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高炮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发展概况》

●天下影视●

战友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十年铸利箭,立志缚苍龙 》空军高炮35团 发展概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策 划:郑报元、 黄绿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参与组稿:陈立汉 、 孙 金 、欧阳才辉 、任东庆,高国飞,陈如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远程指导:郭小六 、姜存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统稿编辑:黄绿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期编制:李腾腾</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空一师代组建“西北保卫核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空军高炮12师35团,于1965年10月在辽宁省鞍山市由空军高炮一师代为组建。组织构架为司、政、后、技四大机关,下辖三个营,九个连。团直属指挥连、汽车连、军械修理所、雷达站、卫生队。建团初期的各级军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乃至连队的班长,副班长及部分军事骨干,均是从1师1团、3团和6师18团抽调过来的。团级指挥班子中,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来的功勋和英模。基层指挥人员和军事骨干中,既有参加过击落美蒋军用P一2V侦察机战斗的功臣,也有全军军事大比武中涌现出的军事技术尖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组建初期的兵员》主要来自江西省。其中一营为新建县;二营为丰城、新建县;三营为宜春县。另有黑龙江鸡西市的兵员,充实到各连和直属单位,组成了一支面目全新的空军高射炮团。部队代号为:2996。</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首任团首长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团长:姜作霖 政委:潘景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副团长:栾远志 付政委:[刘梅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参 谋 长: 郭连生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政治处主任: 钟金财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勤处长: 金银合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技术处主任: 郑瑞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6年4月16日,新组建的35团全体官兵开赴青海省海宴县,归建先期到达的12师。35团团部驻扎在海宴县金银滩221厂区内。至此,部队正式列装:2、3连装备100高射炮,7,8,9连装备57高射炮。4,6连未配装备(1967年作为战斗补员加入五师入越作战)1、5连也未配装备,主要担负师团两级的营房建设和生产自给。35团在青海的驻防任务是,担负我国西北原子基地的防空保卫。海宴县地处青海湖畔,属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高度3500米以上,属高原内陆气候。当年,不仅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恶劣,且经济落后,交通闭塞,部队驻地蔬菜、水果、肉类供应均很困难。饮食不惯,高原反应,时刻侵扰着大批南方官兵。无论是担任战备值班和训练的连队,还是担负营建和生产的连队,官兵们都忍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坚守西北原子基地20个月。因政治原因,1967年未补充新兵,老兵亦未退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参加保卫原子弹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补充五师“赴越参战练真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7年元月,35团接到兰州空军司令部命令:根据军委对中国高炮部队轮换参加抗美援越作战,以提高实战能力的指示精神,将从35团抽调两个建制连,配属给空军高炮5师,开赴越南参加防空作战。