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再开始

明月初上

<h3>告别了剑桥IVC的伙伴 寄宿家庭的家人</h3><h3>又会见了伯明翰……</h3> <h3>在告别里 有难过 也有家庭为你齐聚的快乐</h3><h3>在信和礼物中 有不舍 也有你对新朋友的感恩</h3> <h3>也许就有那么巧</h3><h3>天不时地不利没有机会大团聚拍照</h3><h3>但也总有方法让人“遇上”</h3> <h3>结束三分伤感</h3><h3>还有四分欢乐</h3><h3>莎士比亚的故居 我们来了</h3> <h3>生存还是死亡</h3><div>这是个问题</div> <h3>当勇敢与公益成为贵族教育的关键词</h3><h3>当贵族的世袭渐渐只留在英国</h3><h3>当大小不一的勺叉刀分明摆在白桌布上</h3><h3>这贵族餐桌礼仪的点滴</h3><h3>怎样以小见大?</h3> <h3>貌似“我们不一样”吃的东西 大家有点吃不习惯🙃</h3> <h3>进入豪宅的激动变成了了解贵族要求安静</h3><h3>再到饭前三两规则讲解后的紧张</h3><h3>接着渐入佳境的娴熟</h3><h3>最后又是慢慢体会收获……</h3> 日志在这:<div>王颖杰 </div><div>明亮的早上,我睁开眼睛才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就要与host family say goodbye了,于是我趁着温和的阳光与Libby和Ronnie来了个大合影,还给他们唱了首歌,他们笑着说我唱得非常好,以后一定去看我的演出。这还是第一次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走时大大的拥抱,和几封thanks letter。 我仍记得第一天到寄宿家庭,Ronnie满脸微笑的接了我们,与Ronnie开心的讨论化学并认真倾听他自信满满地传授学化学的经验。我仍记得当我们一起在教堂外散步,我开玩笑地望着前面的墓地说scary,笑着说Ronnie,not scary,又有些严肃地说,people sleep there。我还记得Ronnie与Libby开礼物时开心的表情,Libby总是认真地倾听我们诉说在学校的故事,并时不时的开开玩笑,也总是竖起大拇指并露出大大的微笑…… 当我们坐在车逐渐远离host famliy,我心中既有不舍但也怀揣着期待,我相信这美好的时光会永远留着我的记忆中!</div><div><br></div><div>张骏 </div><div>今天我们告别学校,正式开始了在英国的旅程。首先是莎士比亚故居。今天的天色有些阴沉,却更符合英国在我想象中的样子。导游向我们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标志,是一只像矛的笔和一盾牌组成,表达出了莎士比亚锋利尖锐的个性和想用笔维护世界秩序的愿望。接着我们去一个庄园,学习了英式的餐桌礼仪,并享用了一顿难忘的晚餐。说实在的,味道并不太符合我的口味,有些腻人,不过那一道道工序却是使我牢记在心。总共有四道工序,每一道都非常精致,且各有各对应的礼仪,在此就不一一阐述。最令我映像深刻的是教我们礼仪的先生的英语口语,浓浓的法式腔调,十分有特色。这就是今天。</div><div><br></div><div>罗刘晗钰 </div><div> 清晨,如常的明媚阳光射入窗台,洒在纯白的床单上。揉揉惺忪的双眼,悄咪咪地洗漱完,蹑足到楼下才看到John 和Sophia我压根沙发上看电视。吃完最后一顿早餐,我们有些羞涩地送上了card。寄宿家庭成员围在一起阅读,让我们更加不好意思。求合照时,才知道男主人Antonio从来不拍照,接到我们的第一天的那张照片是他拍的第一张照片,而今天,他主动要求合照,着实万分惊喜。也许我们之间诱有过尴尬和误解,有过矛盾和磕绊,但永远珍藏在记忆里的会是美好的瞬间:每一天精心准备的食物,每一声“Hello,girls!”,每一次相视无言却心领神会的笑容……以及最后一天像真正的家庭一样的相处。Antonio, Veronica, Sophia John, Popcorn一定会是记忆里最最特别的存在,也希望我们同样是特别的:D 寄宿家庭里没有英国人,于是体验不到英国人的贵族生活。幸运的是,晚餐弥补了这个遗憾。学习贵族礼仪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沉重肃穆,更添了几分愉悦和轻松。全餐分为头餐、主餐和甜品。刀叉的用法各不相同,甚至连杯子都有一番说法。罂粟种子、黄油花、番茄汤、鸡肉鸡肝酱、三文鱼、甜鸡肉、白巧克力、蜂巢蛋糕……种类繁多目不暇接。 学校生活结束了,之后是未知的前方。谁人怀念,谁人无眠,谁已说再见。请你们,不要离开我的回忆。</div><div><br></div><div>颜宇阳</div><div>四天,对足够欢迎你的地方已经足够去融入它了。走在校园,男女老少都是耀眼的微笑,操着一本正经的" HELLO! ",或是无声无调的“你好”。你无法拒绝这样的热情,因为无处可去。即使微笑太多变得僵硬,他们也没有因此而丝毫影响。特别是Luis和Cameron这两个活宝,招摇的双手,激情的碰拳,他们的动作和声音甚至可以说有点浮夸,不像与我相识仅仅四天。课堂,我很难说这里不好。我运气不是太好,分到了weak class,所以课堂稍显嘈杂,数学课我们四个中国学生基本就在一对二辅导,可能这也多少反映了英国教育和学生的一点弱点吧。