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 赢得全球尊重(下篇)

五洲留痕

<h3>  关于克罗地亚游记的《上篇》止于小石城。</h3><h3> 从小石城到杜布罗夫尼克,车窗外的风光越发美丽了。</h3><h3> 沿着蜿蜒的海滨公路前行,克罗地亚最南端的城市就在眼前。</h3> <h3>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远景</h3> <h3>  杜布罗夫尼克,亚德里亚沿岸的一座小城,拥有“亚德里亚海的珍珠”之美誉。</h3><h3> 大文豪乔治.肖伯纳在1929年访问(杜布罗夫尼克)时说:“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去杜布罗夫尼克吧!”这句话还被译成:那些寻找人间天堂的人应当到杜布罗夫尼克来。近些年的达人说:“那些已经找到人间天堂的人,也应该到杜布罗夫尼克来,这里会让你发现,自已错得多离谱”。</h3><h3> 马可.波罗在游历世界后,最终在这里居住。</h3> <h3>  眼前是杜布罗夫尼克的天然港湾和内河出海口,壮观的图季曼大桥横跨河口两岸。</h3><h3> 外海侧是杜布罗夫尼克的邮轮码头,正在离港的一艘豪华邮轮正巧与大桥重影,场面很难得。</h3><h3> 图季曼是原南斯拉夫将领,与铁托不合,后来出任克罗地亚首任总统。</h3> <h3>  通达外海</h3> <h3>  邮轮码头</h3> <h3>  这是一幅杜布罗夫尼克的全境地图。</h3><h3> 杜布罗夫尼克由老城和新城组成。如图所示,全城建在海边的半岛上,图左部分及斯尔基山脚下区域为新城,图右红框内是老城区。新城部分的陆地凸向海洋,其后部有个港湾,就是可以在图季曼大桥上看到的那个海港,叫做古鲁久港,是邮轮码头、渡轮码头、巴士总站、蔬菜水果市场等的所在地,也是私家游艇的基地,距离老城区约1.5公里,我们就是驶过了图季曼大桥(位置在港湾上方),经过新城到达老城区的。</h3><h3> 杜布罗夫尼克不通火车。老城区往东是国际机场,我们就是在那里启程回国的。</h3> <h3>  早在公元前,这片海岸边的岩石地区就已成为古希腊人航海的补充地和避风港。</h3><h3> 公元7世纪,东罗马人把这座已初具规模的城市扩充成一个有5万人居住的大城,成为海上贸易要地。</h3><h3> 中世纪,这里叫做拉古萨共和国,一度与威尼斯、比萨等强国比肩而立,后来国运衰弱,先后被威尼斯、匈牙利等统治。</h3><h3> 17世纪的一次大地震几乎将城市夷为平地,震后重建。如今,老城区的房屋建筑混杂着几个大的历史时期不同年代的特色,没有任何现代建筑。</h3><h3> 美丽的老城区于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1年开始的克罗地亚独立战争中,老城区在南斯拉夫联邦军的攻击下受到严重破坏,一时间居民数锐减,被列入《面临危险的世界遗产清单》,面临被开除的境地。在当地人民不断的、勤奋的努力下,城市原貌得到修复,1994年重新登录《世界文化遗产》。</h3> <h3>  这座城市面积364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多,其中有3万多人住在市区。据介绍,目前居住在老城区内的仅2000多人,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拥入小小的老城,带动物价上扬,生活成本越来越高。</h3><h3> 这座城市,“欧洲的后花园”,原本在欧洲的知名度就很高,而2011年开始在全球热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君临城”和“魁尔斯”的取景地就在这里,更是为其扬名了。看美剧访古城的游客激增,每年接待的游客数已突破200万!</h3><h3> 照片中的塔楼是弗兰西斯科修道院,塔楼就在普拉察街北侧,每个游客必定会经过的地方。</h3> <h3>  达人说,来到杜布罗夫尼克旅游,即便是自由行、伴侣行,也不可避免的融入了涛涛的观光团队,从空中、海路、公路涌来的游客将小小的老城都快填滿了。</h3><h3> 在这块土地上,共性的活动内容总是:登高观全景,环绕城墙揽胜,游走普拉察街,迷失在老城小巷,参观教堂博物馆和文化中心,泛舟出海去小岛,还要饱尝处处飘香的当地美食。</h3> <h3>  斯尔基山,海拔高度412米,可以乘缆车、开车或步行上山。厢式缆车单程778米,仅需4分多钟。