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经验分享(笔试篇)

🍃羊角角

<p class="ql-block">从四个方面分享我考编全程的心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时间规划和计划表制定</p><p class="ql-block"> 我但凡备考,必定计划。具体到每页、每天、每分钟。</p><p class="ql-block"> 今年岳麓区笔试时间是7月1号,我从6月15号开始准备,两周,同事开玩笑说那不是跟考得玩一样就进了,我说,其实两年前我已经复习了几遍,只是当时没有岳麓区报名资格,但也不想放弃签的这个学校,所以现在才考。</p><p class="ql-block"> 两年前的毕业季,花了大概一个月时间备考教师编制。30多天。怎么定计划,我举个例子。比如教育综合所有的课本加起来是900页,我会打算看两遍。前20天一遍称为A部,后10天一遍称为B部,最后5天左右用来调整和查漏补缺称为C部。所以A部每天要看900/20即45页书,每页大概看3分钟,那么每天教综耗时135分钟。</p><p class="ql-block">注意:</p><p class="ql-block">1.这意味着每天花两小时出头的时间啃这个书,如果效率够高,每页能压缩到2.5分钟让我提前完成任务,我会很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2.每页多长时间自己能理解性消化要量力而为,所以预估时间的设定应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试验并调整。</p><p class="ql-block">3.第一遍要做的是看懂真正理解、并且把重点划记,我个人倾向用绿色、蓝色或粉色的打记笔。</p><p class="ql-block">4.用喜欢的本子做出表格,把要完成的任务细化写好,完成一样打勾或者画星星,一点点填满很有成就感,计划表不要嫌麻烦就不做,我现在定一个计划加做表就是5-10分钟的事情,只要做了,它能给你带来的调控作用是很大的。</p><p class="ql-block">5.计划制定了要雷打不动地实施,即使是有工作、有约会、有饭局,有任何七七八八的事情要处理,计划内这段时间必须有重心。每天其实抽几个小时出来学习是绝对可以做到的。打个比方,这次备考的半个月,班上即将期末,我作为班主任在班上待的时间比平时多,但是会利用每个碎片时间尽快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6.我举的例子是教综单科目,没有把专业辅导书、做习题的囊括进去。</p><p class="ql-block">7.每高度集中注意力15—25分钟要小休息,每学习一个小时要大休息。</p><p class="ql-block"> A部完成后,B部每天就要看90页书,这个时候就以看重点为主,也因为有第一遍的印象,我每页时间会压缩到2分钟甚至以内,然后知识的要求是尽量能背,并用新一色的打记笔标记难点和我没记清楚的点。同时,我在B部会配合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并且理清楚问答题的答题思路,就是说揣摩主观题到底从哪几个方面作答。到了C部做的事:1.用1-2天的时间来弥补由于偶尔很特殊的情况导致未完成的个别任务。2.把B部用新的颜色再次标记的知识点(这是我没记熟的)过一遍,这个速度就很快了,基本就是一页页翻一页页瞟,大脑中迅速巩固不牢知识点。3.刷题,看看真题模拟题怎么考,找手感。我在笔试前一天刷了十几套试卷,然后把以前做了的一本专业试卷也过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的上个月,我做的事是:过了一遍教综所有教材,刷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资料的选择和使用</p><p class="ql-block"> 我买的山香教育系列,教综包含: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真题模拟题。英语专业书买了一本高考53、一本同53厚度的讲学科专业素养的书和真题模拟题。反正所有的资料加起来怕是至少有个30厘米厚。两年前,35天的完成量是,除了53只做了1/2,其余的都完成了。</p><p class="ql-block">注意:</p><p class="ql-block">1.那时候的35天是毕业季每天没别的事做,所以在职老师们应拉长战线。</p><p class="ql-block">2.绝对不以牺牲身体为代价,每天保证9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这个不建议参考,我是很能睡)和半小时运动,多出来的时间还可以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学习方法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这里主要讲记忆方面吧。