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意如的《聊将锦瑟记流年》(六十七)

烟云

<h3>黄仲则,这样一个寂寞的人,却不是冷淡的人,他的诗中有许多怀人之作,都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忧郁又深情的人。如“鸡鸣喔喔风雨晦,此恨别久君自知”(《短歌别华峰》);“不见故人闻旧曲,水西楼下立多时”(《湖上杂感》);“知君五载杭州住,一梦西湖一见君”(《岁暮怀人》);“知君怜我重肝胆,赠此一片荆轲心”(《以所携剑赠容甫》);“可奈离心争一寸,每逢君弟辄相思”(《赠杨荔裳即寄酬令兄蓉裳》)等。</h3><h3>在京城一个凄冷的雨夜,他写了一首诗给住在内城的友人映垣,说道:<br></h3><h3>冷雨疏花不共看,萧萧风思满长安。<br>虚堂昨夜秋衾薄,隔一重城各自寒。<br>——《怀映垣内城》<br>先就诗题中的“内城”二字,简单介绍一下:清朝时期,老北京城从外到内分四块区域,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它们之间有城墙相隔。一墙相隔的,不仅仅是城区的不同,还有居民身份地位的不同。<br>这首诗中用了一些色调比较空冷的意象,有“冷雨”、“疏花”、“萧萧秋风”、“虚堂”、“秋夜”、“薄衾”,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就把诗人心境中的悲凉情绪凸显出来了。<br>这一生冗长琐碎,凄风苦雨。内外一重城,隔不断秋寒,隔断的只是惦念。身处这样的冷雨夜,那沉重似铁又空虚如雾的寂寞会突然降临。想起世情翻覆,不免心事如潮。人如雨中疏花,不胜唏嘘。<br>乾隆四十五年八月,32岁的仲则再应顺天乡试,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乡试。九月初七日,得知落榜,作《移家南旋是日报罢》:<br>朝来送母上河梁,榜底惊传一字康。<br>咫尺身家分去住,霎时心迹盼行藏。<br>岂宜便绝风云路,但悔不为田舍郎。<br>最是难酬亲苦节,欲笺幽恨叩苍苍。<br>“惊传”二字活画出他落第后的失意。又是一年科考不成。屡试不中,回想数年来京华一梦,他心生悔意,托正在京师应试的稚存护送家人南返。<br>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仲则落榜的惊惶之感以及不得不追求功名的无奈。以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论,黄仲则这样的穷书生除了科举之外别无他途可以活得更好,虽说“悔不为田舍郎”,但于他也只是无奈之说,像他这样心气皆高的读书人是不可能真的去种地的。但从客观上来说,他对当初自已卖掉老家田地,举家搬迁到京城,这一举措还是有悔恨的,如果不卖掉老家的田地,就可以做个“田舍郎”,就不会让老母亲再受颠沛流离之苦,也反映出他心理上的矛盾之情。从现实层面上来看,科举不第显然是黄仲则经历的最沉痛的打击,之所以在他的诗歌中直接提到的并不多,是因为他将这种愁苦最终归结为不遇之愁,表现得更为忧愤。<br>黄仲则他尤以承亲奉母为念,甚至以奉养老母来决定自已的行藏,有他的诗句为证:“斯游端合决行藏,亲老何堪久贫贱”(《东阿道中逢汪剑潭》);“同作浪游因母养,今知难得是亲年”(《闻稚存丁母忧》;“自过中年厌此身,劳劳生计为衰亲”(《述怀示友人》)等。据《清史稿.黄景仁传》记载,他一生都有以母老客游四方、觅升斗为养之说,他对老母的孝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决定了他对科举考试的态度,他并不向往功名富贵,他知道“一第比登天”,他只是希望通过参加乡试,可以获得供养家室的基本生活,也可以回报母亲对自已多年的养育之恩。八次应试,均告失败,科举不如意,每每使其心生愧疚,屡屡以未报母恩为恨,“最是难酬亲苦节,欲笺幽恨叩苍苍”。他还有许多思亲诗中如是写道:“敢喜无事贫,所愧有亲养”(《岁暮篇》);“老亲日月倚门望,试问游子何时归”(《沙洲行》)。他的诗中频频出现苦恼、惭愧、忏悔、怨恨、屈辱、忧虑、无望等伤感的基调,也正是因为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太强,对亲人的感情太深,乡情家思、羁愁旅恨才会大量的表现,均是实写,具有特别的真切感。<br>读书笔记 2018.7.13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