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系列之二 胡同里的叫卖声

快门声声

<h3> 胡同抹不去的记忆</h3><h3> 我又开始倒腾胡同了。我发这组胡同的照片是因为我不愿让它烂在箱底,我要将胡同“重组升级”创造胡同“2025”😬😊</h3><h3> </h3> <h3>  下面这四张黑白照片是扫描胶片影像后胶片和胶片相组,力争达到或接近还原现实“以假乱真。”</h3> <h3> 卖烟卷儿的小贩</h3><h3> 青烟一缕吞吐,世间心酸眼前。</h3> <h3> 卖油郎</h3><h3> 当年油香碎银少;家中哪存隔月油。</h3> <h3> 磨剪子磨刀</h3><h3> 磨剪子来------锵菜刀</h3> <h3> 锯锅锯碗</h3><h3> 旧时锅碗稀罕物;精锯换地底手艺人</h3> <h3>  接下来这九张照片采用的是胶片影像与数码影像的结合。景是实景、人是真人,但我在影调色彩上向绘画靠近,因为它更适合现在胡同的味道。</h3><h3> </h3> <h3> 剃头挑子一头热</h3> <h3> 打鼓的来了</h3><h3> 拨浪鼓咚咚响;大户人家脚步常</h3> <h3> 卖花姑娘</h3> <h3> “都说冰糖葫芦酸</h3><h3> 酸里面它透着甜</h3><h3> 都说冰糖葫芦甜</h3><h3> 可它甜里面透着酸”</h3><h3> </h3> <h3> 卖绒花的小伙</h3><h3> 每逢年节时;名媛为最爱。</h3> <h3> 串铃卖药的郎中</h3><h3> 卖药小贩或行医看病的先生使用的响器。北京人叫其为“虎撑子”或“镯子”因像妇女所带手镯。<br></h3> <h3> 挑担卖菜水灵灵</h3> <h3> 卖小金鱼喽</h3> <h3> 胡同的后话</h3><h3> 我说这次发的胡同是重组和创新有调侃的意思,重组容易创新难🎩</h3><h3> 胡同是一段历史,是一种生活状态,是老北京的一个符号。拍摄胡同就是记录历史,记录生活,记录北京。</h3><h3> 传统摄影的核心是“决定性瞬间”,我们拍摄不同时期的胡同影像;定格的是一个个不同的时空瞬间:民国时期、解放前后、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至今。</h3><h3> 数码摄影成为主流后“决定性瞬间”失去了物理保护但胡同的时空个性仍然没有改变。对一些手法拍摄胡同、表现胡同一种变革、是新生。与时代同步同行便是最大的道理。</h3><h3> 鲜活的胡同是人与物的结合,窗外没了叫卖声老北京胡同已不复存在。</h3><h3> 现在北京保留了一部分胡同,目前胡同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修复。然而旧人穿新衣总是不那么合体,当下的胡同必然烙下当下的烙印,真实的记录了当下就是有用的影像。</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