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梅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一一梅陇人物录

清廉姐姐

<h3>  梅陇是革命圣地,千年古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古至今,梅陇一直令人瞩目,令人敬佩。近两年来,本人牵头参与梅陇镇各自然村落历史人文和红色史料的普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梅陇珍贵史料。近日在朋友圈中看到魏伟新先生编写的《汕尾才俊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文,激发了本人整理编写梅陇人物录的兴趣和灵感。数天以来,本人认认真真地查阅了《海丰县志》《梅陇镇志》和《梅陇中学校史》《梅陇中心校史》等资料,结合我手头所掌握的大量史实,于7月7日编写了《海丰梅陇人物录》。文章广泛传播后,社会各界乡亲反应热烈,好评如潮,但也收集到不少反馈意见和建议。本人十分感谢也很为激动!这几天,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有关史实作了进一步的核实、甄别,现对原《海丰梅陇人物录》作出了一些修改、增补,重新编写成《海丰梅陇人灵地杰钟灵毓秀》,以飨乡亲。<br></h3><h3><br></h3><h3><br></h3> <h3>一、革命先驱</h3><h3> 梅陇是革命圣地。据不完全统计,梅陇镇的烈士有近400人,他们用鲜血染红了梅陇的大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 <h3></h3><h3> 丘东平(1910-1941),马福兰村人,他是中国著名的革命作家,战地记者,宣传鼓动家,我国军事报告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位置。1941年7月中旬,敌人对苏北扫荡,丘东平带领华中鲁艺师生撤退,在盐城北面的湖垛地带(今为建湖县)指挥师生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31岁。</h3><div><br></div><h3><br></h3> <h3>  郑振芬(1904-1935.5),梅陇区妇女主任,东江特委组织部长,中央妇女执委&nbsp;,1925年参加工农革命军,1935年5月在保卫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与革命伴侣谢振(?-1935.5)一起壮烈牺牲。谢氏一门五烈士。</h3> <h3>  黄伯驹(1899-1925),又名黄俊生,金盘围村人,广东工业学校化学科毕业,第三区党部执行委员兼教育会主任,1925年9月政变被黄迓等迫走逃至香港,遭林枝缉解汕头惨于农历八月廿六,被钟景棠枪毙。</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徐国声(1904-1935),梅星东一村人,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两广工委宣传委员,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七团政委,1935年在长征途中牺牲。</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陈回(1907一1931),梅陇东港村人,青年团陆丰县委书记,东江特委书记,中共东江临时特委负责人,共青团广东省委组织委员,宣传部长,1931年4月肃反杀错杀。后补评为烈士。</h3> <h3>  林军杰(1904—1931),又名林福延,海丰县梅陇归丰人。1927年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先后率部在海陆紫、潮普惠等地作战,历任红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第三营营长、红六军第二师第一团团长等职,1931年4月28日在陆丰河口战斗中受伤牺牲。</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h3> <h3>  古鸿江(1899—1930),海丰县梅陇浅沙村人。1923年组织浅沙农会任会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当选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历任中共海陆惠紫暴动委员会常委、海陆惠紫特委委员、海丰县委常委及红军49团第三营政委等职,1930年11月在陆丰新田激石溪南丰垭村战斗中牺牲。古氏一门七英烈。</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苏家麒(1900—1928),石洲村人。广东公医大学学生,学生会主席,中共党员,后任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共党总支负责人。与柯麟同班同宿,期间特邀周恩来、廖仲凯等领导人为学生演讲革命真理;彭湃在广州时曾多次留宿家麒宿舍并与之彻夜长谈。1927年4月,国民党发动“清党”政变,遭国民党反动派监禁于南石头监狱,狱中受尽严刑拷打而坚贞不屈。1928年2月英勇就义。</h3> <h3>  苏家驹(1907—1928),石洲村人。原黄埔军校(5期)、湖北中央军校学生,中共党员。1927年12月在叶剑英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初在红军二师五团任党代表,同年10月为保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壮烈牺牲。<br></h3><div><br></div><div><br></div><h3> </h3> <h3>  叶子新(1870-1931),联平尚墩美人,梅陇农会的发起者,县农会执行委员,1931年在香港病逝。</h3><h3><br></h3><h3><br></h3><h3></h3> <h3>  董良史(1905—1931),海丰县梅陇浅沙村人。1924年海丰陆安师范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派往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归国后在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工作。1930年往大南山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任教官,1931年秋被诬为所谓社会民主党杀害,建国后(有史册记载为1991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h3><h3> </h3><h3><br></h3><h3></h3> <h3>  陈伯虎(1902—1932),海丰县梅陇东港村人。1927年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曾任红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第二营营长、红六军第二师第二团团长等职。1932年1月被诬为黄强同党被害,1991年11月海丰县政府予以平反。 </h3><h3> </h3><h3><br></h3><h3> 陈朝陛(1885—1927),东港尾村人,三区农会长,曾随彭湃同志参与革命,1927年农历七月廿六在海城战斗中牺牲。</h3><h3> </h3><h3></h3> <h3>  吴群(1905一1928),时任第一届苏维埃政府13个执委之一,兼梅陇、后门、赤石小漠鹅埠工会主席。在埔仔洞北斗坑被敌人包围,时十多人被脱光衣服,手心被用铁丝串孔连成一体,面对活埋宁死不屈,带领下属唱歌际歌从容就义!</h3> <h3>  赵徒(?一1930),梅陇沙埔村人,1923年加入农会,1925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7年当选海丰县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1930年在陆丰战斗中牺牲。<br></h3> <h3>二、反清志士</h3><h3> 梅陇人敢为天下先是有历史的,这方面的代表人物:</h3><h3><br></h3> <h3>  黄殿元(1808-1856 ),金盘围村人,清朝道光八年戊子岁(1828年)中文秀才,道光十一年辛卯科(1831年)中武举人【梅陇镇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1843年)中武举人,有误】。主要事迹 1853年清庭腐败,民生困苦,国趋伦亡,黄殿元公汇集各路起义队伍,内有九举人十八秀才,于梅陇南山岭宋存庵前挚起义旗誓师讨清,后起义失败,咸丰五年(公元1856年)在海城西校场英勇就义。</h3> <h3>  苏祖眉,生卒时间不详,梅陇石州村人,康熙三年(1664年)邑庠入伍 官升参府加一级 武将,抗清英雄。当时清廷镇压沿海百姓,要沿海百姓往后迁移50里,百姓苦不堪言。苏利(碣石卫首领)率兵抗击,和清兵在南塘大决战,苏祖眉是苏利手下一名大将,苏利不幸中清兵毒箭而战死,苏祖眉随后也战死沙场,遗体被他的白色战马拉回故乡梅陇石洲村。</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徐楷(1622-1668),港尾徐人,明代崇祯十六年(1643)徐楷考中举人。翌年,李自成攻北京,吴三桂引清入关。徐楷与宦官社尔敦流亡上海联络反清人士,后响应郑成功南下勤王号召,受委派到南方活动,到家乡后同郭达九等组织反清勤王队伍。顺治二年(1645)七月因孤军无援,反清队伍失败。清知县派兵围剿清乡,大肆杀戮,乡人受株惨重。