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夏拍摄候鸟育幼的感言

敬畏自然

<h1><b>候鸟育幼是摄鸟人拍摄的重要课题,许多热衷拍鸟的影友为此起早贪黑,顶风冒雨,爬山涉水,但他们是快乐的,为发现自然的秘密而快乐,为见证自然的过程而快乐,为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而快乐。总之,忙碌着,辛苦着并且也快乐着。</b></h1><p class="ql-block"><br></p><h1><b>有影友盛情约我一起同行,我心怀感激,欣然前往。由此我知道拍摄候鸟育幼,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育幼候鸟一生中唯一重要的大事,经过择偶,造屋,孵卵,千辛万苦才终于见到可爱的下一代,然后,责任、担当、勤奋、能力,样样发挥到极致,夫妻同心携手奋进,养活一到三个幼崽长大成鸟,从而完成传递DNA的使命。</b></h1><p class="ql-block"><br></p> <h1>在盛夏雨季的一个初晴的早晨,摄友驾车去杨木川的白鹭村拍白鹭哺育幼鸟的场面,邀请我们搭顺风车同行。走在深山天气大好,青山如黛,绿地茵茵,罂粟花火红,给人心情豁然开朗的感觉,白鹭村静悄悄地迎接了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有十年如一日坚持在这里拍摄白鹭的摄友周到的安排,我们就尽享其成了。我这年龄和体质爬山已完全没有优势,摄影器材全靠村民的帮助。</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最初藏在树木间观察,这里白鹭苍鹭的家庭很多,规模较大的聚居区就有两处,现在白鹭苍鹭都处在育幼阶段,一般每个鸟巢里有两只成鸟,穿梭般不停地外出找食与回窝喂食,小鸟尚幼的成鸟,负担好像不太重。有的窝里有三只幼鸟又都长得很大了,父母喂食的负担就太重,成鸟精疲力尽回来之后,个头与成鸟不相上下的幼鸟围过来饥不可待地钳住成鸟的喙,结果欲速不达,如此折腾很久,成鸟却一声不响,不急躁不惩罚,试图再次喂食。我一边拍摄一边心中难过,为人父母的难在鸟何偿不是如此呀。如今捕鱼不易了,成鸟累成一把骨头,却永远不能满足巢中饥饿的幼鸟。在杨木川白鹭村拍的白鹭苍鹭的一些家庭,夫妻共同协力育幼,好像有一份责任和担当深植在基因里,小鸟儿长大翅膀硬了就会飞走,鸟父母不会悲伤没有得到报答。来年会再重复今年的故事。</h1><h1><br></h1><h1>对摄者而言,育幼的拍摄也不是偶然间遇到,而是有"卧子"的,经过复杂的发现、传达、引路的过程,简而言之"鸟导"。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也珍视这种发现并愿意保护这些动物。</h1><p class="ql-block"><br></p> <h3>以下是白鹭村的见与摄的概况。</h3> <h3>各家都有难唱曲儿。</h3> <h3>父母先后离巢打食。</h3> <h3>苍鹭一家</h3> <h3>受伤不能打食的成鸟不敢回巢。</h3> <h3>等待父母回家的小苍鹭。</h3> <h1><b>雀鹰属小型猛禽,体长30-41厘米。雌较雄略大,翅阔而圆,尾较长。雄鸟上体暗灰色。栖息于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等山地森林地带,常独居。以雀形目小鸟、昆虫和鼠类为食,也捕食鸽形目等其他小型鸟类,有时亦捕食野兔、蛇、昆虫幼虫等。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在辽宁本溪县的水栅栏乡境内的三处树林中,当地农民发现了雀鹰的窝,使拍鸟人可以拍到这种猛禽的育幼活动。第一次拍雀鹰时等了大半天只见成年雀鹰回来一次喂食。它先回窝看看小鸟是否还在,然后飞走了,不一会就带着食物回来了。我们二次拍摄是快到下午1点钟来到指定机位,只有一只小鸟在。我们与雏鹰一起等大鹰回来。毛毛细雨不时下起来,树林中光线对于拍鸟来说太暗了。一直等到下午四点钟,大鹰才现出身影。第一次还是探路与侦查,见一切正常就飞离了,不一会带着食物回来了。</b></h1><p class="ql-block"><br></p><h1><b>我们一边紧张地拍摄,一边观察与猜度着大鹰的心理。她费力弄来的食物是一块鸟肉,大致去皮,喂小鸟的都是小块红色的肉,骨头与带毛的肉自己吃,吞咽很困难地吃了下去。</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巢中翘首以待的雏鹰。在成鸟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b></p> <h1><b>大鹰费力的把食物搬运到十几米高的巢中。(摄影:李增斌)</b></h1> <h3>她稍事喘息就开始喂食了。(摄影:李增斌)</h3><h3><br /></h3> <h3>(摄影:李增斌)</h3> <h3>喂食之后大鹰带走了食物垃圾.</h3><h3><br /></h3> <h1><b>那木斯来位于彰武县四合城乡,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1平方公里。这里保护的主要物种有须浮鸥。</b></h1><p class="ql-block"><br></p><h1><b>须浮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在这里生儿育女的一种候鸟。7月下雨的间歇影友带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拍摄。由于距离不算远光线也还好,所以用我的不太讲究的设备拍得还不错,真是太兴奋了!大自然是个魔术师,袖子里总能抖出惊喜来。</b></h1><p class="ql-block"><br></p> <h1>荷塘鸟影,景色尽显原始的迷人魅力。须浮鸥是群居的,在整个的湿地有很多的鸟巢,每个巢中都有一到三只幼鸟,</h1><p class="ql-block"><br></p> <h1>尽管须浮鸥是小型鸥鸟,可是本事却非凡。喂食幼鸟时旋停精准到位,每只鸟都能喂到。一会捕来昆虫,一会捕到青蛙,一会捕到泥鳅,一会又衔草补巢。累了回巢休息一下,巢中小鸟永远张着嘴巴,使两只成鸟不敢久驻,不停奔波着。</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似乎自私是一种自然本能。须浮鸥的成鸟会去偷别家巢里的草来补自家的巢,还抢夺他鸟口中的东西。但是我没有发现会喂到别人巢中的雏,这事好像也没有谁会搞错。</b></p> <h1>通过今年春夏几次拍摄候鸟育幼,进一步加强认识我所主张的动物文化。充实了动物有文化的实例,坚定了动物文化的观念。</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