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皮影馆见闻

wp

<h5><b>  湖北云梦县境内有个小镇叫胡金店镇,是云梦府河岸边的一个重要集镇。镇边有一家皮影馆,每天准时演唱传统皮影戏,附近三乡五里的一些村民常聚在这里看皮影、玩牌、喝茶聊天。2018年7月19日清晨,我驱车来到云梦县胡金店镇皮影馆,用一天的时间,体验乡村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并且用手机断断续续记录所见到的场景……</b></h5> <h5><b>  皮影馆位于一个废弃的粮站内,两间屋加上后面搭建的厨房偏棚一共约百余平米,外屋摆放了数台麻将桌,内屋里有十几条长条凳和一个皮影戏台。</b></h5> <h5><b>  今年67岁的盛师傅和老伴陶婆婆经营这家皮影馆已有十多年,老俩口早先曾在武汉钟家村开了个专营早点的小面摊,后来儿媳病故,儿子又车祸身亡,突来的变故使得老俩口不得不回到老家,再后来就有了这家皮影馆。</b></h5> <h5><b>  皮影馆没有雇人帮忙,开门迎客,烧茶倒水,大小事都是盛爹爹老俩口亲为,各种房租水电大小开支常常让他们感到入不敷出。</b></h5> <h5><b>  观众都是常客,甚至有各人固定的座位。正午过后,他们大都会来碗热干面,有的还会就着凉菜喝上两口,当地人称为过中。热干面3元一碗,是陶婆婆当年在武汉钟家村摆面摊成就的手艺。</b></h5> <h5><b>  也许是高温天气暑热难耐的缘故,看皮影的观众寥寥。</b></h5> <h5><b>  皮影艺人何师傅今年也是67岁,来自邻县安陆,到胡金店来唱皮影仅1个来月。这里原来驻唱的艺人因患重病停演,何师傅就被请来救场。</b></h5> <h5><b>  后台伴奏的李师傅今年70岁,搞了一辈子的皮影后台,能双手同时演奏鼓、锣、钹、梆等5种击打乐器。李师傅家在6里外的一个村里,每天赶过来做皮影后台有40元劳酬。</b></h5> <h5><b>  皮影戏上午11点开锣,一直到下午3点半,中途休息半小时。来看影戏的村民全都是老年人,他们早上9点左右就来到这里,花上3元钱,喝茶聊天,看戏休闲,可呆上一整天。</b></h5> <h5><b>  休息时,盛爹爹和李师傅谈起往后的日子也是满面愁容。</b></h5> <h5><b>  午后4点多钟,皮影戏幺锣,呆了近一整天的村民们陆续散场回家。</b></h5> <h5><b>  云梦皮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金店皮影馆的盛爹爹老俩口、艺人何师傅李师傅、那些老年戏迷们,还有那些散落在其它乡村里像他们一样的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生活底层共同演绎我们的传统文化,他们是这种国家级非遗文化最原始最真实最生动的活态呈现。他们没有一分钱的政府补贴,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br>  戏终人散,看到盛爹爹老俩口清理场地时佝偻的身影,内心不免一阵唏嘘感慨……</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