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绝色秋景醉美北疆十一日游日记(一)

德莲

<h3> 2014年炎炎酷夏既过,心中开始酝酿旅游事宜。早就听说新疆很美,且九月中下旬为景点最佳观赏时节,于是珏珏在网上"天涯户外俱乐部"找到我们心仪的摄影线路,并与"梅里往事"取得联系,果断定下新疆双飞醉美北疆十一日游的订单,首先飞到乌鲁木齐与其他团员集合,再一起坐旅游大巴开始游程。主要景点有可可托海,五彩滩,白哈巴,喀纳斯,禾木和魔鬼城等,基本环绕北疆兜一圈,全程不走回头路。因为行程较长,董海无法请假,那么就三人行吧!下面是我们从九月十八号到二十八号十一天旅游行程的日记和照片。</h3><h3><br></h3><h3> 九月十八号 阴有雨</h3><h3><br></h3><h3> 今天是游程第一天,出发飞往乌鲁木齐。 凌晨三点半,被大雨声吵醒,天气预报不幸言中,幸而没过多久雨势即小了下来。五点钟不到珏珏被文根叫醒,五点半左右董海也从自己家那儿特地赶过来送我们三人上出租车,六点出租车准时开车,二十分钟就到达虹桥机场。飞往乌鲁木齐的东方航空MU5633航班是只小飞机,我们坐在第三排。飞机原定7:45分起飞,实际离地已是8:20分。东航的座位比春秋大多了,比较宽敞舒适。刚起飞时看到机身穿梭在上海乌云密布的上空,云层很厚,下面应该还在下雨。空姐开始发放饮料,九点就开饭了,虾仁炒饭和榨菜,真是够"经济"的。饭毕,众人因都早起,睡了一觉,醒来珏珏突然发现窗外已是明晃晃的蓝天白云,我们的飞机正飞行在蓝天和白云之间,下方是大片的雪山!虽然乘坐飞机已有N次,可这么大片的雪山还是第一次看到。感兴趣我国西方从空中俯瞰是什么样子,我坐在舷窗边不时看着下方。除了雪山还有灰色光秃秃高低不等的山脉。只见很多长长笔直的公路像细线一样穿过满眼望不到边的灰黄高原,一直延伸至远方。又见到犹如翡翠色的绿色小湖泊,湖边拉出像丝线般弯弯曲曲,长长的水流至一大湖中。接近新疆,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看到了天山山脉,真的很壮观哦!那绵延不绝如尖锐刀锋直冲云霄的雪山山峰从高空俯瞰都觉得震撼人心,那长长的横亘在天际山脉上的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着冷冷的银光!<br></h3> <h3> 下午一点二十三分,飞机在乌鲁木齐着地。从上海早上八点到乌鲁木齐整整飞行了五个小时,比到日本还多出两个多小时呢!想想上海离新疆真的很远啊!等拿好行李出关已是两点钟了。机场等候出租车秩序井然,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大约三刻钟就到达天涯户外俱乐部为我们预定的金谷大酒店。酒店设备比较陈旧些,属挂牌三星级的。进入宾馆发现梅里往事给我们订了两个房间,原来说是一个房间加床的。电话联系说虽然是两个房间但不加钱,这梅里往事还不错,挺客气的。这里寄存贵重物品是免费的。我们住在十五楼,从客房向窗外可看到天山的雪山山峰,放眼望去,伟岸的雪峰在视野中熠熠生辉!放下行李,我们去梅里推荐的二道桥大巴扎逛逛,据说那里可体验异域风情风俗。</h3><h3> 稍事休息后就出门,马上感受到乌鲁木齐的阳光真厉害!说是温度20度,可实际感觉和上海的28度差不多,穿了长袖体恤都嫌热呢!三人打车去大巴扎,走近二道桥,就发现好多头上裹着各式各样头巾的女子,还有带着新疆特色小方帽的男子。进入大巴扎,里面的游客比预料的少很多。商店里卖各色当地特产和民族工艺品,有乐器都塔尔,耳麦和带有圈铃的小圆鼓,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乐器,感觉挺新鲜的。那位卖鼓的新疆小伙用双手敲出清脆悦耳,节奏欢快的鼓声 ,珏珏抵挡不住诱惑,也学着敲起来,无奈却总也敲不响,我肯定也不行,看来不吃几年的萝卜干功,哪里有这等能耐啊!</h3> <h3> 来到一处卖工艺品的店面,展柜上琳瑯满目闪着红蓝宝石般光芒的各类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超吸睛,无论哪件饰品都充满了西域文化特色,有造型优美的各式酒壶,酒杯,还有承载沙漠交通可爱骆驼形状的饰品。首饰盒也不贵,六十元一个。当初我们想买一个可收缩的核桃木水果篮,转眼一想用处不大还占地方,于是作罢。</h3> <h3> 这次领教了新疆的大枣,那个头着实大得爆棚,晒干了都有鸡蛋那么大呢!