失败后徐楷从惠阳平海出走上海,于沪被捕,押回海丰五坡岭就义,其子随母逃难至潮汕凤凰村埋名隐姓而居。后代子孙在港尾埔下新重建家园。</h3><h3>&nbsp;</h3> <h3>三、历史人物</h3><h3> 吴天石(字位睦),新兴淡星村人,1718年三个涌盖梅陇后,王坣(后扩建成东关联安围,现千里海堤)创始人。</h3><h3><br></h3><h3><br></h3><h3> 林菁(1749-1822),太学生,梅陇归丰林创始人。发迹于清嘉庆初年,继承父业在归善、连平等县经商取得大量资金。从归善回归到海丰后,用两县名合称商号“归丰”。林菁鉴于梅陇洋大片滩涂未开垦、“王坣”久年坏毁无修、耕农生活困苦的状况,认为是开发梅陇大好机遇,于是主张以商养农。首先雇佣落伍军人和外来劳力,进行加固延长海堤、围塭造田、建设盐町,百年间富甲海丰。嘉庆十年(1805)建东斋西斋二所“义学堂”。先后建沙埔桥、银溪桥,修汇津桥。乐善好施,振机施棺,济药抚穷。取得邑人支持和赞扬。清道光二年(1822)去世,两广总督觉罗吉庆赠匾“惠心好义”,追封赠为奉政大夫和武显将军之衔。</h3><h3><br></h3><h3><br></h3><h3> </h3><h3><br></h3> <h3>  林格(1792-1860),梅陇归丰林人,授五品衔。乐善好施,修城池,修明伦堂,倡建学署考棚,建“联桂家塾”为义学馆,捐送义学租,捐送文庙工祝租。鼎建茶亭,建节孝祠,息广宾兴,平道路,造桥梁。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安康桥(梅陇简厝溪),道光十三年建安康桥(梅陇浅沙溪),道光二十一年建永康桥(梅陇平安洞水库内),道光二十三年建王化圩达康桥(梅陇三合村后),道光二十五年建五康桥(骆坑羊蹄岭),道光三十年自资捐租大液义渡和凤河义渡及公平圩双溪口义渡。名扬潮梅地区。府县赠匾“美不胜收”。他一生力行不倦,每逢人疫年荒,开仓赈饥,济药施馆。阖邑公呈前县知赠备由,申详列宪,督宪瑞、抚宪郭给匾“保釐桑梓”。 邑人为设粟主,梅陇华帝古庙奉祠。青紫盈门,人称厚德之报。<br></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智略(?-1846),金盘围人,清农民领袖黄殿元的叔父。清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乡试中举;道光三年癸未科(1823年),荣获殿试第四名(二甲进士第一名),皇帝金殿钦赐金殿传胪。至道光中期,封一等带刀内侍卫,擢升卫正堂。黄智略曾回村创办“四房私塾”,训育子侄学文习武。</font></h3> <h3>  林奉,生卒年月不详,杨安都梅陇归丰人,清代进士,清代湖北道台。</h3><h3><br></h3><h3> 李天花(1807-1859),后围李人,道光八年(1828)戊子科考中武举,清咸丰四年(1854)至咸丰六年(1856)年间,协助海丰县防御“三点会’之乱,咸丰七年(1857)全面平息,经广东省总督毛大人、巡抚郭大人奏准授守备之职。</h3><div><br></div><h3> 刘定扬,梅尖新城人,青年时期,于金庵拜师学艺,经五年苦练,即师文的拳路、捧法于一身,后又自学武当派的拳路、捧法,是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的武林高手。</h3><div><br></div><h3> 杨纪凤(1860-1902),原名秀楷,仓兜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第一名;光绪十九年中乡试恩科举人,被光绪帝钦点为户部主政,后调任直隶州州判。</h3><h3><br></h3><h3> </h3><h3> 何奋扬,字朝涌(1721-1789),梅东莲溪人,清乾隆12年(1747)丁卯科武举人,曾组织群众练武抗击倭寇。</h3> <h3>四、老革命</h3><h3> 高天梅(1911.1一2004.2),女,水口村人。1927年参加海丰县农民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广西省妇联生产部部长、省高级人民法院接待室主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统战部副处长,来宾县华侨农场场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政协副主席。</h3><h3><br></h3><h3><br></h3><h3><br></h3> <h3>  黄拔群,又名黄河(1922一1988),梅陇金盘围人,黄伯驹烈士的儿子,东纵老革命,解放后曾任广东轻工业大学党委书记。</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苏汉波,曾用名苏华鉴(1924.12.01-2018),竹符村委新兴村人,东江纵队老兵,解放后曾任某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h3><h3><br></h3><h3></h3> <h3> 刘启文(1923-1994),梅尖新城村人,抗日英雄,东江纵队二营指导员,东江军区司令部科长,少校军街。解放后曾任广州市干部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谢佛贵(1901一1970),曾用名谢东平,1926年海丰工农革命运动,1927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0年在解放龟陵岛战斗中立过功,1951年被安排在省远洋厅执行远洋任务,1962年被评为“海丰县在生老革命同志”,1964年退休,文化大革命受迫害,1977年平反。</h3><h3></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黄江(1926.4-2003.12.13农历),抗日解放战争老革命,曾任广东省军区民兵处处长,斗门县武装部长。</h3><h3><br></h3><h3><br></h3><h3> 黄旭光(1923.11.29-2005.4.3农历),抗日解放战争老革命,曾任海丰县副县长、县长顾问。</h3><h3><br></h3><h3><br></h3><h3> 吴慕奇(1914-?),梅陇圩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广东省财贸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h3><h3><br></h3><h3><br></h3><h3> 林金枫(1922-?),梅陇圩人,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顺德县县委书记,后任广东省老干部局局长。</h3><h3><br></h3><h3><br></h3><h3> 朱坚(1928.3-?),东家亚朱人,15岁参加埔仔垌小鬼队,曾任广州军区装备处付处长</h3> <h3>五、教育界人物</h3><h3> 罗汉洋,笔名罗丁(1915.6-1993.10),民国三十四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海丰中学,广州长风中学、珠江中学任教十多年。1957年蒙受错案,后获平反,恢复名誉,留下诗文稿《罗丁诗文一叶》(由其生前好友梁本斌整理定名),并印发传世。</h3><h3><br></h3><h3><br></h3><h3> 林元龄(1925-?),梅陇圩人,曾为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副教授。</h3><h3><br></h3><h3><br></h3><h3> 刘启尺(1936.04-2009),,梅尖新城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施湘章(1937-1991.7),屿岭人,曾为国防部西安研究院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程达群(1918-?)下港程人,曾为广东省高级水产学校教师,武汉水运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后移居加拿大。</h3><h3><br></h3><h3><br></h3><h3> 姚学耀(1934-2001),下港程人,原广州市暨南大学教授。</h3><h3><br></h3><h3><br></h3><h3> 江钟能(1932-),凤山江人,曾为轻工部南京机电学校副教授。</h3><h3><br></h3><h3><br></h3><h3> 许峰(1938.2—),联兴村委港尾圩人,华南理工大学制图教研室副教授。</h3><h3><br></h3><h3><br></h3><h3> 施润章(1942—),屿岭人,曾为北京某高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h3><h3><br></h3><h3><br></h3><h3> 杨荣基(1937-),仓兜村人,曾为武汉教育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世界史学会理事。</h3><h3><br></h3><h3><br></h3><h3> 林世增(1937-),梅陇圩人,曾为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h3><h3><br></h3><h3><br></h3><h3> 江迅生(1958-),凤山江人,出生于澳门,美国田纳西州大学教授,工程师,获全美动物医院设计冠军。</h3><h3><br></h3><h3><br></h3> <h3>  丘锡生(1934一),祖籍马福垅,抗日爱国将领丘国珍的二儿子,出生于江苏无锡。美籍。