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知青岁月,聚人生情缘,走健康之道!

胡杨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兰州市第十二中学七三 届高中毕业生中,有六十人去了西和县姜席公社的6个村插队落戸,当年十七、八岁的青年们从此踏上了人生的道路………日月更替,年华轮回,转眼到了十一世纪,当年的青年们都成了花甲老人……不对,是花甲青年!不信看看这帮人今天的聚会,就知道他(她)们还年青着呢!…这次大家期盼已久的聚会,来了36人,有5人分别从上海、连运港、西安专程赶来。远在深圳的刘波战友虽因工作不能参加,但为我们这种真情聚会赞助了3600元人民币!……不啰嗦了,看看聚会场景。先看看群主罗克坚为聚会精心准备的致词:原西和县姜席公社知识青年追忆座谈会致辞:原西和县姜席公社的知青朋友们,大家中午好:首先,我代表筹备组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我们当年的知青,借此机会,首先,让我们以追忆的心情深切怀念逝去的知友们,祝福他们在天国一切安好。      44年前是一个不平凡的岁月,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告别父母,惜别亲人,奔赴西和县姜席公社插队,开始了与学生完全不同的知青生活。      44年漫长岁月的洗礼,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如今是饱经风霜年过半百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时光流逝,隔不断当年知青的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心头的记忆。不论我们过去是否经常联系,不论我们现在是否还在一座城市,今天大家前来相聚就说明了知青的情谊犹在。沧桑巨变情未变,岁月无情人有情。正是插队的这段经历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西和县姜席公社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转折点。下乡插队使我们过早的步入了社会,正是知青这段丰富的经历培养了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繁重的农耕,磨炼了我们的肌肤,健壮了我们的体魄;收工之余,我们沐浴在清流晚霞之中,关心国家兴旺,      44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再次相聚,凝聚力是什么?是缘分,是你我之间那份知青情谊,是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知青岁月烙在你我心中的深深的印迹,在召唤着你我相聚。多少次,我们在脑海里猜想着相互的模样,多少次,我们在梦乡里幻听过相互的声音。但,直到今天,那模糊的记忆才逐渐清晰。相互的音容笑貌才拨开虚幻的面纱,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今天这个难忘的聚会里,除了相互倾诉思念之苦,重逢之喜外,留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则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对已逝岁月的感慨。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从青年步入老年,无情的岁月将皱纹抹到了我们的脸上,将白发染到了我们的鬓上。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我们伴随着共和国的坎坷步伐,走过了跌宕沉浮的历程。我们“小的时候,      然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我们终生无悔。因为我们年轻时的经历,并非只仅仅伴随着汗水和泪滴,我们同时收获了成长、成熟,它像饱满的种子嵌入记忆的土地,在时间风雨的滋养下,萌生出了对祖国献忠心,对社会、集体献公心,对父母献孝心,对家庭尽责任心,对子女献爱心,对朋友献诚心的一代人。      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更加珍惜今天,把握住今天,把握住我们的这份珍贵友谊,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起分享欢乐和幸福。让我们的知青情,朋友情一直延续到永远。值此,恭祝大家身体安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二0一八年七月七日</span></p> <h3>大家首先高唱;《歌唱祖国》</h3> <h3>群主罗克坚真容美貌。</h3> <h3>各知青点代表激情发言。</h3> <h3>富沟知青点</h3> <h3>段集寨知青点</h3> <h3>普光知青点</h3> <h3>席川知青点</h3> <h3>王集知青点</h3> <h3>姜川知青点</h3> <h3>连运港代表</h3> <h3>全体照</h3> <h3>再来一张</h3> <h3>四十二年前我们的合影!有什么感觉…?时光如水,岁月如歌…!</h3> <h3>女士们…(18人)</h3> <h3>男士们…(18人)</h3> <h3>各知青点合影、各班的同学合影、…:</h3> <h3>即兴表演,各展才华,为大家助兴!</h3> <h3>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心情激动,难舍难分,再多拍几张…</h3> <h3><b>这些年过花甲的知青们各自都有着自已的精彩:有的在不同的工作中自学成才,成为单位的骨干;有的在慢长的岁月里坚守高尚情操,成为生活中的楷模;有更多的光荣退休后又在家庭中奉献热量和深情;还有的从人生生死线上搏击,成为人生的强者!(如;王胜金战友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从震灾区最惊险的山崩地裂中幸存,在失联多天后又奇迹般的回到家人的怀抱)…:</b></h3><h3><b>聚会处处都是满满的爱!人人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对人生充满期望,对生活的充满爱,对自己充满自信!……难怪当今社会夸赞我们50后是共和国最伟大、最有责任感、最有奉献精神的一代人!</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