还有一些精雕细刻的金属制品,一开始搞不清圆圆的是什么,看了反面才知道是镜子。珏珏买了两串项链,还有雪山菊花。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下午三点,从九点在飞机上吃的午餐已经过了六小时了,于是到处找吃饭的店面,可真不好找,挺想念蔡先生和中山公园那里有数不胜数的吃食店面,终于好不容易找到二楼有一处吃的,吃了三碗汤面,十五元一碗,要的不辣的,可吃了还是辣的。我还吃了一杯酸奶五元钱,不贵挺好吃。从二道桥 出来还早着呢,可以去附近的红山公园玩,但珏珏已经累了,就不去了,反正里面也没什么好玩的。回到酒店时出租车绕道了,要13.5元,来时只要11元。</h3> <h3> 晚上八点外出吃晚饭顺便逛逛乌鲁木齐市容。很意外地发现天空像上海夏天的六点钟那样仍大亮着。直到九点才暗下来。找到一家小店,点了面和饭菜,大巴扎里午饭的菜和面是辣的,因而吸取教训再三与老板娘强调声明不吃辣,结果还是辣得难以下咽,只能马虎对付过去。哦,对了,乌鲁木齐防爆恐力度确实很大。我们刚刚下榻宾馆入住房间,就有人敲门,本以为是客房服务员,谁知那人说例行检查,让我们出示身份证,盘问我房间内一共几人?什么关系?,我看到门外还站着六七个持枪特警呢!待我和珏珏走出酒店时,门口也站着四五个持枪特警。来到马路上只见两个一组的警察密集分布在市中心,大约每隔十米就有两人 巡视着周围的动静。我们走进全疆最大的玉器店时,门口也有一排警察,桌上放有警棍,刚进门就要求我把挎包打开检查,然而我刚拉开拉链,对方看也没看立即说行了。后面一位顾客也被要求开包检查。后来几天在我们旅游大巴途中也有特警拦住,让导游出示游客的所有身份证,仔细查看后,还上车扫视全车人员的人脸,可能在追查犯罪嫌疑人呢!前段时期新疆暴徒一次又一次砍杀派出所民警和普通民众,引起全国人民的重点关注。新疆地区的安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到相当的高度,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这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得到了所有人包括游客的支持。从轻松悠闲松散的上海来到这里,陡然增加了紧张气氛,不过如此这般我们觉得是受到了保护,更有安全感哦!</h3> <h3>  明天开始正式启动醉美北疆的旅程啦!下面展示一下北疆旅游线路图。我们的行程将从乌鲁木齐出发,然后环绕准葛尔盆地沿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逆时针方向行驶,绕沙漠一圈后回到乌鲁木齐结束。这条线路被当地人称为最为理想的北疆摄影游程,不过价格奇高。我们即将去的几个景点,如禾木和白哈巴等因为行车及住宿不方便,好多旅行社都放弃不去的,可是网友盛传这两个景点最美,应该是必去之处。所以现在找到这两地都去的完美行程不容易,何况这几天又是摄影的最佳时节,树叶即将变黄变红,因此我和珏珏都满心期待呢!</h3> <h3> 九月十九日 晴转阴有雨</h3><h3> </h3><h3> 游程第二天。凌晨四点珏珏闹肚子疼,可能是昨天吃的饭菜和面食不干净。到六点四十已拉了好几次,之间马上吃黄连素,后来又服了一粒诺氟沙星,吃早饭前又拉了几次。真担心如此下去要是在车上可怎么办?车上要连续坐六个小时呢!于是珏珏想到用卫生巾,八点了可附近超市的门都没开。据说这里通常要到上午九、十点钟才开门呢。正急着,旅游大巴已等候在宾馆外,上车后第一次见到导游王娜,向她求助,她立刻给了珏珏一包卫生巾,总算可以暂渡难关。真所谓在家千日好 出门一时难啊!</h3><h3> 用了自助早餐后所有人陆续上车,车牌号是62370。团里一共19人可大巴有37个座位呢,挺宽敞舒服的,看来品质不错吧!今天是全车人第一次碰面,王娜发了行程单和很有特色的小飞巾。今天的行程最长,有550公里,基本上一整天都在路上,而且沿途景观相对单一。早上八点半出发,沿216国道向东而后折向北面径直驶去。一路上王娜讲了有关新疆的很多事情。说新疆有55个民族,除了台湾的高山族没有外其余民族都有。另外又说清朝时外国人入侵新疆,多亏左宗棠力主保住并亲率大军击败敌军,否则今天我们到这里就是出镜了。