历任美国电气工程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计算机科学教授、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曾任芝加哥计算机大会主席,芝加哥全国计算机大会主席(,第一次国际计算机软件和应用大会主席(,美国全国电气产品公司会议理事,系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特别委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富兰克林研究会特别会员;计算机学会主席,美国联邦信息处理学会会长及授奖委员会主席、学会副主席;SigmaXi荣誉学会会员。获富兰克林研究会LOUIS IEVY奖,获美国成就学会金牌奖、美国计算机学会RICHAROE.MERWIN奖,专长软件工程、分布式系统和网络。</h3><h3><br></h3><h3><br></h3><h3> </h3> <h3>  陈克复(1942.10—),下港陈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89年被轻工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晋升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3年至1996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院院长。</h3> <h3>  陈国贤(1925一),东港中村人,处级离休老干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全国实力派艺术家,专长书画,系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其作品多次在世界、国家获奖。</h3><h3><br></h3><h3><br></h3><h3></h3> <h3>  陈如礼(1944.3一一),陈家村人,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先后在南宁市、珠海市工作,曾任中学教师,校革委会副主任、副校长、校长,市政府机关副科长、科长、副处级调研员,2004年4月退休。2009年著40万字长篇小说《天之骄子》。</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陈朝汆(1954-),下港陈人,1978年考入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思政理论教学与研究,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哲学与德育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导师。</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张锦庭(1969一),梅陇大门刀村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校长联合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省教育学会理事、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五届全国优秀校长、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省名校长、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肇庆学院客座教授、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指导专家。 多篇作品在多种刊物发表 。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等四个国家级课题,受邀到香港、台湾及国内等地作学术报告一百多场。</h3> <h3>  陈世益(1937-),陈家村人,中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导师,博士副导师。主持完成了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个,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和《世界知识份子名人录》。</h3><h3><br></h3><h3><br></h3><h3> 李钳(1963-),高中村委中港村人,15岁考取中山大学,25岁获中山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历任澳洲悉尼大学药学院研究中心主任,高级讲师,博士导师。</h3><h3><br></h3><h3><br></h3><h3> 王智东(1980.8-),东三村人,现任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教师。</h3><div><br></div><div> </div><h3> </h3> <h3>六、医疗界人物<br></h3><h3> 程云岫,原名程琼莲(1904-1990),下港程人,解放前曾在叶剑英的部队任上尉军医,经常冒险为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诊病,1935年广州沦陷,她回梅陇大街开办“慈航诊所”。1950年以后,她带头加入联诊所和卫生院。</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苏哲坦(1935-?),石州村人,1982年赴美留学,“心血管专家”,曾是海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功能学会会员、中国心血管病学术委员会委员。</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叶复(1933.12-),上墩尾叶人,1949年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战士,1984年后任中山医党委委员、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叶小平(1958-),孔子门村人,广州珠江医院麻醉科主治医生,正师级(技术六级)医师。</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林少东(1958一),永水村人,原汕尾市人民医院院长。</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七、科技文化界人物 </h3><h3>(一)</h3><h3> 杨永(1928一2003),仓兜村人,中国作协会员,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海丰县志办顾问,海丰文学编辑。</h3><h3><br></h3><h3> 程越群(1919-?),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粤港华茂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师。</h3><h3><br></h3><h3> 林春华(1936.1-?),香港《缤纷世界》杂志主编、著名作家、散文家。</h3><h3><br></h3><h3> 施尧章(1932-?),屿岭人,甘肃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 施湘章(1937-1991.7),屿岭人,曾为国防部西安研究院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 赖源槎(1929-?),东家亚村人,曾为国家交通部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 林天琪(1923-?),梅陇人,曾为广东省航务工程局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 吴佛银,联兴沟美吴人,现已退休,原国家铁路局工程师。</h3> <h3>  丘世文(1951-1998),祖籍东风马福垅,丘东平侄子,香港出生。香港号外杂志其中一位创办人,被誉为该杂志文化铁三角之一,作家、传媒工作者。1974年于香港大学英国及比较文学系毕业,并获奖学金到法国巴黎第四大学高等研究院攻读中国比较文学博士课程,1975年回港,1978年创办号外杂志。1998年10月患脑癌去世。<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二)<br></h3><h3>(排名不分先后)</h3><h3> 林金湖(1930-),联兴沟美林人,曾为广东省水产厅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施鎏章(1932-),屿岭人,曾为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h3><h3><br></h3><h3><br></h3><h3> 叶界群(1932-),东港中村人,曾为重庆港口管理局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林达霖(1932-),梅西新寮村人,曾为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开发处处长。</h3><h3><br></h3><h3><br></h3><h3> 许煜坤(1934-),梅西新寮村人,曾为广东人民警察学校政治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广东警校》杂志的主编,曾参加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研究。