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北方的夏天似乎比往年要炎热许多,几场雨过后空气中夹杂着潮湿,让一向习惯了干燥的北方人高呼这个夏天真难熬。</h3><h3>而我,过去七年先后经历过南方的高温湿热和西北的干燥暴晒,对这热并没有太在意。但还是不得不在人堆里应和"今年这天儿是真热啊",否则可能会被人当作奇葩。</h3><h3><br /></h3><h3>20年前的夏天,我跟着放暑假的妈妈回姥姥家。</h3><h3>我们总是会在那个津冀之交的小村庄度过长长的假期,我对农村几乎全部的记忆都源自那个人口不多的村庄。我不熟悉那里的人,总是分不清谁是谁,记不得怎么称呼他们。但就是在姥姥家那个小小的院子里,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夏天。大舅家就在隔壁,当时两个院子之间还没有院墙,很是方便。</h3><h3>姥爷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即使当时已年过六旬还是每天去田间耕作。他总是早上很早就骑着带横梁的大"洋车子"去地里干活,车后面一边挂着筐一边挂着打药桶,回来的时候一边装满喂牛的草而另一边就空了。</h3><h3>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姥爷下地回来,因为姥爷回来就有好吃的了。</h3><h3>夏天最常吃的是西瓜,那时的瓜又大又甜,姥爷一回来妈妈他们就开始切瓜。桌子上摆满切好的大块西瓜,穿堂中间放一个盆用来放瓜皮,大家各自找板凳在一边坐着吃瓜,不一会一个瓜就被吃完了。人多吃什么都好分,不容易浪费,而且收拾得也快。</h3><h3>冰箱这个家用电器是后来才引进的,关于那个"海尔"牌冰柜的记忆最清晰的莫过于冰棍儿了。去村里唯一一家小卖部买上几根冰棍儿,等姥爷回来吃。那是一个十分"煎熬"的上午,我一次次跑进屋里看墙上的时钟,一遍遍地问姥姥和妈妈,"姥爷什么时候回来呀?"等到中午十二点多姥爷终于回来了,我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姥爷知道我一直在等他回来一起吃冰棍儿后,说:"嗨,非得等我回来干啥,想吃就吃啊!"可是我们从来没有,也不会。等姥爷回来这件事,仿佛约定俗成的一样。没有人用大道理向我解释,但即使彼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也清楚地知道我们要和姥爷一起吃,也愿意等。若干年后的今天回想起,<b>也许这就是家人的含义,这就是守候和等待的真实体现。再好的东西,没有你一起也食之无味。</b></h3><h3><br /></h3><h3><br /></h3> <h3>下午姥爷回来之前,姥姥很早就会生火做饭,这样等姥爷回来的时候饭就差不多晾凉了,吃起来不会很烫。院子里摆一张四方小矮桌,几个小板凳。夏天的晚饭一般都是蔬菜蘸酱,萝卜黄瓜生菜什么的都是是自己种的,酱是姥姥自己做的,还有我最喜欢的玉米。玉米棒子是农村夏天最火的食物,家家户户都有玉米地,刚掰下来的棒子马上用大锅煮,香味能飘好远。听说我曾经寻着玉米的香味蹲到隔壁的隔壁家锅边等着,其实姥姥家也有,但那是我太小、脸皮比较厚的时候,闻着香味就跑人家院子里去了。后来家人说起这段的时候我还能有一丁点记忆。一个村子里的人互相都认识,家家户户白天只要家里有人大门也敞着,所以我这个小馋猫才能"轻而易举"地"闻香找玉米"。</h3><h3>当然,每顿饭必不可少的是姥爷的白酒。姥爷每次吃饭之前都会自己喝上一小盅,细斟慢饮能喝上好久,但只一杯从不多喝。我总是好奇酒杯有什么魔力让姥爷每次吃饭都要喝,我就趁姥爷下地干活的时候偷偷拿那个小杯盛水喝,但发现用那个小杯喝水一点也不"尽兴",杯太小了不解渴,还是用茶缸喝水比较舒服。</h3> <h3><b>长大后我常常怀念那一个个夏日的傍晚蕴含着劳动成果的一餐晚饭,裹挟着土地的气息,蓝天白云清风作伴,妙不可言。</b></h3> <h3>晚饭后就可以洗澡了,那时候小孩子洗澡的非常简单,直接躺进大盆里。水是早上就准备好的,把装满水的大盆放在院子里,一天下来水是温的,刚刚好。姥姥家的那个大盆是银白色铝制的,估计我们这些小辈都经历过大盆洗澡的美好时光。我是家里最小的,到我用的时候基本就是"独占"了。传承的不止是盆,还有衣服什么的,因为后来我经常发现自己穿的衣服出现在哥哥姐姐小时候的照片里,不过我基本也是"终结者"了。</h3><h3>茶余饭后就到了乘凉的时间。在堂屋点几支天然蚊香——蒲草,各自拿上一把蒲扇,搬着小凳去门口乘凉。傍晚的风很细,太阳落山后也没那么热了,蒲扇的作用是扇蚊子。姥爷坐在门口的石头上教会了我一种简易的棋局游戏,以地为盘,以石为子,每天都要"大战几个回合"。有时候会有和姥爷相熟的爷爷伯伯们来门口聊天,反正每天傍晚姥姥家门口的人总是特别多,我听不懂他们说的就自己玩。但是有一件事是我特别关注的,那就是路过的行人。经常有邻村的人骑车从街道穿过,我最开心的就是那些人和姥爷认识,经过门口的时候都会停下来跟姥爷互相问候几句,然后骑上车子继续赶路。有时候远远地看见从西边有人骑车过来我就赶紧让姥爷看看他认不认识。可能儿时的我觉得那些路过的人因为姥爷驻足是件特别神气的事。姥爷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有时候白天也有认识的人路过还专门进门来打招呼喝口水。</h3><h3>天黑以后各家各户都回去了,我们回屋以后还会躺在炕上聊一会,因为怕招蚊子也不开灯。黑暗中只能看见几米外的柜子上开着的那个老旧却结实的电扇电源的红灯,还有坐在对面椿凳上的姥爷手里的烟火一闪一闪的红光。一家人的交流往往就在那样互相看不清对方的夜晚中进行着,然后各自轻轻地睡去,在睡梦中迎来艳阳高照的明天。</h3> <h3><b>粗茶淡饭的夏天总是吃得特别满足,天然纯粹的夏天总是显得特别富有,简单朴实的夏天总是过得特别坦然而充实。也因此我们总会忘记炎热,不在意挥洒汗水。土地是诚实的,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b></h3><h3><b>生于斯,长于斯,无论再过多少年,那年夏天我所感受到的善良、真诚、平和、喜悦,就像植根于内心一般,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成长着。有朝一日也必将传播出去。</b></h3><h3><b><br /></b></h3><h3><b>20年前的夏天,总是热并快乐着。</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