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征文——铁道兵一师老英雄刘长岭的故事》

顾太健

<p class="ql-block">  导读:我71年入伍,新兵训练结束后就分到铁一师四团勤务连。当时刘长岭副参谋长分管通信及机关直属单位。每次全团召开通讯会议和举办通讯学习班,通讯股长都邀请刘副参谋长参加会议作指示。后来提为四团副团长主抓施工生产,不久就调到师部担任副参谋长职务,还是分管全师通讯及主抓直属单位。后来我也调到师特务连,因此刘副参谋长一直是我上级的老领导。他给我的印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一位难得的好领导。他是全军的二级英模,是铁一师的功臣。几十年来为我国国防铁路建设作出他一生的贡献,他的吃苦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p> <p class="ql-block"> 在建军九十一周年、铁道兵建成七十周年之际,我拜访了铁道兵二级战斗英雄、原铁道兵一师九十一岁刘長岭副参谋长。这次到他家看到老首长躺在床上,也座不起来了,耳朵也听不到了,也不能讲话,己经是无法交流,也无情感表现,和两年前相比身体差远了。当我离开他家的时侯两眼含着泪花,当年铁道兵的英雄功臣,因病就这样躺在床上,默默的沉受着病痛的折磨...</p><p class="ql-block"> 记得2015年8月中秋节我去看望了老首长,当时他身体不好,主要是腿脚疼痛肌肉萎缩,但做在床上可以交流,和他交流两个多小时,他非常高兴,有说有笑,当然也有他的不快。当我向他告别时,他紧紧拉着我的双手不放,他对我说,你要经常来哦,我说:我一定常来看您,因杂事较多,一幌快三年了,真没想到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我是多么希望他老人家笑口常开,快乐安度晚年啊。</p> <p class="ql-block"><b> 《铁道兵一师老英雄刘长岭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记全军英模代表刘长岭</p><p class="ql-block"> (本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从原铁道兵一师后方基地离休后,刘长岭就在襄阳军分区中原路干休所休养。自从1948年参加革命以来,他一直在铁道兵团和铁路打交道。刘长岭荣获一等功1次、大功4次、三等功2次,是二级英雄和全军英模代表。</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记者来到中原路干休所,和工作人员一起去看望刘长岭。刘老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已经躺在床上很久没下床了,说话也很困难。“父亲从苦难中走过来很不容易。”刘长岭的儿子说,父亲详细的革命经历他知道的不多,是因为平时他给子女讲的不多。在采访中刘老说了以下几件事:</p> <p class="ql-block">  一、因为家庭太穷饥荒年代父母带他们一家闯关东。</p><p class="ql-block"> 1928年,刘长岭出生在山东金乡县一个贫农家庭。那时候,到处是饥荒,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刘长岭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带着一家人逃荒来到东北黑龙江。到了东北,一年四季都是吃苞谷、高粱,虽然吃得不好,但能勉强填饱肚子。</p><p class="ql-block"> 东北沦陷后,日本鬼子四处抓劳工修城壕、飞机场和铁路。为了挣点钱贴补家用,刘长岭12岁就开始当小工,干些筑墙、搬运水泥的活儿。14岁那年母亲去世,刘长岭和父亲艰难度日。父亲身体不好时,租种的20亩土地就靠他一个人打理。</p><p class="ql-block"> 因为幼年在东北生活,所以他东北口音重,性格也像东北人一样耿直、爽快。他爱琢磨事,肯钻研,工作后没少当过出谋划策的“军师”。</p> <p class="ql-block">  二、从铁路工人到革命战士</p><p class="ql-block"> 1948年,在当时铁路局召开的大会小会上,都要动员懂点铁路技术的人员支援前线,抢修国民党撤退时被破坏的铁路。</p><p class="ql-block"> 之前,刘长岭在东北当铁路工人时,喜欢思考和学习,积累了不少铁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和一起工作的十几个人都被动员去抢修铁路。“动员的时候,说要我们出差6个月,但到了部队后,就给我们发了军装,把我们编入各班,就这样我参加了革命。”讲到这里,刘长岭笑着说,当时自己年轻气盛,性子也直,因为之前没有告诉他实情,加上来部队的第二天,本在睡觉的他被喊起来理了光头,对此他向指导员反映了自己的不满。“在部队里,我们吃的是苞谷面煮的稀粥。抢修铁路时间紧、任务重,刚开锅的稀粥很烫嘴,一些老战士3分钟就吃完了,而我10分钟也吃不完。看着别人都吃完走了,我很着急。后来指导员看到了,走过来安慰我说没事,要我慢慢吃,我等你。”这些往事,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刘长岭还能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三、 一个团一天抢修8公里铁路</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几乎没有正式的铁路技术队伍,后来组建了铁道兵团,像刘长岭这样曾在铁路上干过的工人技术算是好的了。当时技术条件落后,抢修铁路完全靠人力,艰苦程度不亚于上前线打仗。