师团两级决定,抽调二营4连6连入越参战。经过短暂的战前动员和准备,两个连172名官兵加入了由空军高炮5师为主体组成的代号:中国后勤部队35支队。于1967年5月18日开赴越南,担负河友线谅山至克夫的防空任务。其中4连大部分官兵补充到66大队(即14团)各连,驻守温县;6连大部分补充到67大队(即15团)各连,驻防谅山;小部分官兵补充到师直,驻扎宋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 凉山是越南北方的重镇,温县则是中国友谊关通往越南首都河内铁路和公路的交通要道。两处均是美机轰炸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空军高炮部队的重要保卫目标。因此,两处的战斗打得甚为激烈。参战部队进入阵地以后,除恶劣天气美机不敢起飞外,防区内几乎天天有战斗。有时上午打了,下午又打;白天打了,晚上还打。烈日、暴雨、轰炸及炮火声每日交替伴随着参战官兵。仅从1967年8.13、8.14两日的战况看,就足见其战场的惨烈。在这连续两天的战斗中,美机共出动飞机13批114架次,疯狂攻击我团4连所在的66大队的保卫目标和高炮阵地。共投下炸弹247颗,子母弹20箱,发射百舌鸟导弹三枚,使谅山铁路桥受到严重损坏,铁路被炸断,火车站被部分炸毁,机场跑道被拦腰切断。8名战士光荣牺牲,20名受伤,损伤37高炮和85高炮各一门。而我方防区经全大队大小炮连队的密切配合,冒雨英勇作战,共击落美机8架,击伤5架,活捉美军飞行员4名。由于这两天的战斗打得出色,战绩突出,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美机连续遭到沉重打击后,转而对中国高炮阵地进行残酷的报复。8月30日,龟缩了几天的美机又出动4批16架F一4轰炸机,专门针对炮火最强的66大队5连阵地进行猛烈攻击。炸弹和子母弹铺天盖地,一批接着一批向5连阵地倾泻。敌机俯冲后一拉起,大箱自动打开,大箱外壳一个个在空中飘荡,一颗颗子母弹像冰雹似的向地面飞来。就在全防区都为5连生死存亡担忧时,5连却沉着应战,愤怒的炮火停而再发。但由于敌机狡猾地顺着烈日俯冲,地面逆光瞄准,命中率不高。尽管如此,也打得美机东躲西闪,后续投弹不准,有效地保护了阵地。这一仗,5连遭受重创,阵地严重毁坏,4名战士壮烈牺牲,包括连长在内的7名官兵身负重伤。35团4连补充到该连的江西丰城籍战士罗海清同志就在这一战斗中英勇牺牲。在入越作战的8个月时间内,5师各部共作战180次,战绩斐然。击落美机139架,击伤121架,俘虏美飞行员26名。全师官兵牺牲42名,负伤269名。35团参战的官兵,除罗海清同志牺牲外,另有少数负伤。(多年后,烈士罗海清的英名进入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经过这次实战锻炼的4,6连官兵,军政素质空前提高,很多官兵荣立战功,成为35团发展中的军政骨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68年1月,高炮12师奉军委命令,调鞍山钢铁基地执行防空作战任务,35团随师部调防鞍山,代号改为2817部队。赴越参战的四连六连也回国归建。同年7月,高炮5师又选调了一批参加过援越实战考验的排以上干部补充到35团,准备作为入越轮战时的战场骨干和教官。由于35团是新组建的部队,无营房,团部暂驻铁东七宿舍。经过1,5两个连队近两年的艰苦奋战,地处鞍山南郊小房身后山沟的新团部营房建成。1969年末,35团团部机关全体搬入新建营房。1968年初,35团从湖南、湖北、上海、山东征兵补充。1969年从山西、北京征集大量兵员补充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参加越南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杨延立(中),烈士刘奎武弟弟刘奎举(左13岁)在炮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三营北上“珍宝岛前寻战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9年3月,中苏边境发生武装冲突,苏军肆意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为了加强珍宝岛战区的武装力量,沈阳军区按中央军委命令,立即组建高炮群奔赴珍宝岛地区参战。根据军委前线作战指挥部的命令,高炮12师由副师长李逢瑞、率领34团一营、35团三营、36团部分人员装备配合下与陆军620团和37军高炮营,共同组建高中低空和打击地面坦克的高炮群。由12师副师长李逢瑞担任高炮群群长,潘景祥政委担任高炮群党委书记。4月初分别奔赴珍宝岛战区参战。负责打击地面坦克的35团三营五七炮群,距苏军前沿阵地仅2一3千米之遥,战场形势十分紧张。珍宝岛一仗,我军炮兵部队共进行了三次自卫反击作战,发射炮弹三千余发。共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17辆,指挥车和卡车各一辆。击毙击伤敌军200余人。缴获T一62新型坦克一辆,及部分作战物质。我军以较小的代价对屡次肆意侵犯我珍宝岛的苏军边防部队予以沉重打击,取得了重大战果,打出了我军国威,军威。三营指战员也写下了建国以来参加实战的光辉一页,涌现出又一批参战功勋。 