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更好地融合,促进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做一个拥抱信息技术成长的老师,7月22日上午,海口市琼山区大坡初级中学3位教师一行前赴浙江义乌参加2018第15届中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 <h3> 2018年7月23日,第十五届中学骨干英语教师新课程教学高级研修班暨信息化支持下的外语教学变革论坛在浙江义乌隆重开幕!本届研修班以"智能化教学平台促成精准教学"为主题,分设初中、高中两个会场。来自全国的各级电教机构、教研机构负责人、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共3000余人各聚一堂,探讨信息化时代下的英语教学变革。</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开班仪式</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6px;">23日上午8点30,进行开班仪式,教师们齐聚香格里拉大酒店三楼宴会厅,本次论坛正式拉开序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英语教研员于刚为本次初中会场主持人。教育专家丁新老师、施建国老师、刘兆义老师和浙江省英语教研员李冬梅老师先后对本次活动致辞并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r /></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专家专题报告篇</b><br /></h1> <h3> 袁振国,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以《教育信息技术与核心素养》主题报告开场。</h3> <h3> 袁振国教授提到:"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语言教学必然是最受挑战的一门学科"。报告中,袁专家从感触未来(Sense the Future)、乔布斯之问已然有解(An Answer for Steve Jobs' Ask)以及以变应变(Handle Change with Adaptiveness)三方面讲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转变教师角色的建议,希望我们英语教师能以变应变,积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英语教学之中。</h3> <h3> 刘兆义老师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教育信息化 2.0新时代赋能英语"学"与"教"现代模式和途径创构的强大动力。</h3><h3><br /></h3> <h3>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h3> <h3> 最后,刘兆义老师提到:"大数据、人工智能也是翼课网快速成长和发展中茁壮生成的翅膀,是教育信息化应用为教师和学生聪明的"教"英语和聪明的"学"英语插上的翅膀。"</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r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展示课系列篇</b><br /></h1> <h3> 进行第一节课例展示的是来自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初中部的李呢喃老师</h3><h3>展示课的内容是围绕 外研版八下Module 10 Unit 1 On the radio展开的。</h3> <h3> 李呢喃老师的听说课,课程活泼生动,在Homework checking 环节带领学生预习词汇,巩固词汇用法,纠正读音,对接下来的教学铺垫预热。并应用翼课网做听力练习,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翼课网大数据分析对学生学情进行检查和指导。</h3> <h3> 贾丽珍老师这节课是 课文教学,本节课侧重于阅读部分的课文教学 post-reading 环节,以大型公益活动"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背景,让学生为盲童做一期广播节目。</h3> <h3> 在Warming-up 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In our daily life, who often listens to the radio?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学生根据贾丽珍老师提供的卡通片配音素材,选出自己小组要配音的卡通片。学生之间互相协作,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h3> <h3> 柳嘉老师,来自安徽省合肥市50中天鹅湖校区,展示课的内容是围绕外研版八下Module 10 On the radio Unit2 Activities 5-6 来展开。</h3> <h3> 课上,柳嘉老师以"My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为题的征文比赛,要求学生选取自己难忘的一次经历进行描写。柳嘉老师通过提问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outline?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纲,并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h3> <h3>学生的作文展示与评论。</h3> <h3> 关敬章,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英语教研室的教研员,围绕外研版八年级下册 M10 On the radio. Unit 3 Activity 8-11 展开的。</h3> <h3> 本节课是一门 综合活动课,上课开始关敬章老师以 Activity 7 的 Around the world 为过渡内容,引出组织 Children's Radio Foundation,为同学们布置活动任务分组制作。</h3> <h3> 课程最后,同学们上传小组作品,并收听其他小组的作品,并通过翼课网平台进行评选,获奖作品将通过校园广播站向全校播放。关敬章老师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在场教师们的一致认可。</h3> <h3> 许洁老师,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围绕人教版八下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The First Period Section A (1a-2c)》展开。</h3><h3><br /></h3> <h3> 许洁老师这节课是 视听说课,课程开始,许老师用投影仪呈现了四幅与义乌相关的图片,并让学生讨论他们眼中的义乌。接着许老师又呈现自己卧室的图片,从而引出 old things 这一话题,Old things around us 正是本节课的主题。许老师通过 1a-1c 和 2a-2c 两个任务链的推进练习,不断加强目标语言的输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处理身边的旧物品,从而让学生体验目标语言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h3> <h3> 课中,许洁老师应用翼课网平台对学生进行视、听、说三方面的练习,翼课网的智能评测功能也快速将学生学情反馈给许洁老师,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轻松的氛围下学生们高效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任务。听课老师也对许洁老师高度评价。</h3> <h3> 姜静老师,来自山东省烟台市一中南区,展示课的内容是围绕人教版八下《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B (2a-2d)》展开。</h3><h3><br /></h3> <h3> 姜静老师这节课是阅读课,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大意,理解 hometown feelings 的真正含义。阅读前,姜静老师进行了自我介绍,播放了家乡烟台过去与现在状况的视频,叙述自己对家乡的 hometown feelings,通过对烟台的介绍,导入本节课话题。</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高科技术翼课网辅助教学展示篇</b></span></h1> <h3> 联网+英语"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的盛行,翼课网作为专业、权威的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它的核心优势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顶尖的技术与优质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英语教学信息化的一种有效尝试,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众多英语老师们都在积极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实践于自己的课堂。然而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特别是课题研究的初始时期,学生的积</h3><h3>极性更是核心。</h3> <h3> 在义乌香格里拉短短的几天培训,我们受益匪浅,正如开幕式上丁新老师所说:"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h3><h3> 未来学习,信息来源趋向丰富,学习方式走向多样,学校和教师面临着重新定位自身作用和价值观的挑战。与其局限在各自固有的经验里苦思冥想,不如放眼更广泛的全场景,智慧化的教学平台,和同行一起,互相学习、互通有无,积聚各方资源,分享成功案例,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因为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如今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通过快捷的2.0认识世界这本教科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