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蓝蛙农场体验之旅

树国

<h3>  2018年7月11日,我和妻子带着十岁的外孙,应邀到绍兴市柯桥区下灶村的蓝蛙农场小住几天,开始了一段别有兴味的生活体验。</h3><div> 五十年前,我曾经是下放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我妻子则是安徽农村土生土长的当地知青,所以,我们对于农村是不陌生的。但是这次我们是以退休人员的身份,去看望在浙江农村艰苦创业的亲戚,尤其是为了让小外孙去见识见识农村生活,这就是完全不同的心态和结果了。</div><div> 小崔今年37岁,是我妻子的外甥女,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曾经赴韩国进修,在上海曙光医院当过护士,可是为了创业,她与丈夫小郑毅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来到了绍兴,去年承包了60多亩土地,开办了一个“蓝蛙农场”。</div><div> 蓝蛙农场包括几个鱼塘、几个塑料大棚,一片山坡和一些荒地。小崔夫妻俩在塘里放养了鱼苗和小虾,饲养了鸡鸭鹅和山羊、兔子,当然也少不了狗和猫。他们还种植了玉米、黄豆和各类瓜果蔬菜,还要养育一双幼小的儿女,家里地里的活儿实在多得忙不过来,一年多来,他们晒黑了,累瘦了,年迈的父母看见了,心疼得掉泪。劝他们放弃这个农场,找个轻松点的活做,但他们却坚定地表示:“年轻人不能贪图安逸,活着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不仅仅为了挣钱,更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吃点苦怕什么?”</div><div> 趁着父母带着孙子从安徽来探亲,小崔邀请我们也到蓝蛙农场玩玩,亲戚间也可再次相聚。于是,就有了这次农场生活的体验之旅。</div><div> 蓝蛙农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下灶村,四周山清水秀,能望见会稽山的顶峰香炉峰。</div> <h3>农场的主人小郑和小崔夫妻要凭两人之力管理这偌大的一片家业,实属不易。这里有草莓蔬菜大棚,有散养的鸡鸭鹅群。</h3> <h3>喂食时,鸡群蜂拥而至。</h3> <h3>鹅群在鱼塘里嬉游的情景无疑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h3> <h3>庭院里的小鸭子给农场增添了活跃的气氛。</h3> <h3>十几只山羊有大有小。</h3> <h3>山羊在果实累累的梨树下吃着草。</h3> <h3>一角的笼子里还关着两只兔子。</h3> <h3>新买的小黑鸡还没有熟悉自己的新家。</h3> <h3>白色的鹅群则显得悠闲自在。</h3> <h3>地里的玉米缺乏精耕细作,长势仍然不错。</h3> <h3>向日葵迎着阳光抬起骄傲的头。</h3> <h3>藤叶和杂草也难掩粗壮的南瓜。</h3> <h3>新栽的桃树两三年后就能开花结果,听说春季到来的时候,山上白色的樱花、梨花争相开放,再加上粉色的桃花将会更美。</h3> <h3>院子里有小狗看家。</h3> <h3>地里也少不了看护庄稼的忠犬。</h3> <h3>整个农场有十几条狗呢!</h3> <h3>看,这里也有一条!</h3> <h3>哪怕是还未成年的狗,也会在外人来访时发出欢迎的叫声。</h3> <h3>阴天浓密的云层,映照在鱼塘宁静的水面上。</h3> <h3>晴天湛蓝的天空上飘着雪白的云朵。</h3> <h3>群山环抱的秀丽景色不亚于某些需要买票才能进入的景点。</h3> <h3>住宿条件比较简陋,但一排整齐的工棚也足以遮风避雨。</h3> <h3>三座柴火炉子可以供人们野炊使用,弥补了电磁炉的不足。</h3> <h3>从无烧柴经验的人也不是上来就能得心应手的哦!</h3> <h3>农场面积太大,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两口子怎么忙得过来?瞧有些地方杂草都有人那么高了。</h3> <h3>小郑挥动割草机的身影真可谓飒爽英姿!</h3> <h3>后山上除了果树,还养着几箱蜜蜂。</h3> <h3>竹林里春天里可以挖到鲜笋。</h3> <h3>农场的女主人小崔。</h3> <h3>她的可爱的儿子和女儿。</h3> <h3>早餐虽然简单却很新鲜营养。</h3> <h3>露天吃饭畅快凉爽。</h3> <h3>中餐围坐一桌其乐融融。</h3> <h3>有时难免意外的损失,令人烦恼。</h3> <h3>但是收获的喜悦还是主要的。虾笼里倒出来的虾子是活蹦乱跳的。