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荷平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近,我读完了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读后受益匪浅。</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龙应台被誉为“华人世界最有力的一支笔”,其作品与思想在两岸及海外华人中影响深远。她的家庭教育系列篇《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列》那充满温情细致的描写为家长送去了温暖,也启示引导我们今天怎样做家长。</span></p><h1> <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你慢慢来》令人惊叹。这本书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实景的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生活的散文。</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啊!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母爱。和作为母亲那最柔情的心。</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书是妈妈龙应台写两个孩子安安与飞飞从0岁到上小学的经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看到:两个孩子的天真活泼,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看到,母亲龙应台的深沉与博大,无私与温暖。</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家庭是充满着爱的家庭,是一个幸福、温馨.、和谐的家庭。</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龙应台写道:“早上7点多跟着儿子起身侍候他早点,为他净身,换尿布,穿衣服,督促他洗脸刷牙。9点以前送他上幼儿园。10点钟大概可以工作……下午4点钟赶到幼儿园接宝宝。4点以后,时间又是他的了,陪他到公园玩1小时,回来做个晚饭,服待他吃饭、洗澡、讲故事,直到晚上9点他上床时候,我差不多也在半瘫痪状态。”</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的成长浸透着母亲辛劳的汗水。从书中看出母亲扮演的不仅是家长角色,更重要的是陪伴着儿子成长。有妈妈陪伴的孩子是幸福快乐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儿童心理学认为:“0一6岁甚至到小学阶段,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学会直立行走,掌握语言,学会审美、</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观察、提问、动手、动脑。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龙应台在书中写道:“妈妈好像听见一个细细的声音“啵“……安安认识了“啵“之后,就认识了宇宙。每天早上,华安跟妈妈出发……妈妈推出黄色的脚踏车,安安的专用椅在后座。 一路上,妈妈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在路上,那些会动的东西……大街上跑的是汽车:卡车、吉普车、巴士、摩托车……</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花、花……安安指着路边的花丛,“红色的”!妈妈低头看看,“不是,这花是黄色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花的颜色是黄色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到家中,地毯上是华安的车队:卡车、吉普车、巴士……一辆接一辆排成了长龙……"妈妈“安安指着车队,郑重地说:“龙“!妈妈弯下身来轻吻着安安冒汗的脸颊,笑得很开心,并笑着说:“对!宝宝,龙!车水马龙!</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这样,妈妈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告诉了他未知世界的一些事物,认识后又让他懂得了“车水马龙“这个成语。</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龙应台还通过讲故事对孩子进行心智的启蒙。华飞后来写了一篇《我这样长大》的回忆文章。他写道:“我们坐在床上,哥哥和我并肩靠着枕头,被子盖在膝上。妈妈坐在床沿,手上拿一本敞开的《西游记》。他并不照着念,而是讲故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也不断地七嘴八舌地打断他……“那孙悟空身上有几根毛呢″?“猪八戒用鼻子还是用嘴呼吸呢?"她永远有办法回答我们的问题。而且回答永远那么生动,那么新鲜有趣。″</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通过讲故事把孩子带进了知识的殿堂。龙应台在生活中教,让孩子在故事和游戏中学,通过耳懦目染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span></h1> <h1>龙应台的两个孩子</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父母不管教孩子,我曾亲眼看到有的家长对老师说:“老师,你把我的孩子管紧点,我要打麻将,没时间管孩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注重孩子全面发展。</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一媒体报道:有一对夫妻平时工作很忙,到了国庆放假,孩子问爸妈能否花一天时间到公园玩一天?他爸妈同意了。到公园后,他们给孩子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高兴,妈妈问孩子:“好玩吗?“孩子说:”可好玩了!“”那你回去就可以写篇作文了吧?”</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父母眼里,他们盯着的就是学习,.连一天快乐都不给孩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鲁迅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父母应该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也应该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你慢慢来》一书还写到了育儿的方法: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在完成一个任务时,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耐心细致的教育才能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龙应台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漂亮的小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能润进孩子的心。</span></h1> <h1>《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h1><h1>把天真和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保存和丰富孩子的感受能力吧!它是自然对人类最大的恩赐,它是孩子终身的财富。</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续篇《亲爱的安德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荷 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名,马荷妮。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在《方志四川》《行脚成都》等公众号发表多篇文章。曾在《凤凰资讯报》《天下美篇报》《武侯文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海口晚报》等纸媒发表多篇文章。创作出版著有《往事随笔》《荷你细语》《记忆中的老成都》三本书,其中《记忆中的老成都》,被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收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