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自律水平是应该被无比强调的,如果缺少,就会落后。我并不觉得这样的课堂不好,反而更适合我这种散漫的人。绝对不存在一种方案最佳,会学、自律的人永远都是前列,无所事事、丢失方向的人不可能成功。不管是何肮脏污秽,最终的罪都是人。这些不入流的想法,其实都产生于每天早上。五点半,昨夜拉上半开的红色百叶窗透过圣母般金色的日光,将应急未关的台灯裹挟其中,窗外梧桐树枝摇曳,床上和地面缓缓光影流泻。在天花板呆了一晚的小飞虫悄悄地振着膜翼,行李箱里剩下的礼物讲述着我的勇敢和软弱。室友一般还没起床,我得感谢他完全不会打鼾,不像楼上那位同志,我一次晚睡有幸听到了他的表演。我的呼吸通常很慢,大脑运行很慢,如果愿意开窗,风应该很慢,等待起床的时间过得很慢,壁炉上菲氏书中的故事讲的很慢。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什么了,平静、虚无、或者就是我自己安详的体验着这有灵的一切,不知从前的喜悲,忘记现世的困扰,不顾未来的烦忧。我开始与胸腔的起伏玩耍,倾听心脏的跳动,放任洗澡后放弃吹干的头发在枕头上恣意舞动。这是真的吗?我总是问着自己。我是真的做了逃离还是一场噩梦?我不知道,我也不管不顾,我只想要享受、沉浸,全心全意体验这伊壁鸠鲁式的至上的欢愉。Gethin Watkins once said, ' Cambridge is special. ' 这是真的。感受着,我也变得特别,思考着真实的自我。另一个世界让我真实的寻找生活,真实地与灵魂共存。真实和缓慢充斥、溢满,这是真实的温度,这里有真实、有温度的生活。呼与吸,进入与剥离。生活就是这样的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特别的生活也是这样普通的循环,这是命,遇见分离,无法逃脱。只要你在这里,命就在这里;只要这是你,这就有属于你的命。</div><div><br></div><div>陈婧红</div><div>今天起的格外的早,静悄悄的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安静的吃着丰盛营养的早餐,听刀叉交错发出清脆的响声。虽然一切看起来简单并且再平常不过了,但空气中还是弥漫着丝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出发前,我把写好的小卡片给了Peter,他双手接过卡片,与往日不同的是,他的脸上满是庄重严肃的表情,我看到了,他眼里,溢满的真诚与感动。总在心里和自己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要分别的这一天也在脑海中演练了好几遍。但到了这一刻,眼睛还是很酸,心情还是很糟糕。即使真的很难受,还是要留下最灿烂的笑容,即使知道以后再见几乎是不可能,还是要说we will meet in the future, I believe. 沧海浮沉,芸芸众生,有缘相识,有幸相知。遇见,就是最好的记忆。</div><div><br></div><div>殷悦</div><div>Part 1</div><div> I didn't realize the moment until I said goodbye to my hoster family, which makes me sad.</div><div> Suddenly a painful but beautiful poem occured to me:</div><div> From the morning to the nightfall.</div><div> From here to where.</div><div> Parting is like the bird,</div><div> flying over the sky.</div><div> And there is no end.</div><div> I wanted to say thanks but I coundn't say anything. I tried my best to hid my tears…</div><div><br></div><div>Part 2</div><div> Sitting quietly around the table, we listened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to learn the table manners of the royal family in England. Indeed, it was a big meal. At the same time, we all addicted ourselves to it.</div><div> We furthmore learnt a lot about food, the barieties, and how to use forks, spoons and knives properly.</div><div> Through it we have known more about British table manners and British history as well.