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8)”集中研修培训心得

四月

<h3> 拖着行李箱的我再次站在临潼煜洋酒店的门口,却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去年那个秋天初识“国培”的那种茫然和彷徨。时间,在白天黑夜中周而复始,如白驹过隙,眨眼而过,不知不觉我们又迎来了石榴红了的日子!回想这一年的光阴,除了那些苦到快要崩溃却依然咬牙坚持的那些日子,我时常回味的是“国培”带给我的一点点的蜕变和日趋成熟的自己!看着如今的自己,我对小教中心和“国培”竟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丝毫没有因为培训牺牲了假期的那种懊恼,也没有因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带给人们的那种焦躁,有的只是快乐与期盼---期待10天的培训再次带给我身与心的震撼、思与行的考证、对与错的砥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果然,我没有失望!<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ont color="#ed2308"><b>培训心得之一</b></font></i></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ed2308"><b>课题研究,让教师从职业走向专业</b></font></i></h3> <h3>&nbsp;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谈课题色变”,一点儿也不夸张。正如马俊华老师总结的一样,课题对于一线教师就像中药里面的“四神汤”,神圣、神秘、神经,神伤。他还用风趣的语言描述了教师们做课题研究的一种常态现象:申报课题阶段是懵懵懂懂,得知课题立项便开开心心;课题开题报告搞得是轰轰烈烈,课题研究的过程却是冷冷清清;等到课题结题时匆匆忙忙,撰写结题报告就抄抄改改。可能正是因为基于学员们这种狼狈不堪的课题研究现状,小教中心在本次培训中安排了三场跟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三位专家结合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给学员们提供了很多操作层面上的指导。虽然三位专家同做的是课题研究的培训,但他们侧重点各不相同,正是这三场接地气的专题培训,帮我们揭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br></h3> <h3>  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课题研究是教学科研人员的专利,我们只需要搞好课堂教学。但哪一位老师敢保证自己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没有产生过困惑,没有遇到过问题?当我们遇到困惑和困难时,我们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将这些问题进行记录,并将这些问题加以归纳和整理?是否去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试图想办法寻找解决这些困惑和问题的办法?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王东田老师的讲座让我们醍醐灌顶:原来,课题始于问题,来源于问题;在教学中存在困惑的,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且有可能解决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以梳理,即可以作为课题来展开研究。他还给我们支了几招如何在教育教学的问题中提炼出课题:如在教育理念和现状冲突中寻找困惑点,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反思中寻找失误点,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寻找薄弱点,在与他人研究比较中寻找生长点,在教育改革的热点中寻找升华点和支撑点。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们终于知道我们该研究什么了? <br></h3> <h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题研究更是如此!当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范围以后,如何进行规范的项目申报,使我们后续的研究方向正确,研究的过程扎实,研究的结果有实效,对我们教师有一定的挑战。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尚杰老师的培训,使学员们豁然开朗。他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平常课题报告撰写所存在的问题:如课题名称的表述不严谨,表述太过“大白话”,有的课题名称含有比喻词、疑问词,看起来更像一篇论文的题目;把研究报告写成散文、故事或是经验总结,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等诸多不良现象。接着他用大量的案例让我们形象感知如何准确、规范地填写课题报告,并且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撰写方法:课题名称表述由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部分组成……王尚杰老师的报告使我对研究报告地撰写不再惶恐!<br></h3> <h3>  到达培训点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培训指南,了解此次培训课程的内容安排,当看到本次培训又有马俊华老师的专题时,我对培训更充满了期待!马老师让我敬佩,更让我喜欢!我敬佩他精湛的学术涵养、谦卑的人格魅力以及对事业执着的追求;我喜欢他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分享、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尤其他的“90-80-20”教学定律使我深受启发。听马老师的课,我沉醉其中,课题研究这么枯燥的内容,他竟然也能讲得这样生动!马老师能把培训做成这样,他的课堂教学一定更加精彩,能做马老师的学生是何等幸福!向往马老师的课堂教学<br></h3> <h3>  此次培训的内容就可感觉到马老师一定是个很关注“学情”的老师。我们都知道课题研究重在过程,研究的过程中方法又尤为重要,可老师们恰恰缺失的正是对研究法法的了解,可能正是基于对这一“学情”的考虑,他本次就只聚焦这一个内容为大家做了“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为主题的培训。马老师围绕教育科研方法的内涵和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常用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方法选择的依据几个方面,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br></h3> <h3>  三位专家的讲座,让学员们树立了“问题即课题&nbsp;,行动即研究,效果即成果”的课题意识。如果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去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选题将是“务实”的,过程必是“踏实”的,结果定是“真实”的;经历了这样的研究过程,我们定会从机械性地适应教学的“砖家”型教师走向积极、不断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的“专家”型教师;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促使自己从职业走向专业,再走向事业,因为专业比职业更受人尊重!<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