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布里顿认识管弦乐队------《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欣赏

阿房

<h3>  视频中是由朱卡·佩卡·萨拉斯特指挥的"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1946年,英国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本杰明·布里顿,受到英国教育部委托为科教纪录影片 《管弦乐队的乐器》而谱写音乐。于是布里顿就以英国17世纪作曲家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的一段曲调作为主题,创作了一组表现不同乐器特点的变奏曲和一段赋格。并起名叫"普赛尔主题变奏曲"。该影片放映后,受到普遍欢迎,它不仅使广大青少年得益匪浅,甚至对具有较多音乐知识的听众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享受,因此作品受到广泛流传。</h3> <h3>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部管弦乐作品来了解一下管弦乐队的编制,以及各种乐器。</h3> <h3>  全曲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珀赛尔的主题;第二部分是对珀赛尔主题进行了13个变奏;第三部分为赋格曲。</h3><h3> 首先,是由全乐队演奏珀赛尔的主题,音色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h3><h3> </h3> <h3>  乐曲在渐弱之后,就开始了各个乐器的华彩变奏。</h3><h3> 第一变奏,用到了高音乐器长笛,还有它那尖声尖气的小兄弟短笛。曲调进行中,用了许多装饰音,表现出它们的灵活性。这里,短笛有尖短的高音,长笛则突出了它柔和的中低音区音色。</h3> <h3>  第二变奏,是双簧管用它温和哀怨的音质演奏出的一段旋律,速度徐缓,不禁让人与田园风联系在了一起。但在创作中,它也能表现的足够有力,双簧管既适于演奏温柔的曲调,也善于表现悲哀的情绪。</h3> <h3>  第三变奏,单簧管活泼的出现了,它的声音美丽、平顺而圆润。单簧管又称"黑管"它的管身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单簧管的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h3> <h3>  第四变奏,大管用一系列的附点音符,加上它灰暗、低沉的音色,为我们演奏出了一段诙谐富有情趣的旋律。大管在木管乐器组中体积最大,声音也最低沉。</h3> <h3>  现在我们来说说木管组,在这部作品中它包括的乐器有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木管乐器的得名是由于它们起初都是木制的,但是现在许多木管乐器也用金属和塑料制造。它们的历史很久远,大致上古代人类在动物的腿骨上打洞制造出来的原始笛子就是木管乐器的祖先。现代木管乐器是从各国民间音乐中使用的类似芦笛、笛和箫之类的乐器发展而来。木管乐器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表现力强,在合奏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h3><h3><br /></h3> <h3>  第五变奏,由弦乐器家族中最高的声部,小提琴演奏,它们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它们演奏了一段3/4拍的波尔卡舞曲,情绪活泼、轻快。</h3> <h3>  第六变奏,是由中提琴来担任的。中提琴比起小提琴来体积稍大一些,音响也较低。它同样演奏了一段3/4拍旋律、但情绪与小提琴相比有些忧伤。中提琴音色暗淡、厚实,这里正表现出它的这一特色。</h3> <h3>  第七变奏,大提琴以丰满而热情的歌唱性音色,在高音区演奏。它的音色优美,好似一个(或一组)男声在歌唱,特别适合演奏如歌的旋律。</h3> <h3>  第八变奏,低音提琴是弦乐器家族中的老祖父,它的声音沉重,嘟嘟囔囔的。在这里低音提琴的演奏既有活泼的断音,又有抒情的旋律。低音提琴在乐队里经常只是担任低音演奏,不过我们也要了解它的表现力也是十分丰富的。</h3> <h3>  弦乐组,由提琴类乐器组成,它们经常以合奏的形式演奏。音色连贯而富于歌唱性,平直而无衰减,融合度极高,是交响乐队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组乐器。</h3> <h3>  第九变奏,由竖琴为听众带来了一段起着间奏作用的旋律。首先它演奏了几个和弦,然后,又让大家听了它所特有的上下刮奏和分解和弦的效果。这些,正是竖琴在乐队里运用得最多的几种演奏手法。</h3><h3> 竖琴,有四十七根弦,可以用七个踏瓣变换弦的音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伊朗)。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音量虽不算大,但柔如彩虹,诗意盎然,时而温存时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体现,由于它的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竖琴从乐器音色的特性上来说,它和钢琴,马林巴,管钟同属于特性乐器。</h3><h3><br></h3> <h3>  第十变奏,从法国号开始铜管家族逐一上演。这些乐器是用铜管盘成圆形制成的。</h3><h3> 法国号也就是圆号,它的音色介乎木管和铜管之间,它和木管乐器在一起可以重奏,也可以和铜管在一起重奏。圆号在乐曲中常用来表示猎号,因为这种乐器本来就是从古代猎号发展来的。</h3> <h3>  第十一变奏,希望同学们都熟悉小号的声音。小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高音管乐器,它的音色明亮,带有号召性,适合表现雄壮、辉煌的场面,然而,它吹起抒情曲调来,也是十分迷人的。</h3> <h3>  第十二变奏,由长号担任,它的声音比小号要沉重且洪亮。长号分高音长号、中音长号、低音长号三种,如果一个乐队里用了三支就是各样一支,它最大的特点是能非常自如地演奏滑音,这对其它管乐器是不易做到的。</h3> <h3>  第十三变奏,这最后一个变奏由低音大号演奏。这种乐器声音低沉,如果把它比作人声,就象是个老人,但是,它也有独奏的本领,还有不少作曲家为大号写协奏曲呢!</h3> <h3>  铜管组,这一组乐器声音强烈宏大,表现力丰富:强奏时光辉灿烂,震撼人心;弱奏时又显得温厚、亲切。</h3> <h3>  管弦乐队里用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军鼓,铃鼓,钹,三角铁,木琴,钟琴,响板,木鱼,乐鞭,锣等等。这里面除了木琴以外,其它打击乐器大多无固定音高。作曲家为了不使大家听这一段时感到单调,除了用木琴演奏旋律外,还安排其它乐器演奏旋律作为背景。</h3> <h3>  在作为全曲结束的音乐中,布里顿魔术般地将前面介绍过的各种乐器构筑成一首绚丽多彩的赋格曲。首先是短笛重复主题,然后按照第二部分乐器的顺序依次演奏。随着各种乐器的加入,气氛愈发地欢腾、热烈。最后,全曲以铜管乐器雄壮辉煌地重现放宽了节奏的变奏主题珀赛尔主题。同时,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在较高的音区继续演奏欢快的赋格曲。二者交相辉映,形成宏伟壮丽的高潮,乐曲即在这一辉煌的气氛中结束。</h3> <h3>  这部作品到这就介绍完了,但是想要了解更多的乐器以及他们的音色,同学们还应该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不断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对音乐的认知。在你试图了解音乐的同时,我相信你也会不由自主的被它吸引,因为好的音乐是会陶冶人的情操,浸润滋养心田,洗涤人们灵魂的。同学们,欢迎大家到音乐的来海洋徜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