</h3><h3> 强烈推崇这个景点,来到山顶的观景休闲平台,老城全貌就在眼前,遥望亚德里亚海和新老城区,景色非常美丽。</h3> <h3>  山上的缆车站周围是观光平台、咖啡店和古老的碉堡。</h3><h3> 背倚斯尔基山,眺望西、南、东三个方向的天地美景,如同天堂一般。</h3><h3> 山顶上立着拿破仑赠送的白色十字架。</h3> <h3>  老外们在山顶平台晒太阳</h3> <h3>  往西看,就是上文城市地图的左边区域。</h3> <h3>  往东看,是城市的东部与大海,公路通往机场,距市区仅20公里。</h3> <h3>  进城时看到的古鲁久港,新城区和近海岛屿。</h3> <h3>  老城区地图</h3> <h3>  俯视老城区全景。</h3><h3> 手机屏幕太小了,有兴趣的朋友请放大照片。</h3><h3> 地图的方位必定是下南上北,而照片中的老城正相反,是下北上南。请各位在头脑中调整啦。</h3><h3> 老城区实景图,简要图解:</h3><h3> 下方是城墙陆地段,中部有个小城门(布杰门),墙外是停车场等。</h3><h3> 右下西北角是圆形的明切塔要塞(tvrdava minceta),最西端凸出的是波卡尔要塞(tvrdava bokar),两个要塞间城墙内是弗兰西斯科修道院和圣克莱尓修道院,两个修道院间是皮雷门(pile)。</h3><h3> 上方是海边城墙。</h3><h3> 东端是圣伊万要塞(tvrdava sv.lvana)和海洋博物馆,然后是海湾老港口和小船码头。</h3><h3> 东北角是莱韦林要塞(tvrdava revelin)和普罗切门。</h3> <h3>  老城区夜景(摘自互联网)。</h3> <h3>  全景图之局部,中间就是布杰门。</h3> <h3>  图示老城区的西段城墙,隔着一个小海湾的坚固堡垒是罗夫里耶纳茨要塞。</h3><h3> 老城区内外的所有要塞都对游客开放。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尽可逐一游览。</h3> <h3>  罗夫里耶纳茨要塞</h3> <h3>  老城区俯瞰图局部放大。在照片中的几处主要建筑物分别是大教堂、圣瓦拉霍教堂、钟楼及它们之间的卢加广场;还有圣伊格纳乔教堂和修道院。</h3> <h3>  老城的东部。</h3><h3> 一个天然的优良港湾,大自然设计师的杰作!</h3><h3> 照片中部清晰可见连为一体的圣伊万要塞和海洋博物馆,有一座码头伸向大海。</h3><h3> 底部是东北角的莱韦林要塞。</h3> <h3>  老城东部</h3> <h3>  海洋博物馆,其实就是圣伊万要塞,建于16世纪。它突立于老城东端,环抱港湾,相当吸引眼球。</h3><h3> 在城墙散步经过时,不妨进去参观一番,一楼是水族馆,二、三楼是海洋博物馆。</h3> <h3>  城墙海岸段的一座防御工事“圣.救世主”(sv.Spasitelj),也是一个坚固的堡垒。如今,工事上下都开设了咖啡吧和酒吧。可以看见一顶顶白色遮阳伞,而悬崖处的桌椅等会再贴照片。</h3><h3> 海上游弋着一艘艘仿古船、小帆船、潜水艇、小游艇等各式各样的船只,游客们可在城东老港口上船,海上观光,或去附近的小岛。</h3> <h3>  在山上远眺新城区的一家海滨酒店</h3> <h3>  在斯尔基山上尽情观光后回到山下,来到城墙边,经过前文已介绍的“布杰门”进入老城。</h3><h3> 关于城墙的介绍请看后文。</h3> <h3>  走布杰门进入老城后就是一条条北向南的阶梯路,从陆段城墙脚下起,穿过一条又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小巷,直达老城的中央大街——普拉察路(ulica od placa)。共有近200级台阶。</h3><h3> 普拉察路,东起卢加广场,西抵大欧诺喷泉,横贯东西。地势为老城最低点。</h3> <h3>  小巷风情</h3> <h3>  台阶路</h3> <h3>  狭窄的阶梯路两旁分布着很多小商铺,两侧的小巷中见缝插针般开设着咖啡店、酒吧、餐厅。</h3> <h3>  踏上了普拉察路,左手侧就看见卢加广场</h3><h3>(Luza trg)了。</h3><h3> 这个古城广场面积不大,周围是圣瓦拉霍教堂、钟楼、斯蓬扎宫殿等,再往南走几步就是总督官邸和杜布罗夫尼克大教堂。</h3><h3> 卢加广场是老城的核心区域,除了上述的这些极珍贵的历史建筑外,酒店、餐厅、商铺、游客中心等都在周围。</h3><h3> 本届世界杯决赛,CCTV在克罗地亚和法国架机现场实播两国球迷的观赛场景,场面热烈,激动人心!