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巴厘,梦幻蓝梦

皓妈

<h3>  在看完八集扶摇后,航班终于在巴厘岛努拉莱伊机场降落。</h3><h3> 曾经信誓旦旦说绝不跟团旅行,这次暑假临时选择了巴厘岛,无奈英文太蹩脚,又来不及做攻略,只能选择了方便快捷的跟团游。</h3><h3> 巴厘岛,印尼17000多座岛屿中的一个,以她的美丽浪漫,万种风情闻名于世。全岛陆地面积5600多平方公里,仅仅只有我们常德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到。</h3><h3> </h3> <h3>  巴厘岛几乎全民信教,其中80%信奉印度教,巴厘岛的信徒们信守着一日三餐有饭吃便是最大的幸福。我喜欢有信仰的民族,因为有信仰的人内心一定是善良的,他们会有自己的坚守,会愿意去接纳去包容别人。</h3> <h3>  如果不是坐在车上不方便,我一定拍下这些孩子们最纯净的眼神和最幸福的笑容。</h3> <h3>  所以巴厘岛最大的特点:庙多--家家户户都有庙,而且每家每户修的庙都会比自己的住宅花上更多的心思;神多---路有路神,海有海神。</h3><h3> 因为不懂印度教的禁忌所以不敢拍下太多的神。只能怀着敬畏之心一一打量。</h3> <h3>巴厘岛私房的特点,院子大,房屋小,庙建得永远比房屋精致。</h3> <h3>院门处那棵高高的、开着黄色花的便是鸡蛋树。</h3> <h3>  鸡蛋花被誉为印尼的国花</h3> <h3>车拍实在没办法保证效果</h3> <h3>  巴厘岛几乎没有交通指示灯,路边却立有路神。车辆都会互相礼让,有掉头车辆直行车会主动减速让行。因为有信仰,所以他们不急不燥不嗔不怒。</h3> <h3>  像这样围着黑白格的神像,都是被供奉了十五年以上的,黑与白的搭配,寓意黑白分明,是非分明。</h3> <h3>  所以在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度,人们对既定的制度说一不二,人们的行为是非分明。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没有一个人不遵守,没有一个人钻空子;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发生交通事故,不管你伤到什么程度,都必须对车辆损坏进行赔偿。</h3> <h3>  巴厘岛靠近赤道,常年紫外线照射下,这里的人们皮肤粗糙黝黑,但是我坚信他们内心一定藏着我们看不到的小浪漫,小清新。</h3> <h3>破烂围栏边有花</h3> <h3>墙边有花</h3> <h3>院子里溢出的花香</h3> <h3>一支国花出墙来</h3> <h3>  国花--鸡蛋花,鸡蛋花有三种颜色:白,黄,粉,香气浓郁,酒店拍下的没有盛开的。在巴厘岛,家家户户都会种下至少一棵鸡蛋树,鸡蛋花会用来祭神。</h3> <h3>  这种小纸盒里面放了鲜花,是岛民用来祭神的,每天一次,祭拜地点可以是任何地方。神位旁边伞形物,是供神休息的场所。不同信仰之间真是有着云泥之别,我们中国人听到鬼神是避之不及,而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人却唯恐不能把鬼神请进家来。</h3> <h3>  跟团游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能在我想要下车的时候随时下车,不能去仔细看看自己喜欢的某间房子,某个院子,某一棵树,某一朵花,某... 而且车拍的图片超级不合格。</h3><h3> 其实印尼的民居真的很有特色,总是路过却没办法拍出它最美的样子,真的好遗憾。</h3> <h3>  街头也好,住宅院子里也好,随处可见各色开花的树。爱花的人你说他能是粗糙的吗?</h3> <h3>还有乌鲁瓦图拍到的花</h3> <h3>翻过这个缓坡,就是印度洋,满目只有海天相接</h3> <h3>印度洋就这样映入眼帘</h3> <h3>蓝的天,蓝的海</h3> <h3>模特:小7</h3> <h3>野猴妈妈抱着小猴,就这样端坐在路边。乖巧的眼神,让你不得不把手中的吃食省给她和孩子吃。</h3> <h3>  尽管游人不断从野猴身边走过,她们还是悠然自得地躲在荫凉处休憩,丝毫不惧人。人们喜欢跟她们分享手中的食物,野猴们慢条斯理地吃着,仿佛在细细品味一顿下午茶。</h3> <h3>  乌鲁瓦图断崖,她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情人崖,相传一对相爱的恋人因为门户不对,他们的爱情得不到家庭的祝福,被迫在此处跳崖殉情</h3> <h3>  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不实行小费,而印尼是个例外。原因是其曾很长时间被沦为欧美国家殖民地,"小费"这一欧美国家的惯例在印尼独立后依然传承了下来。</h3> <h3>  住酒店,用餐,或者当你接受劳动人员为你提供的其他各种服务后,一般都要向服务人员支付小金额的小费,一般是一万印尼盾(折合人民币5元左右)。这一万印尼盾会让服务人员心情变得相当雀跃,我理解为他们认为你对他们的服务相当满意于是用这样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所以他们的内心应该是满足的。羡慕他们内心的这种简单的小美好。