</h3><h3><br></h3><h3><br></h3><h3> 林绍宁(1935—),旅港海丰同乡会会长,香港社团首长合议会会长,香港工业家,中华文史研究学者,著有《中华五千年》等书。</h3><h3><br></h3><h3><br></h3><h3> 黄戊东(1935—),新寮村委新寮村人,曾为重庆港口轮船公司驳船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程文晓(1935—),下港程人,曾为黄埔港务局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高士基(1936—),水口村人,曾为深圳万源电器设备公司质量技术经理,高级工程师。曾从事运载火箭遥测系统弾上仪器及其测试的设计、审核、试制、系统试验等工作。</h3><h3><br></h3><h3><br></h3> <h3>  林岗(1935一 )归丰林人。高级工程师,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自治区水产局淡水渔业处处长。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成果1~3等奖27个,多次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br></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  杨永可(1938.3一),仓兜村人,汕尾作家协会副主席,传略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h3> <h3>  江健生(1938-),凤山江人,海丰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姓名载入《中国农技推广名录》、《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br></h3><h3><br></h3><h3><br></h3><h3> 陈克忠(1939—),上墩陈人,曾任广东省东莞市机械工业总公司工程师,1977年研制成功水稻拔秧机,在国家科学大会获奖。</h3><h3><br></h3><h3><br></h3><h3> 翁建云(1939-),曾为佛山市新产品开发厂工程设计总设计师。</h3><h3><br></h3><h3><br></h3><h3> 林建业(1940—),广州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 罗善宏(1940—),广州市自来水公司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杨火荣(1940-),仓兜人,曾为机电部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刘楚彬(1940-),梅陇圩人,曾为核工业南京工程勘察公司技术部主任、高级工程师,曾参加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的建设。</h3><h3><br></h3><h3><br></h3><h3> 曾广校(1941-),梅陇圩人,曾为四川成都环保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br></h3><h3> 徐向阳(1945-),云路埔下新人,曾为《汕头日报》新闻部主任。</h3><h3><br></h3><h3><br></h3><h3></h3><h3> 黄广蓬(1947—),《海丰县志》总编辑,《汕尾黄氏宗祠篇》副总编。</h3><h3><br></h3> <h3>  陈世群(1950.2一),陈家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汕尾市诗词学会《海陆风》主编,汕尾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曾任海丰县新闻秘书、县委办副主任,县广电局副局长。</h3> <h3>  林钦(1955年7月一 )梅陇埔尾人。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任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农业部南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常务副主任、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20多项。</h3> <h3>  林中泽(1956-),梅陇圩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6年作为国家公派的高级访问学者留学于德国哥廷根马克斯—普生克历史研究所;1997年考取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外关系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1年6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工作;历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是世界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h3> <h3> 杨随业(1956~)梅陇三层松村人,198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械技术学校雷达专业,授于学士学位,1994年评为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广州军区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2010年授于文职级2级,技术级5级(正师职)。</h3> <h3>  罗善杰(1963.10一),梅陇南山罗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现在汕尾市农业局工作,高级农艺师,多次出任省市农业项目评审专家,被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骋请为汕尾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评审专家。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h3> <h3>  彭成淡(1964.10—),祖籍石南村委彭厝寮村,高级工程师,曾为海军南海舰队副团级干部,现任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院长(副处级)。</h3> <h3>  刘泽勋(1966-),新渔新乡人,1983年跳级参加高考,海丰县理科的高考状元,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曾任深圳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14年定居香港。</h3> <h3>  李进旺(1966.1一),梅陇东三村人,祖籍银丰将军帽村,管理学、房地产经济理学双博士;广东省经济学家;广东省政府直属机构广东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广州大学客座教授;财富东方住宅开发房企董事长,2016年度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创新领军人物,房企荣获中国城市建设突出贡献奖,2017年中国创新与共享经济理论新锐人物。</h3> <h3>  刘文芬(冷梅)(1969.12一),埔头人,高中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已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南方日报》《诗刊》《诗选刊》《作品》《散文诗》发表诗文100多万字,作品入选《广东青年诗选》《2002诗歌选》《百年阅读经典》等数十种选本,多次在全国获奖。著有文学评论集《请原谅我的浅陋》、散文诗合集《汕尾九歌》。系广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汕尾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h3> <h3>  黄登峰(1970.11—),梅东塗头村人,1988年海丰县高考文科状元,中山大学法学硕士,高级律师,广州市高睿律师所负责人。</h3> <h3> 林春梅(1981—),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硕士,美国俄勒冈州ynix半导体公司助理工程师,新加波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博士。</h3> <h3>  黄海平(1982-),永红金盘围坑仔村人,2010年在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科家。最近调入中山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从事人工智能研究。</h3> <h3>  徐继填(1963.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高厦村人。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为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被派往英国阿伯丁大学工作,获得荷兰ITC硕士研究生学位。