</div><div><br></div><div>甘柳君 </div><div>“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听着这些熟悉的句子今天终于来到了莎士比亚的故居。这位名声大噪的文学家仅仅住在一个两层的楼房中。而这种房子坐落于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宁静而漂亮的村庄。可谁又能想到,在此会出现他呢?莎士比亚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虽然现在的斯特拉特福镇已经褪去宁静,变得喧嚣,繁华,商业化。一位又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自己面前的人山人海中争寻莎士比亚的才学,但是这都不能改变这一栋建筑给人的带来的安详古朴的感觉。莎士比亚会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吗?他会在这里想象到他日后盛名的景象吗?日后的成就与这栋房子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或许这一切都只有莎士比亚知道。但就算如此,人们还是会涌入这里,不因为什么,只是因为这里曾住着一个叫莎士比亚的男子。有人说莎士比亚不只属于英国,而是属于世界的;有人说莎士比亚不止属于文艺复兴,而是属于永远。诚然,经过一个星期在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英国对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视,但同样在我们的中国课本上,也可以找到莎士比亚的痕迹。至于永远,我们现在还在读莎士比亚,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div><div><br></div><div>唐萱 </div><div>结束了天天上课的生活,离开了寄宿家庭,今天大家终于开始了旅游生活。 在大巴车上,导游为我们激情科普了关于英国学校的种种,我们也学习了许多:英国男校注重体育,因为唯有体育能使人强健体魄,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使人勇敢,而女校注重慈善教育,因为精英阶层的人们大都热衷于公益事业......真的和中国十分不一样。教育者真的不是看重成绩而是叫人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晚上去学习贵族用餐礼仪,经过繁琐的操作,我们终于吃完了一顿饭。以前在看动漫《黑执事》的时候,对贵族的生活无比的憧憬,但经过今天的体验,发现贵族的食物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如中文的自助餐、邵阳的米粉......但还是学习了不少。 今天的整体运气不太好,发生了不少不太好的事,希望明天顺利!</div> 赵昕俊 <div>今天早上起来已经是7点20,完全失去平常的赶急赶急,可能是太多的不舍,听到Mr. Rowe说“We will leave in ten minutes. ”左心房颤了一下。脑海里不断闪过在他们家发生的情景:第一天吃“粉末”有些埋怨,认识了两位法国小哥哥与一位西班牙小哥。缘份使我们相聚在一起,但我知道我得走了,感谢host family四天内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怀念在IVC撒下不同文化互相融合种子的时光,我们不说再见。 而在下午,我们来到了莎翁的故居,来造访这一位举世闻名的文豪。读过他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的《哈姆雷特》,也许正处于英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他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悲剧吧。晚饭,我们学习了贵族进餐时的礼仪――不同大小的刀叉分别用在哪一个菜上,不同大小的杯子应该装什么液体,刀叉的使用等等。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贵族所应具有的气质以及作为一名绅士在餐桌上所应注意的礼节。 旅游的日子开始了,在思念IVC与寄宿家庭后,应当书写一段更加精彩的故事。</div><div><br></div><div><br></div><div>Song Chengyu's DAIRY</div><div>7.21</div><div>As time flows, we have to leave Cambridge, a pretty, scenery place which leaves a deep impression as well as a sweet memory, which makes us really sorrow. We send the handmade cards full of our best wishes and small but meaningful presents filled with our loves. That is such a that fantastic thing that it can present our presence of China.