6月,三营由虎林县五林洞地区转移到绥芬河下城子地区,继续执行作战任务。1970年3月,三营又由下城子转移到绥阳西山,归陆军46军指挥,掩护沈阳军区前指。4月,36团开赴下城子和绥阳接替驻防、35团雷达站随36团往下城子、马桥河驻防。35团三营全体返回鞍山归建。1970年,35团从福建、广东、甘肃征集兵员入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参加珍宝岛保卫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参加保卫祖国钢都“鞍山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四,回防鞍辽“练兵习武振军威&nbsp;”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0年初,35团一、二营全部配齐59式100高射炮,法式牵引车和全新的炮瞄指挥系统。部队装备一新,群情激昂,准备接替赴越轮战回国部队,待命赴越参战。后因情况发生变化,12师赴越参战任务取消。35团一,二营原装备的59式100高炮系统,调归高炮3师5师换装。一、二营改配老式85高射炮和炮瞄指挥系统,三营59式57高射炮配置不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0年5月左右,35团接沈空命令:调一连、四连、五连前往本溪市南芬区金坑,负责修建沈空后勤地下战备物资仓库。1、4、5连官兵,每个连挤住在一个大茅草房,生活非常艰苦。三个连的官兵,克服了挖掘期间安全隐患多、粉尘大、坑道潮湿和劳动强度高等种种困难,以及肝炎高发区的恐惧。坑道施工也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任务、需要付出血的代价。一连仪器班长就曾经历了一场生死较量。有一次在坑道作业时,由于突然塌方,当年的一连仪器班长,整个人全被石头土块埋没。被战友们全力挖出后,已是面目全非,伤势非常严重,生命垂危。后经本溪陆军医院抢救和463医院长达一年的治疗才伤愈归队,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历尽艰险,历时七个月,圆满完成了地下仓库的挖掘任务,于年底返回鞍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就在上述三个连开赴本溪后,35团驻地却又发生了一些震惊沈空的大事。同年5月,技术处组织各连队进行武器装备大维护。在鞍山轧钢厂进行换油时,由于工具与钢板的碰撞产生火花,引燃清洗用的燃点极高的航空汽油,发生大火。抽调参加换油的三连山东籍新战士刘奎举同志,奋不顾身前往灭火,继而又引燃沾满油渍的棉衣,成为火人。后来,虽经鞍钢消防队的全力扑救,控制了火灾,保住了武器装备。但刘奎举战友却因烧伤严重、经多方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事后,沈空党委批准刘奎举为烈士,并号召部队向英雄学习。12师党委追认刘奎举同志为中共党员。《空军报》《沈阳军区报》《鞍山日报》均作连续报道。35团也由此在军内外瞩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1年35团征集山西和福建兵员,部队仍处于紧张备战阶段。1972年初,35团团部奉命移防辽阳市兰家公社马家村。各连分布在远近不等的周边村庄:一连驻老达沟村,二连驻风水沟村,三连驻石灰窑,四连驻金家岭子村,五连驻崔家沟,六连驻灰岭子,七连驻鸭子沟,八连驻风水岭,九连驻西山村,修理所及团军械仓库驻陈家沟,汽车连教导排驻响山子村。由于该地是部队新防区,全团无营房,团部机关和各营连均分散借住在当地老乡家中。全团又面临着新建营房的任务。各连队除少数人员担任战备值班外,大部分人员均投入到重建营房的主要任务中。各连不仅要自採石料盖本连的营房,还要抽出大批力量参加团部大楼和礼堂的建设。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施工,35团三层机关大楼和一个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耸立在昔日荒芜的马家沟上。这两幢官兵自建的建筑物,在经历了1975年2月4日,营口海城七级大地震后,巍然不动,如今依然挺立在那曾经火热的军营里。 由于1971年发生9.13事件,故1972年全军未征兵。1973年1月,35团从江西、山东征集近300名新兵,作为部队的又一次大充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李腾腾根据部队要求培带烈士(刘奎举)的弟弟刘奎武(13岁)当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35团报道组在有关报纸的新闻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改编后空军导弹部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 立足战备“利箭傲空锁苍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3年,35团全团官兵遵照师部军令,以备战为主旨,严守纪律,严格训练。