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乘坐着喜悦号告别了北九州港,巨轮缓缓地向日本最南端的城市一一长崎挺进。长崎的位置与我国的上海基本平行,直线相距800公里。1997年上海市与长崎县缔结为友好城市。</h3> <h3>由于长崎是全世界中曾被原子弹爆炸过的两个城市之一,对长崎的状态一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天刚亮,我就倚窗观看外面的景色,想获取些异样的风光。窗外水气弥漫,迷迷茫茫的一片,只看见船尾划出的白色浪花。</h3> <h3>大风哥也来助阵,帮太阳迅速地将蒙蒙雾气吹走了,湛蓝色的天空留下了大风哥俩的头像剪影。你看,大风哥撅起嘴巴的样子是不是挺用力的呀。再看看前方,长崎岛正衣冠楚楚地迎接我们呢。</h3><h3><br></h3> <h3>邮轮好像故意地拖延时间入港,渐渐地我们隐约看见远处满是苍绿色的山峦,大大小小的岛屿若隐若现,很像中国水墨画一样,创造了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光线越来越好,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长崎港的尊容。长崎港不仅比九州港规模大,而且更具备了造船条件,那三台龙门吊似乎证明了铸造大型船只的可能。</h3> <h3>“到了!到了!”船上的人们躁动起来,有的回寝室拿行李准备下船,有的赶快离开餐桌跑到甲板上眺望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还有的忙不迭地抢个好位置与这个历经苍桑的城市拍照。总之大家各司其职,各就各位。</h3><h3><br></h3> <h3>今天长崎的天气格外好,人人都显得精神抖擞,老伴也兴致勃勃地应邀留影。</h3> <h3>由于有参照物的出现,喜悦号似乎提高了航速,海面上的一座大桥映入眼帘。早就有耳闻,它是长崎著名的“女神大桥”。据说女神大桥是一座以最短距离连接被长崎港分割成长崎南部和西部的斜拉桥。大桥全长1289米是九州最长的桥梁。女神大桥以其优雅的展翼外形赢得了“维纳斯之翼”的爱称,成为长崎市的地标建筑。</h3> <h3>临近码头了,喜悦号调转了船头,海面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水辙,那水波多像林海雪原上的车辙呀!似乎陆地上的景物海上同样也可以找到,大自然就是这样公平地造物呀。</h3> <h3>我们终于上岸了,突然有了一种十分踏实稳定的感觉,看来落地的感觉要比漂在海上的感觉好得多呀。回头看看这大块头一一喜悦号,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透着那么精神和帅气,仿佛是穿着一件格子外衣的大帅哥!</h3> <h3>我们乘坐着大巴车直奔长崎著名的旅游胜地“诹访神社”。大巴车穿过市区,我们惊奇地发现了我国曾经使用过的有轨电车。这些路面电车车身很窄,车身不长,就连站台也只有一小条儿。车辆间隔5分钟左右运行,车票成人100日元,相当人民币6元,儿童减半。当日所购车票无论到哪儿都通用,很像我们以前用的地铁车票。电车有专用轨道,又受特殊“绿灯”照顾,其它车辆禁止驶入,所以比公交车和私家车还省时。</h3> <h3>大巴车路过一条街道,发现有一条类似护城河的水系,上面架有一座石桥,据说叫“眼镜桥”。它是1634年由中国僧侣如定设计的。石桥历经10次水灾,8次地震,周围的钢筋混凝土桥都遭破坏,唯有眼镜桥安然无恙,后被日本史书赞为“日本最古老最有名的石拱桥”,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不过距中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是晚了1000年。</h3> <h3>大巴车停在了离诹访神社不远的“驻轮场”。驻轮场相当于国内的停车场。尽管日本土地资源匮乏,停车场很小而且零零星星散布在犄角旮旯,但停车费并不高。繁华地界每小时100日元,合人民币6元。我们跟随导游沿着蜿蜒曲折的马路向神社走去。穿过马路我们走入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阳光好足,天空好蓝,空气好爽,树木好绿!我仿佛看到了动画片《熊出没》中的景色。其实中国也不乏这样的景致,只是我们整日躲在钢筋水泥堆里,不太常见如此干净的天空罢了。眼下看到这样的环境仿佛回到儿时,倍感亲切与新鲜。