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儿时的味道(手机摄影)

天高云淡

<h3>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家乡的埂边上,崖壁上,一丛丛,一株株,长着我们当地人叫“马鹿儿”的灌木刺。 &nbsp; &nbsp;</h3><h3> 春天,马鹿刺满树开着米白的小花,密密麻麻,散发着清香,花落了,长出米粒般大小的果实。到了夏天,成熟了的果子大豆般大小,大红的、紫红色的,满枝都是,水灵灵的煞是好看,远望如颗颗珍珠悬挂上枝头,好诱人。</h3><h3> 这不由得勾起儿时的回忆:童年的我生活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那个时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不像现在衣食无忧。“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走路苹果碰破头”成为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那时夏天很少有机会能吃到水果,人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哪能顾得上种植果树,地里种的都是各种庄稼。于是,就瞅准了埂边的马鹿儿野果,夏天,当马鹿儿由绿变红,再变紫的时候,小伙伴们相约就去摘马鹿儿吃。酸酸的,甜甜的,又夹杂着一点涩涩的味道,感觉好美,再折上一枝拿在手上,边走边吃,边吃边走,很得意伙伴们投来的羡慕的眼神。</h3><h3> 现在,各种应季瓜果到处都有,谁还会记得起马鹿儿。望着眼前一串串熟透了的马鹿儿,摘几颗放在口里咀嚼着,品尝着酸甜的味道,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儿时……</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