此间,虽然各连分散在当地老乡家中,又要承担新建团部大楼和各连营房的繁重任务,但丝毫没有松懈战备训练。一边抓基建,一边抓训练,做到了两不误。这年9月,师部通讯科组织各团及师指挥连无线密语通话比赛时,35团指挥连,在强手竞争中获得第二名。此间,各连也涌现出了很多刻苦训练的事迹。1973年11月6日,35团各营连和团机关全副武装,以机械化部队快速反应的方式,开赴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海滩靶场,参加全师高炮实弹射击考核,由空三军提供飞机配合。85炮、100炮考核的是飞机目标反向避开实弹射击,57炮考核的是对飞机拖靶直接实弹射击。考核期间,全师几百门高炮,象一支支利箭,整齐地摆开在营城子海岸几公里的沙滩上。一个飞行单元开始,几百门高炮轮番开火。一颗颗炮弹,凌空开花,非常壮观,大有利箭傲空锁苍穹之气势。35团是全师唯一的85高射炮,采用单炮集火射击,虽然比不上100高炮的自动集射击火力猛烈,但同样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师部的嘉奖。大连实弹射击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检验35团防空作战的实际应变能力。在返回辽阳途经瓦房店时,12师首长与空三军联系,请求派出一个飞行团的兵力,与35团进行一次地空对抗联合演习。联合演习刚开始几分钟,35团就被通报:基本指挥所被炸毁,指挥系统瘫痪。当对方正在得意之时,一阵猛烈的炮火,打得空三军的飞机仓惶返航。原来,35团首长早有预案,提前设置了预备指挥所。此时,团长朱玉龙正带领一班参谋人员及无线报话员,为防止暴露指挥位置,爬在一幢民用房楼顶上指挥作战。空三军参演的飞行团装备的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强一5战术轰炸机,战机性能好,飞行员飞行战术高超。他们在第一轮出击吃亏后,改变了战术,专拣超低空,绕山飞行,目标时隐时现。使得35团的炮瞄雷达和指挥仪全部失灵,只能靠目测捕捉目标。在一、二营频频失利的紧急情况下,团长果断命令:三营57炮专打俯冲机;一、二营85炮专打升空逃遁机。在飞机凌空俯冲的紧要关头,团长命令报话员放弃密语通话,直接下达XX开火的命令,有效的抓住了战机,挽回了败局。这次地空对抗演习,最后经裁判组评定和空三軍参战飞机图片证明,35团虽然损失惨重,但也击毁击伤敌机多架。让空三军的参战部队,对35团的防空作战应变能力刮目相看。许多曾经参加援越作战的老兵感慨:此战虽无实弹爆炸声,但紧张程度不亚于实战。在大连实弹考核期间,35团机关和各连均分散居住在前、后牧村老乡家中。官兵拥政爱民受到乡亲们的拥戴,送食物,送水果已为常事。但官兵们却秋毫无犯,不尝一口鲜。六连、指挥连战士多次退让老乡的水果,在旅大电台广播和《鞍山日报》刊载的《又传苹果新佳话》就是许多遵纪爱民故事中的一例。1973年底,35团从辽宁征集部分兵员补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六、军政并举“誉满军营硕果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74年初,35团政治处重新恢复早在1968年就已成立的团宣传队,召回各连队和直属机关的文艺骨干。在继续排好原有闻名全师的《沙家滨》的基础上,重新创作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文艺节目。不定期下连队巡回演出,活跃了部队官兵的文艺生活,受到全团各连的赞偿。1974年上半年,团修理所又对全团59式57高炮进行了换油维修。年底开始筹备通信设备及火炮自动化方面的技术革新事项。1975年初送师部参加技术革新展览,受到好评。下半年,团党委根据师党委的决定,分批派出了一批团职干部,短期下连当兵锻炼和调研,重新体验士兵生活。被下派到连队当战士的团领导,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要连队照顾,自觉地与同班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密切了官兵关系,受到了很好的效果。&nbsp;&nbsp;&nbsp; 1974年秋,35团后勤部门,为了解决当年物质匮乏,部队生活艰苦的问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在团部附近建起了酿酒厂,豆腐厂。利用在北大荒农场运回的节余高粱、大豆进行深加工,酿出了醇香可口的高粱酒,做成了美味的北豆腐。这一举措既缓解了各单位紧张的伙食开支,又增加了机关、连队食堂的副食品种,较好的调剂了官兵的伙食,受到全团官兵的赞誉。11月中旬,35团全体官兵,又一次组织火炮机动拉练,奔赴营口市盖县鲅鱼圈,参加12师组织的年度实弹射击考核,再一次取得好成绩。1974年底,35团从浙江、河南征集大量兵员入伍。此时,部队代号改为:86578。1975年2月4日19:36分,营口、海城发生7.3级大地震,波及12师驻地鞍山及辽阳等地。35团全体官兵在经历了初震的恐慌之后,迅速组织搭建防震帐篷。各连在组织自救的同时,还积极帮助当地老乡救灾。