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上过早吃的还是武汉的米粉、面窝,中午已飞越云端,到达泰国,尝到美味可口的椰浆西米露和胡萝卜羹了。</h3><h3> 生活就是这么美妙,7月13日,我们开启了夏日清迈之旅。</h3> <h3> 现在正值泰国的雨季,素贴山上云雾缭绕,不时下一阵小雨,把山上的花草树木冲刷得格外光润艳丽。不时有色彩斑斓的蝴蝶煽动双翼翻飞于花间。</h3> <h3> 我们先来到蒲屏皇宫。这是泰国皇室的避暑行宫,花园内草木葱郁,花木秀丽,王宫白墙黄瓦,建筑格调雅致,坐落在周围的青山之中,自有一分清凉平和之美。</h3><h3><br></h3><h3> 与我同行的姐妹更美,在我的镜头下,她们给这里增色不少!</h3> 走在路上,忽见一棵树上满是像大喇叭形状的白的黄的花,我用识花软件一查,才知道这就是慕名已久的曼陀罗花。<div> 在中国,曼陀罗被称为佛教的灵洁圣物,只有天生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见着她,见到它能给人带来无止息的幸福。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观世界,寡欲走红尘,手中无物,万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无蕊的白花就被人们看作神的化身,象征着空心,无心和安心。</div> <h3> 我的身后是一片人工湖,景观颇有瑞士风格。听导游介绍,是因为国王的母亲喜欢瑞士,所以特意设计成这样。我也是母亲,虽不敢奢求自己将来有如此待遇,但也希望我的孩子早日懂事成人,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不让我操心就行了。</h3> <h3> 我们又来到双龙寺。这里是泰国著名的佛教避暑胜地,是一座由白象选址、皇室建造,充满传奇色彩的庙宇,传说有位锡兰高僧带了几颗佛舍利到泰国,其中一颗在兰纳第六个王的寺庙供奉了13年,他为了想让自己的百姓也能够供奉佛舍利,所以就让4位小兵跟随自己的白象寻找圣地。大象一直往现在的素贴山,就在现在所看到的塔处停下,然后白象死了。王就建立塔在这里,让他的人民也可以供奉释迦牟尼的舍利。又由于山路两旁有两只金龙守护,所以便叫做“双龙寺”。</h3><h3> 导游介绍,这里跟中国不一样,庙宇和佛像是可以拍照的,所以我才拍了两张。</h3> <h3> 据说,菠萝蜜树的寿命不过三、四十年,而这棵双龙寺前庭的老树却有百余年历史了,而且还硕果累累。</h3> <h3> 另外,我还亲眼看到了慕名更久的菩提树,以及第一次听说的佛诞树。</h3> <h3> 第二天,我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到达清莱,先参观黑庙。</h3> <h3> 其实它不是庙,而是一座博物馆。它的创造者是泰国著名艺术家Thawan Duchanee,他的画作在当地相当著名,价值不菲;但他并不就此停步,在清菜自资修建了一个巨型的花园式博物馆,由多座原木结构的泰式庙宇大殿组成。</h3> <h3> 博物馆主题是地狱及死亡。他穷毕生精力搜集了大量难以想象的关于死亡、地狱的展品,包括数千年前的兽骨,原始民族的猎杀工具,各式各样的古代工具、古董和标本等,用现代装置艺术的手法,把展品融合成一件一件的艺术品。例如用水牛角构成的巨型座椅;古代木船上的魔鬼浮雕;吊在半空的风干动物皮造成的风铃装置等。</h3> <h3> 在回停车场的路边,我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卖青椰的:把外皮全部切掉,只将椰肉和椰汁放在塑料碗里冰冻,要吃时,只用吸管插入椰肉,便可喝到清凉微甜的椰汁;喝完之后,用配送的小勺子,舀着吃那柔软幼滑略带奶香的椰肉。那感觉,真爽!</h3><h3><br></h3><h3> 这里的小菠萝、山竹、桂圆、芭蕉都是好吃又便宜。</h3> <h3> 水果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果出墙来。路边,我发现有绿植伸出墙头,定睛一看,认出是火龙果。它的花与昙花有些相似。</h3> <h3> 离开黑庙,我们又乘车来到白庙。</h3><h3><br></h3><h3> 泰国的寺庙大多是金碧辉煌、金光闪闪的,而清莱的白庙,却以它的纯白独树一帜, 别具特色。阳光下,这座白色的庙宇徜徉在蔚蓝的天空, 闪着炫目耀眼光芒,就像一件美丽的艺术作品。</h3> <h3> 白庙又名灵光寺,建于1998年,由泰国著名建筑师(原为画家)Chalermchai Kositpipat设计建造,建庙资金来自他二十年来的积蓄,以及有心人的捐献,他在建造中间曾经几次修改图纸,工程做的特别慢。但也正因为他对佛祖的忠诚 ,还有对建筑设计的执着,造就了这么一个精细,完美的寺庙。</h3> <h3> 总感觉自己运气很好。我们来泰国旅游的这个时间,正是雨季,天气预报也是有雨。可我们到达白庙时,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天空蔚蓝。把白庙衬托得格外纯洁。</h3> <h3> 这座寺庙为什么要为白色,他说:白色代表了纯洁,闪闪发光的玻璃片是智慧的象征。</h3> <h3> 大殿外是一片洁白,里面的四壁却是花团锦簇,那里是Chalermchai先生的绘画世界。