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少歌

黄土画家

<h3>(随笔)作者:少歌</h3><div><br></div><div>每一年的春天,我都会去陕北这些大山的山村里走走,去找找那种久违的感觉,而这种乡间浓厚淳朴与善良厚道的真实感让我不由得回念与思想……</div><div><br></div><div>每一次去我都是轻装上路,简单的带着我的画板画纸笔墨就这样去了,一路上我会走走停停,四处张望着这些山村间的各种大沟小岔,崖崖畔畔,坡坡洼洼。</div><div><br></div><div>近些年来由于城市大力发展,在陕北这些村庄的人们也络绎不绝的相继走出大山走向城市谋生安家。那么,随着岁月如梭这些村庄里基本上就接近了荒芜与空旷,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年迈的老人了,而这些老人长年累月的厮守着这片真情厚土,与村里的一切形成了一种难舍的情感,我们把这种情感叫做(故乡情)。</div><div><br></div><div>一个村庄一旦不住人了,那么会很快变得荒凉起来,这种荒凉是可怕的,是婉伤的。昔日崭新的窑洞俭畔到最后随着雨雪风霜在一次次的年轮里变得满目疮痍,不堪入目。俭畔由于常年不住人在风雨里塌陷了,门窗黑化了,院落里家家户户杂草丛生,秋风而过满地都是逃窜的败叶,极目远眺一片肃杀萧条。</div><div><br></div><div>我驻足于这些小山村里,仔细的观察着,思考着,然后在一声声哀叹与苍凉里绘画起来,把陕北这些村庄与窑洞一一画进我的作品。</div><div><br></div><div>1997年整个陕北还是极为落后与荒凉的,山里没有柴,村人们为了做饭要跑去很远的那些山沟里砍柴,然后在沿着这些崎岖的山路背回来,村人们家家户户开始了开荒种地,虽然粮食不多但还是各种杂粮样样都有些,刚耽个开来,人们告别了农业社,从此走向自力更生,这是新中国发生的最为美好的一面。</div><div><br></div><div>整个陕北这片黄土地满眼的黄土,很穷啊,缝缝补补,补补缝缝就这样陕北人还是挺过来了,那时候我们不需要经济也害不开什么是经济,每个人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吃饱”比什么都强,所以每一个村子里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大开荒,把那些荒芜的地开采出来种上了粮食或者瓜果蔬菜,农村里物资即缺,更不要说新鲜的瓜果蔬菜了,我们没有(han含)吃,注:han含陕北方言意思就是杏子。没有桃子吃,没有一切的各种水果吃,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水果这些农村的孩子,这些东西听起来就像是稀世之宝那么可贵,每个孩子心目中幻想着书本上颜色各艳的新鲜水果,没有见过啊就只能猜想肯定是很好吃了,这是那个时代最为真实的一种颤巍巍思想了。</div><div><br></div><div>每个山村里家家户户都光景不好,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极为短缺,山路没有修开,山里的粮食收割不回来,大人们就顶着日头,翻山越岭才从山里把粮食收割回来,那些山坳间羊肠小道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受苦人出出入入的背影,拦羊老汉用沙哑粗犷的嗓音唱着那首(上河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嗓音苍凉与这片黄土融为一体,道出了人生许多真实哲理。</div><div><br></div><div>穷啊,没有白面,村里人吃的都是玉米团子,高粱团子,有的家户连这些都吃不上,就喝点稀米汤就苦菜,白面馍馍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是神仙吃的东西,一年四季没有猪肉吃,好不容易熬到过年了家家户户才去十几里地的集市里买上二三斤猪肉回来做上一顿香喷喷的猪肉炖粉条,那种飘香的肉味散发开来惹得多少孩子口水直流,眼神里透着很强的欲望那就是快点熟吧肉肉,已经是等不上了。</div><div><br></div><div>哎!好你了穷啊,一个穷字道出了那时候家家户户的一个真理,我们陕北真的是很穷啊,穷的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是蜡黄干瘦的,那时候不论男女大人小孩都是一身好身材,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词叫减肥?