还讲了建国初期王震将军如何带领 从朝鲜参战回国的官兵们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艰苦奋斗将新疆建设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富饶美丽的家园,另外还设法让为这些守边的官兵找到了媳妇等等,反正她滔滔不绝地从南疆讲到北疆,语言相当丰富多彩就像演说一样流畅,我听得津津有味。尽管十九人因刚刚上车互不熟悉,呼应声不够热烈,但把场面维持得不错。一路上阳光真是够热辣的,透过窗玻璃晒得我只觉得浑身冒热气。珏珏却还是怕冷,又舍不得拉窗帘,要看窗外风景。说话间行车途径火烧山而过,我疑惑这该不就是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吧?后来才搞清楚不是的。王导解释说此山颜色火红,原因是地下温度高,把地面的山体都烧红了。火烧山与火焰山是不同的,火焰山在吐鲁番那儿。</h3> <h3>  车行不久即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它是准葛尔盆地的一部分。沿着国道两边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车窗外的沙漠真是荒凉,没人烟。地上仅有很少低矮的一丛丛沙棘生长,大部分地区基本没什么植被,偶尔见到几只羊。心中想着上海和好多大城市都是寸土寸金,这里诺大的地盘如能开发出来,种上庄稼和瓜果该有多好啊!眼下高科技比比皆是,怎么就没人来这里大显身手呢?想来总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原因吧,我只是瞎想而已。</h3><h3> 下午三点终于见到沿途唯一的一排房子,原来这里还是叫恰克图的一个镇呢,于是停下吃饭,菜肴不多,但挺干净。外面风沙很大,我带上了小飞巾。吃完后三人去了一家超市,买了一点干粮,立即上车,继续旅行。后面的路旁又尽是茫茫的戈壁滩。</h3> <h3>  又行了很长时间,大约下午五点半来到公路旁的可可苏里湖风景区。没有收费站,无需买票,原来只是路旁随意一小景。远远看去只是一个小湖泊,但走近一看湖挺大。湖边及湖中有几丛密密的黄绿色芦苇在阵风吹动中摇曳,湖中央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湖对岸是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黛色山峰,好一派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画!回头一看,湖旁一头牛在悠然自得地 吃着草,白桦树林里掩映着几座白色毡房。这场景该不是刻意布置的吧?真感觉回归到原汁原味的大自然怀抱中,心中暗想,这样一处唯美的自然景色居然不要门票,也是醉了!</h3> <h3>此时阴风四起,空中厚厚的云层在快速移动,天色越发灰暗了,湖水也随着黑了下来,水面被风吹起层层波浪,人仿佛置身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荒野。面对眼前之景像,撩拨人心的孤寂,苍凉之美或许将永驻我的心中!</h3> <h3>  我们沿着湖岸旁的木栈道一路由东向西走去,路旁还发现一只小船停靠在芦苇丛中,文根兴致勃勃身手矫健地下去爬到船上,想追忆昔日童年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时光。天公不作美,太阳一直不照面,天色越来越阴暗,西面还有好多地方看来来不及玩了,接近集合时间还有雨滴飘下来,等到我们刚回到车上,还没开车呢,雨更是越下越大,雨水倒在车窗上就像水龙头打开一样泼将下来。这时我们看到景区又开来几辆旅游车停下,估计也是来这里游玩的,这么大的雨他们是无缘欣赏可可苏里的美景啦!我们总算是幸运的。出发前天气预报说今天可可托海有中雨,此言不虚。之前我和珏珏还嘲笑预报不准呢!</h3> <h3>  大巴在雨中向可可托海进发。路上我们看到很多正在转场的牧民骑着马,开着摩托车赶着大群的羊、牛,旁边还有狗跟着,珏珏还看到一群骆驼。那些羊的个头都很大。越接近可可托海镇,羊群越多,道路两旁远处的草场上甚至于公路上全是羊。哦,对了,那些草场原来也是戈壁滩哦,后来人们把它改造成草场啦!</h3><h3> 进入可可托海镇后我们大巴的前后有两群羊,前面的羊群在牧民的指挥下一会儿朝路左,一会儿朝路右,不知所以,车子只能停下耐心等待,然而羊群在我们车前也停下来不动了,僵持了好一会儿,司机等不及了,摁了大喇叭,把羊群惊吓得都跑到车的右侧,大巴才得以向前开动。