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长的我,从小就对大海有向往!
六十多年的生涯,也无数次来到海边看大海。然唯独这次,2018年六月中下旬的辽宁盘锦、锦州、葫芦岛之旅,对大海的印象更深,更鲜亮了!
鲜亮:盘锦的"红海滩",世界"红色海岸线",那震憾的红色荡漾在天海边,红彤彤的美了一片。
鲜亮:锦州的笔架山,让我领略了大海涨潮和退潮,那自然景观的壮观和神奇。
鲜亮: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兴城古城纯朴自然,海滨浴场、葫芦山庄,让人体验到人与大海的和谐交融的舒适和美妙。
红海滩 红色的震撼!



红海滩顾名思议,红色的海滩。
远远望去,整个海滩被红色尽染,它红的那么鲜亮美丽,颇有"疑似红霞落海滩"的气概。
其实,它是一棵棵纤弱的碱蓬草,靠着顽强的生命力,繁衍生长。随着季节,由粉红到火红再到紫红。



每当潮水退去,簇簇碱蓬草犹如出水珊瑚,宛若片片红毯,又似红霞,与苇州碧涛遙相呼应,数以万计的水鸟翱翔上空,海河相融,烟波浩瀚,好一派生机盎然,雄奇浩瀚的自然画卷。
其间,黄色的九曲廊桥以优美的姿势伸延,有的似龙飞凤舞,有的似金蛇伸屈,游人在这廊桥穿行,更是风光无限。



这酷似一面庞大的五星红旗,在这里迎风飘扬,鲜艳夺目。

镰刀斧头,这工农联盟的标志,在这一片红海中,格外引人注目。



用当地的芦苇编织成的稻草人,它们也正在这美丽的红海滩劳作呢。

这卧在红海滩的龙,驶在红海滩的船,全是芦苇稻草编的了。



美丽而壮观的红海滩,由一条十八公里的廊道串起了十个景点,它朝海面是一望无际的红海,朝大地面则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红绿相间中,这里的景色更是鲜亮诱人。
这里的稻田里,居然有螃蟹。上图稻田里有螃蟹图案,下图有人挽着裤袖下田找螃蟹。




我和老伴慢悠悠地游览了景区红海滩,出了大门,见大门外海边有渔船,老伴就在渔船旁照了相。


在红海滩附近编织渔网的妇女们。那张绿色的网越织越大,铺在地上,占据了半条街,加之妇女们鲜艳的头巾、服装,摄下来也很美哦!

笔架山 神奇的"天桥"

何为笔架山?
从岸上观山,只见在浩瀚的大海中,那小小的岛上三峰耸立,连绵起伏,在大海之中孤岛独秀,山形状如笔架,故得名"笔架山"。



我们来到此处海边,只见笔架山在四面的滔滔大海中,秀丽庄重,任四周波涛起伏,船只来往,仍稳稳地䇄立在那大海中,"笑迎八方来客"——船来船往。



这海岸边非常热闹,甚至有摆摊的小贩。特别是下午四点后至傍晚时分,在这里乘凉的,摆摊的,划船的……热闹的很。
海上船上,海边码头,一派繁忙。




我们是第二天上午坐船去笔架山的。笔架山不大,然集亭、台、殿、阁。最著名的是最高点的三清阁,集佛、道、儒三教神圣及盘古氏供奉为一阁,信者如织。
我们在三清阁下分别留了影。



笔架山上摄笔架山和海,山仍被葱葱绿色復盖,蔚蓝的大海在山下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此时此情,令我心中平添了几分自豪!

在山上往我坐船来的方向看,奇迹震惊了我的眼:从海岸到笔架山的大海里,竟然慢慢地露出了一条土黄色,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路来。


赶紧拍张照,趁这神奇的路还没完全呈现。也有不少游人,抓紧捡拾海贝海虾海螺的,自行其乐,不亦乐乎!


海水在慢慢退去,沙滩越来越宽长,两头都向中间伸延,不一会功夫,沙滩竟成了一个宽窄不一的大沙滩路。
我和老伴,从笔架山下的这条路,一路拾捡海物,一路摄影,跨过了大海,到了海岸。
更有海岸那边的游客,源源不断地从这海滩路,慢慢悠悠地跨到了笔架山下。


来来往往的人很多,这条路一下竟那么热闹了。当地商贩抓住时机,摆摊销售海物和其它杂物,还有私家车也颠颠跛跛地在这沙滩路上,跑的好欢。


随着潮涨潮落,这天国神路每天都会出现的。虽是自然现象,然在我看来,也充满了神奇和美妙。


我们又回到了同一海岸点,远望笔架山,只见退了潮的大海中,没了蔚蓝的海水,船只搁浅,也有侧翻在沙滩。上两图是退潮后,下两图是同一地涨潮时。
潮涨潮落两重天,天翻地復就在这毫不经意间。
哈哈,世界真奇妙!


葫芦岛 美丽的海滨市

到葫芦岛,必定要去兴城古城。
它位于葫芦岛市渤海湾,始建于明朝,为宁远卫城,是明朝的的边防重镇,也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拼死血战的地方。
如今,这里的古城门,牌坊、古楼保存完好,民居建筑古香古色。我们在这些古建筑前留了影。



走进葫芦山庄,在潜意默化中,体验了一次原生态关东民俗文化和风情。这里有农家小浣,民国街景,民俗展馆和民俗演艺。
走在这街上,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关东邂逅。






葫芦是这里的名字,这塑的造型也美极了,我们当然要同它合影哟!


葫芦岛市,它位于辽宁省西南,西接山海关,南临渤海辽东湾。它被碧蓝清亮的海水环绕,海滨坡缓沙细,水质清亮,有第二北戴河之誉。
我们休闲在这里的海滨,手机随意拍摄,也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