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遇上西雅图

朱世谦

<h3>西雅图,美国最西北角的城市,听无数人赞美过她雪山的壮观,奥林匹克公园的秀丽,Downtown 船屋的风情,和Pike 市场的人气,遗憾的是来美十几年竟然一直没机会去西雅图。对西雅图的直接印象仅限于两部电影,"西雅图不眠夜" 和"北京遇上西雅图",和超市里的Rainier樱桃🍒。这次终于借着参加Northwest Passage Ragnar 200 英里接力赛的机会,在队长兼超级导游何医生和领队大总管悟空的带领下完成了心愿,精彩上演了我们自己的两部大片,"印地遇上西雅图"和"西雅图不眠夜"。</h3> <h3>上篇 &quot;印地遇上西雅图"</h3><h3><br /></h3> <h3>我们十二个队员中除了队长,其余都是第一次去西雅图。从中西部玉米地来到高科技公司扎堆的西海岸,印地乡下人有点激动,再加上三小时的时差,毎天🐔没叫就醒了,七点钟就出发了!第一站就是心驰神往已久的Rainier 雪山🏔️。</h3><h3><br /></h3><h3><br /></h3> <h3>一路盘山而上,不时停下从各个角度欣赏越来越近的雪山。(此处省略五百字关于晕车和呕吐🤮)。</h3> <h3>山脚下的旅馆叫paradise inn, 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名字了。群山环绕,苍松翠柏,一座座雪峰点缀其间!</h3> <h3>队长决定从Skyline Trail 爬到Panorama Point。标志显示全程1.7 英里,事后大家都感觉这是世界上最长的1.7 英里。</h3> <h3>没爬多久,就到了雪线。幸亏听了队长的提醒穿了hiking boots,又借了poles,否则根本没法继续爬。有些地方下面的雪化了,形成了一个个深洞🕳️,很是危险⚠️。</h3><h3><br /></h3> <h3>停下脚步回望,身后是这样的美景。</h3> <h3>为了保护雪山上的植被,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一定要走在trail上或是雪上,不要踩着那些不起眼的"草"。这个淡黄色的小碗花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雪莲"?🧐</h3> <h3>遇到好几队登顶后返回的勇士。那需要在山上露营至少一晩上,得背四五十磅的帐蓬睡袋。我们跑群有几个牛人已经有人成功尝试过了。虽然我也很想体验一次,但显然超出能力范围,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可为和不可为。</h3><h3><br /></h3> <h3>怪石,泥泞,和雪地交替,坡也越来越陡,不知道是因为没睡好觉还早餐没吃饱,或是晕车后遗症,只觉得体力越来越差,吃了个面包也没什么帮助,竭尽全力才能跟上大部队😔。</h3> <h3>到达一个小平台休息点后,依然心慌气短,极不舒服,自我诊断为"高原反应"。想着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任性,一番挣扎之后,决定放弃去panorama point,在原地休息等大家返回。这真是个痛苦的决定😓 看着伙伴们继续前行,身影越来越小,又羡慕又难过。独自郁闷地吃了根香蕉,枯坐了一会儿,突然发现了这个小家伙,marmot(旱獺屬)。</h3><h3><br /></h3> <h3>以前只知道Marmot是个户外品牌,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据说属于松鼠类,长的就像一只大号的胖胖的花松鼠。Marmot主要生活在欧洲和北美的山区,冬天会冬眠。它们俨然是这儿的主人,面对"狗仔队"从容自在,时而低头在草丛中找点吃的,时而抬头欣赏一下风景。它们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它们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h3><h3><br /></h3> <h3>傻傻地看了会儿Marmot,竟然渐渐神清气爽起来。感谢Marmot赐予我的力量😆</h3><h3><br /></h3><h3>原地溜达了一下,看到不远处有一道雪山飞瀑,央求别人给我和瀑布拍了个合影😀。这条小瀑布激起了我对前方未知风景的向往,坚定了继续往上攀登的决心。</h3><h3><br /></h3><h3><br /></h3> <h3>一个人,没有同伴,一路格外小心。峰回路转,风景果然是高处更好。雪水融化汇成山泉,冰冷而清澈,滋润着各种野花。</h3> <h3>拐过一个山头,路边有一块飞出去的大石头,下面是万丈悬崖。一个小姑娘在大石头上玩倒立,她妈妈给她拍照片📷。看得我腿发软😱,想到一句"名言":no zuo no die。</h3><h3><br /></h3> <h3>终于在Panorama Point 和大部队汇合了,赶上了各种合影留念!原来这个地方的海拔高度才6000多英尺,也就是2000多米,而我自称有高原反应的地方,只有1000多米😅</h3> <h3>果然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基本上只能低头看路,没空抬头看景。抄个近路,直接坐着滑了一段。Eddie Bauer 的裤子不错👍,屁股一点没湿😄</h3> <h3>总算平安无事到了雪线以下,我却乐极生悲了。只顾聊天拍照,没留意路上一个大坑,直接摔了个大马趴,皮破血流🤕。幸亏有两位医生队友,帮着给伤口消毒处理。趴下前拍的最后几张照片。</h3> <h3>回程路过Reflection lakes,怎能放过这最佳摄影点?可惜有风,水面波纹荡漾,拍不出镜面般的倒影。