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创建“河南省戏曲之乡”迎来省专家组考察验收

看海

<h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文艺发展的方针政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开展的“河南省戏曲之乡”评选命名活动,进入了考察阶段。</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7月20日至21日,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著名剧作家陈涌泉,河南省文化厅原正厅级巡视员、著名戏剧评论家董文建,河南省文联原正厅级巡视员、著名戏剧评论家王洪应,著名剧作家齐飞,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著名戏剧评论家刘景亮,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申小梅,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教学管理委员会主任、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总经理李志远,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理论研究部主任贺宝林,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联部主任张秋丽,河南省戏剧家协会陈彦波组成的专家考察组莅临巩义,对我市创建“河南省戏曲之乡”工作进行考察验收。</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 <h3>—— 紫荆实验学校考察“戏曲进校园”工作</h3> <h3>—— 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实地查看演出剧场</h3> <h3>—— 孝义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观看社区群众演出</h3> <h3>  考察组一行,在巩义市副县级领导马录克,宣传部副部长孟玉杰,文联主席周占龙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紫荆实验学校、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孝义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河洛镇香玉小学、常香玉故居、河洛镇偃月古城百姓大舞台、市民文化广场进行了实地考察。</h3> <h3>——考察河洛镇香玉小学</h3> <h3>—— 参观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故里</h3> <h3>—— 参观偃月古城常香玉纪念馆</h3> <h3>—— 与河洛镇当地群众戏曲演员合影留念</h3> <h3>—— 考察市民文化广场</h3> <h3>  21日上午九点,在市委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巩义市申报河南省戏曲之乡汇报会”,向考察组作了专题汇报。市副县级领导马录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宣传部副部长孟玉杰主持,文联主席周占龙作了创建工作汇报。市创建“河南省戏曲之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参加了这次汇报会。</h3> <h3> 会上,考察组结合20日的实地考察情况和现场听取汇报对我市创建“河南省戏曲之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市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南省戏曲之乡”创建工作,戏曲事业成果丰硕。特别是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亮点纷呈,孝义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市民文化广场、偃月古城百姓大舞台,广大人民群众爱戏、唱戏、听戏氛围浓厚,为扩大戏曲的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h3><h3>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专家也为我市戏曲事业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一是加大对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宣传力度,让香玉故里成为更多戏曲人士、戏曲爱好者慕名而来,敬仰之地,擦亮这一文化品牌;二是落实好政策保障措施,加强戏曲剧团建设,改善戏曲生产条件,开拓戏曲演出市场,增强发展活力;三是出人才出精品,加强创作,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比赛,扩大品牌知名度。希望我市更加促进“河南省戏曲之乡”创建工作能够长效发展,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艺术、支持戏曲事业的良好局面。</h3> <h3>  市副县级领导马录克作了表态讲话,他表示,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坚定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文化惠民,加大戏曲事业扶持力度,提升精品剧目创作水平,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把传承发展戏曲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任务,谱写好新时代巩义戏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h3><h3> “河南省戏曲之乡”是由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省首次开展的“河南省戏曲之乡”评选活动,11月份将进入最终评定阶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