人们思想很落后经常会说“熬煎”的不得胖谁愿意减肥啊。吃都吃不上还减肥,那时候你如果说要减肥人家会唾骂你的。</div><div><br></div><div>穷啊!起早贪黑把一生奉献给了这片黄土地,没明没黑的个受苦,不论男女你都是家庭的一员,那么,你就得受苦。一颗颗汗珠洒落泥土,浇灌着碧绿的庄稼,人们靠天吃饭,天年好的话山里的麦子就会收割的几麻包,天年不好只能省吃俭用,那时候村人们都相信钱是俭省出来的,所以家家户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分一分的攒出来了,那么光景也相对好一些了。</div><div><br></div><div>一年四季没有菜水,已经是二三月份了,陕北这片黄土高原上积雪还没有彻底融去,天气呀还是不那么温暖,一个冬天如此漫长啊!家里做饭的臊子就切些白菜丁,洋芋丁,少许的豆腐丁,就是那个时代最为上等的面臊子了,条件好的家户人家也切些五花肉丁那肯定是有钱人家才可以吃的了,穷人家与一般家庭就只能凑合的、估达到夏天的到来了。人们盼望着积雪快点消去,已经过够了这个漫长的冬天,天空又纷纷扬扬的下起了雨夹雪,逐渐的,慢慢的又变成了鹅毛大雪漂白了整个陕北大地,这阳春三月是否还要在等等了,而那正真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div><div><br></div><div>穷啊!每个农村里都有一个小学,教室里没有火炉子,同学们冻得直跺脚,可是即使寒冷无比教室里同学们依然朗诵着巴金老先生的那篇(海上日出),同学们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海鸥是一种什么“巧巧”注:巧巧陕北方言意思就是鸟。更不知道大海会不会也像黄河一样水是浑浊的,老师也是没有去过远方,也只能从书本里讲给同学们听,大海是蓝的,就好比蓝天一样,一望无际,同学们都在想那我们游泳能邮过去吗?这些问题虽然听起来很幼稚,但是在哪个年代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因为村人们没有走出去大山,接触的东西比较少,不知道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就只能从课外书本里寻觅,查找。由于穷的原因山里的孩子不念书的很多,小学毕业的很多,特别是这些60*70甚至80后。逐渐的农村发生了大变样,农民有了粮食,又换成了钱,村子里的标语上写着(少生孩子多栽果树快致富)有的还写着(要致富先修路),慢慢的陕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村都开始了修路都修出了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带给村人们更大的经济发展,从此陕北的人们摘掉贫困的帽子,从此不用再受饥饿寒冷,他们终于站起来了,走出来了。</div><div><br></div><div>城市发展越来越好,陕北这些村庄的人们放下村里的这些农活,卖掉驴,牛,猪等家禽拖家带口都外出打工谋生,这一走终于尝到了外面生活的美感,带领村人们陆续离开陕北这些小山村走向城市,后来的后来走出去的人都发展好了,他们在外买了房子,安居乐业,没有娶到媳妇的男人在城市里也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其乐融融。</div><div><br></div><div>那么,这些村庄就空置了,随着年月塌陷了,无人问津,无人在追寻,终究成了陕北黄土高原上一道难堪的忧伤,陕北窑洞从此遗落荒废,最后消失在杂草荆棘中背时间覆盖。</div><div><br></div><div>我舍不得陕北这些逝去的窑洞村庄,舍不得逝去的这份温存,但我唯有深深地知道我该做些什么,我应该把它们画下来,N年以后当我老了我还可以清楚地记得这幅是我画的哪里哪里的村庄,这幅画的是哪里哪里的,我会讲给孩子们听,听那久远的故事,听那大山里曾经的曾经。</div><div><br></div><div>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不曾离开陕北,是因为我深深地眷恋着,大爱着这片黄天厚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