</h3> <h3>这条鲤鱼够全家吃一顿了。</h3> <h3>网子上抓到的鱼还太小,放回鱼塘吧!</h3> <h3>刚摘下的毛豆在大上海却是很难享受到的。</h3> <h3>自己地里的西瓜个头不大,却真的很甜。</h3> <h3>长豇豆挂满了藤架。</h3> <h3>这些都是真正不施农药和化肥的有机食品。</h3> <h3>后山上建了一个亭子,亲戚们难得合了个影。</h3> <h3>玉米棒子又香又糯。</h3> <h3>来这里度假,几个人坐在棚子下的秋千椅子上聊聊天,该有多么惬意。</h3> <h3>你想试试吗?</h3> <h3>用旧轮胎固定在木板上,再装上四个万向轮,就成了一个小童车。</h3> <h3>几个小轮胎车连成一串,像不像一列小火车?多有创意!</h3> <h3>一个大人可以轻易地拉动一列小火车,孩子们坐着好开心!</h3> <h3>亲手摘一摘豆角。</h3> <h3>摸一摸活鱼。</h3> <h3>荡一荡秋千。</h3> <h3>跟大人一起捞回来的虾子。</h3> <h3>这种独角仙大城市里是看不到的。</h3> <h3>亲手抓到的蟋蟀,还有一只甲虫抱住了一只蝗虫。</h3> <h3><font color="#010101">像几十年前那样举起扫帚扑蜻蜓,有返老还童的感觉。</font></h3> <h3>外孙模仿得像不像?</h3> <h3>两岁大的小女孩也举起了网杆。</h3> <h3>哥哥们自然不甘落后。</h3> <h3>小猫很粘人。</h3> <h3>安静下来时画画写字。孩子们什么时候玩得这样痛快过呀!我悄悄地问外孙,出来几天了,你想爸爸妈妈吗?他很干脆地回答:“不想!”</h3> <h3>小郑抓住了一只老母鸡,要用它招待我们,这可是真正的土鸡哦,你看了是否馋涎欲滴呢?</h3> <h3>小郑小崔和他们的小女儿吃得多香!</h3> <h3>我们和外孙也吃得津津有味。</h3> <h3>傍晚,天边的晚霞把蓝蛙农场映照得格外迷人。</h3> <h3>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蓝蛙农场了,真有些依依不舍。说实话,蓝蛙农场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管理也很粗放,但是我们能要求两个人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改变一切吗?这么多活靠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干不完的。我不禁为他们担心,询问起他们对今后发展的设想。</h3><h3> 小崔向我吐露了心声。她说,我们办这个农场,主要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实现一个梦想。现在的中国,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缺乏同伴,也由于家长们的急功近利的过分要求,整天关在家庭的小圈子里,远离大自然,体质弱,反应敏感,自制力差,求知欲和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弱,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自己的儿子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自从他来到农场以后,有了显著的改观。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蓝蛙农场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帮助城市儿童接触大自然,焕发童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体质和各方面的反应能力的训练基地。如果事实进一步证明是成功的,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模式推向全国去。这不是我们帮助无数父母解决了最大的心头之忧,脚踏实地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吗?</h3><h3> 听了小崔的这一席话,我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看到外孙这两天的可喜变化,我也觉得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h3><h3> 这一次的蓝蛙农场的体验之旅,真的是获益匪浅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