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6.4上午10:10,搭乘奥地利航空从浦东机场起飞,开启为期13天的东欧6国之旅,首站~柏林。</h3> <h3>近几年,我的境外旅行目的地都定在了欧洲:西欧、俄罗斯、北欧,而这次,又是东欧。为什么唯独钟情欧罗巴?因为,是欧洲孕育了西方经典文明。在那片古老的士地上,演绎着无数文明与艺术的兴衰和更迭,呈现出与中华文明截然不同的、同样攝人心魄的壮美篇章!</h3> <h3>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于当天15:24(东欧时间)降落維也纳机场。</h3> <h3>维也纳机场的"华为"广告。</h3> <h3>17:30又登上"奥航"飞往柏林。</h3> <h3>19:00降落在柏林机场。</h3> <h3>20:00,抵达柏林城西的Holiday Linn酒店。</h3> <h3>酒店周边。</h3> <h3>酒店门口有块3米高的水泥板,是1990年柏林墙拆除时酒店老板特地搜集到的,立在这里以资纪念。′</h3> <h3>6.5早晨8:30驱车前往波茨坦㳺览。沿途街景。</h3> <h3>波茨坦是德国勃兰登堡州首府,位于柏林西南的哈韦尔河边,小城被河流、湖泊、森林环绕,风光秀丽。</h3> <h3>无忧宮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1745~1757年仿照凡尔赛宫建造的。其名为Scoloss Sanssouci,取自法语"无忧"、"莫愁"之意。</h3> <h3>"吾到彼处,方能无忧"。</h3> <h3>宫殿前面的花園。</h3> <h3> 宫内不许拍照,这里借用别人偷拍的几张照片,一窥无忧宮内的奢华。</h3> <h3> 宫殿北侧公园。</h3> <h3>无忧宫一侧的"中国楼"。</h3> <h3>无忧宫售票处。</h3> <h3><font color="#010101">售票处对面的磨坊。</font></h3> <h3>传说当时腓特烈二世在建皇宫时曾要求磨坊主拆掉或迁开这个挡住皇宮大门的磨坊,但磨坊主人认为皇帝的要求是无理的,上告到法院并胜诉,磨坊得以保留下来,并成为公平公正的象征。</h3> <h3>与司机合影,他是希腊人。</h3> <h3>时已近中午,乘车返回柏林。沿途隨拍。</h3> <h3>新阳光中餐馆。</h3> <h3>远眺柏林国际会议中心、老电视塔。</h3> <h3>胜利纪念柱。</h3> <h3>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以雅典卫城为蓝本,门顶矗立着胜利女神铜像,象征着战争的胜利。</h3> <h3>门前马路上的柏林墙遗迹。</h3> <h3>我们跨过原东、西柏林的分界线,走進勃兰登堡门。</h3> <h3>门内面是巴黎广场。</h3> <h3>门右边的建筑。</h3> <h3>门左边的建筑。</h3> <h3>如今的城门和巴黎广场周围,是人们欢庆国庆和观赏新年烟火的场所。</h3> <h3>美国大使馆紧靠城门。</h3> <h3>帝国大厦(现联邦议会大厦)。</h3> <h3>国会大厦南侧树林中有一圈钢板墙,上面刻着什么,因匆匆赶路,又不识德文,但见当地人阅读时的凝重神情,猜想可能是值得铭记的人物或事件吧?</h3> <h3>返回旅游车路上,回望勃兰登堡门。太阳出来了。</h3> <h3>我们的车停在六月十七日大街,橙色垃圾箱挂在灯柱上。</h3> <h3>上车前往亚历山大广场的路上,见到世界第一座红綠灯(镶钟表的方柱),已80岁了,看那红灯还亮着哩。</h3> <h3>加拿大使馆。</h3> <h3>马丁.路德雕像。</h3> <h3>柏林大教堂,建于1895~1905年,柏林最抢眼的地标性建筑。</h3> <h3>马恩广场。</h3> <h3>亚历山大广场上的圣母教堂,建于1270年。1945年大轟炸中幸存。</h3> <h3>红色市政厅,建于1861~1869年。二战中遭破坏,1958年修复。以前是东柏林政府所在地,现为柏林市政府办公场所。</h3> <h3>柏林电视珞,建于1965~1969年,高369米,为柏林之最。</h3> <h3>海神喷泉,位于亚历山大广场中心。</h3> <h3>柏林墙遗存。</h3> <h3>柏林墙,承载了多少德国人痛苦的情感和对和平、自由的渴望!</h3> <h3>柏林墙上最抢眼的凃鴉之一:兄弟之吻。由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1979年东德成立30周年的庆典上,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勃烈日湼夫与东德最高领导人昂纳克见面时釆用了独特的亲吻礼,被抓拍。西方也有人称之为"恶魔之吻"。</h3> <h3>当年,柏林墙就沿着这条施普雷河延伸,总长150多公里。东德的人得囚渡这条河再翻墙,想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h3> <h3>夜宿德累斯顿的ACHAT酒店。</h3> <h3>酒店位于安静、整洁的居民小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