曾经主持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六部委共同委托的“西部旅游发展战略”课题研究;主持完成“中国生态生产力区划”项目;主持完成朱德故里景区、长江三峡瞿塘峡—白帝城景区、重庆四面山景区、重庆长寿湖(国家AAAA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黄河小浪底——黄河三峡景区、太行山红石地质公园、黄河入海口(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其他三十多处国家五A级景区的总体规划设计。</h3><h3></h3> <h3>  许建生(1964.3—),联平村委桥雅头村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灌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h3><h3><br></h3><h3> 陈鲁,祖籍梅陇下港陈,工程院土陈克复的次子,生于1977年2月19日,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2-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物理学本科;1997-2003年,Brown University (美国布朗大学), 光学物理博士;2003-2010年,国际知名检测设备企业—美国KLA-Tencor(科天公司)和Rudolph(鲁道夫)的资深科学家;2010-2014年,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百人计划”研究员;2015起,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孔雀团队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h3> <h3>八、名校学子</h3><h3> 古汉儒(1937—),梅陇埔头人,1956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梅陇中学校长、海丰县政协副主席。</h3> <h3>  袁华计(袁桂虚)(1936-1994),新渔新乡人,1958年考上北京大学,读铁道学院站场设计专业,曾任河北省唐山市铁路设计工程师。</h3><h3><br></h3><h3> 陈炳忠,1963年考上清华大学</h3> <h3>  杨世腾(1978.1—),仓刀村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法国博士,现在法国工作。</h3> <h3>  简伟哲,1998年出生,2016年高考,华附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h3> <h3>九、书画界人物</h3><h3>(一)</h3><h3> 林梓园(1881-1990):梅陇人,自幼酷爱书画,技艺精湛,风姿独具,作品曾在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展出,并被友人收藏。国画作品荣获庆祝国庆45周年名家展银奖,作品入编《中外书画家作品大观》,《中国名人录》,《当代书画艺术家名鉴》等。</h3> <h3>  林世昊(1919—2004年):笔名石澄、影桥;人民教师,擅长书法、古文学。其书法及诗词在梅陇地区有较大的影响,曾任东峰碑林驻海丰副理事兼干事。</h3> <h3>  谢伟(1942-2009):笔名阿伟、不萎。曾是梅陇绘画界领军人物,以指画(手指作画)闻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是一位“高产”画家。天津联合画店特邀画家、潇湘书画院院士。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其指画现场献艺实况曾在岭南电视台播出,代表作有《百鸡图》(长卷)、《雄鹰》等。国画作品一幅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收藏,国画作品入选庆祝建国暨人民政府成立五十周年书画大展,入选中国曲阜纪念孔子诞生2250周年书画大展等。出版《谢伟国画系列-猫》、《谢伟书画集》等画集。</h3> <h3>(二)</h3><h3> 罗传殷(1924-):梅尖田寮人,百奖书翁,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副会长、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院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联合会会员。</h3> <h3>  林树群:字巢松,斋号宿墨斋、耕耘无声。1949年生,梅陇埔头人,1987年毕业于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1997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圳中心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丰县书法家协会理事,梅陇镇书画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中青年书画新秀展、广东省书法新人展、广东省拥军爱民千人展、颂中华迎奥运西凤杯书画展、澳门书法展。获广东省硬笔书法公开赛三等奖,“峨眉杯”优秀奖,“笔惊龙蛇”三等奖,“红荔杯”优秀奖,鲁南之光国际书画大赛二等奖,“雅嘉杯”优秀奖,“观音山杯”、“太阳杯”优秀奖,深圳特区报首届读者书法大赛三等奖,“公路杯”汕尾电视大赛一等奖,并出版《林树群书法集》。</h3> <h3>  林景南(1968一),海丰县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丰书协主席。政协汕尾市委员会第五届、六届、七届委员、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海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墨印象》报主编。2007年作品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省委宣传部主编的《走向世界经济中心的广东》作了专题介绍。2013年由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林景南书法集》,获“广东省书法创作奖”。被政协汕尾市委员会授予“优秀政协委员”、海丰县授予:“海丰县拔尖人才称号”。作品在国家级、省级书赛中多次获奖入展。</h3> <h3>  陈守斌,1970年生,梅陇东港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和畅社成员。 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二、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纪念傅山诞辰 400周年全国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展,作品荣获首届『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优秀奖,广东省第三届『大沥杯』中青展二等奖,『中国砚都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三等奖,第三届『康有为奖』书法作品展优秀奖,广东省第九届美术书法摄影展银奖等。作品特邀参加全国第二届名家书法双年展,全国当代百位书法名家墨迹展等。</h3> <h3>  李若晴,1975年生,梅陇云路人。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报》常务副主编。曾发表论文《从“七贤”砖画谈东晋南朝人物画的艺术面貌》,《燕云入画——&lt;北京八景图&gt;考析》,《岭南佛教社会变革中的寺院书画收藏——书画研究史上的一个新视角》,《山门流转一沧桑——&lt;曾宾谷长寿寺修禊图&gt;递藏考》,《应该警惕的是专业精神的缺失》(2012年)等二十余篇。专著有《品鉴岭南:李若晴书画作品集》,《见微知著:中国书画中的物质文化常识》,《玉堂遗音:明初翰苑绘画的修辞策略》等。</h3> <h3>  陈训成(1968一),画家、陶艺家,1994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陶艺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陶瓷协会理事、广东省陶瓷艺术设计专家库成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州画院特聘研究员、“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课题组专家。<br></h3> <h3>十、文艺界人物</h3><h3> 卓文彬(1919-?),梅联大嶂村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广东省戏剧学校教授,在戏剧表演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列入《中国艺术家大辞典》。</h3> <h3>  林生材(1939、9一),沙埔新寮人,196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中国文联工作。1973年调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任短片部主任(正处级)。