那天,法国的现场在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下,克罗地亚的现场就是在杜布罗夫尼克的卢加广场,由此可见这个广场在克罗地亚的地位。</h3> <h3>  卢加广场,人头攒动。左钟楼,右圣瓦拉霍教堂。</h3> <h3>  钟楼,上面的大钟建于1444年,有2个一模一样的小铜人在整点时用小锤子敲钟报时,是杜布罗夫尼克的双胞胎“Maro and Baro”。</h3> <h3>  杜布罗夫尼克大教堂,东立面,教堂中央有个高大的巴洛克式圆穹顶,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h3><h3> 这是罗马天主教教堂,是在很多不同世纪教堂的基础上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修建而成的巴洛克式大教堂,内藏很多珍贵的画作和遗迹。珍宝馆内有上百件11~18世纪的圣物和财宝,门票约2欧。</h3> <h3>  回看大教堂</h3> <h3>  总督官邸,昔日是拉古萨共和国最高权力者总督的居住场所,始建于15世纪初,一次意外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后按照文艺复兴式样进行修复,因此而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两种建筑式样,有魅力,很独特。</h3> <h3>  如今,总督官邸演变为文化历史博物馆,在不同风格的厅堂中展示着绘画作品、家具、武器、钱币、陶瓷壶等。</h3><h3> 总督官邸的天井厅。</h3> <h3>  斯蓬扎(Sponza)宫殿,建造于1516年,当时是物质和财产进出的管理所,即古老的海关。17世纪后转变为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沙龙。杜布罗夫尼克的第一所学校也设在这里。</h3><h3> 1667年大地震,它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受到地震破坏的建筑物之一,很多历史书籍、法院文书等得以保存。现在是档案博物馆和古文书馆。</h3> <h3>  在卢加广场,立着一尊“奥立乌石柱”,是杜布罗夫尼克最美丽的艺术作品之一,建于15世纪。600年来一直是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是城市精神的中心。</h3><h3> 雕刻在石柱上的是中世纪最著名的骑士罗兰。杜布罗夫尼克一直流传着罗兰身穿战士盔甲帮助杜布罗夫尼克人民抗击敌军的故事。</h3> <h3>  普拉察路,老城主街,长约近300米,宽不足20米,地面是光整泛光的大理石板,两侧是银行、旅行社、商店、咖啡店,并放射出密集的小巷通达迷宫般的老城腹地,那里散布着数不清的小教堂、小广场、小博物馆、名人名居……更多的小餐馆、小商铺……。</h3><h3> 远处是这条主街西端的弗兰西斯科修道院的塔楼。</h3> <h3>  15世纪设计、建造的奥诺夫里奥大喷泉,当年,从城外引水入城的储水池。</h3><h3> 大喷泉的四周分别是普拉察路、弗兰西斯科修道院、皮雷门和圣克莱尔修道院,以及城墙的西入口。</h3><h3> 这里也是团队游客的集散地,一是标志性强,二是上下城墙的要道,三是出城门就是新城区,绝大多数游客的餐、宿都是在新城区的。</h3> <h3>  登上城墙后,面东看普拉察路,一目了然。</h3><h3> 左侧是弗兰西斯科修道院,它建于14~15世纪,现在的修道院是1667年大地震后重建的,但中庭依然保留了14世纪的模样。在这个修道院内,有一座1391年开业的欧洲第三古老的药店,是药学博物馆。</h3> <h3>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区被长达1940米的城墙包围,城墙顶部是观光、散步道,连贯成围。</h3><h3> 城墙在8~16世纪间反复修筑,因防御功能所需,临海部分厚1~3米,靠陆地部分厚3~6米,高22米左右,最高处达25米,共有5座城门,在城墙上筑有3个堡垒,分别位于北面、西面和东南面,而在城墙外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独立的堡垒,用于防卫东西两座主城门,除此之外,整个城墙系统还拥有2个圆形的塔楼、12座四边形工事、5座小型的菱形堡垒和2座角楼,共计27个城墙建筑物,在陆地一侧还筑有壕沟,曾配备100多门火炮。