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中学教育集团081中学 2018暑期学生安全提示

🌊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2018-暑期学生安全提示</b></h1> <h3>  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暑假即将到来,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开心、快乐、安全、健康的假期,在享受假期乐趣的同时,务必要注意安全事项。在此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假期安全清单,预祝大家假期快乐、平安健康!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全是生命的基石 有安全才有一切!</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预防溺水</b></h1> <h3>  溺水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家长必须高度重视,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同学们务必做到“六不准”:</h3><div>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div><div>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div><div>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div><div>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div><div>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div><div>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div><div><br></div><div><b> 另外,还须做到:</b></div><div><b><br></b></div><div> 1.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div><div>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div><div> 3.不在河道边洗东西、摸螺蛳、钓鱼虾等。</div><div> 4.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游泳。</div><div> 5.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div><div> 6.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 </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b>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div><div>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div><div>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div><h3>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居家安全 </b></h1> <h3>  1.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h3><div> 2.不把打火机、火柴、剪刀等给小孩子玩耍;</div><div> 3.防止高空坠落,不在阳台、窗户边上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等;</div><div> 4.尽量不要给幼童吃果冻、花生米、坚果等食物,以免卡住喉咙。</div><div> 5.假期间父母外出不在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坏人诈骗及发生意外事件。</div><div> 6.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不往窗外抛物,不将身体探出窗外。</div><div> 7.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div><div> 8.不给陌生人开门。独自在家时不给以快递、检修、家人朋友等陌生人开门放行,不随意接受陌生人送礼、送物。</div><div> 9.多与父母、家人、同学沟通、交流,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学会请他人帮助解决。</div><div> 10.多与正直开朗、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多微笑,多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开心过好每一天。学会感恩,管理自己的情绪。</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div> 1.遇到危险或困难及时报警求助,或者给父母及熟悉的亲友打电话、呼喊等。</div><h3> 2.向窗外扔衣服或不易伤人的物品,以引起他人注意或救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旅行安全</b></h1> <h3>  1.多关注天气,合理安排出行,亲子游强度要适宜;</h3><div> 2.谨防扒手:购物商城、肉菜市场和公交站是“扒手”热门之选;带小孩外出的家长和“低头族”是高危人群;现在衣着单薄,身上佩戴的金项链、金耳坠等贵重首饰,也容易成为小偷觊觎的对象;</div><div> 3.防走失、防拐:带孩子去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人群拥挤的地方,要看好孩子,以防走失或被拐;</div><div> 4.谨防商场、景区的扶梯“咬人”。</div><div> 5、天热外出旅游或外出活动时,必须由家长带领,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地方游玩。</div><div> 6.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旅游,并购买相关保险。</div><div> 7.外出游玩时,要和大人一起行动,以免走散走失。遇到人群拥挤时,不要强推猛挤,更不要逆行,尽力靠边行走,以防拥挤踩踏。</div><div> 8.在外入住酒店要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联系卡。</div><div> 9.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div><div> 10.不去不熟悉的野外游玩,不探险、不冒险,要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b> </h1><div><br></div><div> 1.外出旅行如遇走失走散时,请在原地等候,或者向工作人员求助。</div><h3> 2.向人多的地方靠近,不随意和陌生人单独离开,就近找工作人员或报警求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交通安全</b></h1> <h3>  1.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h3><div> 2.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马路边或停放的车辆后玩耍、打闹。</div><div> 3.注意行车安全。受大雾、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加大,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div><div> 4.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驾驶电动车,乘车时须系好安全带。</div><div> 5.严禁搭乘“三无车辆”和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div><div> 6.学习和掌握车辆、轮船、飞机等突发意外的自我保护知识与处置常识。</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b> </h1><div><br></div><div> 1.发生意外时,请及时拨打122、120或110报警电话求助。</div><h3> 2.学会科学自救,不盲目自救或逃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饮食安全</b></font></h1> <h3>   1.节日期间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h3><div> 2.注意饮食和饮用水卫生,不吃变质食品,防止病从口入,防止食物中毒。</div><div> 3.不采摘、捡拾不熟悉的野生菌、野菜、野果食用,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div><div> 4.生吃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div><div> 5.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不到无照经营的私人诊所就医,严遵医嘱,不私自购药、服药,不到私营血站献血。