</div><div>What is more, it is Western manners on table t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afternoon from a nobleman who is well aware of the aristocratic manners and is speaking English in a French note, which makes understanding what he says a little hard nut to crack. Nevertheless, the majority of us have acquired it and have tried it when having an English dinner authentically. As well as this, we have learned a Western castle in person while we are enjoying its beauty, which cannot be on the Internet or TV.</div><div>Overall, it is we that are just like lucky dogs that are able to get taught concerning English culture, experiencing it in reality. We are so fortunate to have this valuable chance to know of western culture in such a short distance.</div><div><br></div><div>罗蓓</div><div> 告别总是太匆匆,相聚和分离是人生的常态吗……我不懂。</div><div> 还是踏上了新的旅程,怀揣着点点怅惘失意的心情,憧憬着迷雾中影影绰绰的未来。还有机会相见吗?会有的吧。毕竟是有缘人。</div><div> 没有买到在寄宿家庭天天喝的麦片,只好选择其他品牌。也买了一点小零食,储存在包里当干粮。Jo在临别前给我们准备了午饭,跟前几天一样的packed lunch.一样的两个夹着肉的小汉堡,一样的薯片,一样的巧克力威化饼,一样的小橘子。总是睹物思人,总是情不自禁,总是恋恋不舍。可能一开始我就没把自己当客人,所以总有转头回看的想法,总有侧身凝视的念头,总抱有幻想和期待。</div><div> 其实午饭在中餐馆自助也挺好,至少不要花2英磅去买一个冰淇淋。只是想起了Jo's husband看到我拍了一张冰淇淋车的照片,然后带着盈盈笑意问我:"Do you like ice-cream?"</div><div> 下午逛了莎翁故居旁一家家可爱的小商店,超喜欢彼得兔和泰迪熊,也很想买莎士比亚的英文诗集,但是被价格吓得瑟瑟发抖;只是售卖纪念币的机子吞了我2英镑真的bad,哼!</div><div> 我和丫丫和Tom还有邓老师,和莎士比亚(的雕像)合影;在泰晤士河畔看着摩天轮一圈又复一圈旋转,旋转出英格兰的热闹和繁华;在街道上伫足,看着人们互相挨着或是靠着坐在一起,无论have a picnic还是have a talk.总有一种无声的静谧感和幸福感。热情和平静看似格格不入,但英格兰包容两者,并显示出一种神奇的融洽和动人的美丽。</div><div> 晚餐时分,我们学习了英国皇家的用餐礼仪,体验了英式精致生活。我们在城堡一样的大庄园里,在晚上七点的阳光中,沐浴身心……</div><div>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div><div> 剑桥,再见!我们一定有机会再遇见!</div><div> </div><div> </div><div>肖丫娅</div><div> 清晨睁眼的瞬间,阳光依旧从床头的窗口洒下,一片熟悉的安逸。导致我一时竟然忘了,今天便是告别之际:告别我们渐渐熟悉的学校,告别相谈甚欢的同学,告别友好善良的寄宿家庭,告别留下诸多回忆的剑桥。望着手里写给寄宿家庭的卡片,密密麻麻一整张纸以“We will bring the sweet memories back to China.”作结。其实,千言万语不过一句“See you again”,愿我们能于某个温柔的刚好的午后再度相聚。</div><div> 前往莎翁故居的车程显得较为漫长,曾导乘着空闲跟我们大谈英国教育。他告诉我们英国较好的学校很多都分为男校与女校,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育。男校最重视的是体育,女校最重视的公益慈善。的确,据此反观,在Harry Potter中也多次渗透出这两个方面教育的影响。比如哈利作为主人公,担任的最重要的职位却不是男学生会主席,而是格兰芬多魁地奇队队长。从书中对魁地奇的大量描写,足以看出英国对于体育培养的重视,而哈利勇敢阳光的气质,也与这种教育密不可分。在女生培养方面对于慈善教育的侧重也有具体体现: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一个重要情节就是赫敏对家养小精灵的同情与保护运动。