由于地震时棉帐篷供应不足,各连队均住简易抗震篷,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在露天度过了一周的艰苦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为防止余震发生时的伤亡事件,团修理所在抗震棚里还研制了简易地震报警器等装置,有效的防止了地震期间的伤亡事故。全团官兵,每人献血300一500毫升,直接送往重灾地区,挽救了大批受伤群众的生命。汽车连、团卫生队分别派出车辆和医疗人员,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在35团驻地,也演绎了一幕幕帮助群众灾后重建的动人故事。三连就是其中的一例。地震期间,三连驻地石灰窑生产队的猪舍倒塌,压死了队里饲养的几头小猪。要知道,当年东北农村的几头小猪,就是全队社员过年包饺子的唯一希望。三连党支部得知情况后、作出宁肯全连过年少吃一顿肉,也要邦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决定。回绝了石灰窑生产队买小猪的请求,无偿赠送了四头最壮实的小猪。此事披露后,团报道组写下了《卖猪与送猪的争议》,此稿被《辽阳日报》发表后,在当地传为佳话。 1975年8月,总政治部下达表彰基层连队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决定。35团八连由于全连体育活动成绩显著,《龙腾虎跃篮球场》的通讯被《鞍山日报》《辽阳日报》相继刊,引起沈空政治部的关注。继而被沈空政治部推荐为全军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八连代表沈空赴北京出席表彰大会,受到总政及军委首长接见。这一年,35团各连拥政爱民的故事频频发生。如:一连为老达沟村老乡奋勇救火,保证了老乡的十栋房子免遭焚毁,谱写了一曲《烈火映丹心》的热血赞歌;七连接连出现《遵纪爱民续新篇》自觉爱护当地群众利益的动人故事;二连把群众冷暖挂在心,《风雨归途送亲人》均成为美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 75年10月,一连接到沈阳军区命令:携带全部武器装备,赴丹东、通化地区,配合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拍摄反映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电影《长空雄鹰》。在三个月的拍摄期间,一连官兵克服各种困难,穿行在冰山雪地,重现了当年志愿军高炮战士不畏艰苦,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雄姿,受到了长影的赞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为了提高官兵的战术水平和战略指挥能力,全年之中,35团选出了不少官兵进军校和各种集训班学习,培养了一大批军政骨干。1975年11月16日,35团再一次全团出动,野营拉练到营口红旗西冷水靶场,参加12师组织的最后一次实弹射击考核。取得了比前两年更好的,也是35团最难忘的成绩。打靶归来后,部队即将整编,冻结提干的消息已传到35团。此时,大批服役期满的江西、山东籍老兵,踏上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身着军装回乡探亲的征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七、战略转移“官兵挥泪别军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5年底,国际军备竞赛日愈加剧,国外空军装备不断发展更新。中央军委为建立新的防空体系,决定实行重大战略转移,逐步裁减原有的空军高炮部队,重点组建新型的地空导弹部队。在1976年3月,被裁撤的6个空军高炮师中,12师就在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6年2月,沈阳空军司令部命令:十二师番号撤销,原所辖34团,36团保留建制,改变番号,分别整团划归一师和六师。35团撤销番号和建制,分散安置。当时,35团的主要领导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团 长:朱玉龙,政 委:[李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副团长:栾远志,[祁德俊],陶喜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副政委:[刘梅兴],张映智,[刘振山],[王桂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参 谋 长: [付振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政治处主任:李贵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后 勤 处 长:[刘维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技术处主任:[姚书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月15日,35团召开最后一次由连以上主官参加的党委扩大会,正式宣布撤编命令,并布置撤编期间的各项工作。