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邮票

阿遥

<h3><b>  文革纪念邮票,简称文革票是指文革时期从1967年至1970年期间,发行的十九套八十枚纪念邮票。文革前发行的纪念邮票底边都注"纪"、"特"字样票,分别表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文革开始彻底否定了以前的做法,将使用多年的邮票志号取消。由于文革邮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历史风貌,留给后人很多思索和研究的真实资料。</b></h3><h3><b> 我的集邮兴趣始于小学刚刚上学时,以前的纪、特邮票可能是发行量小,一般邮局很少见到,为了人人见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文革票发行数量大增,这样几乎每家邮局都有配售,但是去晚了错过时间也不易买到。再说那时发行纪念邮票,不象现在邮局有预告发行时间的,方便你按时购买。为了不错过购买这文革票,我经常没事总爱往邮局跑,有枣没枣地打一杆,当时的邮局木制柜台很高,因为人矮看不到柜台里面的邮票,要人两手趴在柜台上,两脚顺势一蹬,才能看见柜里面有没有新发行的邮票,末了还要扯着嗓子问一句:纪念邮票有伐?记得有一次,蹬腿时脚重重地踢到了柜台,把里面打磕睡的营业员吓了一跳,只听他大骂一声:小赤佬寻西啊!吓得我落荒而逃。</b></h3><h3><b> 当时集邮听大人们说,邮票必须通过邮寄盖上邮戳的纪念邮票才有意义,而新票是不算集邮的。因此为了盖上邮戳只能写信邮寄,好在父母在外地需要通信,于是乎写信贴纪念邮票变成一种常态了,凡是寄出的信必定会在信中写上一句,信封上的纪念邮票下次回信时寄回来,接着便盼着对方回信。有好几次寄回的邮票边齿给剪了,那个难受劲儿无以言表。文革邮票由于许多邮票中带有毛主席的肖像,所以将邮票的票幅加大,防止销戳时盖到人物的面部。记得发行毛主席去安源邮票那年,邮局为了表示对主席的尊敬,凡贴此邮票的信件一律不盖戳,有些人为此还占了小便宜,反复使用,后来邮局也取消了这个规定。为了得到所谓的盖戳邮票,我自小就写信频繁,这样倒也好歪打正着的练习了写作能力,所以后来凡遇动笔的事也不觉得困难。</b></h3><h3><b> 关于集邮后来才知道,一种是新票,一种是邮寄盖戳的叫信销票,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盖销票,这种邮票就是在新票上人为的盖上邮戳,变成人造信销票。盖销票一般的在集邮公司出售。现在的集邮又崇尚新票了,而且新票与信销票的价格天差地别,尤其是文革新票万元一枚不在少数。</b></h3><h3><b> 下面列出的是我收藏的全套文票,趁此给年轻的一代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b></h3> <b>文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b><h3><b> 发行背景</b></h3><h3><b>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这两个会议相继通过的《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br /></b></h3><h3><b> 中国的邮票设计与发行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7年4月19日,各报刊登新华社发的一条消息:"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纪念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于20日起在首都发行。这套邮票是邮电部为庆祝北京市革委会的成立,为满足亿万人民的渴望,决定提前发行的。"这套邮票是我国取消志号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b><br /></h3><h3><b> 第1枚是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检阅红卫兵的照片。毛泽东身着军装,臂戴"红卫兵"袖章,一手拿军帽,一手向百万群众游行队伍挥手致意。其余各枚均印有毛泽东的语录。</b><br /></h3><h3><b> 整套邮票有浓烈的政治色彩,采用非常耀眼的红色和金黄色象征革命。邮票上"中国人民邮政"六字也为毛泽东文稿中的手体字,而且置于画面之外。</b><br /></h3> <h3><b>文二 毛主席万岁</b></h3><h3><b> 发行背景</b></h3><h3><b> 1966年8月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同年,毛泽东在《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上作批注:"危害革命的错误领导,不应当无条件接受,而应当坚决抵制。"随之,红卫兵运动也开始迅速遍及全国。1966年8月18日,百万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毛泽东自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先后共8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300万群众和红卫兵。</b></h3><h3><b>本套邮票共8枚。</b></h3><h3><b>8-1为"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摘录"。邮票上写的是:"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b></h3><h3><b>8-2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主图为毛泽东正面头像、红旗的海洋及毛泽东的手迹:"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b></h3><h3><b>8-3为"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毛泽东身穿军装,头戴军帽,满脸微笑。胸佩毛泽东像章、高举毛泽东著作的中国、越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在前进中。</b></h3><h3><b>8-4为"毛主席和红卫兵在一起"。画面上是身着军装,头戴军帽,臂戴"红卫兵"袖章的毛泽东在手持毛泽东语录的红卫兵簇拥下招手致意。 上方印着:"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b></h3><h3><b>8-5为"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画面是毛泽东在天安门上的照片。身着军装的毛泽东凭栏远望,身旁是副主席林彪。</b></h3><h3><b>8-6为"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画面是身着军装、笑容满面的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向红卫兵挥手致意的照片。</b></h3><h3><b>8-7为"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接见红卫兵"。画面是毛泽东远眺、充满兴奋的神情。</b></h3><h3><b>8-8为"毛主席和林副统帅在一起"。画面是毛泽东神情严肃地为林彪指点讲话稿的照片。</b></h3><h3><b>整套邮票具有浓烈的宣传色彩,突出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对红卫兵的关心和期望,林彪以副主席、副统帅的身份和毛泽东在一起。后4枚边上都印有"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字样。