没电,常常是左手端着煤油灯照明右手打字。不到一年我的眼睛视力从1.5降到了1.2。回想起来那段经历真是太艰辛啦!</font></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0年在司令部军务股任保宻员时的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于沙城麻峪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70年3月——1971年11月在司令部军务股任保宻员。当时军务股长张素荣、参谋任恕忠、梁银。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曾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帮助和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70年司令部几位战友合影<br>前左:军务参谋任恕忠、通信股长孙丰茂,后左:收发杜甫森、孙瑞堂,最后是杜甫森爱人</font></h3> <p>宋文生副团长专用车,专车司机傅智兰和他们的黑69吉普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与战友李守武合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李守武战友与我同年入伍68年寿阳兵,在部队任司令部管理股文书兼军械员。1971年退伍后在天津市工程设计院工作。</span></p><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2年在一连任排长时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1年11月——1973年9月在一营一连任炮排长。当时一连的干部有:连长王景波、指导员杨景才、副连长陈晓清、副指导员任万福、指挥排长张基普、炮一排长孙瑞堂、炮二排长崔广泉、司务长王宗平。他们都是处处关心和帮助我的老首长、老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在一连任排长的近两年中主要任务是营建施工。部队于一九七一年冬从怀来县转移至涿鹿县,一连驻防在北小庄。从七二年三月至七四年年初,在涿鹿县西北、西坝山下进行了营建施工。当时从峰峰矿务局请了部分建筑工师傅,瓦工、木工、架子工等,具体指导和手把手地教我们干部战士施工技术。施工采取流水线式的作业。大致分工是一营建房,二营(除五连农场外)烧砖,团指、运输连、修理所负责运输和后勤保障。一营建房分工是:营部负责房子封顶、室内吊顶,一、三连负责砌墙、掛瓦,二连负责砌𥕛础。按照上级"优质、高速、安全、节约"的要求,两年多时间,园满完成了26500平方米的营建任务。每平米造价29元,为国家节约资金16万多元!一连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本人也荣立三等功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积极响应团党委“优质、高速、安全节约”的号召,利用施工间隙与战友们修旧利废,修整施工用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1年李守武、马拉小退伍时我与傅智兰和他们俩的合影留念</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前左李守武、马拉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后左孙瑞堂、傅智兰</span></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3年在团政治处组织股任干事时的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于涿鹿营房团部大门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73年9月我从一连调政治处组织股任青年干事。当时股长董振荣、组织干事王其军、杜有瑛。在任青年干事期间组织筹备了我团第四届团代会,在股长的指导下总结推广了团指挥连团支部的先进事迹。并先后被师政治部和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组织处树为典型。</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炮二0八团第四届团代会全体代表合影。团首长出席并与代表一起合影。政委尹永琪、副政委许振家、副团长刘宝田、崔保奇、主任史成义、副主任李书孟、马新成。我当时任组织股青年干事、团工委副书记。组织并出席了这次会议。(最后一排左四为本人)</font></h3> <p>1975年春节,寿阳籍几位战友家属来部队探亲。一起在涿鹿县照相馆合影留念。(左起袁生亮、袁素琴,孙瑞堂、王桂兰,傅全金、孙丽萍,傅智兰、郝春仙)。</p> <p>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时,我团正在北京南口奉命执行埋设地下电缆国防施工任务。当时的团长是冯永义。我团作为当时的驻京部队,于九月十二日派出了十三名代表去往人民大会堂参加吊唁,瞻仰毛主席遗容。(当时我既是政治处代表,也是这次重大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我和团首长们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同时于九月十八日我团又派出二百七十名同志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追悼大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6年在团政治处任组织股长时的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4年后王其军、杜有瑛两位干事分别上学深造和下基层锻炼,1976年底李铁宝股长先后也晋升为一营教导员和政治处主任。因此我接任了组织股长之职。由崔殿彪、李树华、杨春林、栗朝勇、王建国、王永胜和王文啟等先后担任过组织股干事。在我任职期间除较好地做好全团的党团建设、纪检监察和训练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外,还较好地完成了全团性的两件重要任务。一是北京军区炮兵确定在我团召开战备工作现场研究会后,团里指定由我负责协调司政后机关并执笔起草一份战备值班情况的经验材料。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坐谈收集素材,在司政后分题总结的基础上由我负责综合汇总,撰写了一份“居安思危常戒备,值班十年劲不松”的经验材料,经师和军区炮兵审定后于一九八O年四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我团召开的战备工作现场研究会上作了介绍。二是由庞邦琼副主任掛帅,由我和边科、王文啟组成了团史编纂小组。我和边科外出近两个月跑了四省(山东、辽宁、江西、福建)八市(锦州、沈阳、大连、济南、烟台、南京、福州、厦门),收集了我团前身和建团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很多珍贵资料,走访了在战争年代荣立二等功以上的老兵,进一步充实了他们的先进事迹。由王文啟执笔撰写了团史草稿,从此才有了我们的团史教育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东济南机场</p> <p class="ql-block">沈阳北陵</p> <p class="ql-block">上海九江</p> <p class="ql-block">辽宁大连</p> <p class="ql-block">福建水头五里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77年与战友杨春林在礼堂门前合影<br>扬春林同志是和我同年入伍的山东商河兵,曾任三连司务长、二营指挥连指导员。