不过,即便这样也很美了。和大师兄的红蓝配是这次旅游最喜欢的照片之一💕</h3> <h3>第二天的安排是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经过一番周折在最后一秒钟赶上了渡轮⛴️,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来到hurricane ridge时, 天上飘起了毛毛细雨,气温下降,大家纷纷裹严实。看了介绍,贪心的我们决定了一条包括三个trail的路线。站在Sunrise Point,虽然因为天气原因看不到远景,但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又是另一种味道。</h3> <h3>这里生活着很多黑尾鹿,比别的地方的鹿淡定很多,完全不在乎游客的存在。</h3> <h3>从Hurricane ridge 下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奔向Crescent Lake。湖边的Marymere falls trail带我们走进一片长满绿苔的森林。参天大树的树干几个人都合不拢;绿苔给树木披上一层纱衣。阳光从摇曳的枝叶和绿苔间洒下来,造成光和影的变幻,生动无比。树下灌木油光的大叶片反射着光影,仿佛水面上的波光粼粼。说实话,Trail 上的美景比瀑布本身更让我心动。</h3> <h3><br /></h3><h3>Crescent lake的湖水因为深浅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群山映衬下,找不到比breathtaking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她的美。</h3><h3><br /></h3><h3>最终我们没时间去雨林了。也好,留点儿念想给下次,这个公园绝对值得再来。</h3> <h3>又一次及时赶上回城的渡轮。在船上欣赏西雅图downtown 的全貌,和远处的Mt. Rainier。</h3> <h3>在China town 吃饭,发现广场舞的主力竟然是老外,还有live music 伴奏😂</h3> <h3>第三天,再次杀向南边,目标Mount St. Helens。St. Helens是一座活火山,上次大爆发是1980年与5月18号,造成了57人死亡。大爆发把火山削掉了差不多400米的高度,在北坡留下了一个方圆约一英里的大缺口。最靠近爆发点的第一圈的树木被瞬间摧毁只留下了树桩,稍远处的第二圈的树干被击倒,更远处的第三圈的树木也被烧死,只是枯树干依然挺立。至今还能清楚地看到这三圈的遗迹,让人对大自然的力量充满敬畏。</h3> <h3>三十多年过去,火山爆发后寸草不生的山谷已经又开满了野花,野生动物也开始活动,这也是另外一种让人敬畏的大自然的力量啊。</h3> <h3>St Helens 火山的大爆发改变了附近的地貌,产生了许多新的高山湖。coldwater Lake 冷水湖,便是其中之一。别看岸边水浅,往里几步便深不见底。临走前看到水面上款款游过来一条小水蛇,让刚刚还在水边兴高采烈打水漂的我们有点后怕😌</h3> <h3>第四天,Seattle Downtown&nbsp;</h3><h3><br /></h3><h3>来西雅图,怎么能不去最最著名的Pike Place Market,派克市场!虽然把两辆12人的Van趴进窄小的停车位颇费了一番功夫,(当时真的很想念我们中西部大气宽敞的停车场),但两个老司机都在一车乘客七嘴八舌的"指导"(Tian Luan) 下顺利搞定。</h3><h3><br /></h3><h3>派克市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全美最大的农贸市场之一。主要经营各种海鲜,鲜花,蜂蜜,奶酪,等等当地物产。一进市场就是"飞鱼"的摊位。一但有顾客购买整条鱼,帮着挑鱼的大叔就会把鱼高高抛起扔给柜台里称重清理的大叔,俗称"飞鱼"。无数游客等看飞鱼表演,无奈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唯一一次表演我还没拍下来😏</h3> <h3>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也在派克市场内,门口排着长队的便是。旁边一家面包店Piroshky Piroshky 似乎人气也超级旺,队伍不比星巴克短,又不知听谁说是百年老店,引得大家纷纷心动。于是兵分两路,一半人排星巴克,一半人排面包店。花花,晓英,和我好不容易排到面包店门口,发现门上赫然印着"创于1992年"... 🤔 我们每样买了一个,外加三个最具特色的三文鱼馅的面包。我们买好面包,正好星巴克小分队也买好了咖啡。就着咖啡吃着各式面包,我觉得都还不错。花花可能觉得上了"百年老店"的当,对面包们评价非常不高,一直嘀咕"我做的比这好吃!"...😃 花花,下次你家烤面包,别忘了叫上我😋</h3> <h3>接下来是队长为第二天比赛热身安排的暴走行动😁......从派克市场暴走至Space needle, 然后又暴走到China Town 吃午饭。吃完饭再暴走回派克市场拿车。烈日骄阳,很是锻练💪😝</h3> <h3>前几天我们住城里每天出城玩,一直都是against traffic, 感觉很爽。今天要在下班高峰期出城去美加边境的小城Bellingham, 终于体会了西雅图堵车的痛苦,赶到Ragnar Northwest Passage 接力赛登记点时已经7点了。</h3><h3><br /></h3><h3>下篇"西雅图不眠夜",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未完待续)<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