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市场营销专家李朝林先生情况简介 </b></font></h1><h1><font color="#010101"><b> 李朝林,河南永城人,现为河南神火集团国贸公司煤炭营销部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政工师,中国矿业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资深煤炭市场营销专家,《能源》杂志研究员、中国煤炭市场网市场研究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员、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中国煤炭报特约通讯员、中国矿业大学新闻校友会会员等,为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秦皇岛煤炭网、中国煤炭资源网、中国煤炭信息网、安邦咨询、东北煤炭市场网、江苏煤炭市场网、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电煤网等数十家媒体机构特聘专家,在全国煤炭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国煤炭市场第一博博主(http://xcyszx.blog.163.com/,在博客2014年前时常点击不开的情况下已有1000万人次访问,估计点击超亿次。李朝林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秘书,河南神火集团新庄煤矿团委书记、宣传教育科长、多种经营公司付经理、党总支副书记,集团培训中心教师、运销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煤炭销售集团公司信息部副部长、《中部煤炭市场》副总编、中国煤炭市场网副总编、信息部经理等职。自2003年以来开始业余涉足煤炭市场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并获得较好的成绩。</b></font></h1> <h1><b><br> 李朝林先生能熟练的写作各种形式的工作论文、社会调查、市场调研报告、宣传报道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文章具有分析问题透彻,观点思路正确,对工作指导性较强的特点,能编辑报刊杂志等。<br> 李朝林先生的研究成果被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总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领导重视,曾多次被作为调整国家行业政策的理论依据,被写入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仅2008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次下发的煤炭政策方面的文件都采纳了李朝林先生的建议。多次代表煤炭行业参加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能源局、工业信息化部的相关会议,参与过国家发改委、大同煤业集团公司、中国能源集团公司、陕西煤化集团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十二五规划制定及相关课题研究,多次在国家级煤炭学术会议上演讲,收到国内外业界的普遍好评。帮助一批评聘教授、攻读博士的高层知识分子撰写、修改相关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相关课题评审多次、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曾获国家发改委优秀调研奖一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奖一次、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奖多次、省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煤炭局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中国煤炭报等优秀新闻奖多次。<br> 李朝林先生善于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指导实际经营活动,其研究成果和建议多次被河南神火集团、平顶山煤业集团、同煤集团、神华集团、中国煤炭市场网、中国煤炭资源网等机构采纳,并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神火集团采纳其建议每年至少多创利润3000万元以上;中国煤炭市场网(只有10多人)采纳其建议,一年多增加营业额500万元以上(由于是网站,增加投资很少,基本上毛利润率应该在70%以上);中国煤炭资源网正在按照其建议运作,估计一年可以增加收入200万元以上。宁夏某公司由于对其建议不重视,没有采纳,两个月内少盈利(增加亏损)1.2亿元。在甘肃庆阳正南煤田资源拍卖前,建议有关人员拍卖底价(内定底价7亿)至少提高一倍至15亿以上,结果竞拍结果是47亿(暗箱操作所致),实际最后按30亿元落实的(在很多媒体都有竞拍结果等的报道)。</b></h1><h1><b> 李朝林先生学术水平较高,自2003年业余从事煤炭市场研究工作9年来,其把握形势的可靠性,预测市场的准确性,推动市场改革建议的可行性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曾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煤炭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地质报》、《中国冶金报》、《中国信息报》、《中国矿业报》、《经理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日报》、《中国煤炭》、《中国煤炭企业管理》杂志、《国企》杂志、《能源》、《能源评论》、《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人民论坛》等国家、省级等数百家媒体上发表研究论文等一千多篇次;其学术观点多次在全国同行业及相关行业引起轰动性的较大影响,被《国际商报》、《中国经济时报》、《市场报》(人民日报社主办)、《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介绍。多次接受香港凤凰卫视(4次专题)、阳光卫视、中央电视台(8次)、经济日报电视台(专题1次)、荷兰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次专题)及国际文传电信、华尔街日报等国内外各类媒体的采访并播放、刊登,曾接受摩根士丹利、摩尼塔、迪玛商务咨询、里昂证券、英国阿格斯有限公司、日本野村、大和证券、日本国家机构(相当于发改委)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香港、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国际著名咨询、证券、媒体等公司的市场咨询和采访。</b></h1><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