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林"黑色幽默“系列微型小说选二三十年前的市井生活白描

林木之

<h3>出书</h3><div><br></div><div> 又是要买书号包销!</div><div> 张副教授将出版社的回信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后,气便不打一处来。信中照例是对他的书稿《实用心理学》进行了一番言不由衷的赞扬,照例是一番诉苦,照例是一番市场经济下出版社要讲经济效益的搪塞。</div><div> 张副教授捧着凝结着自己数十年心血的书稿,抚着因多次邮寄退稿而曲卷了的纸角,心里阵阵痉挛发痛。作为大学哲学系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他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十多年前,在全国刚恢复职称评定时,便以突出成果晋升为副教授。近几年来,由于他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自己的科研工作或多或少受些影响,以致几次晋升正教授都失之交臂。现在眼看快六十岁的人了,升正教授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了。</div><div> 不过正教授又是那么好当的么?单单考外语这一关就将他弄得"为伊消得人憔悴”。好不容易过了"外"关,又面临一个"内"关。他的科研成果虽有一些,但大多是论文,就差一部有份量的专著。然而,当他呕心沥血,"泣"出洋洋洒洒30万字的专著一部,却又苦于无处办"出生证“。</div><div> 这时,搞个体户的儿子在一旁瞧见父亲的沮丧,明知故问:"老爸,怎么样,出版社来好消息啦?"</div><div> "好个屁!没你小子的事!"张副教授向来只喜欢聪明好学、现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不喜欢这个不学无术、干过体户的儿子,认为他是"书香门第“的叛逆者。当然,儿子也时常嘲讽老爸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穷书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div><div> "老爸,不就万把块钱的事吗?干脆我帮您出得了。“儿子显得有点财大气粗。</div><div> "我就不稀罕你那几个钱,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家识货的主。“张副教授不是没想过自费出书,但总觉得对书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是一种莫大的低估。况且,钱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他又拉不下脸面向儿子求助。</div><div> 儿子凑过来翻看了一下书稿,又定定地瞅了瞅书名。一会儿,他笑着对父亲说:"老爸,就算您借我的钱吧,我包您把这本书出了。"儿子的态度是诚恳的。</div><div> 张副教授默认了。将书稿推了过去。</div><div> 3个月后的一天。</div><div> 儿子兴冲冲地带回几本样书,告之书已如期出版了。而且大部分包销的书被征订一空。张副教授简直不敢相信儿子的话。他拿过书来一看,封面处理得很精彩很朦胧,只是书名有点不对劲。定睛一看,原来的书名居然被儿子加进了一个字,成了《实用性心理学》。</div><div> 张副教授脸涨得紫红。但经儿子一解释,仔细一念书名,觉得又并没改变原意。他口里虽对儿子擅改书名骂骂咧咧的,但心里不得不叹服儿子,比搞了几十年心理学的老爸,更能迎合出版社和读者的心理。</div><div> 第二年,"张副教授“中的"副”字终于从中去掉了。</div><div> 而儿子不但没出什么"血”,还因出版这本书大赚了一把。</div><div>(原载《沧州日报》1995年5月11日)</div> <h3>邻居</h3><div><br></div><div> 你可以想象,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哥哥,就那么一点意思意思的工资,在目前这种"初级阶段"的高消费中,是如何的捉襟见肘。除了维持正常的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外,再想奢望别的,那就真得研究研究了。</div><div> 所幸的是,我的邻居是对热心肠的青年夫妇。男的叫康哥,女的叫芸嫂。</div><div> 康哥是个球迷,我也是个球迷。他家那部14吋黑白"飞跃"电视机,成了我时常光顾拜访的宝贝疙瘩,每天只要有重要赛事转播,康哥准得把我叫去,一边喝酒,一边看球,也一边"侃"球。球赛这玩意儿,一个人看真憋劲,越是人多就越来劲。而芸嫂对球类乃是个"门外妇",因而只有我能给康哥助兴。</div><div> 时间一长,看人家的电视总有点不是滋味,我渴望什么时侯自己也有一部电视机,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电视机。于是我开始注意积攒一点票子。到中国人民银行去碰碰我的运气。果然,幸运之神从天降临,在一次紧张的摸奖中,我的手气真行,居然一摸就摸中了一部18吋"牡丹”彩电。</div><div> 我一如范进中举乐不可支地将这一喜讯告诉康哥和芸嫂。然而,他俩居然出奇地平静。</div><div> 一天,正遇有精彩球赛,我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邀请康哥过来看电视,他却不冷不热婉言谢绝了。</div><div> 我好生纳闷,好生失望。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div><div> 忽一日,康哥夫妇俩的脸上有如"一夜春风来",一扫那种捉摸不定的阴影,待我热情如初,请我晚上到他们家看电视。</div><div> 当我揣着迷惑踏进他们家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台雄踞在客厅里的大彩电。</div><div> 我凑近一看,乖乖,20吋的"日立"牌。足足比我的大两吋。</div><div> 我终于恍然,心里顿时像碰翻了一个五味瓶。