南国国际广告公司总经理。国家电影二级导演。纪彔电影导演。获中央纪录电影最高奖华表奖,鲁迅文艺奖纪彔电影奖三部。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h3> <h3>  徐克(1950.2-),香港电影、电视著名导演;编剧;监制;演员。</h3> <h3>  林保怡(1965.9-),香港著名影视明星。</h3> <h3>  彭升华(1969—),海南人民广播电视台党委秘书,海南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海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广告部、业务部经理。</h3><h3> </h3><h3></h3> <h3>  蔡紫芬(1983.3.21一),高中村委中港人,广州市电视台主持人。</h3> <h3>十一、政界人物(排名不分先后)</h3><h3> (一)</h3><h3> 林国光(1928-?),梅陇圩人,曾任广州市光学仪器厂工会主席(正处级干部)</h3><h3><br></h3><h3> 罗龙(1938-2018),曾任中共汕尾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汕尾市公安局长。 </h3><h3><br></h3><h3> 李正钱(1948-1993),云路村人,曾任海丰县副县长。</h3><h3><br></h3><h3> 叶蔚成(1932-1992),红阳孔子门村人,曾任中山市商业局局长。</h3><h3><br></h3><h3> 赵特沛(1934-2006),梅东新地村人,曾任浙江省湖州市工商银行行长。</h3><h3><br></h3><h3> 施文标,生卒年月不详,屿岭人,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h3> <h3>(二)</h3><h3> 彭成俊(1935一),石南彭厝寮村人,1953年10月入伍,从中南军区教导二团编入刚从朝鲜凯旋回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军属下师团,负责文教和秘书工作,1962年转业,先后在广东省人事厅、省组织部工作。1969年下放五七干校,1971年调入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工作,历任广东省广播厅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广播电视台对外交流中心总经理、调研员。1996年11月退休。</h3> <h3>  黄旦群(1940-),金盘围村人,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学院。1985年任北京军区防化部部长(正师职),1990年任总参谋部副部长(副军职),1992年调任防化学院第一副院长,兼任研究生导师,1988年授予大校军衔,1991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h3> <h3>  林浩(1945.10--),云路夏厝园村人。广东省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1978年-1996年在中共广东省党校历任政治经济教研室科级教员、教研室副主任、函授部副主任、主任,省委党校副秘书长兼行政处处长、秘书长、副校长。1996年-2008年,历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机关党委书记。</h3><div><br></div> <h3>  莫英群(1953.9-),梅联大嶂村人,曾任汕尾市粮食局长,汕尾市常务副市长,汕尾市政协主席。</h3> <h3>  陈鸣光(1934-),陈家村人,研究生毕业,曾任广州市公安局五处政委,刑侦处处长。</h3> <h3>  莫家全(1935.12-),梅联大嶂村人,毕业于广东师范学院,曾任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副厅级干部)。</h3> <h3>  黄成模(1953.3-),云路村人,曾任海南省工商局长。</h3> <h3>  施胜章(1956.12--),大寮施人,曾任汕尾市监察局局长,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h3> <h3>  林智构(1947一),梅西沙埔村人,原汕尾市电信局局长(副厅级)。</h3> <h3>  陈守作(1947-),上墩陈人,曾任中共海丰县委常委兼中共梅陇镇党委书记、镇长,后来任汕尾市国土局局长。</h3> <h3>  叶向冲(1950.11.15一),上墩尾叶人,曾任海军航空兵第二十五团政委,第九师政治部副主任。转业后,曾任海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正处级)。</h3> <h3>  罗敏(1955—),梅尖田寮村人,曾任小漠镇党委书记,县交通局长,汕尾市港务局局长(正处级)。</h3> <h3>  冯月琴(1957-),南山冯人,曾任海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海丰县政协主席。</h3> <h3>  陆德源(1958—),梅陇镇东一村人,曾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县体改办主任,县统计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处级)。</h3> <h3>  黄火(1954.10—),泗马寮村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十二团常委,后勤处处长,中校军衔。1999年副处级转业地方工作。</h3> <h3>  莫家国(1936-),梅联大嶂村人,曾任汕尾市人事局长。</h3><h3><br></h3><h3> 黄聪(1958.7.29—),金盘围村人,曾任汕尾市财政局长。</h3><h3><br></h3><h3> 陈大友(1934-),陈家村人,曾任广东省盐务局工会主席,l政研会副会长,后任广东省盐务总局总经理(局长)。</h3><h3><br></h3><h3> 黄伟兰(1937-),中山医科大学纪委书记(厅级待遇)。</h3><h3><br></h3><h3> 吴智民(1937-),梅陇圩人,曾任广东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h3><h3><br></h3><h3> 陈义振(1939-),上墩陈人,曾任汕尾市国土局局长。</h3><h3><br></h3><h3> 谢如群(1945-),曾为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处长、政工师。</h3><h3><br></h3><h3> 程玉兰(1933-),女,下港程人,曾为中共海丰县委常委。</h3><h3><br></h3><h3> 陈显强(1942-),东港人,曾任汕尾市经委副主任。</h3><h3><br></h3><h3> 陈炳荣(1943-),云路河口村人,曾任农工民主党海丰县委主委,海丰县政协副主席。</h3><h3><br></h3><h3> 程文献(1945-),下港程人,曾任深圳市边防局局长。</h3><h3><br></h3><h3> 刘启泉,(1950.10.15-),梅尖村委新城村人,曾任海丰边防大队长,海丰县公安局政委,汕尾城区公安局长,汕尾城区副区长。</h3><h3><br></h3><h3> 简娘锄(1955-),梅陇村委简厝村人,曾任汕尾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正处级)。</h3><h3><br></h3><h3> 许永烈(1953.8-),梅西新寮村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七零师旅长,转业后在汕尾市政法委任副书记。</h3><h3><br></h3><h3> 杨永忠(1953.6-),梅陇埔尾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后勤部副部长,副团级,转业后在湛江市霞山区任审计局副局长、局长,财政局局长。</h3><h3><br></h3><h3> 黄礼家(1954-),石安村委甲头村,曾任汕尾市人大常委,汕尾市司法局局长。</h3><h3><br></h3><h3> 胡家忠(1953.12-),水踏村委后寮村人,曾任汕尾市直属机关武装部部长、调研员。</h3><h3><br></h3><h3> 黄英灼(1954-),永红坑仔村人,曾任汕尾市港务局副局长。 </h3><h3><br></h3><h3> 李浩翔(1955-),后围李人,曾任汕尾市人民政府驻汕头办事处主任。</h3><h3><br></h3><h3> 陈镜炉(1956—),银液九径村人,曾任汕尾市城区常务副区长,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正处级)。</h3><h3><br></h3><h3> 罗辉南(1957—),南山罗村人,曾任汕尾市城区红草镇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处级)。</h3><h3><br></h3><h3> 陆德城(1956—),梅陇东一村人,原汕尾市工商局副调研员,现任陆河县伟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副总裁。</h3><h3><br></h3><h3> 林登海(1962—),石州村人,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h3><h3><br></h3><h3> 许保柱(1967—),联平桥仔头人,深圳湾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h3><h3><br></h3><h3> 李冬平(1963—),云路人,中央储备粮惠州、河源、汕尾直属库主任。