</h3><h3> 与我国西安、北京等地的城墙不同的是杜布罗夫尼克的城墙因地制宜地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又由于战争而不断加固,又因朝代更迭而不断改建,从而形成了如今看似随意却极为自然的不规则四方形的结构。</h3><h3>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坚固的城墙和众多堡垒先后帮忙杜布罗夫尼克抵御过7次围攻,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1991年。</h3> <h3>  明切塔要塞</h3> <h3>  在古城墙的西南角,即波卡尔(Bokar)要塞的南部,靠近城墙的这部分老城废墟至今没有修复或拆除,杜布罗夫尼克人保留着这段惨痛的历史印记。</h3><h3> 那是在1991年,克罗地亚争取独立期间,杜布罗夫尼克被南斯拉夫联邦军围困达7个月,期间遭受650多次炮击,56%的古城建筑被摧毁。</h3><h3> 这片废墟就是1991年的内战造成的。</h3><h3> 当年围困并炮击杜布罗夫尼克的南联盟将领在战后受到审判。</h3><h3> 杜布罗夫尼克人民在修复城市的过程中,部分屋顶等建筑结构没有修旧如旧,而是换上了醒目的橙色新瓦,以表达愤怒的心情。</h3> <h3>  1991年,除了杜布罗夫尼克以外,南斯拉夫人民军几乎占领了亚德里亚海沿岸的所有半岛。</h3><h3> 在杜布罗夫尼克东部10公里处,一个叫库普里的地方,曾经是一个非常受人欢迎的度假胜地,战争摧毁了那里,并被永久关闭。杜布罗夫尼克则得以重生。</h3> <h3>  眺望古城墙的陆地部分</h3> <h3>  圣克莱尔修道院</h3> <h3>  圣伊格纳乔教堂和修道院</h3> <h3>  城墙散步,在垛口观赏。</h3><h3> 阳光下闪着光彩的红瓦,四方的修道院,尖顶的教堂钟楼,满载历史的古城墙。</h3> <h3>  前文写过在山上能看见的海边城墙的一个堡垒(圣.救世主)上置放了遮阳篷,开设了咖啡店。而只有走到这里,才能看清这个别具一格、观海无敌的露天咖啡厅。</h3><h3> 从城墙堡垒中开凿的小门出来是一片悬崖峭壁,老板竟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吧台,安放了桌椅,吸引了众多的客人,生意相当的好。</h3> <h3>  濒海悬崖吧</h3> <h3>  另一家悬崖店,喝杯咖啡得在峭壁行走!</h3> <h3>  圣.救世主堡垒的火炮,威风不减。</h3> <h3>  在海洋博物馆观景:老港口。</h3> <h3>  老港口区域</h3> <h3>  赏心悦目</h3> <h3>  城墙外的海湾</h3> <h3>  在多米尼克修道院旁的城墙上看风景</h3> <h3>  圣伊万要塞</h3> <h3>  陆地城墙内的多米尼克修道院</h3> <h3>  多米尼克修道院和博物馆,始建于1315年,被1667年大地震严重破坏,后经重建修复,如今是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混合风格。整个修道院几乎全部是石头建成的,内部的迴廊十分优美。</h3> <h3>  老瓦与新瓦</h3> <h3>  在城墙上俯拍的多米尼克修道院</h3> <h3>  多米尼克修道院半圆形的台阶</h3> <h3>  站在莱韦林要塞看到的老城外的杜布罗夫尼克东区</h3> <h3>  陆地段城墙外曾经筑有深深的壕沟。</h3> <h3>  环城墙漫步观光,可以窥探不加修饰的普通市民生活。但不宜停下脚步反复探视,不能打扰老城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须保持游客的文明举止。</h3> <h3>  老城人家</h3> <h3>  城墙上的观光客</h3> <h3>  很多人来到克罗地亚,总会首先选择杜布罗夫尼克。</h3><h3> 作为克罗地亚的旅游名片,你若来到杜布罗夫尼克而没有在城墙上步行一圈,就相当于没有来过。</h3><h3> 每一个登上城墙的游客,都会被老城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长久难忘。</h3> <h3>  老城小巷</h3> <h3>  墙外风光</h3> <h3>  皮雷门(Vrata od Pile),有译派勒门的,老城的主城门之一,在城西。