</b></h3> <h3><b>文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b></h3><h3><b>文3发行背景</b></h3><h3><b>《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界整风时发表的,分&quot;引言&quot;和&quot;结论&quot;两部分,现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这部著作总结了&quot;五四&quot;以来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提出了&quot;文艺为工农兵服务&quot;作为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方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毛泽东的《讲话》在此后解放区文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工作中成为了纲领性文件。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2日开始到5月23日结束。</b></h3> <h3><b>文四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b></h3><h3><b>文4发行背景</b></h3><h3><b>1967年6月2日,中国邮电部向中共中央文革小组上报《关于拟发行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邮票的请示》。其主要内容是:今年&quot;七一&quot;,是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我们拟发行一套&quot;祝毛主席万寿无疆&quot;邮票,图案是毛主席侧面军装像(木刻)。这套邮票名称为&quot;祝毛主席万寿无疆&quot;。两天后,中央文革宣传组办公室批复&quot;同意&quot;。</b></h3> <b>(文5)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b><h3><b>文5发行背景</b></h3><h3><b>1964年至1967年,各地文艺团体创作并演出了一批现代题材的戏剧。这些戏剧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创新,影响很大。1967年5月至6月,《红灯记》等八个现代戏在北京汇演,随后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b></h3> <b>  (文6)毛主席与世界人民</b><h3><b>文6发行背景</b></h3><h3><b>1967年8月8日,邮电部《关于拟发行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纪念邮票的请示》连同邮票图案两幅送中央文革小组审查。这套邮票名称印在第一图上,发行日期拟定在1967年10月1日。中央文革宣传办公室批复通知:"第一图没有意见。第二图毛主席像不象,请再画一下。其它同意照来函意见改,修改后再送审"。于是,设计人员先到外交部征求意见,后又到亚非司征求意见,并参考1967年7月《中国建设》杂志上的照片改画邮票上的外国人形象和衣服。8月22日,邮电部再次上报"请审核,如可以,请批示"。中央文革宣传办公室批复"纪念邮票第二图中的毛主席像仍不准确,特别是面部画得不像,请再加修改。"于是又在人物形象、服装等细节处反复核实、修改。直到9月1日,中央文革宣传组办公室才发出"同意"的批文。9月30日,新华社发出一则新邮消息:"邮电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决定于1967年10月1日起陆续发行下列两套纪念邮票……"这两套邮票即"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和"毛主席诗词"。</b></h3> <h3><b>文7)毛主席诗词</b></h3><h3><b>文7相关背景</b></h3><h3><b>毛泽东是一位在20世纪影响过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毛泽东不仅是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还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精湛的理解,对中国古典诗词、书法艺术造诣尤深。中国历代丰富的书法艺术是毛泽东研习书法取之不尽的宝库。他青少年时曾临写过晋唐楷书和魏碑,使他有扎实的功底。历代书法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是唐代僧人怀素。怀素的书法如笔走龙蛇,飞转圆动,神采飞扬。毛泽东的书法博采众长,气势磅礴,纵横潇洒,斜正呼应,错落有致,一气呵成,成为独具一格的&quot;毛体&quot;书法。毛泽东诗词在中国人民之中广为流传并深受喜爱。</b></h3> <h3><b>(文8)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b></h3><h3><b>文8相关背景</b></h3><h3><b>1967年11月29日,林彪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首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题词。</b></h3><h3><b>林彪(19071971),又名育蓉,湖北黄冈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叶挺独立团任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随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到井冈山</b><b>。1930年后,历任红四军军长、第一军团军团长,参加长征。1937年任红军大学(后称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全国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b></h3> <b>文9)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同志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b><h3><b>文9发行背景</b></h3><h3><b>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连续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如1955年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1957年阿肯色州小石城事件;1961年自由乘客运动;1963年有25万人参加的向华盛顿"自由进军"。1963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第一个支持美国黑人斗争的声明。</b></h3><h3><b>60年代, 美国黑人的斗争进一步高涨。1964年,纽约哈莱姆区黑人的抗暴斗争是大规模黑人抗暴斗争的前奏。1965年,黑人抗暴斗争发展到9个城市,1966年为38个城市,1967年为128个城市,1968年4月,一个月内就席卷了美国的160多个城市,成为美国一百多年来最严重的国内危机。</b></h3><h3><b>1968年4月16日,毛泽东发表了《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b></h3> <h3><b>(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b></h3><h3><b>文10发行背景</b></h3><h3><b>在中国&quot;文化大革命&quot;时期,毛泽东的语录广泛地流传于群众之中。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邮电部门发行了几套以毛泽东语录为主题的邮票,这是其中的一套。此套邮票构图单一,均为上面是毛泽东军装像,下面是毛泽东语录,有浓烈的宣传色彩。</b></h3> <h3><b>文11)林彪1965年7月26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邮票题词</b></h3><h3><b>文11发行背景</b></h3><h3><b>特74邮票在1965年8月1日&quot;八·一&quot;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发行,时任国防部部长的林彪为此套邮票的发行而专门题词。