</h3> <h3>听导游说,凡是看到宅院里有这种树的一定是有钱的人家。这种造型美观的树叫“线柏”。需要定期修剪,一定要找有精湛园艺技术的工人来修枝,每棵每次的修剪费用要20000日元,相当于1200元人民币。像这个庭院能种上四五棵线柏的,俨然是个收入颇高的家庭。我和老伴在此留影,只是告诉大家这种树叫线柏,日本人把改造环境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点赞的。</h3> <h3>这里的街道车少人也少,行人都靠左行进,不像我们国内一律靠右行。忽然发现违反了行走规律,赶忙纠正走路的位置,那神色匆匆的样子真有点儿“拐卖人口”之嫌。旅友吴淑华为我们抢拍了这张照片,这照片抓拍得真不错,挺真实,我喜欢!</h3> <h3>这条地处旅游胜地的街道,竟然这般安静,只看见我们这些中国游客坦然悠闲地漫步,估计大和民族的后裔们见到这么多的中国人造访本土,会不会联想到他们的前辈侵略中国时所留下的罪恶,怕受到中国后商的讨伐而不敢出门?我们心中暗暗窃喜。</h3> <h3><font color="#010101">听导游说诹坊神社建在一座较高的山上,需要爬上百余阶石阶,很消耗体力。年龄大的老人和腿脚不方便的游客最好量力而行,不要勉强登高。我俩还真不服老,径直奔神社走去,一口气来到神社脚下。只见院子里的树木高大挺拔,参天入云,郁郁葱葱,树干上还系着一圈铜铃。据说这些铃铛日本人称它为“本坪铃”,有除魔避邪的作用,也和中国唐代僧人出使日本,将中国的风铃带到日本而演变成“本坪铃”有关系。</font></h3> <h3>我和老伴急着一睹“诹坊神社”的庐山真面目,便大步流里地来到神社脚下。走上石阶好像快摸到天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海拔太低的缘故,还是神社地基太高的原因,我们反倒觉得自己高大起来了。</h3> <h3>这里的天气很好,阳光很强但没有炙烤的感觉,气温在二十三四度,时而有海风拂面,身边环境一尘不染,倍感舒服。老伴也十分喜欢这里清幽安静的环境,当然少不了留个纪念了。</h3> <h3>既然“本坪铃”有神效,我们也分别在它旁边留个影吧。别的驴友都在攀阶而上,偶有游人往神社塞钱箱捐款的。一般只捐5日元便可,相当于人民币3角钱。因为日语中的五元发音和“缘份”发音相近,所以人们喜欢投五元,愿意与神结缘。</h3> <h3>诹坊神社前有一池温清泉,池上摆放着若干木制长把水舀子,供参拜人清洗用,日本人称它为“手水舍”,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盥洗室”。在这里清洗双手和嘴巴是有严格规定的。先用右手将盛满水的长柄水舀往左手上倒水,然后换左手拿水舀清洗右手,最后再用右手心捧起清水漱口,全程不能将水洒入水池中,以表示对神的尊崇。</h3> <h3>我舀起一些水,只见泉水清冽透亮,闻一闻还有一股甘甜的味道,很是诱人。</h3> <h3>听说长崎鸟居很有名,我们也很好奇。诹访神社的鸟居在后山,入了大门之后从右边一道小门走过去,然后会看见一道红色的鸟居,冷眼一看很像中国的牌坊,只是比牌坊简单多了,没有任何精美的图案和装饰,只有建造的年份写在立柱上,倒也显得朴素。凡是建有鸟居的地方,也就是“神”经过的地方,格外静谧。即使赶上大型参拜活动,人们也都默默地行动,低声细语地讲话,怕惊动了“大神们”。“鸟居”也是给鸟提供休息的地方,故称“鸟居”。</h3><h3><br></h3> <h3>神社大殿前有一匹石雕俊马,体态矫键,传说这是大神们御用的天马。石马对面有一尊类似狮子的兽雕,日本人称它为“狛犬”有震妖除魔作用。</h3> <h3>诹访神社主祭诹访大神和森崎大神。前者主要保佑破除厄运,后者保佑婚姻,日本的年轻人多数都喜欢在此参拜,以求婚姻幸福长久。我们中国人中许多婚姻都是幸福的不长久,长久的也不够幸福,其实也挺悲哀的。我想如果日本人都能婚姻幸福也就不会参拜森崎大神了。</h3> <h3>诹访神社左右两侧也有大大小小的神社,无论规模大小都是干净整齐安静的。偶尔也能看见有人在这里祈愿抽签,挺有意思的。</h3> <h3>参观了一圈,顺着台阶下来,老伴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忽然突发奇想,“喂,老同志,给我拍一张瘦脸的吧。”老伴答应了,这次没有皱眉头。</h3> <h3>再拍一张职业照吧,老伴倒是了解我,找的这个角度还挺好,人显得挺高。</h3> <h3>发现迎面来了一位女士,忙请女士为我们拍了一张。在女士的指导下,拍成了一张类似女警员抓坏蛋的现场照。