这不仅给赫敏的形象填上生动的一笔,更能体现出英国教育观念的高明之处。</div><div> 在这一天中,我们收获颇丰。在莎士比亚故居捕捉文学巨匠的身影,在庄园学习并体验英国贵族用餐礼仪……一切都使我们更加感受到这个国家独有的魅力,令人醉心于此,流连忘返。</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巢云淞</div><div>早晨醒来,阳光已然透过窗纱照在我们床前的地毯上,清醒了一会儿,才猛然发现马上就要离开与我们共度五天的寄宿家庭了,想起在送礼物时来自于你们的惊讶与开心,想起每天早晨吃早饭时的问候,想起我们交流教育的不同,以及来自于你们的拥抱,惊叹于时光流逝之快,心满不舍。可又无奈,时光同样不可回流,我会永远记住你们,感谢你们,我们一定还有再见的机会。 晚上我们在庄园里学习了西方的饮食礼仪,虽然有些许麻烦,但我觉得非常实用,非常的讲究,注意到了很多的细节,例如桌上有两副刀叉,分别用于前食、主食,还有一副叉与勺则用于吃甜食,两个高脚杯分别用于装酒和水,注意到的细节令人震惊。这一次的学习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魅力,很有吸引力。 </div><div><br></div><div><br></div><div> 罗岱</div><div> 昨天是我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学校专门给我们安排了三节大课。第一节是莎士比亚文学课,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十分幽默,通过做三个游戏交给我们许多有关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的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比较有名的英文句子。第二节是艺术课,老师教给我们用各种材料作画,比如铁丝,毛线,还有胶水。我用铁丝、毛线和双面胶画了一只手和一串英文。最后一节课是生物,老师教我们做实验,从水果中提取出他们的DNA。这里的课程都比较强调动手能力,在讲了一些理论知识后总有动手的活动。下午是他们学校的运动会,我们被邀请去参观,他们的接力跑,运动员都在操场上英姿飒爽的飞驰。今天我们在一个比较古老又宏大的庄园里面学习英国贵族的传统餐桌礼仪,虽然中间有过用错叉子的尴尬,但是最后还是成功的学习到了使用刀叉的方法以及顺序。这趟的英国旅行我亲身体验到了很多我在中国学习不到的东西。</div><div><br></div><div> 黄子骏<br></div><div> 离开剑桥郡,我们向伯明翰进发。沿途风景也由都铎风格的房舍转为稻黄的草甸,时不时还掠过零星牛羊,在栏杆围出的地皮上wandering。不知15-19世纪圈地运动时,是否也有此图景呢?</div><div> 在车上也有三四个小时吧,个人从David那里收获比较大。行车途中知识问答自然是很精彩的,教育特色的补充仅仅是冰山一角(真心佩服他怎么把长沙也扯进来)。即便是购物后,聊天时也能就题发挥,从橘子扯到普通话,一路讲到鸳鸯(mandarin—mandarin orange—mandarin duck)。用餐礼仪的知识充电,更是增加了我对这位嗓门大,笑声轰然的导游的佩服——英国文化,他无异是我们中的行家,从科学杂志到都铎王朝无所不知。</div><div> 今天我学到了很多,餐桌上,大巴里,即使逛街路上也是;看到一些有趣的景,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事,也认识了一位有趣的人。</div><div> </div><div>刘长博<br></div><div>今天,是我们告别这个美丽的学校的日子,也是告别我们的可爱的寄宿家庭的日子,告别剑桥这个美丽的地方的日子。我们抱着念念不舍的心情首先来到了莎士比亚故居。今天的阳光依旧是那么灿烂,如丝绸般铺在我们的脸上。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莎士比亚故居,向我们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标志,是一只像矛的笔和一盾牌组成,表达出了莎士比亚锋利尖锐的个性和想用笔维护世界秩序的愿望,我们对莎士比亚的崇敬之情有更进了一层。接着我们去了一个庄园,学习了英式的餐桌礼仪,并享用了一顿“难忘”的晚餐。说“难忘”是因为这顿晚餐的味道确实与我们的口味不太相符,但这也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英式的晚餐。总之,这是一个让我们体验到真正英国特色的日子,即便不惯,但也难忘。</div><div><br></div> <h3>带着一丝香甜</h3><h3>我们进入了梦</h3><h3>明日再见</h3> <h3>文字:第二组第四组成员</h3><h3>文字衔接及美篇制作:第三组周涵轩</h3><h3>图片的初步选取拼凑:第三组包诗尧 陆浩洋 王晨希 曹伊美</h3><h3><br></h3><h3>THX ALL</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