题词原文是:&quot;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因而是战无不胜的队伍。林彪&quot;。</b></h3> <h3><b>(文12)毛主席去安源</b></h3><h3><b>文12发行背景</b></h3><h3><b>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毛泽东回到湖南,于1921年10月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随后又建立了湘区(包括江西安源)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并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于1921年到安源调查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启发工人的觉悟,播下了革命种子。安源路矿(株萍铁路和安源煤矿)是德、日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官僚买办企业,有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近两万人,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毛泽东经过考察认为,在安源路矿工人中,蕴藏着无限的革命潜力,应立即开展工作。</b></h3><h3><b> 邮票画面选用油画家刘春华的原画"毛主席去安源"。画面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走在崎岖的山路上。</b></h3> <h3><b>(文13)毛主席最新指示</b></h3><h3><b>文13发行背景</b></h3><h3><b>邮票画面内容的主体是毛泽东于1968年8月初发出的一段最新指示。具体内容是&quot;我国有七亿人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工人阶级也应当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quot;。到1968年8月,&quot;文化大革命&quot;中大规模社会运动已基本过去。按照毛泽东的部署,主要任务转入&quot;斗、批、改&quot;的第三阶段,重点转入上层建筑部门,运动的主体力量也由青年学生转为工人阶级。由工人组成的&quot;毛泽东思想宣传队&quot;纷纷进驻学校和文化机关,发挥领导作用。毛泽东的上述指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出的。</b></h3><h3><b>在当时的特殊政治形势下,中国邮票直接承担着政治宣传的职能,因而带着浓厚而强烈的政治色彩。这枚邮票无论从画面内容还是从设计的构思上,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上述特点。</b></h3> <h3><b>(文14)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b></h3><h3><b>文14发行背景</b></h3><h3><b>1949年以前,万里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长江上修建了三座大型铁路公路两用桥。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又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及安装的双层钢架桥梁。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行车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1960年1月正式动工,1968年10月,铁路桥正式通车;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将津浦、沪宁铁路接通,可从北京直达上海,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b></h3> <h3><b>文15)热烈欢呼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的发表</b></h3><h3><b>文15发行背景</b></h3><h3><b>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毛泽东就&quot;文化大革命&quot;问题讲了话。他认为:&quot;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quot;。全会批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并作出了把刘少奇&quot;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quot;的决议。</b></h3> <h3><b>文16)钢琴伴唱《红灯记》</b></h3><h3><b>文16发行背景</b></h3><h3><b>《红灯记》是一出描写中共地下党为保护和安全传递一份密电码而与日本侵略者机智周旋、勇敢斗争的现代京剧。这是一部&quot;文化大革命&quot;期间流传很广的戏剧。它在当时文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68年,中国京剧团和中央乐团根据它改编创作了钢琴伴唱《红灯记》,并于六七月间在北京首次上演,反响很大。</b></h3> <h3><b>(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b></h3><h3><b>文17发行背景</b></h3><h3><b>19世纪60年代初,特别是&quot;文化大革命&quot;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城市初、高中学生响应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奔赴中国各地农村,特别是黑龙江、内蒙、云南、新疆等边远省区。这些青年在农村和人口较少的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77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停止执行,除已在当地成为骨干或建立家庭的人外,大都回到原来的城市。</b></h3> <h3><b>(文18)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b></h3><h3><b>文18发行背景</b></h3><h3><b>1969年,中国和原苏联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发生严重军事冲突,原苏联方面出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但被中国方面击退。这套邮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行的。</b></h3> <h3><b>(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b></h3><h3><b>文19发行背景</b></h3><h3><b>金训华是&quot;文化大革命&quot;期间一位到东北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在1969年的一次特大洪水中,他为打捞被洪水卷走的电线杆而牺牲。新闻界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这套邮票就是为了纪念和宣传金训华而发行的。</b></h3> <h1><b>这套文革邮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对我们现在60岁以下的人群来说也是对历史的一个了解吧</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