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文化指南

恒山

<h3>大英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列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一向被称为顶级艺术殿堂。</h3><div>7月初,这位博物馆界的「大佬」突然入驻中国某电商,上架了一批文创周边。</div> <h3>就在去年,上海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观展人数达38.4万人次,创下了上博历年参观人数之最。展览期间,大英博物馆文创产品累计销售额达1700万元,是以往特展的5倍。</h3><div><br></div><div>现在大英博物馆干脆入驻线上商城,一键下单,剁手党们自然更加按捺不住。</div><div><br></div><div>短短半个月时间,第一批亮相的数十款文创商品中,已有多款人气商品宣告售罄。</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这下,大英博物馆成为博物馆文创界新任网红。</div><div><br></div><div>网友纷纷表示:有人跟故宫博物院抢生意啦!</div> <h3>这些年来,大英博物馆官网的线上商城一直不断地推出周边产品,不过最经久不衰的还是固定的几种。例如中国网店在售的商品中,销量最高的埃及与日本浮世绘的周边系列,都是大英博物馆文创的经典IP。 </h3><div><br></div><div>但是作为文化读书的爱好者,我们怎么能光顾着买买买呢?于是小编本着求知若渴的精神,开始探寻这些文创产品背后的文物来历。</div><div><br></div><div><br></div><div>埃及神秘祭司书签</div> <h3>这款埃及祭司书签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霍尼吉提夫(Hornedjitef)木乃伊。他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前246-前222)卡纳克阿蒙神庙的祭司。 </h3><div><br></div><div>2010年,时任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将其选为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的首件馆藏文物。</div><div><br></div><div>同所有的埃及人一样,霍尼吉提夫也相信只要尸体保存得当,他就可以在死后永生。但在到达来世之前,还要经历一段困难重重的旅途,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因此,他带上了应对各种不测的符咒。棺盖内侧装饰着各式咒语、作为保护者而存在的神像以及各个星座。它们的位置分布与他头顶的天空一致,整个棺木内部便如同一个微缩宇宙。 </div><div>——《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div><div><br></div><div>霍尼吉提夫大祭司的木乃伊被安放在一个黑色人形的巨大外椁和一个精心装饰的内棺中。经扫描研究,人们发现霍尼吉提夫死时正处于中老年,按照当时制作木乃伊的标准,他的待遇也是最先进的。首先是内脏被取出,经过仔细包裹后再放回体内。身体上涂抹了大量昂贵的松香,为的是保持尸体不腐。裹布下,他的身体上安放着各种护身符、戒指、珠宝及小型辟邪物,以保护他平安通往来世。 </div><div><br></div><div><br></div><div>罗塞塔石碑烫金符文胶带</div> <h3>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和木乃伊同为大英博物馆内最受欢迎的藏品,还被称为「镇馆之宝」。</h3><div><br></div><div>也就是下面这块石头</div><div>▼</div> <h3>为什么这块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灰黑色石碑如此重要?这还得从这块石碑的诞生时讲起。</h3><div><br></div><div>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横扫亚非拉,占领了埃及。他死后,他手下的将领托勒密接管了埃及,建立王朝,成为托勒密一世。这位来自欧洲的统治者和他的后人推崇希腊文化,不愿学埃及语,因此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希腊语才是埃及的官方语言。</div><div><br></div><div>到托勒密五世登基时,政权动荡,社会混乱,年幼的国王正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公元前196年,为纪念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埃及的祭司颁写了一道诏书,宣布托勒密是埃及法老、人间之神,巩固了他作为埃及合法统治者的地位。</div><div><br></div><div>祭司们将这道诏书刻在石块上,即是罗塞塔石碑。</div><div><br></div><div>这道诏书的背后,其实是托勒密国王对位高权重的祭司们的让步的妥协。剑桥大学的多萝西·汤普森博士解释说:「罗塞塔石碑上孟菲斯法令的条款之一便是,祭司们不再需要每年去王朝的新都亚历山大港朝拜,而只需前往埃及古都孟菲斯。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表明王室向祭司做了让步。」</div><div><br></div><div>这块石碑上记录了三种不同的文字。除了当时官方的古希腊语和人们日常使用的古埃及语,还有古埃及祭司使用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即只被少数的祭司所掌握,后世逐渐失传,没人能读懂。</div><div><br></div><div>1798年,拿破仑进入埃及,法军在修筑防御工事时挖出了罗塞塔石碑。后来在尼罗河河口海战中,英国军队打败了法国舰队,缴获了大量文物,于是罗塞塔石碑被带回大英博物馆,进行了公开展览。</div> <h3>石碑上的象形文字引起大批欧洲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却迟迟未被破译。直到1822年,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终于完成了全部的破译工作。