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中世纪欧州戦舰的故事

梁宋平

<h3>.发展历史</h3><div>“瓦萨号”是一艘古战船,它是遵照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当时,瑞典海军雇用荷兰造船技师计划修建一艘单层炮舰,可是在造船过程中,国王得知他们的海上劲敌丹麦已经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的实际条件,仓促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3年后,战船终于建造成功,并以瑞典瓦萨王朝第一位国王的名字命名。1628年8月10 日,瑞典为“瓦萨号”举行盛大的下水首航仪式,然而当“瓦萨号”驶离码头不久,在海面强风袭击下,船体一阵剧烈晃动后,船舱进水,不久,竟沉入近海30多米深的海底。当时为追究“瓦萨号”沉船的责任者,瑞典曾喧闹一时,但最终不了了之。</div><div>更加不幸也令人不解的是,沉船位置后来竟然被人遗忘,以至于在之后300多年的时间里瑞典政府多次想打捞这艘沉船而无从下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先进手段,“瓦萨号”的沉船位置终于被确定。随后,1961年4月,瑞典政府组织人员,并邀请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打捞团队,将这艘充满中世纪古老风情的沉船整体打捞出水。</div><div>陈列室里,展示着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原“瓦萨”号舰上的实物,有风帆、火炮、人体骨骼、水手服、工具、金币,甚至牛油、朗姆酒等,还有按比例仿制的人偶(军官、水手、商人、官员等)。这完全是一幅古老中世纪船上生活的真实画卷——一群水手正在推磨、酿酒、擦拭大炮,一些军官正在喝酒、谈笑,每个人都在热切的期盼即将到来的首航,每个人都沉浸在即将领受到的巨大荣誉而完全无法感知命运的多舛和无情!</div><div>“瓦萨号”战舰不仅是世界上被打捞起来的最古老和保存最完整的战舰,而且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船上装饰的各种精美雕饰(木雕工艺令人赞叹)表现了在17世纪文艺复兴晚期影响下的瑞典所流行的巴洛克艺术风格。</div><div>难怪一直到今天,瑞典人依然以这座博物馆和这条古战船为骄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