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部老牛车!

三团

<h3>不满十六周岁的我,在黑龙江兵团昏昏耗耗的度过了三年。渐渐的从混沌中苏醒过来,思乡和思念父母、兄弟姐妹、只能靠二年一次24天的探亲假来缓解、麻痹自己,不是长久之计。</h3><h3> 记得出行时 汽车站,妈为我送行!和邻居的母女说:大姐您的女儿也去?又拉着女孩儿的手说:你念高中了懂事!多照顾我儿子,他小没有出过远门!就这样汽车开走了开向永定门火车站,妈还追着汽车跑着!喊着!多照顾!照顾、照顾我的儿子!仿佛其它都沉于绝望之中。</h3><h3> 今年夏天人家回京上学念书去了,了断了黑土沉浮!而我呢?难道不该自叩内心,反思自己吗?</h3><h3> 同年去六师未果,便在连队里赶起了老牛车。</h3> <h3>这赶大车、东北活计叫车老板,好汉不爱干,赖汉干不了。需要独立劳动判断情况,自己有老主腰子(心计)才能完成运输任务。我的四头牛加上我,五个心眼有时还有个跟车的甭管男女,六个心眼使齐了才能出活,要不然王八请客(qer)它来它不来的非乱套不可!要不人家都说比汽车司机难干多了。</h3><h3> 东北嗑,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这车老板浑话、嘎牙子话、歇后语、在行当里互相传播,都是人精子。</h3><h3> 我的牛车动力,我的牛、辕牛是一头红白花的牤牛(公牛)中等个头腿脚麻利快。里套是一头淘汰的黄白花奶牛(外号骡子)有点荷兰血统干净高贵的模样。全套是一头小黄牛,我从山里散牛点牵回来的,我一般不用它拉车留着另有用。外套是一头黑白花的牤牛(外号四不象,)力气超大就是行动缓慢。</h3> <h3>出车拉活,挫折和失误很快就让我知道,对付、凑合、是不行的,荒天野地的委屈受罪的只有自己。再有老放空车回来脸面上也挂不住!</h3><h3> 那时候我对木匠活极感兴趣!于是就找来木材把我的,别人玩剩下的木质二轮大车,翻修一新,大车轱辘也拆了下来注满黄油,用皮尺测量好对角线,解决了行驶跑偏的毛病拉起来忽忽的带风。麻绳车套都是我递烟让老师付多添麻坯子专门定制的。</h3><h3> 半年后全面的进展一发而不可收。</h3><h3><br></h3><h3> </h3> <h3>入冬后,地上冻了就是给老乡们拉柴禾的季节,我的牛车,车是我亲手整的、熟悉每一个机关。牛是我一手调理的听话有准头!喂牛时我也是偷着多加净料,给足了盐、喝足了水、一开春换毛,牛毛都是色彩鲜艳,锃亮发光,牛眼有神。那全套的小黄牛产仔时牛仔没落住,遭劲儿了。于是我就每天挤出牛奶在马厩炉子上热开了喝,早上两馒头,一冬天下来脸上总是黑红色的冒着油儿。车好、人强、牛壮!</h3> <h3>那时候马车一天工费四块钱、牛车二块钱、反正都一天、贪点晚也愿意点我的牛车,有时候回来早一点趁天还没黑我再往地里送趟粪,这样就算半个工一块钱了。拉活时我也是顺着本家尽量超载多拉柴禾,辛辛苦苦打的柴,我一捆也不给人家落下。久而久之排队预约的乡亲们多了,排不上号!有点象现在挂专家号的满足感。</h3><h3> 开口闻三里、扬鞭震四蹄。目瞪如鸡卵、跋涉岂有敌?探路、装车、驾驭、今非昔比!屡战屡胜。自然吃百家饭,喝百家酒,坐在热炕头上暖着冻僵了的身子,接过女主人或者小妮子给斟满的酒缸子,心里舒坦!美滋滋的!干啥事儿,干好了才招人待见哟!</h3> <h3>那年月有许多误区。比例说:女孩儿长的漂亮就一定心眼不好!也不会过日子,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释如说。男孩儿必须身材魁梧才能让人有依赖和安全感,而对内心的机敏和包容却全然不知。我瘦小的身躯永远被列入后者之伍。哈哈!</h3><h3> 连队要盖家属房,上山上釆石厂拉石头,马车、牛车一起上,牛车慢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冬天零下30多度冻的狗呲牙。好不容易赶到了,马车堵在前面等着放火炮崩石头,等炮响安全后往上一冲,合适的大小块石头都让马车的人搬走了,自己还要抡锤子破石然后装车,等回去收车时,人家马车老板早吃完饭,脸烤得红扑扑的放倒了一觉。</h3><h3> 后来我注意发现沿途马车奔跑掉在路边的石头不少,而且装过一次车大小块合适。马车快为捡一块石头从车上跳下来冻脚撴脚谁也懒得动。牛车慢,正是我的优势。于是我再也不早起了而是马车都出车了我再走,观察着路边的石头估摸着够了一车,就调头往回走,我就在路两侧边捡边回,到家正好满满一车,必经之路各连队的马车天天有落石,不起眼!满足我一辆牛车富富有余!马车老板总怀疑我没出车,怎么就奇了怪了?石头拉回来了,一路上见不着人儿。老连长说:这活让我干绝了!有心眼!</h3> <h3>有时候我也能赶上些好活,那就是去团部商店附近拉活,可不是拉麸子拉豆饼什么的。而是拿冰窜窜厕所,可那时候我一点嫌弃的感觉都没有,好像种菜积肥是应该的。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平时总爱往连队里的黑板报上投个稿反映一下大车班的工作生活,就有个学习的机会。不久我被调往机关工作。结束了三年赶牛车的经历生活。可能正象磨炼其筋骨意志后,换个环境去修炼其内心的承受能力。事实证明果真如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