后调组织股任纪检干事。我们既是同事又是很好的朋友。</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组织科、股长业务培训班于1977年7月在秦皇岛举办。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前排右四为本人)。</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78年5月乔君山、杨礼义、王学敬三位战友转业。我和王贵忠与他们合影留念。</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乔君山同志是我的老老乡、老战友(山西大同人)。杨礼义和王学敬与我们是同乡同年兵。(小女孩是王贵忠的姑娘)。</span></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78年与本股干事栗朝勇、李树华合影<br>栗朝勇是河北大名人1971年入伍,文笔不错,口材更佳。李树华是山东寿光人1973年入伍,人品很好,文笔不错。俩位都是股里的主力骨干,左膀右臂。</font><font color="#b04fbb"><br></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79年7月出席師第五次党代会全体代表合影留念</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我团出席代表共计26人。团长冯永义、政委孙殿武、副政委许振家、参谋长黄治才、政治处主任杨景才、后勤处长巩国志和我(时任组织股长)第五排右七。还有各党支部选出来的干部战士代表。</font></h3> <p>政治处人员合影。</p><p>前排左起:梁艮、李铁宝、马新成、王书田、田兆信、杨明</p><p>中排左起:孙瑞堂、王文起、孟玉林、崔殿彪、王振洪、栗朝勇</p><p>后排左起:边科、李自杰、放影员刘俊亮、姜自民、李保生、王国忠、电影组杨春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80年任二营教导员时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任二营教导员的两年多时间里(1980.12——1983.3),正好赶上团里的一项试点改革,1979年老兵复员后,一营老大哥除留下班长、班副外,剩余老兵全部补充到二营,1980年接来的新兵全部补充到一营。形成了一个老兵营一个新兵营的格局。应该说老兵营也有一定优势:成熟、老练、有经验。但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了,思想问题比较多啦,给各级领导的管理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当时营长扬守家、副营长王冠兴、宋庆权、副教导员翟新正等领导在管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结果总体来讲和新兵营没有可比性。实践证明这个试点改革不是很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 在我任二营政教期间还有一件大事值得提起。那就是一九八一年九月,北京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张家口市万全县举行的代号为八O二军事演习。我团以二营三个炮连和一营炮一连组成了一个有四个建制连,二十四门火箭炮,300多人的加强营。由二营统一组织指挥进行了火箭炮实弹射击演习。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好评,阵地副营长王冠兴荣立三等功。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胡躍邦、邓小平、趙紫阳、李先念、华国锋等人进行了视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83年任团政治处副主任时留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任副主任期间完成了两件较大任务:一是以65军接兵团政委身份到河南南阳地区接了2000多兵,顺利完成任务。二是参加65军举办的速成高中班学习一年,经过艰辛努力,获得了毕业证书。我团参加学习的有司令部参谋长黄治才、政治处副主任孙瑞堂、六连副政指汤水金,还有一个小教员梁方存。</span></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85年在师政治部任秘书科长时留影<br>(于沙城营房)<br> 1984年底我调任师政治部秘书科科长。秘书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政治部的行政管理和政治理论学习,对外联络和接待地方来访;组织和指导全师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和群众工作。当时配备有一名秘书和两名干事。科长参与师直部队早操训练的轮流值班(司令部军务科长、政治部秘书科长、后勤部战勤科长)每周轮换一次。具体负责制定早操训练计划,组织集体跑操后向师长报告、下达训练科目、检查各分队训练情况并作讲评。</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1985年参加北京经济学院商业经济管理干部专修斑结业合影留念(第二排右数第九位为本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政治部罗主任、王副主任与秘书科全体合影<br>从左至右小王干事、我、王副主任、罗主任、扬俊生干事、俞继华秘书</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师政治部主任、副主任与各科长合影<br>从左至右:秘书科长孙瑞堂、保卫科长闫子平、组织科长陈德培、副主任王文昌、主任罗中江、宣传科长王其军、干部科长馮培雨</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师政治部全体人员欢送王文昌副主任转业合影留念</font></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986年,我转业到了地方工作。转眼离开部队整整三十年了,现己成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但当看到这些老照片后,许多情景还好象是昨天刚刚发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二O一五年八一,与原二O八团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李铁宝在涿鹿黄帝城文化旅游区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二0一五年八一战友聚会时,在涿鹿营房一连连部门前留影。从左至右:贾奎增、孙瑞堂、黄春华、杨景才、陈晓清、杜文生、张效峰、王广啟、XⅩX。</p> <p>二O一六年兰陵聚会时合影。胡修谦、孙瑞堂、杨守家。</p> <h3>二O一六年在兰陵聚会时,原二营一班人与通讯班长小于的合影留念。</h3><h3>从左到右:宋庆权、王冠兴、孙瑞堂、于有才、杨守家、翟新正和夫人。</h3> <p>二O一八年一月二十六日炮十四师寿阳籍战友入伍五十周年庆典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O二一年七月一日,颁发《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时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