“其中,抢修从山海关到北京的铁路是最艰苦的。我们一个团一天要抢修8公里铁路,脚底穿的是布鞋,鞋底很薄,走在石子路上脚都被硌肿了。我和一些同志的工作是打道钉,这活很累。尽管很累,但是没人愿意休息,因为打道钉胳膊打得麻木了,一旦停下来,就再也举不起锤子了。白天累了一天,晚上还要站一班岗。”刘长岭懂技术,又肯钻研,他工作起来非常积极,有困难的时候总是第一个上。他不仅带头工作,还手把手将技术传授给其他战友。为了让战友很快领悟,刘长岭做了一些教具模型,给大家讲解。</p> <p class="ql-block"> 四、参加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 1950年9月,刘长岭所在铁道兵第1师3团接到入朝作战命令,随后部队跨过鸭绿江。一天,该团1连班长刘长岭奉命带领“青年班”(连里最小年龄的战士组成的班)抢修顺川车站。完成任务后,大家十分疲劳,未及休息,上级又派他带“青年班”支援2排抢修津川江桥,保证5天之内通车。</p><p class="ql-block"> 刘长岭回忆说:“我到那里一看,根据2排当时采取的办法,5天下来,连被炸坏的钢轨都拆不完,更别说修复了。”他建议改变方法,4组钢轨一起拆,往两边拉。使用这一方法,只用半夜就拆完钢轨。然后他们用枕木放在木排架上进行整体加高,再在上面重新钉上钢轨,整个任务提前两天半完成。</p><p class="ql-block"> 接着,连队又命令刘长岭带“青年班”连夜出发到沸流江援助1排抢修浮桥。他们到达时已经是凌晨。刘长岭建议下水搭桥。可有人说水太凉,怎么下河?你下去试试!刘长岭顾不了那么多,把衣服一脱,就跳到江里去了。其他战士看见他跳下去,也都纷纷下水。结果不到1个小时,就搭好了浮桥。期间,刘长岭冻得话都说不出来。指导员命令他立即停下休息,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任务,保证了作战物资及时运往前线。</p><p class="ql-block"> 事后,该团负责的铁道线被誉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上级为刘长岭记一等功,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p><p class="ql-block"> 抢修铁路时,经常会遭到敌机的疯狂扫射。最严重的一次,敌人一天进行了36次扫射,刘长岭和战友抢修铁路被迫中断无数次。很多次,当他们发现敌机袭击时,炸弹已经在身边爆炸了。抗美援朝回来后,刘长岭继续留在兵团参加铁路建设,续写着一个铁道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07年8月1日,在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上,刘长岭作为湖北省的唯一代表,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的接见。</p> <p class="ql-block"><b>这是老首长奋斗一辈子所得到的各种奖牌。这是无价之宝,这些奖牌说明在各个时期工作突出无私奉献的一种见证。</b></p> <p class="ql-block"><b>1949年12月,刘长岭在抗美援朝枪修铁路中,因工作出色被铁道兵一支队二十一大队授于大功两次。</b></p> <p class="ql-block"><b>1951年1月,刘长岭因在朝鲜战场中因工作出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师授于大功一次。</b></p> <h3>1951年3月28日,刘长岭在抗美援朝中因工作出色,被铁道兵一师授于大功一次。</h3> <p class="ql-block"><b>1952年,刘长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于一等功一次。</b></p> <p class="ql-block"><b>一九五三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于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b></p> <p class="ql-block"><b>一九五三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于三等功。</b></p> <p class="ql-block"><b>一九五七年七月,被铁道兵政治部表彰为“铁道兵先进生产者”。</b></p> <p class="ql-block"><b>1960年2月,刘长岭在完成学习任务中,成绩优秀,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评为:五好学员荣誉称号。</b></p> <p class="ql-block"><b>1960年8月,刘长岭因工作出色被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授于三等功一次。</b></p> <p class="ql-block"><b>1975年铁一师举行通讯综合业务大比赛。刘副参谋长为获得话务比赛一等奖顾铭和战友带上大红花。</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和老英雄儿子刘昆在他家中采访时合影。</b></p><p class="ql-block"> 在采访中刘昆将家中保存好的各种奖章、奖状提供给我展现。他说:在上小学校的时候还拿出几只奖牌送给同学了。</p> <p class="ql-block"><b>襄阳军分区七里河干休所全体老战士合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