</h3><h3> 这是一座结构复杂的城门,分为外城门和内城门。外城门建于1537年,文艺复兴式的拱门,上方有城市的保护神圣.布雷斯的雕像,内城门1460年建造,哥特式风格,与城墙直接相连。</h3><h3> 内外城门间有着迷宫般的通道、过街楼、廊道等,好比中国古城墙的瓮城,都是为军事防御的目的而建造的。</h3> <h3>  回眸老城</h3> <h3>  城门口的喷泉雕塑</h3> <h3>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住宿接待能力相当相当有限,跟团游的朋友千万别奢望留宿在城里。</h3><h3> 出了老城,成熟的旅游城市的氛围扑面而来,交通便捷,餐厅、酒店比比皆是。</h3> <h3>  就要告别杜布罗夫尼克了。</h3><h3> 在前往机场的路上,旅游车停在观景台,朋友们下车作告别之眺望。</h3><h3>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就是经典的老城全景图。</h3> <h3>  真诚建议在杜布罗夫尼克玩上2天。</h3><h3> 当夜幕降临,在你一天中最疲惫的时候,在古色古香的老城选一个酒吧,或一个街头餐厅,点上一杯冰爽啤酒,听一段街头旋律,感受一段克罗地亚狂想曲。</h3><h3> 此时的空气中必定充满了愜意,定会留下难忘的杜布罗夫尼克回忆。</h3><h3> 老城的景点大都需要购票入内,建议购买套票(联票),可优惠很多。我是自组团队游,地接社打理一切,具体费用不再关心了。</h3> <h3>  老城区的那一栋栋房一间间屋,其年龄其风格并不特别,在欧洲各地都有,但,这些不同年代不同式样的建筑集合在一起而造就的街区、广场、道路、景观却使杜布罗夫尼克(老城)成为了最美的古城!</h3><h3> 杜布罗夫尼克的《世界文化遗产》:老城区。评语是:欧洲最完整的城防体系及至今仍有人居住的中世纪古城。</h3><h3> 杜布罗夫尼克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圣.佛拉霍全城巡游活动。2009年列入。圣.佛拉霍是该城的守护神,当地的基督教主教,曾在抵御威尼斯进犯时挽救了城市,后被迫害而死,被封为圣徒。皮雷门上有他的雕像。</h3> <h3>  克罗地亚游记的最后段落。</h3><h3> 从杜布罗夫尼克市区前往东部的机场,20分钟后驶入察尔查特小镇,休闲加午餐。</h3><h3> 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城镇,山、水、港湾、古迹、酒店、街市,什么都不缺。</h3> <h3>  令人难忘的是海水之清澈,似乎不是真的。真想俯下身子痛饮几大口。</h3><h3> 遮阳篷下的餐厅室外座被我们“抢占了”,整洁的桌布、成套的餐具、规范的上菜及撤盆动作、恰到好处的用餐时间、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以及服务员脸上的热情与微笑,所有这一切,让每位游客体验着欧洲的文明,感受到克罗地亚的味道,留住对杜布罗夫尼克的美好印记。</h3><h3> 宁静、秀美的小镇,宜居宜游。</h3><h3> “人间天堂”在亚德里亚海岸真多,上帝也太眷顾这片土地了。</h3> <h3>  这个以格子为代表的国家,曾让很多人想往,却也是很多人不能触手可及的地方。克罗地亚足球队在本届世界杯的崛起,使得克罗地亚狂想曲响彻世界!</h3><h3> 克罗地亚拥有1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班牙相同,稳居欧洲首位。</h3><h3> 克罗地亚发明了花边制作、领带和钢笔。格子因领带而生。</h3><h3> 战争使这个国家400多万人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却没有给他们造成消极的影响。爱生活,爱运动,享受运动特别是足球带来的乐趣,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h3><h3> 这样的精神足以让世界人民相信,这个国家一定会走向繁荣。</h3><h3> 克罗地亚,赢得全球尊重。</h3><h3> 全文完。谢谢你的阅读。</h3><h3> 五洲留痕 2018.07.24</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