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苏州第一初级中学75届4班同学回校记

美友1718542

<h3>  七月14日,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h3><h3>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地上的土块被晒得滚烫滚烫的,火辣辣的太阳撕开了大地的皮。今天,骄阳似火,知了叫得震天响,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h3><h3> 天气虽热,但没有我们这些老童鞋们期盼回到母校的情绪热烈,在黄老师的协调下,金少华群主组织童鞋们愉快的回到了我们吸取知识、指导我们成长的母校。</h3> <h3> 带着兴奋,伴着惊喜踏入这心动的园校,有点伤感,有点彷惶,夹扎着蹉跎。这是人生的起点,这是人生轨迹所走过的风景线,当年义气风发,怀揣梦想屡屡写下爱的奏章,青春的朝气,美满人生的乐符。然不曾有过泪,有过痛,更有过悔。多少个日月叠加,多少个昼夜交替,一幕幕放影机般的动漫生活,没有采排,只有演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博奕,这就是活生生的二八定律,你有多少的不满,有多少的埋怨,在这是都是大染缸里待染的物件。迈着漫漫长步,绕着运动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回忆吧,回忆吧!这里只有回忆,尽可能的在这腾出来仅有点的闲暇时间,尽可能的享受这点点滴滴,走出这校门,一切又是那么的真实,校内校外,只差一笔,心里心外,只差一笑!</h3> <h3>美女童鞋们</h3> <h3>大叔童鞋们</h3> <h3>回校的师生</h3> <h3>认真准备聆听黄老师讲课</h3> <h3>黄老师给同学们讲授中</h3> <h3>同学代表回顾发言</h3> <h3>群主发言</h3> <h3>去看我们以前的教室</h3> <h3>曾经我们的教室</h3> <h3>师生情</h3> <h3>黄老师讲课</h3> <h3>浩哥认真听讲</h3> <h3>  惠荫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古典园林建筑。园址初为明代嘉靖年间归湛初宅园。后属胡汝淳,名“洽隐山房”。园中有“小林屋”水假山,为叠山名家、画家周时臣仿太湖洞庭西山林屋洞设计。位于苏州市临顿路南显子巷18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h3><br></h3><h3> 惠荫园位于苏州市临顿路南显子巷18号(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归湛初宅园。</h3><h3> 1649—1751清顺治六年(1649年),韩馨得此废园,修为栖隐之地,名为“洽隐园”,云壑幽深,竹树沧凉,“小林屋”洞若天开。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园毁于火,惟存水假山。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复,蒋蟠漪篆书“小林屋”洞额。韩是升《小林屋记》云:“洞故仿包山林屋,石床、神钲、玉柱金庭,无不毕具。历二百年,苔藓若封,烟云自吐。”园继归皖人倪莲舫,改称“皖山别墅”。</h3><h3> 1878—1880太平天国时期一度作为某王府,园景有所曾损。同治年间,江苏巡抚李鸿章在此创立安徽会馆及程公祠,作为安徽同乡宴息之所,并重修园林,取名“惠荫园”。苏州知府蒯子范又加扩建,遂有八景:柳荫系舫、柳荫眠琴、屏山听瀑、林屋探奇、藤崖伫月、荷岸观鱼、石窦收云、棕亭霁雪。光绪四至六年(1878—1880年)会馆增筑伫月楼、戏台,并造机房数十间。二十年,张振轩增建安徽先贤祠,李鸿章续拨巨款,命赵宗道修园。并于园北厅堂两廊壁间嵌置“惠荫园八景”石刻,镌吴宝善绘惠荫园总图、洪立朴绘八景分图,以及王凯泰序、阚风楼记、赵宗道识。游园观戏,赋诗作画,经商习工,祭先祀祖,坐堂办公,集于一处,时为惠荫园全盛时期。</h3><h3>民国后,园渐衰,曾设阅报社、游艺场,对外开放,游人甚多。 </h3><h3> 由施剑翘创办从云小学,东部散为民居。50年代初,曾有朝鲜贵宾来此参观。其后会馆、花园俱为第一初级中学(后改为第十中学)使用。1966年以后,学校为建教学大楼和操场,填没水池,拆去部分清代建筑;因挖防空洞,致使假山坍塌,“小林屋”洞淤塞。今存会馆门楼、程公祠、安徽先贤祠及水假山。近几年来,祠堂建筑已由学校陆续加以维修保护。</h3> <h3>同学们在蕙荫园中畅叙古今往来</h3> <h3>回校结束后同学们一起唠嗑聚餐叙情谊</h3> <h3>师恩难忘,同学情难忘,从顽皮孩童一起度过了青春美好时光,到现在两鬓斑白……,让我们回顾以往,展望未来,抛开烦恼,没有高低贵贱,珍惜来之不易的同学情,携手共进,过好余生……</h3> <h3> 期盼二0一九年四月三十号,同学们再次欢聚一堂,畅谈我们那份四十几年后再相聚的同学情怀,留下我们的那份师生之情!</h3><h3><br></h3>

同学

惠荫园

林屋洞

童鞋

苏州市

假山

初级中学

会馆

回校

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