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七孔——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8暑期地理野外综合考察(四)

华益知地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四站 荔波大小七孔</h1> <h1>  大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奇山碧水。于2007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国家5A级景区,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附中集团的学生们在老师专家的带领下此行就是来探寻喀斯特地貌的奇妙的。</h1> <h1>  美景篇</h1> <h1>  跌水瀑布,拉雅瀑布,一河碧水倾泻而下,滚珠般,水帘般,雪花般,清清爽,冰冰凉,清新自然,沁人心脾,润泽绵延,再多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眼前的美好景象。</h1> <h1>  再来一波同学们相机下聚焦的美景图片,因为遇上雨天,否则无人机航拍效果会更好,绝对配得上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这样的传说,确实不枉此行。</h1> <h1>  游客看到的只是美景,而我们看到的是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一般人,我们是湖南广益人。</h1> <h1>  你知道水碧绿的原因么?让广益实验中学的同学们来告诉你吧,主要是景区的水钙质等成分含量比较高,对短波段蓝绿光的散射多,还有水中一些藻类的生长,故呈现清新自然的碧绿色。</h1> <h1>  喀斯特地貌有着石灰岩和水起作用演变成奇石异景,植被也是一大特色,如翅叶香槐和栀子皮都是喜石灰岩树种,腺叶山矾腺体分泌过多易脱树皮,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h1> <h1>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岩穴,暗河,湖穴,生物风化的岩石等,探索丰富的自然界知识。</h1> <h1>  树抱岩,树根附着在石头上生长,树根穿孔而过,整个树根包裹岩石,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植物根系的力量。</h1> <h1>  </h1><h1> 现在河流流量不是很大,两岸植被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可以指示不同状况的水位,进而可以统计分析河流的流量及其变化。植物也有苔藓,灌木,乔木等分层现象。</h1> <h1>  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平地又少,水稻种植地少,只能山坡种些玉米,但是这样陡坡开垦会加重水土流失,促进石漠化的产生。这些都是研究喀斯特地貌的专家一直需要攻克的难题。</h1><h1><br></h1> <h1>  人物篇</h1> <h1>  都说贵州天无三日晴,果然今天真的是一路雨水,一路欢乐,一路潺潺河水,一路跌宕瀑布,跟着李教授和各位老师,同学们一路问东问西。</h1> <h1>  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的瞬间,李教授全程很细致的回答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植被分层,河水位变化,河水的颜色为啥呈碧绿的,岩石的斑点到底是什么等。</h1> <h1>  Nice的朱老师在细致的回答同学们的各种问题。</h1> <h1>  20:30在酒店大堂,又到了晚上小组分享的环节了,我们可是一群渴求知识的小伙伴哟</h1> <h1>  &nbsp;</h1><h1> 席地而坐,讨论环节,黄果树瀑布景区问题,石漠化问题,沿途的农作物,大数据中心的区位因素,小组讨论很积极。</h1> <h1>  各组同学抢答,代表在发言,语言不精炼,站姿不优美,答题不精准,表情不自信?在我们这里统统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愿意思考,老师们都愿意给同学们舞台展示。</h1> <h1>附件:晚上知识抢答的题目,学生心得,学生作业,瀑布小视频</h1> <h1>  抢答的题目,都是附中集团的10位老师商量讨论,11个题目针对前四天的贵州之行的学习所得设计的。</h1> <h1>  学生的心得体会,有对整个景区描写的景色,也有对游玩的感受,也有对喀斯特地貌的一些探究。</h1> <h3>作者:李欢俊 刘嘉琪 黄熠 陈鹏宇 温高翔 陈睐伊</h3><h3>审核:朱隆帅</h3><h3>校对:旷江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