</h3><h3> </h3> <h3>  但是在落地签时,印尼海关公职人员索要小费的行为让我很不齿,后来有个发现又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很尴尬:除了我们祖国人民,其他国家公民好像都没有将小费夹在护照中以求顺利通关的行为,而且海关工作人员貌似只会向中国人索要。</h3><h3> 后来我自调侃说中国人民将腐败行为带到了世界各地,可其实内心是悲哀的。</h3> <h3>  我们的地导是位50岁的大哥,名叫Kevin,华裔。曾在台湾生活过15年,目前定居巴厘岛,所以操着一口好听的台湾腔。儿女一个在新加坡工作,一个在新加坡念书,自己在巴厘岛这边有几处投资,平时做做运动,健健身,闲来无事带个团娱乐娱乐。哈,这样惬意的生活真让人羡慕!</h3> <h3>  车上赶路的时间,他便会和我们聊一聊巴厘岛的风土人情,我总会细心聆听。去一个地方旅行就只是为了沿途风景,这个观念不知什么时候在我脑中被颠覆了。旅途中我们可以做的其实可以更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然后用脑袋去记住,接着用笔写下来,最后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了。</h3> <h3>金巴兰海滩--被称为世界最美海滩日落之一的金巴兰海滩日落,果然名不虚传。</h3> <h3>  旅行中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给这两位Mr.H拍照。看着他俩同框,便是一种温柔。</h3> <h3>  喜欢大海,喜欢她的神秘,喜欢风和日丽下她的静谧;畏惧大海,畏惧她的莫测,畏惧风起云涌时她的咆哮。</h3> <h3>这样的风起云涌是不是会有点吓人</h3> <h3>旁边和前面的大姐被惊吓到的尖叫声还真是让我有点招架不住。</h3> <h3>断崖边的风平浪静</h3> <h3>恶魔眼泪的安然宁静</h3> <h3>乌鲁瓦图印度洋的海天相接</h3> <h3>蓝梦岛的风和日丽</h3> <h3>恶魔眼泪的惊涛拍岸</h3> <h3>恶魔眼泪的惊涛拍岸</h3> <h3>恶魔眼泪的惊涛拍岸</h3> <h3>  恶魔眼泪的惊涛拍岸,恶魔眼泪的由来顾名思义:凶险又惹人怜爱,美丽却又危险</h3> <h3>  露个脸,还是觉得小Mr.H镜头下的我们才能见人😂</h3> <h3>  应小Mr.H要求,多让他上上镜,发现小H同学最近拍照表情有进步哈。</h3> <h3>我要等待最好的时机,为你们记下这惊涛骇浪的场景。</h3> <h3>  海南的天涯海角,北海的银滩素来闻名。这次来到巴厘岛才发现,要比原生态,天涯海角比不过海神庙;要比沙滩,北海比不过金巴兰;要比海水,亚龙湾蓝不过蓝梦岛;要比海浪,大东海大不过总统沙滩。</h3> <h3>海神庙的浅滩</h3> <h3>  海神庙的浅滩里可以翻到螃蟹、寄居蟹和很多小型海生物。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寻找着,雀跃着</h3> <h3>偶然发现一个好大的海胆</h3> <h3>后来才发现其实这里海胆成片</h3> <h3>蓝梦岛的梦幻蓝</h3> <h3>蓝梦岛的梦幻蓝</h3> <h3>  本人踩着油桶将脸和手机埋到水下亲自拍摄的海鱼,因为大小Mr.H描述的水底世界实在太美了,抵挡不住诱惑,克服心理障碍拍到的实在没有美感海鱼,完全是为了纪念。</h3><h3> 此处论一百遍学会游泳的重要性!!!</h3> <h3>  有位和我一样想要看鱼的大姐,估计我的姿势比她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应该比她下水下得再深一点😂,至少我是站在水里,而不是蹲着的</h3> <h3>  蓝梦岛这样的秋千我们都是第一次荡</h3> <h3>玩得很嗨呀</h3> <h3>  总统沙滩的滔天海浪。</h3><h3> 小Mr.H在这采取懒人玩法,直接往沙滩上一坐,任凭海浪将他在海滩上冲得滚来滚去。还真是胖人之所以懒,懒人之所以胖啊😂😂</h3> <h3>  这里的海浪是冲浪爱好者的首选,层层巨浪中冲浪者的身影忽隐忽现。同行的这对抓紧时间秀恩爱</h3> <h3>还有这与大海无缝连接的无边泳池</h3> <h3>人在海中or人在泳池?</h3> <h3>  巴厘岛的百香果居然是黄色的,里面的果肉是白色,很特别的是完全没有酸味,甜甜的</h3><h3><br /></h3> <h3>  印尼食物的口味和我们相差甚远</h3> <h3>  这家脏鸭餐居然只拍了就餐环境,忘记拍实物,原谅我实在对食物不大计较。</h3><h3> 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与美食的关系不大,有则是好,没有也能填饱肚子。</h3> <h3>  这顿海鲜火锅应该是Kevin照着我们湖南人口味安排,一个个吃得超级尽兴。这个啤酒和我们的七度一个味呢!</h3> <h3>  四天印尼餐吃下来我居然长胖了,是谁说的到巴厘岛一定会饿瘦,我想说我们仨是个特例😂😂</h3><h3> 还有淡化的海水,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的衣服,永远也洗不干净的澡,永远也洗不干净的头发。</h3><h3> 我想这种随遇而安应该源于我们对旅行意义的理解,不是一段享乐,而是一场修行。走进一个陌生的地方,融入他们,小Mr.H也说要入乡随俗才对。</h3><h3> 所以只要心中有信仰,哪怕在印度洋底我们也能燃起篝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