3月初,35团大批老兵(主要是1973年兵和部分1971年以前的老兵)分乘两列军车离开辽阳。此间,军营内外,车站站台上下,一句句难舍难分的告别声,一阵阵挥泪惜别的哭泣声,交织入骨,欲裂心肺。几百名老兵含着眼泪,忍着悲痛,登上了南下的列车,依依难舍的告别了他们曾经充满梦想的军旅生涯。很多老兵直到列车开动前的一瞬间,才不情愿地摘下了曾引为自豪的帽徽和领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月12日,一营、三营和指挥连留队兵员,离开辽阳驻地,划入地空导弹19团;13日,二营划入地空导弹18团。团机关司、政、后、技的干部,除部分安置转业外,其余全部分散按排到高炮一师、高炮六师或地空导弹部队。至此,35团结束了他整整十年的组建历史,为空军防空体系的战略转型,完成了历史使命。</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者后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八一节,这篇经众多战友共同奋战并花了三个月时间,几易其稿的35团发展概况,终于如期完稿。尽管还觉犹意未尽,难如人愿,但总算有了一个雏形。权作抛砖引玉之笔吧。编写35团发展概况的构想,最初是由原作训股航模组长,后任海軍大校郑报元战友在筹备机关战友聚会时提出的。接到此任务时,我首先感到茫然。35团解散42年了,任何资料全无,人员分散难以联系。自身经历短浅,加上多年荒于笔耕,已觉江郎才尽,岂能完成这一非凡任务。迟疑多日才开始在百度网搜寻资料,也不断发微信向老战友求助。然而,网上查找不到35团的任何信息,只在12师和兄弟团的网页中,找到了简单的几句,即组建时间地点,最早驻守何处。好在建团初期的几位65年入伍的老战友,与我交往甚密的老大哥给了我信心和支持。见信后或提供线索,或提供资料,或亲自动笔回忆,鼎力相助。他们是原一连指导员陈立汉;原七连指导员欧阳才辉;原作训股参谋孙金等老战友。经他们提示,我又联系上参加珍宝岛战役时的原七连老连长,后任一营营长姜存立,原作训股副股长郭小六。这两位老领导虽然年事已高,且不善用微信。但收到我的求助短信后,多次来电话询问、介绍情况,提供指导。这就使概况的前一部分,有了一个基本脉络。根据老战友的资料和提示,我又重搜百度,查到了4、6连随高炮5师赴越作战的时间、地点及战绩。也查出了珍宝岛战役中三营参战的情况及整个炮兵的战果。后半部分,又在我同年入伍的原修理所战友任东庆和众多在群老战友的共同努力下,提供了很多个人难以记清的史料。正是由于众多老战友的群策群力,才有了这个概况的雏形。初稿完成后,又得到参加援越作战的老兵,后任12师参谋的高国飞战友的资料补充,使之更加丰实。蒙我的老首长,原宣传股晁岳坤股长认真审阅,得到首肯。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在此,我谨向为编撰35团发展概况付出辛勤劳动的老领导,老战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35团概况写成后,让我真正了解35团的发展过程。35团也曾是一支不平凡的部队。虽然仅有短暂十年存在,但一次涉核,两次派员参战,三迁营地,历经抗震救灾均有功可表。即使在平稳期的军政训练中,也大有值得可书之笔。是值得我们全团老兵自豪和怀念的大家庭。至于高炮部队的撤编,乃军队发展之必然。但35团的解散,则是必然中之偶然。已然如此,纠结何益?至于本篇副题,叫简介或是简史,颇费思衬。若叫简介,又嫌过于冗长;若定简史,则过于讲究。姑且叫发展概况吧。全篇以35团发展中的重大轨迹分七个小节,共约7000字。所载入的史料,大部分虽靠回忆整理。但都能引起各年老战友的无限思绪。载入文稿的史料,时间或有不准,地点或有不清,措辞或有不当,但基本事实绝无杜撰。多系参与编组稿者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真实可靠。所采信的其他资料,均有根据。对于35团十年的轨迹,由于资料和编组稿人员的经历所限,难以全面反映。可能有失偏颇,挂一漏万。且由于史料来源所致,对各营、连的表达无法展示。敬请战友们谅解!亦请阅后再提供补充。此概况定稿之后,由原宣传股电影组李腾腾战友添加音乐和图片制作成一个美篇,以便战友们阅读时感到轻松愉悦。写到此时,我顿感一阵快慰,如释重负。我终于可以此为契机,来回报和感恩培养了我三年多的老部队,老首长。同时, 也值机关战友大连聚会之日,谨代表编撰组全体成员向35团老战友献上一份薄礼。</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稿人:原35团宣传股报道组黄绿林</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8年8月1日</span></h1><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3> <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连聚会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原35团团长与政治处合体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