自此,人们才能阅读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包括雕像、纪念碑、木乃伊和莎草纸文献。</h3> <h3>大英博物馆收集的埃及文物数量众多,价值连城。埃及厅经常是整个博物馆聚集最多游客的地方。</h3><div><br></div><div>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曾问埃及作家阿达法·苏维夫,看到如此多的埃及古物远离家乡、被陈列在伦敦,她有何看法。</div><div><br></div><div>她说:「说到底,埃及的方尖碑、石刻与雕像散落全球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诚然,这会让我们想起殖民岁月,但同时,这也提醒了世界,这是我们的共同遗产。」</div><div><br></div><div><br></div><div>神奈川冲浪里团扇</div><div><br></div><div>「神奈川冲浪里」这个名字也许大家比较陌生,不过对这幅画本身,应该不少人都很眼熟:</div> <h3>没错,就是这幅很常见的图案</h3><div>▼</div> <h3>《神奈川冲浪里》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木版画,于1832年出版,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h3><div><br></div><div>由于是木版画,据说当年印制了数千份,现在的存量也不少,除了大英博物馆,还有其他的博物馆藏有。</div><div><br></div><div>你也许会觉得,它没有时代感,只是典型的日本风格的装饰图画。但它还有其他的解读方式。凑近细看,这片美丽的海浪即将吞没三条渔船,船上还有惊恐的渔民。富士山显得那么渺小,因此作为观者,似乎也能体会到船上渔民的焦虑心情——海岸遥不可及,而你迷失了方向。我认为这幅《神奈川冲浪里》呈现了动荡与犹疑,它向我们描绘了日本站在现代世界大门口时的心态,而很快,美国就将强迫它步入门中。 </div><div>——《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div><div><br></div><div>这幅画能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术作品之一,部分原因是葛饰北斋学习借鉴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在那个时期,欧洲版画传入日本,启发了东方的画家们。葛饰北斋在作画富士山与海浪关系时,非常近似西方的透视法。而且海浪的蓝色也用的是外来颜料。</div><div><br></div><div>西方手法和日式元素相结合,这幅画会在欧洲大受追捧也就不难理解了。</div><div><br></div><div>日本在开放港口后,大量本土绘画出口流传至欧洲,很快获得惠斯勒、梵高和莫奈等画家的赞赏。浮世绘的风格深深影响了欧洲的艺术作品。</div><div><br></div><div>梵高在通信中不只一次流露出对日本的向往和肯定,并留下了不少临摹浮世绘版画的画作。</div><div><br></div><div>例如下面的这两幅作品,你能一眼看出哪幅是梵高临摹画的吗?</div> <h3>路易斯西洋棋金属书签</h3> <h3>虽然西洋棋在中国不算流行,可是这组棋子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广为人知……</h3><div><br></div><div>就是这个已经成为网红表情包的「打脸狂魔」</div><div>▼</div> <h3>其实人家是一枚正经的西洋棋棋子……</h3><div>▼</div> <h3>1831年,人们在赫布里底群岛中的路易斯岛上发现了78枚棋子,它们被命名为路易斯棋子。这套象棋中的67枚棋子目前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另外11枚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h3><div><br></div><div>这些棋子由海象牙和鲸鱼齿精心制作而成,包括坐立的国王和王后、戴教冠的主教、骑在坐骑上的骑士、站立的狱卒和士兵。 这幅棋子的具体来历无从得知,研究人员推测它们可能属于一个从挪威去爱尔兰旅行的商人。</div><div><br></div><div>棋盘上最能代表欧洲宫廷的则是王后。 在伊斯兰社会中,统治者的妻子不能抛头露面,与之相反,欧洲王后则充当了公众人物的角色,享有身为国王智囊所带来的尊崇地位。在欧洲,女性也可以继承土地和权力。因此,伊斯兰棋盘上的国王身边伴随的是男性谋臣,而欧洲棋盘上的国王身边坐的是王后。刘易斯棋子中的王后们都呈坐姿,右手托腮,望向远方。她们想为身边人出谋划策,呈现出滑稽又忧郁的神情。 </div><div>——《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div> <h3>大英博物馆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53年。那一年,著名收藏家汉斯·斯隆去世,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多达71000件的个人藏品,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全部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对公众开放。</h3><div><br></div><div>如今,大英博物馆已拥有藏品800多万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div><div><br></div><div>2010年,BBC广播推出系列广播节目,通过介绍100件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讲解世界史。这100件藏品由BBC和大英博物馆的员工挑选,范围从大约200万年前人类起源直至今日,并且尽可能公平地选自全球不同地区,让人们了解各个社会的全貌,而非只着眼于权贵阶层。即是在收录伟大艺术品的同时也包含日常生活的必需品。</div><div><br></div><div>其后,这系列广播节目的内容合集出版成书,也就是《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时任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编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