</div><div>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div><div> 7.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div><div> 8.夏季天热,少吃辛辣食物,最好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div><div> 9.少吃油炸食品、零食和甜食等,小孩适合吃一些粥、面条,加上蔬菜,还有酸奶和豆制品,以达到养胃的作用;</div><div> 10.要防止食物中毒,天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要预防食物中毒。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喝白开水,少喝冷饮等。</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b> </h1><div><br></div><div> 1.如遇到身体不适,请及时告知大人或求助他人。</div><h3> 2.紧急时请拨打120急救电话。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消防安全</b></h1> <h3>  1.在家要特别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防止在使用家电时触电,防止使用液化气时煤气中毒或发生火灾。</h3><div> 2. 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在山林里玩,不在野外点燃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div><div> 3. 外出时要关好炉灶开关,以防失火。</div><div> 4. 电风扇、空调等不宜长时间通电,外出时务必断电,以防自燃起火。</div><div> 5. 不把大功率的电器一起使用,否则功率过大容易引起断电或其他意外事件。</div><div> 6. 要牢记火警、盗警和伤病急救电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及时获取紧急救。</div><div><br></div><div><b> 火警电话这么打:</b></div><div><b><br></b></div><div> 1.火警电话119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社区、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div><div>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div><div>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资和燃烧情况;</div><div>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div><div>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b>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b>1.低层跳离法</b><br></div><div> 如果被围困在楼房的二层,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或短时间内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再用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着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房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易造成重伤或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div><div><b>2.通道疏散法</b></div><div>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逃生,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逃生时,可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可考虑利用临近建筑的阳台、平台、屋檐、树木、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div><div><b>3.绳索滑行法</b></div><div>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浸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下一个楼层而脱离险境。</div><div><b>4.熟悉环境法</b></div><div> 就是了解和熟悉所处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对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火灾逃生计划,进行逃生训练和实地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家庭成员熟悉、掌握。公众聚集场所要将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安全疏散图,张贴在明显位置,以供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疏散预案顺利逃出火场。当我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影剧院、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及火灾逃生示意图,以便遇到火灾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入住进11层客房时,先在门口观察了周围环境,了解了疏散出口的位置和周边情况。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这就是日本客人熟悉所处环境的益处。</div><div><b>5.迅速撤离法</b></div><div> 火场逃生是争分夺秒的行动。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烟火围困时,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设法脱险,切不可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人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抢救财物,导致丧生火场的悲剧。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div><div><b>6.毛巾保护法</b></div><div>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许多火灾的受害者就是因有毒有害气体窒息而死。逃生者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走廊楼梯间才能离开危险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口罩、帽子、衣服也可以替代。(经过实验8层湿毛巾在3—5分钟可以过滤60%的一氧化碳气体)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会有危险。</div><div><b>7.暂时避难法</b></div><div>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积极的争取时间,创造机会逃生。在设有避难间的建筑物内,可利用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要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其方法是:关紧房间临近火势的门窗,关闭中央空调、打开背火面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果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有烟渗透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不燃、难燃物品,并不断地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的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还应注意应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及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创造生存环境)。如房间有电话、手机,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彩色醒目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呼救;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打开手电筒等向外报警救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根据火势择机逃生。<b> </b></div><div><b>8.