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苍凉而凄美的净土圣地——可可西里(原创)

随缘

<h3>图片:网络、随缘</h3><h3>文字:随缘</h3><h3>制作:随缘</h3> <h3>  </h3><div> 这是一片原始苍凉,清寂凄美的无人区,这是人类世界的最后一片洁净的圣土,这里是死亡之地,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荒野,它就是神秘的可可西里……</div> <h3>  我是从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中,才知道了可可西里这个原始凄美的圣地的。从新闻中知道了修建青藏铁路时,必须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为不打破无人区野生动物的原有生态环境,铁路在这里是通过桥高高架起的。</h3><div> </div> <h3> 自从2004看过《可可西里》这部影片,我就对这片广阔而神秘的无人区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情愫,想亲近她,想亲眼睹她神秘的容颜,可我的情愫只能默默的藏在心里,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有能力和条件到达这里!而对西藏这片离天最近的圣地,我也是向往已久的了,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到圣地朝拜一次,那怕是灭迹在那片土地上,我也不会畏惧。</h3> <h3>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高原铁路试运营后,我心中对西藏的向往便如潮水般波涛汹涌。由于工作原因,计划每每泡汤,直到2013年的秋天,我才得以实现多年的夙愿。飞抵拉萨机场,未来得及提前做些进藏准备的我,竟然没有什么高原反应,怀揣一颗敬畏之心,仰望着山头触手可及的白云和蓝天,空灵而超然,仿佛自己的灵魂已脱离了身体,飘向了那一尘不染的圣洁天国,那份超凡脱俗无言以表。那次我参拜了布达拉宫、大召寺、纳姆措圣湖……漫步在八廓街,转动手中的转经筒,与藏民们一起口念观音菩萨的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虔诚的诵经。心洗尘,性灵空。人简单,喜乐生。不想遭遇无明人,节外生枝无无明……</h3> <h3>那次反程,脱离无明,在1956公里的天路上驰骋,经藏北那曲大草原,翻唐古拉山,临措那湖,过可可西里无人区,远眺水天一色的青海湖。所到之处,静赏那褐黄色的高寒草原,一望无际,那低头牧食的牦牛,羊群;那宛如天空一样蓝的湖水;那曲曲折折的湿地小河;这幅遥远、苍凉,孤寂、凄美的绝妙画卷,怎能不让我留连!时值中秋过后,入夜后的高原一轮明月高挂在广阔无垠的天空,闪烁的星光里有我的留恋的行踪……</h3> <h3>  那次经过可可西里时,我凝望着清透的蓝空浅浅地漂浮在那片贫瘠的荒原上,冰雪与散漫的白云自由相接,映照着这股钻入血液的荒凉苍茫和宁谧。偶见一群稀有珍贵的藏野驴、野牦牛悠悠的牧食;还幸运的看到了几只饱食后的藏羚羊在草甸上奔跑!我的心是暖暖的,欣喜的,欢悦的……</h3> <h3>  2018年4月5日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再次乘上专列,行驶在这天路之上。当东方的旭日,穿透云层的缝隙,把耀眼的金光斜射到这冰雪笼罩下的可可西里时,那种原始、苍凉、寂静、空旷的凄美再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的心不由再一次的悸动震颤不已,这种绝尘的美让我不由再次热泪盈眶。几只野牦牛在冰天雪地里寻牧,孤寂苍凉;一只狼在冰上哀伤的神情;一只孤独的熊在雪地上张望;远处的二两只藏羚羊求助似的眺望;藏野驴为了一小片领地的枯草而争牧的场面……不由让我黯然神伤。我在沉思,这些生灵该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和怎样的坚持,才能在这片神秘而古老的荒野雪原,这片人类世界最后一方未知的净土,冰冷的生命禁区,也是死亡之地,生存繁衍生息……而我们号称高级动物的人类呢?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模糊地带,将自己包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间,面无表情的抗巨着常识,怯懦的袒露虚弱的自我,有人仰望星空,有人沉醉于迷失之境,有人醉生梦死,挥霍着有限的时间和生命,与那些顽强的生灵相比,该有多么的悲催和低等啊!</h3> <h3>  2017年7月青海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再次引起公众对这片无人高原的关注。据载,可可西里,这片原始而神秘的荒野,从17世纪末到上个世纪50年代,西方人进入中国探险的一个半世纪里,至少有8支探险队进入过可可西里地区。</h3><div> 地理范畴的可可西里地区,是以可可西里山脉为中心的广阔区域,它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跟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相当。我们耳熟能详的羌塘、阿尔金山、三江源以及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大都属于可可西里地区的范畴,约60万平方公里。</div><div> “羌塘”,在藏语里意为“北方的高地”,这是一个比可可西里更早为外界所了解的名字。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可可西里确定地理范畴之前,学界往往以羌塘代替可可西里。</div> <h3>  作为19 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最后一片处女地,羌塘直到20 世纪才开始真正进入世界的视线。乔治·夏勒(George Beals Schaller),《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最杰出的三位野生动物学家之一。他是建国后第一个被中国政府允许进入羌塘开展研究的外国专家。他在羌塘的探险,廓清了羌塘生态系统的面貌,重申了这片荒野的价值。&nbsp;</h3><div>1985年,52岁的乔治•夏勒第一次踏上羌塘的土地,当一场大雪之后,一队藏羚羊精灵般的从他旁经过。