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沉默的贝尔格莱德(华为P10)

本拿比过客

<p>塞尔维亚(前南联盟),2018年7月末,阳光明媚,而贝尔格莱德的人们总是忧郁而沉默。多瑙河的落日美丽安详。并非蓝色的河水无声而缓慢向黑海流去。</p> <h3>虽然萧条,作为东南欧社会主义大国曾经辉煌发达过,但现在赛尔维亚人勒紧裤带建设这座宏伟的罗马风的大教堂,决心重振这座曾经历史上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的城市。它无声诉说着内心的委屈。</h3> <h3>这座废弃的多瑙河上的老桥锈迹斑驳,有着二十年前那场被侵略,被欺侮的痕迹。</h3> <h3>残阳如火,那是在回放北约的炸弹燃烧吗?</h3> <h3>落日也给有历史的老城晕染一层忧伤</h3> <h3>塞尔维亚国家宫(议会大厦)的广场上没有鲜花,只有用广告布拉起的展览墙,像施工围挡,突兀丑陋的把广场围绕。</h3> <h3>围挡是广告布印刷的图案,满满的头像,沉默着,每幅照片下都定格在1998或1999.这是在那场群体霸凌和杀戮下死去的无辜的人。</h3> <h3>和被炸毁的家园</h3> <h3>以及愤怒的控诉</h3> <h3>孤独的老人失去家园或亲人?他沉默不语</h3> <h3>国家博物馆里,一个街头涂鸦的美术展诉说着那场被霸凌的不算真正意义的战争的战争,因为武器的代差和对方纠集的所有西方先进国家的战争机器让战争变成屠杀。</h3> <h3>展览作品像儿童画般的没有技巧,却直抵心灵。本该是灿烂的鲜艳,而确是阴暗的冷酷。唯一的色彩是血色。</h3> <h3>一位老人带着他的孙子在看着自己民族的创伤,用底底的声音告诉讲述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也许这个破碎的国家的希望还在...</h3> <h3>走出博物馆,阳光有点刺眼,议会大厦广场上国旗低垂,逆光中变成黑色的挽联,没有文字。</h3> <h3>贝尔格莱德的重要大街上保留着被北约炸毁的政府机构的大厦</h3> <h3>塞尔维亚人永远不去修复它们,就让那伤痕滴着鲜血与他们站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赛祖人的“圆明园”教育“小德”们,在球场上干掉仇人。</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贝尔格莱德独特的“风景”,是二战后欧洲人的新的道德标准的讽刺,他们没接受教训,他们早晚还会重蹈覆辙。</p> <h3>而只是用一幅巨大的照片覆盖在那残破的身躯上,照片上一位美丽的塞尔维亚女军人,眼神中一种蔑视的神情,精巧的鼻子似乎还在急促的翕动,嘴角刚毅地紧抿,美得那么冷酷,代表着这个沉默的民族。一个民族沉默是可怕的,你得时刻提防他们。而喋喋不休的人才是可怜的。</h3> <h3>国人大部分人不知道这是哪里——对了,这就是中国驻前南联盟大使馆。1999年被美国一架全球最先进的轰炸机B2用五枚精确制导炸弹从屋顶直接贯入地下室,爆炸4颗,一颗未炸(被运回中国研究)。牺牲3位使馆官员和新华社记者。中国国家未采取报复行动。我们忍耐至今。直到大大主政,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到中国使馆遗址高调凭吊遇难者。向全世界表明我们没有忘记这件事。今天,历史必然的来到大国再次冲突的临界点,我来到塞尔维亚,百感交集。</h3> <p class="ql-block">中国人的沉默,但没有遗忘。</p> <p>而街道对面,醒目的华为手机广告给城市增添一抹靓丽风景,华为正遭到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用整个国家吃奶的力气的打压,但她却代表着中国依然顽强地站在这个被撕裂成碎片的曾经的巨人身边。</p> <h3>多瑙河上,中世纪的巍峨的古老桥墩架起一座新的桥梁。</h3> <p>我儿子与塞尔维亚青年交响乐团合作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古老文明在年青人之间传递彼此的关切和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