标志引导法</b></div><div> 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门顶等醒目位置,一般都设置有“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诀:熟悉环境,临危不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二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三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四诀:简易防护,掩鼻匍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五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六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七诀:传送信号,寻求援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八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动安全</b></h1> <h3>  1.假期不私自外出游玩。应在家长带领,或者经家长同意后方可外出,必须注意随时和家长联系。</h3><div> 2.不随意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更不能跟陌生人走。</div><div> 3.节日期间游人较多,尤其是有文艺演出活动时,要注意远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拥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div><div> 4.不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div><h3> 5.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意外伤害</b></h1> <h3>  1.注意大型活动安全。假日期间,跨年、迎新等活动较多,参加各类集会活动,要提前了解疏散通道标示信息、关注瞬时客流量及游客最大承载量等情况,避免参加人流量过大的集会活动。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不携带易燃易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物品。</h3><div> 2.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以礼待人,健康娱乐,文明出行。</div><div> 3.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打闹。乘自动扶梯抓好扶手,留意前方,注意脚下。</div><h3> 4.遇到人流拥挤要镇定,注意躲避,避免摔跤,不逆人流行走。</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防恐防暴</b></h1> <h3>  1.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者;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h3><div> 2.被劫持后怎么办: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缓慢;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微信求救;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安全自救</b> </h1><div><br></div><div> 平时孩子们养成走路不带耳机的良好习惯,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安全防护,也能够方便及时地捕捉周围的危险信息。</div><div><b> 1.跑起来</b></div><div> 听到周边有异常后(例如大声的哭喊和呼救)快速判明情况,迅速的逃离危险区域奔向安全地带,越远越好。判断清危险的方向,选择好逃跑的路线,一定要避免低头乱窜跑向死胡同之类的地方。扔掉你身上的书包、水壶等不必要的物品,以防它们影响你逃生的速度!</div><div><b> 2.会躲避</b></div><div> 如果你不能迅速的逃离现场,那么就要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例如商店、宾馆、饭店、民居等。本次事件中可以看到事发地段道路两旁有很多的沿街店铺和住宅,孩子们完全有条件可以跑进去进行躲避……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能够随便闯入别人家中,但是你要记住,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们应当不顾一切地寻求庇护,这些地方往往会有很多的大人,我相信没有一个大人会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而坐视不管!</div><div><b> 3.要冷静</b></div><div> 千万不要哭,要学会冷静应对。请把门反锁上并远离窗户,可以躲到屋外边的人看不到的一些地方,例如门的后边、桌子底下、床底下等等。迅速把你的手机或者电话手表调到静音状态(非常非常重要!!!),确保没有危险的条件下偷偷的用微信或者短信等不会发出声音的方式向你的家人和朋友求救,再由家人或者朋友向警察报警。切记不要发出任何的声响!!!保持警惕,注意周边环境状况。</div><div> 4.<b>等救援</b></div><h3> 危险发生后用不了多长时间,警察就会赶到现场,这时如果你正在逃跑途中,那么要迅速的跑向警察寻求保护;如果你这时正在躲藏过程中,那么不要听到响动就急急忙忙的往外面跑。要知道警察赶到现场后的首要任务不是抢救伤员之类,而是迅速制服犯罪嫌疑人消除危险状态!所以你要等到警察现场处置完毕,确认安全以后再从你所躲避的避难场所出来寻求警察的帮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信息安全</b></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电话诈骗的六类形式与“六个凡是”防范提示,请家长与同学们提高警惕:</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凡是冒充单位领导,通过QQ、微信、短信要求财会人员汇款转账的,莫要轻信,不要汇款,必须要通过电话或者见面核实真伪。</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凡是冒充公检法等部门,要求配合办案,并向“安全账户”汇款转账的,莫要轻信,不要汇款。</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3.凡是冒充网站客服,编造“机票退票、购物款退款”等事宜,要求输入本人银行卡密码或汇款激活银行卡的,莫要轻信,不要汇款。</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4.凡是以各种电话或信息方式通知中奖,或进行积分兑奖,提前交取税金的,莫要轻信,不要汇款。</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5.凡是客服人员要求提升信用额度,承诺现金补偿或购物优惠,要求本人输入密码及银行卡账号的,莫要轻信,不要上当。</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6.凡是超低价格网上购物要求汇款的,莫要轻信,不要汇款。</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上网要注意这些安全事项:</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div> 1.凡是发布不良消息的网站,青少年都不应该浏览;若进入不健康的聊天室,应马上离开,如不小心点击出了不健康的页面,应马上关掉。</div><div> 2.保护好自己的密码,甚至不要告诉你最好的朋友。不要把自己的地址、姓名、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等和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提供给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等;没有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不要向别人提供自己的照片;不要理睬暗示、挑衅、威胁信息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告诉自己的父母或监护人。</div><div> 3.有人以赠送钱物等为理由要求你前去赴约或提出登门拜访时,应高度警惕;如与人当面约会,须征得家人或监护人的同意,并由他们陪同,地点要选在公共场所。</div><div> 4.上网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坐姿要正确,屏幕亮度设置正常。</div><div> 5.尽量不要与素未谋面的网友见面,不随意网上购物。他们在网上,有可能用的是假名、假性别,要保持谨慎,以免上当。</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b></h1> <h3>  建议同学们在家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h3><h3> 最后,祝同学们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而充实的暑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