</h3><h3><br></h3><h3> 吴志雄(1963—),梅陇圩内长兴街人,曾任广东省海警二支队副处长,汕头边防支队南澳边防大队政委,潮州边防支队后勤处长,梅州边检站政委,现任汕尾市委维稳办副主任。</h3><h3><br></h3><h3> 叶若思(1964.6-),前港叶人,深圳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长,博士研究生学位。</h3><h3><br></h3><h3> 林立新(1966—),梅陇归丰林人,交通部珠江航运管理局处长。</h3><h3><br></h3><h3> 黄润华(1981—),梅陇金盘围人,民商法硕士生,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员会法规处副处长。</h3><h3><br></h3><h3> 林庆务(1969—),梅西人,汕尾新区副主任。</h3> <h3>  王向京(1940-),东家亚村人,曾任汕尾市纪委常委、市档案局局长。</h3> <h3>  黄金持(1963.03-),驷马寮村人,任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h3> <h3> 林泽锋(1963.9一),石州人,在职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海南陆军预备役某部部长(正团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总值班室调研员、秘书(正处级),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党委委员;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党委委员,主任、党委书记、党组书记。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现任海南省委保密委员会主任、海南省保密局局长。</h3> <h3>陈立松(1963—),梅陇埔头人,佛山市地质局局长、党委书记。</h3> <h3>  叶海平(1965一),梅陇西一村人,现任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南凤派出所三级警长(副处级)。</h3> <h3>  杨啟威(1965一),余厝村人,曾任过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省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经营部部长、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山直属库主任。现任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顺德直属库主任。<br></h3><h3><br></h3> <h3>  陈凯婵(1972-),上墩陈人,海丰县副县长。</h3> <h3>  罗恒(1977.9一),梅尖村委田寮村人,海丰县副县长。</h3> <h3>  吕海茵(1972.2一),埔尾吕人,深圳龙岗到海丰扶贫挂职干部,2017年至现,在海丰县任副县长。</h3><h3><br></h3><h3> </h3> <h3>  许源(1963—),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副厅级)。</h3><h3><br></h3><h3> 郑伟中(1969.12-),水踏村委郑厝村人,曾任汕尾电视台记者部主任、汕尾有线广播电视台台长,汕尾电视台台长,汕尾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汕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现任汕尾市统战部常务副部长。</h3><h3><br></h3><h3> 陈文江,厦港陈村人,曾任深圳市南山区常务副区长(副厅级)。</h3><h3><br></h3><h3> 叶宜成,中海石油福建建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h3><h3><br></h3><h3> 洪嘉忠,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长。</h3><h3><br></h3><h3> 叶伟雄,汕尾市港务局局长。</h3><h3><br></h3><h3> 张解生,原汕尾市公安局副局长。</h3><h3><br></h3><h3> 陈建明,原汕尾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h3><h3><br></h3><h3> 胡海波,汕尾市海事局副局长。</h3><h3><br></h3><h3> 朱宇青,汕尾市民政局副局长。</h3><h3><br></h3><h3> 黄少蓬,汕尾市政协副秘书长。</h3><h3><br></h3><h3> 杨挺拔,中央储备粮河源直属库副主任。</h3><h3><br></h3><h3> 林文博,汕尾市农业局副调研员。</h3><h3><br></h3><h3> 陈寿新,原惠东县武装部政委。</h3><h3><br></h3><h3> 李学松,原河源市和平县副县长。</h3> <h3>十二、省以上各类代表、劳动模范</h3><h3> 徐生辉(1951一),曾任向阳大队、梅星村委会支部书记、主任,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h3> <h3>  黄庆华(1942.1—),曾任梅陇水电处主任,广东省第六届人大代表。</h3> <h3>  简杏泉(1926—2015)梅陇村委简厝村农民,广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h3> <h3>  傅胜金(1953—),梅陇东港人,曾任梅陇中学校长,海丰县电视大学校长,广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h3> <h3>  赖德梅,曾任东方红大队、梅陇村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广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h3> <h3>  陈安突(1946—),上墩陈人,曾任海丰县农业局局长,高级农艺师,广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h3> <h3>  张赛凤(1934.11—2019.2),曾任大门刀管理区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982年当选为广东省妇代会代表,1982年12月当选为中共广东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h3> <h3>  李梓绿(1967.6—),汕尾市公安局刑警警察支队支队长,曾经多次获得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2008当选为中共广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h3> <h3>  黄永阔,梅陇粮所干部,1963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h3> <h3>  林世群,原梅陇中心小学教师、校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1991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h3> <h3>  黄英俊(1952.1—),海丰县金桔莱办公室主任,201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br></h3> <h3>十三、杂技英豪<br></h3><h3> 陈小洁(1980-),联平上墩陈人,曾任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演员,1991年在比利时第四届“希望之路”国际马戏大赛中荣获该赛唯一“希望之星”金奖,“顶碗”项目荣获新闻奖和观众将;1993年“双顶碗”捧回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多次在国际大赛获奖。</h3><h3><br></h3><h3><br></h3><h3><br></h3><h3> 林雄(1962.12-),梅西蟾蜍村人,1984年团体表演的“钻地圈”在巴黎第七届国际明日杂技马戏比赛中,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金奖”;1985年在英国举行的第十届世界杂技锦标赛中,他们表演的“钻地圈”获技巧冠军,“双杆”获“黑湖塔杯”,并夺团体总分最高,获团体冠军和“英航杯奖”。</h3> <h3>十四、企业界人物</h3><h3>(一)</h3><h3> 林世荣(1955.9-2006),梅星东一村人,美国摩利臣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南加洲工商管理荣誉博士,香港工业评审局荣誉院士,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恒丰金业科技集团创办人兼董事会主席,在香港创办“金至尊”“银河明星”。