但这个“坏人”正是女警员的老伴,这女警员真有点儿大义灭亲的品质,哈哈……</h3> <h3>结束了神社的参观,我们乘大巴车路过本应去逛的长崎新地中华街。但因时间的缘故,我们只能坐在车里与他擦肩而过。长崎新地中华街是一条长200米的街道,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设的,保持了纯正的中国建筑风格。在色彩使用上非红即金,图案上非龙即凤,把中国元素都集中在一起。街道两侧有40多家中国餐馆,每逢春节这里热闹非凡,生意自然火爆得不行。</h3> <h3>我们被按时拽到船上,算是从日本离境了。老伴站在阳台上向船对岸望去,看到大片的丘陵地带像是栽满了房子,房子很像火柴盒码成的各种各样的造型,给人感觉很挤,似乎被束缚着一样。密集的民居甚至占领了所有的地面,看不到像国内那样宽阔的街道。想到国内土地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甚至有些浪费现象,真要自省一下呀。</h3> <h3>这是长崎著名的荷兰坡。荷兰人是最早被日本接受贸易往来的外国人,当然荷兰人在此选择了最佳位置修造了别墅区。荷兰坡建在半上腰,是个不长的斜坡,坡两边是些可爱的小商铺,经营一些新颖奇特的小物件和特色食品。小商铺针对大量中国游客的涌入,在醒目的位置挂着“欢迎使用银联卡”的中文卡牌,收益不匪。</h3> <h3>荷兰坡街道周边建有一幢幢幽静别致的西洋楼房,错落有致,别具特色。</h3> <h3>回到喜悦号如同回到租赁的房子中,我们和驴友们一起又来到甲板上吹风。船体的第八层是供游客散步、拍照、小憩;喝酒、饮咖啡的去处。老伴最爱去这里,因为这里有个老伴最爱去的地方一一吸烟室。我爱拍照老伴爱吸烟,去八层,这点我们目标空前一致。我们站立的位置就在吸烟室的对面。你们一定闻到烟草的味道了吧。</h3> <h3>看到没有,这就是尼古丁的作用。笑得多开心呀,一会儿就可以吸烟了!</h3> <h3>看看!吸完烟的呼哥们是不是精神抖擞,难怪有人写了《味道》这首歌。歌里唱道“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原唱辛哓琪把《味道》唱得确实很有味道。估计老伴还不知道有《味道》这首歌呢,要不更有理由吸烟了。</h3> <h3>我发现了船尾的地面上有一块棋盘图,别具一格,于是让老伴拍了一张,怎么样?还可以吧。</h3> <h3>游泳池的水很清很亮,趁着多没人游泳再拍一次吧,效果也不错吧。</h3> <h3>今天老伴高兴,我们在驴友的撺掇下,又被当成道具来回地搬动着拍照。大家的美意我们必须遵从,微笑应该是最好的回报。</h3> <h3>与时俱进,我们也学着年轻人的样子做个红心手势,看上去真有点儿“老黄瓜刷绿漆的感觉,不嫩假装嫩”吧。</h3> <h3>八层的两侧船舷呈大U字形,共长600米,布置风格多样,怎么看都适合拍片,于是有了下面几张相片。</h3> <h3>俨然站在自家的走廊里,但这绝对不可能呀。</h3> <h3>好环境好心境,从心里高兴得不行不行的。</h3> <h3>低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就叫“没事偷着乐”吧。</h3> <h3>夕阳把最后的余辉无私地洒向海面,喜悦号像披上了霞衣,一片金色高贵而华丽。我们也被斜阳美容了,显得精神焕发年轻了许多。</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阳好像到海里去游泳了,光线暗了些,但我们依然喜欢这样淡然的风景。</font></h3> <h3>在船尾我们遇到了两位来自承德的驴友,她俩拍照水平不亚于摄影发烧友。二位驴友互相拍照,但苦于不能合影,于是我便为二位驴友拍了这两张逆光照片。</h3> <h3>大方文雅知性的姐俩多漂亮!靓而不妖,举手投足都有文化范儿。</h3> <h3>第二天,我们在船头甲板上抓住了最后的共处,互相为对方拍照留念。姐俩托起初升的太阳,激动无比,相信她们心中一定也有诗和远方,憧憬着美好的希望。</h3> <h3>拥抱你,我们心中水远不落的太阳。</h3> <h3>老伴也用手托起旭日,我问老伴:“你手心中的太阳是谁?”老伴肯定地回答:“当然是优优!”优优是我们可爱的孙子。那语气坚定到了极致。这就是一位普通爷爷对孙子的所有一一“心中的太阳"。</h3> <h3>望着心中的太阳,张开手臂去迎接未来。</h3> <h3>肩上扛着太阳,任重而道远。</h3> <h3>携手共进,迎接太阳,拥抱明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