</div><div>(原载《小说界》1990年第2期)</div> <h3>"别着急“先生传</h3><div><br></div><div> 自打胡适先生为"差不多“先生作了一个蜚声天下的传后,"差不多“先生的邻居"别着急“先生就一直耿耿于怀,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比"差不多“先生差,要写该写自己,只因他生性不急,此事便成一夙愿。</div><div> 前不久,一封寄自英国剑桥中心名人传记通知到了"别着急“先生手中,告知他已成为世界名人,于是,"别着急“先生终于也有了一个渴盼已久的传记。</div><div> "别着急“先生出身贫寒,自幼养蜗牛,养成了一个温良敦厚的性格。都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他居然在娘肚子里怀了十二个月,生了二十四个小时。还是接生婆霸蛮挤压出来的。呱呱坠地时,发出的不是哭声,而是一声"别着急嘛“,令周围人大吃一惊。</div><div> "别着急“先生五官周正,相貌堂堂,具有东方人的鲜明特色。见面便说吃过没,告别时说你走好。唯一有损他形象的,就是走路像小脚女人(他并未裹足),说话慢条斯理(绝对不是结巴)。</div><div> 本来,他早就可以出名的。那次大学者胡适造访他邻居"差不多"先生时,"别着急“先生当时在床上睡觉。他妈急急告知他,叫他也去看看大学者。他一边悠悠然掏着耳屎,一边说:"人家刚聊上,别着急嘛!"待他磨磨蹭蹭不紧不忙地起床趿鞋洗漱吃喝完毕,到"差不多"先生家一看,早不见胡先生踪影了。</div><div> 有次,"别着急“先生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叫他到百米外的菜园里扯点新鲜蔬菜。客人见他去了老半天仍不见回,便戏言道:"这小子怕是去种菜了!“他妈想去看个究竟,居然见他正兴致勃勃地跟孩童玩玻璃弹子。他妈气得直骂,他却不以为然:"不就是睌点吃饭嘛,别着急。"</div><div> -就这样,"别着急“先生不紧不慢不急不忙中渐渐长大成人,并招了工。</div><div> 他当过消防队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被解雇了。</div><div> 后又当过邮政快递投递员,同样又被炒了鱿鱼。</div><div> 最近,供职于某机关拖拉办公室。在这里,他才得以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干。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提拔为办公室主任。</div><div> 上任不久,单位一对小夫妻结婚才一年,便因琐事发生争执,由过去的"小亲亲"变成了"小冤家"。后由争执升级为扭打,最终将一纸离婚申请书递交到"别着急“主任这里。"别着急“主任接待他们夫妻申诉七七四十九次,做劝说工作八八六十一次,拖拉了九九八十一天,最终小夫妻居然倦于此事,复又重归于好了。不久,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div><div> 还有一次,某业务员来单位找他商谈一笔业务,"别着急“主任以惯有的作风告之,要"研究研究"。这一"研究”就是遥遥无期,把那个业务员急得直抓耳挠腮,后再也没敢来。不久,听说业务员是个诈骗犯,在广东被抓获。单位于是传颂"别着急“主任为单位挽回巨额损失的佳话。</div><div> 正当"别着急“先生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时,一日,上面来了一个红头文件,是关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别着急“先生按惯例将文件往抽屉里一锁,压了半年才想起要传达…</div><div> 终于,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别着急“先生被免职了。他只得告老还乡。</div><div> 在乡里,他脾气开始变得古怪,与四邻乡亲关系不和,隔三差五地吵嘴。在极度苦恼中,"别着急“先生终于郁郁而死。</div><div> 死后,人心将他的陵墓与"差不多"先生的陵墓并排葬着。</div><div> "生当作挚友,死亦为比邻。"这是"别着急“先生的最后遗嘱。</div><div>(原载《湘潭日报》1994年8月30日)</div><div><br></div> <h3>意外的特等奖</h3><div><br></div><div> 会。会。会。</div><div> 一个接一个的烟圈。一串连一串的哈欠。</div><div>会议室。刘校长从沙发上站起,借上厕所之际,泅出"会海",躲进了办公室。</div><div> 桌上。一座散发着油墨香的红头"文山"在静候着。刘校长划拉开"文山",一张新出版的校报露了出来。</div><div> 元旦有奖征联。有趣。刘校长是数学界知名教授,但对于做"对子"还有点兴致。便轻轻地有板有眼地吟将起来了。</div><div> 一边吟一边用铅笔信手对着下联。悠悠然,南山也。</div><div> "会海"开始呼唤。</div><div> 兴致陡落。抛笔而去。</div><div> 一会儿,秘书送文件时,发现了办公桌上的"信手涂鸦",顺便送给征联委员会。</div><div> 二十天后,秘书兴冲冲告诉刘校长,祝贺他获得特等奖。</div><div> 接着,一张印制精美考究的请柬呈来,上书:刘校长,您的征联"精卫填海填不平会海,愚公移山移不动文山",一举获得特等奖,请您届时参加授奖大会,并作报告。</div><div> 盛大的授奖大会。会场布置隆重、豪华、排场,大有奥斯卡授奖大会的气派。</div><div> 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回顾展望。宣布名单。发奖品证书。赞助单位讲话。最后,请刘校长作报告。</div><div> 刘校长将主持单位事先写好的讲话稿推开。伸出三个指头,说:"我只讲三句话。第一,我对获特等奖很感意外。第二,我这次不作报告。第三,散会。"</div><div> 全场静默。蓦地,惊起一片哗哗的掌声。</div><div>掌声比刘校长上台领奖时更热烈,也更真诚。(原载《湖南文学》1988年第9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