1997年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奖;2000年荣获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2004年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奖。生前为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副会长,香港华人总会永远荣誉会长。</h3> <h3>(二)</h3><h3> 林绍绿(1938—),香港新丰首饰集团董事长。</h3> <h3>  林胜南(1952-),北京恒丰金威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被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授予“珠宝首饰名牌产品”的明星企业。</h3> <h3>  苏滔(1953-),香港华艺行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金银首饰工商总会会长,加拿大特许管理学院院士,美国林肯大学荣誉博士。</h3> <h3>  程炼传(1953.9-),下港程人,香港“丁屋大王”,2007年获选世界杰出华人,同年被美国西亚拉马洲大学授予荣誉商学博士,2009年当选全国11位中华公益功勋人物,建国60周年世界60名华商功勋人物。2010年被柬埔寨国家授予“建设金牌勋章”一枚,同年获文化部中国邮政总局发行个性化邮票。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评选为世界50位华人慈善家。</h3> <h3>  施寿味(1955--),大寮村人,深圳市通天地通信市场董事长,深圳通天地通信市场党委书记。</h3> <h3>  李玉鹏(1956.11--),云路人,深圳市通天地通信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h3> <h3>  黄友权(1967.9-),银液新乡村人,1989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动力装置专业,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中策资本集团董事局主席,洋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裕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上海交通大学EMBA校友会副主席中国能源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青年联合会金融常委。</h3> <h3>  陈学军(1964.02-),下港陈人,深圳市岭南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俊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五届汕尾市政协委员;第六届汕尾市政协常委。</h3> <h3>  林世潜(1966.6—),归丰林人,香港万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h3> <h3>  黄家武(1965一),云路人,广州市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h3> <h3>  吕宇道(1960—),梅尖村委尖尾村人,香港、中山富林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br></h3><h3><br></h3> <h3>  许剑华(1967—),水踏村人,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h3> <h3>十五、抗日将士</h3><h3> 丘国珍 (1894~1979) 别号聘之,东风马福垅人。生于1894年5月3日(清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八)。海丰县立第一高等学校、援闽粤军军官讲习所第一期、日本成城军校、日本千叶步兵学校、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毕业。早年任教,1918年5月从军,加入援闽粤军,历任警备队第三营第一连见习、第二营机枪连排长、警备队司令部副官、粤军第二路司令部特务连连长。1922年秋起任粤军第十三旅指挥部副官,第十四旅指挥部代理副官长,陈炯明部第二师副官长、团长。1925年初与翁照垣离职赴香港,后转南洋任教。1928年初赴日本留学。1930年5月回国,任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第七旅参谋主任、特务营营长,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参谋主任。1932年夏随军入闽,任福建绥靖公署参谋,福建团务处少将主任兼干部训练所所长。参加福建事变,任福建省会公安局局长。失败后赴欧洲考察。1934年底回到桂林,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参谋,新编第一师少将参谋长,第四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1936年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桂林分校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军官大队大队长。1938年3月30日任安徽省政府保安处中将处长。1940年春起任安徽省党政军总办公厅主任、鄂豫皖苏四省边区战地党政分会中将委员兼秘书长。1945年初任第十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先后参加徐州会战、豫北会战、随枣会战诸役。1946年起任第八绥靖区政治部主任,同年底退役。后去台湾,1949年秋移居香港,开设小店谋生。1979年10月24日病逝于香港。著有《抗日战争回忆》、《军民联合的游击战术》、《安徽省保安纪实》、《十九路军兴亡史》、《大别山八年抗战之回忆》、《近代国防观》、《锋镝余生录》等。</h3> <h3>  陈一史(1897—1946),又名刘汉春,出生于梅陇埔头刘,生活于赤石新城村,黄埔军校四期(1926.1—1926.10)学生,黄埔军校毕业后受周恩来委派到海丰东征,曾任海丰农民自卫军教官、农工救党军陆丰中队队长等职。1927年参加海陆丰第一次武装起义,与吴振民、李运昌、钟鼓等黄埔军人带领惠潮梅农工救党军2000余人转战湘赣边地,计划北上武汉支持革命,陈一史在作战中受伤,1946年病逝。</h3> <h3>  陈席珍(1900—1939),梅陇东港中村人,黄埔军校七期(1928.12—1929.12)学生,别号“潮州秀”,曾任南京市监司长官,中央军委参谋部秘书,1939年国共联合抗日在长沙大会战中牺牲。<br></h3> <h3>十六、国民党官员</h3><h3> 叶俊臣(1922—2016.10.10),石南村委雷丰寮村人,原台湾军队上校、大校。</h3><h3><br></h3><h3> 曾广顺(1923-?),曾世合人,广东省立法商学院经济系毕业,解放前曾在香港执教,1957年移居台湾,曾任台湾侨务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常委,顾问委员会顾问。</h3> <h3>十七、其他</h3><h3> 谭国驹,又名尹国驹(1955一),出生于澳门,祖籍海丰梅陇新渔新乡村,其祖父谭隆,梅陇新渔新乡村人。尹国驹(谭国驹),电影《豪江风云》出品人,现任世界洪门历史文化协会主席,澳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云人物。</h3> <h3>  林剑虹(1887-1981),归丰林人,1925年9月任海丰县县长,1942年组织创办梅陇第一所中学——梅峰中学(梅陇中学前身),1947年后定居香港。</h3> <h3>  高开贤(1953-),祖籍梅陇水口高人,曾为澳门立法委员会议员、澳门中国土特产公司副董事长、澳门中国国货公司副董事长、广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br></h3><h3><br></h3><h3> 杨鄱湖(1900-1984),仓兜村人,印度尼西亚华侨。早年跟随彭湃闹革命,1927年到印度尼西亚定居,1928年受聘为印尼新邦帝甲化学校校长。</h3><h3><br></h3><h3> 谢武,梅陇谢厝巷人,书画大师谢伟的父亲,大革命时期海惠紫三县县委书记。</h3> <h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梅陇建制1687年以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各业兴旺,发展壮大!从梅陇出生的乡亲,无论在梅陇繁衍发展、还是走向全国或世界各地,都与生俱来地带着梅陇的灵气和勤劳、勇敢、刻苦、诚信、孝顺、拼搏的秉性和传统。上面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只是梅陇人的代表,挂一漏万。本人编写《海丰梅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由于受到他们的感动,希望宣扬和传承梅陇的光荣传统,为梅陇杰出人物树碑立传献出绵薄之力,但由于时间空间和能力所限,编写有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乡亲批评指正。若本文能激发乡亲们尤其是在外的游子不忘家乡,记住乡愁;激励乡亲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助威呐喊加油,本人就心满意足了!<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