这位有着奇思妙想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画家。他笔下的大千世界似乎要诠释的也是到达天堂的往生之路。</h3> <h3> 我们一行人都被震撼了!</h3><h3><br></h3><h3> 啧啧赞叹不绝于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h3> <h3> 从清莱回程清迈的路上,我们经过一处温泉。这里的温泉货真价实,温度低的可以泡脚,温度高的可以煮熟鸡蛋。我花20泰铢买了3个,剥开一看,果然煮熟了。而且蛋黄软软稀稀的,蛋白幼嫩,非常好吃。</h3><h3><br></h3><h3> 我们同行的党代表游兴盎然,买了生鸡蛋自己在泉眼处亲自煮。</h3><h3><br></h3><h3> 还有一处泉眼,喷出的水柱可达七、八米,自带热汽,山风一吹,温热的水雾就弥漫开来。这种景观我也是头一次见到。</h3> <h3> 第三天,我们乘坐嘟嘟车,跨过护城河,进入清迈古城。</h3> <h3> 先到达三王纪念广场。</h3><h3><br></h3> <h3> 再游大塔寺。</h3><h3> 它位于清迈古城的中央,拥有着5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清迈最高的建筑。</h3> <h3> 寺庙中间有一座兰纳式的大佛塔。 这座大佛塔建造于公元1441年,原高有90公尺。它曾经经历了1545年大地震和16世纪泰缅战争,在自然灾害和战火的侵害之下佛塔已经变得倾斜,如今只剩下了60公尺高,原来存在大佛塔东面神槛的玉佛,后来也转移到了曼谷的玉佛寺。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政府出资重修了大佛塔和大塔寺,这让它基本保持了原貌。</h3> <h3> 它虽然不像其他的泰国寺庙一样金碧辉煌,但是显得更加高大宏伟一些。寺院非常的静谧,看着褪去繁华的佛塔,依旧可以想象出它当年曾经有的辉煌和鼎盛。</h3> <h3> 之后,我们去大象谷骑大象。虽然我是第三次游泰国,之前两次也骑过大象,但这次依然有些小兴奋。</h3> <h3> 大象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会滚木头、踢足球、吹口琴,给主人带帽子,接游客递给的小费。</h3><h3><br></h3><h3> 而且,它还会画画!</h3> <h3> 大象营里的景色也不错。</h3><h3><br></h3><h3> 发现一处小景,是陶制的两个孩童像,开口大笑的样子让游人驻足欣赏。</h3> <h3> 在前往蓝庙的途中,导游让大巴车在一集贸市场边停下,我们去买水果。这里的山竹个个肉色白嫩、饱满,榴莲很软很香,价格也不贵。我发现这里竟然把鸡蛋串起来烧烤。</h3> <h3> 之所以称为蓝庙,是因为外表的主色调为蓝色。建筑风格融合兰纳和缅甸风格,庙里非常多的雕塑和老物件等,非常值得一看。</h3> <h3><font color="#010101"> 蓝庙与白庙的纯白色不同,它在蓝色调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粉、绿、紫等色彩鲜艳的雕塑,配上精美繁复的木质雕刻与闪闪发光的金箔,真的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建筑群。</font></h3> <h3> 和游客扎堆的黑白庙比起来,清迈蓝庙显得低调内敛,其实蓝庙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1894年,比大家都熟知的白庙还要早104年建造。</h3> <h3> 而且这里不收停车费,也不收香火钱。</h3> <h3> 晚上,我们逛古城的周末夜市。</h3><h3><br></h3><h3> 这里物多、路窄、人挤,感觉像二十多年前的扬子江夜市,又像十几年前的汉正街。</h3> <h3> 游清迈有个好处,就是四个晚上都住在同一个酒店,不用每天清理行李奔波。</h3><h3><br></h3><h3> 吃自助早餐时,发现西瓜切成这个形状。真的是很人性化,只在一端留一个柄,既方便吃,又美观。</h3><h3><br></h3> <h3> 酒店环境也不错,游泳池的水是恒温的,36度,很舒服。</h3> <h3> 第四天全天安排购物:宝石店、乳胶店、皮具店。下午进行泰式按摩。晚餐后逛了一个小时宁曼路。回酒店后夜泳,发现池水不仅是恒温的,而且是咸的,难道是温泉水吗?</h3> <h3> 今天,我们将结束旅程,飞回祖国。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短短几天,同事、朋友之间相互照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彼此之间的情义更加深厚。经历了上半年的繁忙紧张的工作,我要借此机会放空自己,重新梳理,蓄积力量,最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中去。</h3><div><br></div><div> 清迈,再见!</div><div><br></div><div> 武汉,我回来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