从此,夏勒与可可西里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div><div><br></div><div>这之后,夏勒几乎每年都会回到中国。在夏勒的心中,可可西里是“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能漫步的地方,它完整的生态环境,粗犷的美,充满着神秘和无边际的自由”。</div> <h3>  2000年4月4日,在乔治·夏勒的建议和促成下,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近3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让它成为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陆地自然保护区。而我知道羌塘则是几年前,从杨柳松《一个人的羌塘》个人探险纪实开始的,看完《一个人的羌塘》,我有一种无铭的悸动和冲动——想一个人去羌塘,去挑战自己生命的极限,那怕是灭亡,只要能亲临那片原始的绝美,也无怨无悔!冲动归冲动,虽然那时自己还算年轻,但,最终依然没能摆脱现实的捆绑和束缚!只是做了回语言的巨人……</h3> <h3>  可可西里,这里是青藏高原四大湖泊密集带之一,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100余个,阿雅克库木湖,位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库木库里盆地东部最洼处,湖面海拔3876米,面积870平方公里,相当于136个西湖的水域面积。月亮湖,地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心地带,海拔4900米,是可可西里地区为数不多湖中带有数个小岛的湖泊。南岸则为典型的火山地貌——熔岩方山。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湖泊率高达7.5%,接近于“千湖之国”芬兰,由于地处内流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矿化度为35克/升左右,其盐度与海水相当,咸水湖多呈浅蓝、深蓝色,湖光水色让可可西里地区荒漠景观显得生气盎然。</h3><h3>可可西里,那里有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活火山</h3> <h3>  斯文•赫定曾三次进入无人区,他在《横穿喜马拉雅》中的一段话,能够贴切地反映当时羌塘的美丽景色:“道路!在那片土地上,只有野牦牛、野驴和羚羊踏出来的道路。事实上,路得自己走出来。这里高耸着雄伟的山脉,山顶上覆盖着耀眼的白雪,群山中还有着蜿蜒曲折的峡谷。”</h3><div>1903年,英国探险家罗林斯(Rawlings)曾来羌塘地区考察,他在笔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几乎从我脚下一直延伸到我双眼可及的地方,有成千上万的母藏羚羊和她们的小羊羔,在极远的天际还可以看到很多的羊群像潮水一样不断地、缓缓涌过来,其数量不会少于1.5万到2万只。”</div><div> 那时,生机勃勃的青藏高原上可能生活着超过100万只藏羚羊,连同野牦牛、藏原羚、棕熊等大型哺乳动物的在内,总数可能达到500万只,无疑是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天堂。</div> <h3>  也许我们普通人并不知道甚至没有听说过“沙图什”,它是羊绒之王,是上流社会财富与优雅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开始用这种绒毛制作柔软、轻便、华丽、保暖的披肩。这种“沙图什”披肩,可以从一枚戒指中轻松穿过,因而又称之为“戒指披肩”。在西方上流社会,一条“沙图什”披肩价值高达几万美元。巨大利益的诱惑,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疯狂杀戮藏羚羊。要知道一件华丽披肩的背后就是3-5只藏羚羊的生命啊!上流社会的所谓“时尚”,是以血淋淋地屠杀为代价的呀!。长期以来,“沙图什”贩卖者一直宣扬其原料来自羊、野山羊甚至家山羊,或者编造人们在高原捡拾藏羚羊脱落的羊毛等谎言,以此来掩饰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1992年,夏勒历经两年的追踪调查,发现藏羚羊皮毛之下的底绒才是制造“沙图什”的唯一原料,而一张“沙图什”披肩,需耗用3-4只藏羚羊的皮毛才能织成。经夏勒粗略统计,仅仅20世纪90年代,至少有20到30万只藏羚羊因为"沙图什"而被猎杀。披戴‘’沙图什‘’等同于对藏羚羊的猎杀!这血淋淋的高贵不要也罢!</h3><div>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偷猎活动猖獗,每年被杀的藏羚羊在2到3万头左右。到本世纪末,藏羚羊急剧减少到7万只左右。近年来随着保护的深入,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恢复到10万只以上。</div> <h3>  在青藏高原腹地,劫后余生的藏羚羊们仍旧执拗着年复一年的迁徙,“宛如在空气中流动,又像梦中的幽灵一般消失在云雾中”。这正是可可西里宝贵的财富:一个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个尚未被人类所控制的荒野之地。</h3><div>2016年,83岁的夏勒再次踏上羌塘。</div><div>在近2000公里驾车沿途路线和无法计数的徒步旅程中,他只看到两只雪豹,没看到一只藏原羚。</div><h3>他 说“我们穿越了许多理想的生境,但是在这个曾给予我许多快乐的栖息地里,这个物种静默的消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悲伤"!</h3> <h3>  如果我们对可可西里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希望那片最后的净土永存,那么就请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的人类,不要再为了金钱和虚荣去猎杀藏羚羊!除科考外,即使是野外探险或徒步爱好者,也请不要再去轻易打扰那片原始的荒野,凄美的苍凉,让那里的生灵自由自在的生长繁衍生息好吗!</h3><div><br></div><h3>注:此文的部分文字选自网络,在此对原作者致谢!此文的大多图贴自网络,在此对原摄影师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