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天长地久! ——21团7连指导员连长专程来沪看望上海战友

一叶红枫

4月20日李保勤指导员李英连长一行专程来沪看望我们上海战友,令我们无比激动和感动, 都说爹亲娘亲血缘亲,可我要说,还有胜似亲情的兵团战友亲。都说一把年纪了,聚一次少一次,可我要说,聚一次就多了一次相聚的机会!所以今天,我们这群在战友大哥大姐们眼中的小阿拉,能和我们敬重的指导员,连长,四十年后零距离相聚在上海,能和我们尊敬和爱戴的大哥大姐们相聚在上海,是多么幸运,喜悦啊!我们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喜气,昔日同甘共苦的战友能相聚在一起是多么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珍惜吧!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平生素不相识,是特殊年代把我们栓在了一起,这一栓,竟然是一辈子。 我们上海兵难忘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七日,上海火车站,汽笛一声肠已断,一群十六七岁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泪别亲人,一路向西,经过三天三夜,行程2510公里,于九月二十日晚到达临河火车站,我们在座的上海兵被有幸分配到21团7连,成为指导员手下的一名兵团战士。 说有幸,是因为我们人生得以历练的第一站在七连,我们遇到了能带兵,能带出好兵的带路人,引路人,人生的第一位导师李保勤老指导员,刘水昌老连长,李英指导员,李振尧连长,这都是我们上海兵敬重,敬佩的首长,战友,大哥!感谢你们! 45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还记得,到七连的第一顿饭,大米饭,西红柿炒鸡蛋,后来知道那是指导员他们现役军人省下的大米啊。 还记得,第一次收到家书,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上海女兵们哭声一片的情景。可是,擦干了眼泪,我们选择了坚强的面对。 还记得,第一次夜里紧急集合拉练,走到半路背包散架的狼狈。可从此后再没有拖过后腿。 还记得,第一次坐着小马扎在食堂听指导员讲课,一字一句,有板有眼,一气呵成,好生佩服。 还有第一次割麦,第一次挖渠挑担,第一次推着小车送肥,第一次坐马车上临河,等等体验…就是从兵团的第一次开始,我们走进了人生,不论甜酸苦辣,无畏艰难困苦。 在指导员,连首长的亲切教导下,在大哥大姐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我们小上海兵也逐渐成长成熟,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不落人后。 兵团的艰苦环境造就了我们这代人的坚强意志和不怕困苦的精神,回到地方回到上海后,无论是进了事业,企业,商业,我们都成了单位的骨干,有的在企业转型后,自谋出路,事业上又是一片新天地。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青春已换苍颜。唯一无法忘怀的依然是殷殷战友情!不论当年是否熟悉,不论现在是否有印象?你我还是当年的你我!曾经在一个共同的家园同甘共苦战天斗地的战友。 什么是战友?战友就是曾经相遇过,在同一个地点、在同一个连队,朝夕相处,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炕。共同学习、劳动,训练,娱乐,相互帮助,患难与共。 战友就是分别后的一种牵挂、一种记忆、一种回味, 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尽的喜悦,就算有一天沧海变桑田,那些笑,那些泪,那一段共同走过的黄金岁月和艰苦历程,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不会忘却。 战友就是精神上的血亲,融入了生命的名字,要比每个人的名字更重要,更温馨、更具魅力。她,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她,至纯至真,像玉壶冰水,让人心生透明、净化灵魂。 战友,更像是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存放的愈久,就愈加醇厚。当你我暮年时, 独酌一杯老酒,浅尝、深醉,把盏人生,品味生命。再回首,重温那段难忘岁月和那个年代铸就的情缘! 这,就是我们,曾经的战友。 那个年代,那些战友!让我们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