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最钟爱的底槽清泥料,到底好在哪?

久和紫砂文化

<h3>关注【久和紫砂】</h3><h3>全面解析紫砂基础知识</h3><h3>解密中国传统紫砂文化</h3> <h3>底槽清,是已故紫砂泰斗顾景舟最钟爱的泥料,听名字很多人会误以为底槽清是清水泥的一种。</h3><h3><br /></h3> <h3>底槽清子冶石瓢</h3><h3><br /></h3><h3>但实际上底槽清是紫泥中的优质矿料,是一种紫泥与段泥的共生矿。</h3> <h3>底槽清原矿</h3><h3><br /></h3><h3>底槽清的名称来源于宜兴方言直译,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原矿石带有若干白色的斑点或者斑块。</h3> <h3>这些白色的东西是石英等矿物质聚团显现,俗称&quot;鸡眼&quot;。出窑后有明显的特征,会在紫砂壶表面隐现一些白色星点。</h3><h3><br /></h3> <h3>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糟清、中糟清、底糟清等三类,底槽清位于矿层的底部,质量最佳。泥质细腻纯正,烧成后质坚细腻光润,呈棕色或猪肝色。泡养后温润如玉,色泽古朴。</h3> <h3>尤其是黄龙山四号井底槽清,更为底槽清中的极品。四号井始建于1972年,1982年上马二期工程。</h3><h3> </h3> <h3>四号井原址</h3><h3><br /></h3><h3>四号井应用采矿技术设备最为先进,因此掘进度也最深,达36米,分层为7米。顾景舟大师做壶最喜欢使用的泥料就是四号井出产的底槽清。</h3> <h3>四号井井身</h3><h3><br /></h3><h3>90年代中期,四号井因为地下水渗透等问题,不得不关闭,四号井底槽清现已存量稀少。</h3><h3><br /></h3><h3>底槽清的烧结范围比较宽的,纯料一般在1180度到1210度之间。底槽清泥色变化多,每相差10度成色就区别较大。</h3> <h3>成色好看,养后更好看,这也是纯正底槽清制作的壶比很多别的泥料制作的壶要贵的原因之一。</h3><h3><br /></h3><h3>玩壶靠的是缘分,一把好壶有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底槽清产量稀少,尤其是四号井底槽清,如果有缘得之的话,定要好好珍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