</p><p class="ql-block"> 以前看了《最强大脑》觉得里面的记忆太牛,所以找了讲记忆法的电子书看。因为笔记遗失了,所以现在说的可能不全。</p><p class="ql-block"> 在记东西的时候,可以图像化、夸张化、运用联想、归类......</p><p class="ql-block"> 举个例子。教综里要记忆这几个教育研究方法:</p><p class="ql-block">a 观察研究法 b 调查研究法</p><p class="ql-block">c 个案研究法 d 行动研究法 e 经验分享法</p><p class="ql-block">f 实验法 g 文献法</p><p class="ql-block">这不是本来的顺序,我的记忆方法是:</p><p class="ql-block">1.看每个方法介绍,理解意思。</p><p class="ql-block">2.划记关键词并归类。</p><p class="ql-block">3.分类并联想记忆。</p><p class="ql-block"> 观察、调查都有cha是一类,谐音法。个案中会有行动,行动后有经验,归为一类,联想法。实验要有过去研究做支撑所以要文献,归为一类,联想法。所以记忆七个这个东西,我只用记三类,而且记住了三类中的任何一个,就会想到同类中其余的项,相互牵连,避免漏掉。</p><p class="ql-block"> 再说一个记忆宫殿。首先背1-99个数字象征的东西,比如1是树,象形。69是八卦图,象形,23号,乔丹,球服号码,70,麒麟,谐音,35,珊瑚,谐音。好,那要记个数字0169237035,就可以把这几个东西先并起来,树、八卦图、乔丹、麒麟、珊瑚。大脑随便抽取一个熟悉场景,比如进家门的玄关附近,从外到里,家门外立了一棵树,门上贴了一张八卦图,打开门乔丹看着你,他身旁的坐骑是麒麟,麒麟的轮廓像珊瑚,所以无意义数字就很难忘了:0169237035。我用记忆宫殿固定了五个场所,所以我可以在几分钟内,记住100个随机数字,当时还用记忆法记住了基本穴位、星座、三十六计......现在遗忘了一些东西,打算过段时间买实体书专门学习记忆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心态的调整和习惯养成</p><p class="ql-block"> 因为准备充分,所以我考试从来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焦虑。而且说实话,考编是我爷爷一直以来操心的事,他觉得把我托付给国家比托付给一个丈夫还让他安心,所以我做这个初衷确实是为了他。我自己的心态是,我为了一次考试,逼着自己看了那么多书,我很开心,我内部对自己的认可会多于外界的评价,所以,知识到手了,证书啥的都不重要了。编制带来的稳定也不是我追求的,我从入职前就希望自己能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当然我明白这个取决于有极强适应力、学习能力和经济能力,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学习。</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里面把成功因素进行归因,其中“努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这个条件的具备,不容易被偶然因素影响。所以我相信,有的结果是必然的,比如整个学期从未松懈的我,认为顺利通过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不惊讶。但我不否认,我很开心,我打电话大声告诉爷爷我拿了第一,隔着话筒都能感受到他笑眯眯的神情。</p><p class="ql-block"> 我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玩、工作,我自己就是在鼓捣。这些鼓捣包括:看课外书、背诗、读英文、唱歌、拍照、追剧、摘抄喜欢的文字、健身、跟人聊天向别人学习、胡思乱想、写日记。我喜欢谈论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或是分担化解自己和别人的烦恼,但我不喜欢谈论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冒犯他人的绯闻。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议人非。一些东西不去理会和触碰,挺简单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对自己安排的生活足够满意,对自己有足够的认可,那内心的状态确实可以是:走自己的路任别人怎么说,读自己的书任考试是否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25号想说的</p><p class="ql-block">当时说考编无所谓怪我年少无知,工作几年才知道,有编制太香甜了,冲啊家人们,为了咖啡火锅麻辣水果海鲜自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