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领风骚一一萧红小学校"朗读方法与指导"交流研讨活动

太阳☀

<h3>  此次活动主讲嘉宾有:陈宏晶、李敏、葛玉石、王春娟、沈艳萍、靖敏丶姜雪梅、张美巍、张惠娟、徐娜几位老师。 </h3><h3> 7月17日,萧红小学校的教师们齐聚学校会议室,参加关于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与指导的有效开展专题讲座。近年来,我校为提高一线教师的学科核心教学技能,语文学科陆续开展了"落实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朗读方法与指导活动。在切实提高学科教师基本功上下功夫,取得了初步成效。 </h3><h3> </h3> <h3> 陈宏晶 女 本科学历 区级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执教的语文课获得市级、省级一等奖 德育实践课获得市级一等奖 自创党史剧《永恒的长征》市级一等奖 。 师者,向日而倾,温暖,平凡,整日与生为伴,已过十八载,一径书声弥漫,即便踏着荆棘,尤不觉苦。感谢萧红这片沃土,让我成长。</h3><div> 教育感言:把机会让给学生,把精华留给学生。把掌声送给学生,把希望带给学生。</div><div> 讲座概况:朗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 “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李敏,女,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级教师,市学科骨干教师,市‘四有’好老师,参加工作18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年级学年组长。执教的语文课多次获省级一等奖。一直坚信,最美丽的教育人生莫过于“爱与责任”的水乳相溶。 以爱心拨动爱心,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勤奋培养勤奋,让每个孩子都充满激情,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h3><h3><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心得体会</div><div>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笔我认为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想读、能读、乐于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div> <h3>  葛玉石, 女,2000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后通过进修学习,2009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同年被评为小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2010 &nbsp;年被评为&nbsp;&nbsp;哈尔滨市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2011年8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13年9月,通过培训及一系列严格测评,取得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的资格。撰写的省级论文《确立“多元化学时观念”》在《黑龙江教育》发表。参与的省级科研课题&nbsp;十一五规划项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于2009年9月完成实验任务,验收合格并结题。参加工作18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赢得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我的教育信条: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h3><h3><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nbsp;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h3><div>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div><div>一、教师范读,传导语感 。</div><div>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div><div>1、正确的朗读。</div><div>2、流畅的朗读。</div><div>3、传神的朗读。</div><div>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div><div>&nbsp;&nbsp;&nbsp;我觉得朗读不是为了读 而读,朗读是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心情感的过程。所以,课堂上,老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情感,比如老师精彩的范读,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动情的语言,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这样才能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深刻。</div> <h3>  王春娟,女,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区骨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h3><div><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div><div> 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它出之于口,入之于心。“读”是理解文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体会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这就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因此说,朗读实际上是对作品进行的再创造。</div> <h3>  沈艳萍 女 本科学历 ,小学一级教师 ,区级骨干教师,现任萧红小学三年六班班主任。 工作中努力每一天,从不懈怠,一心扑在教育上,默默耕耘,不问收获。</h3><div>教育感言: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孩子。倾注心血的爱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内容简介</span></div><div>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儿童在某项活动中由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因能力而导致兴趣,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学生的朗读兴趣与他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创设适合学生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春光灿烂,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div> <h3>  靖敏&nbsp; 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市“四有”好老师,市学科骨干教师。“爱心、耐心、细心”是她的法宝,引领孩子沐浴阳光,引导孩子浸润书香&nbsp;。教育感悟:生命因阅读而幸福,教育因执著而精彩!</h3><h3><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h3><h3>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色彩和闪光点,而“朗读”是表现色彩和挖掘闪光点的重要途径。是课堂上主要的活动形式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注重朗读的指导,充分的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动态语言,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机的结合起来,我相信一定会让朗读这一项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做的更好、更扎实。</h3> <h3>  姜雪梅,女,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本科学历,区级学科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现任萧红小学四年六班班主任工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责任心强,任劳任怨。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多次参加基本功大赛,先后获市级写字课大赛一等奖、市级德育实践课一等奖,区级“探索杯”、“精英杯”、“烛光杯”教学一等奖。在班主任工作中,严中有爱,耐心细致,使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班貌。多次获市、区优秀教师称号。</h3><div><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div><div>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创设朗读情景,增强课堂趣味性,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对重点语句进行赏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点拨朗读技巧,用智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div> <h3>  张美巍,女,1984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区级骨干教师,现任呼兰区萧红小学班主任。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获“区级记大功”等奖励。在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她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对待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用爱心包围着每一个孩子。她的教育格言:学生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学生的收获就是老师的收获。</h3><h3><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h3><h3> 朗读教学是一种有声、有形的阅读教学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朗读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因为朗读教学可以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细心指导,学生的刻苦练习、成功体验,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nbsp;</h3><div><br></div> <h3>  张惠娟,女。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三尺讲台,已度过了十八个春秋,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工作勤奋、踏实、认真。多次获得市、区优秀班主任。得到领导和家长的好评。教育格言是: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呢?教师的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h3><div><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div><div>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抓好朗读训练,用智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语文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生气勃勃。</div><div><br></div> <h3>  徐娜,女,生于1978年,1996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一级教师,参加工作21年,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区级、市级语文学科骨干和市级优秀教师。在各级公开课上也屡创佳绩,先后在国家、省、市级赛课中获奖。</h3><h3><font color="#39b54a">内容简介</font></h3><h3>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效用,必须注意讲究朗读训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h3><div><br></div> <h3>  经过这次讲座培训,所有老师都燃起了对朗读的兴趣。老师们的朗读技巧更丰富了,朗读水平提高了。结束时,大家都对此次讲座意犹未尽。</h3>

朗读

学生

语文

教学

骨干教师

教师

班主任

小学

本科学历

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