到了镇上已是八点多了,先吃晚饭,吃得很满意,食材很新鲜,荤菜也很多,有鱼、猪肉、鸡肉,比午餐丰盛多了。</h3><h3> 可可托海是新疆的寒极,一年冬季有七个月,降雪量比东北的漠河还要大。天气真的很冷,我把随身带的四件上衣(包括棉衣和风衣)全穿上了。终于到了宾馆,虽是平房,陈设极其简单朴素,看起来就像七十年代的旅馆,但非常干净,被子是新的,设施也比较新。本来文根被安排和另一家男的住一个房,珏珏和我思衬这样我们和文根联系不方便,不如三人挤在一个房间,东西也好整理,而且房里人多还暖和。结果我和文根睡一个床,珏珏一个床,她还可以盖两条棉被,不冷了。</h3><h3> 安排妥当后,把明天穿的衣服拿出来,再将明天自理的午饭准备好,三人洗洗涮涮,等到睡下已经很晚了。</h3> <h3> 九月二十日 晴</h3><h3> 旅游第三天。早上将近八点才起床,因为八点三刻才能吃早饭。遵照导游嘱咐,今天去可可托海很冷,要把毛衣,棉衣一一穿上。出门一看,昨晚可可托海还又是风又是雨的,现在却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的水晶天。那蓝蓝的天空下碧绿色的树叶把红色屋顶衬托得格外鲜亮。气温确实很低,但似乎不用戴帽子手套。我和珏珏都穿了棉衣,文根则不需穿。气温和昨天同是北疆的乌鲁木齐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啊!</h3><h3> 早餐很干净。但佐餐较少,全是用小碟子装的,每人才一二口就没了,虽然又添了几次,终不好意思再三再四地添。我们团队排在另一团队后吃的早餐,所以出发就晚了许多。</h3><h3> 车开出不久看到额尔齐斯河就在路旁,河很宽,但河床很浅,薄薄的水流缓缓地流淌,暖暖的阳光泻在一股一股的水波上清澈而灵动,河岸边的绿色树叶有的已开始变黄,河渚上竟然也长着一排排狭长的树林,那片片淡黄色树叶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着金色的光辉,这景象如油画般温馨而静谧。可惜等不及拿相机车早已驶离,我真遗憾不能让车停下把这难得一见的景致拍下来!</h3><h3><br></h3> <h3>  王娜让大家下车走过地质博物馆后再次集合,来到了可可托海风景区— 额尔齐斯大峡谷。大门非常大气,进门就看到“世界的可可托海”几个大字。主要干道旁陈列着大幅可可托海的风景照片,把人们渴望一睹为快的胃口吊上来了。</h3> <h3>  进入景区就坐上景区专车。随车讲解员沿途不停地介绍一路风景,特别说了这里的大尾巴羊。那些行走时尾巴像点头般上下扭动的是公羊,而横着摇摆的是母羊。公羊的尾巴似乎在向母羊招手,意指“来呀,来呀”,而母羊的尾巴似乎在摇头拒绝“no,no”,这些拟人化的解说词蛮搞笑的。又说这里的羊生活条件真是好: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额尔齐斯河纯净水),走的是黄金道(羊蹄粘上的泥土里有沙金),拉的是六味地黄丸(羊粪都是一粒一粒的),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开了三分钟就来到白桦林处下车,给五分钟摄影。白桦树因其树皮呈白色而得名,树皮上还有一个个黑色的小狐点,看上去像眼睛一样。还有好多成对生长的白桦树,像双胞胎一样,美曰夫妻树。我们还看到有三胞胎四胞胎的树呢!</h3> <h3>  再次上车后在一排蒙古包似的毡房前停下拍照。最后专车沿着额尔齐斯大峡谷蜿蜒盘山在“神钟山”附近停下,导游结束,后面让游客下车自行继续游览。我们穿过大峡谷大桥,旁边还有并行的大吊桥,突然大桥对面冲过来一大群羊群向桥这边奔来,惊喜之余立马掏出相机。领头的是一骑马汉子,后面跟着羊群,这些羊全是高高大大,毛色多灰中带黄,也有褐色的,个个肥得冒油,屁股一扭一扭的。正如导游介绍的那样有的跑动时大尾巴上下抖动,有的却是左右摇动。</h3> <h3>  站在桥上美丽的额尔齐斯大峡谷顿时展现在我们面前,两岸峰峦叠翠的青山夹持着清澈见底的河水,被千奇百怪的石头挡住了匆匆前行脚步的水流溅起了朵朵雪白的水花,风光如诗如画!</h3> <h3>   穿过大桥后就开始自由活动了,可以爬上半山腰观看可可托海著名标志—神钟山,也可以直接沿着额尔齐斯河,徒步深入额尔齐斯大峡谷深处。可可托海景区2012年已列入国家5A级景区,属于河谷景观,是额尔齐斯河发源地。目前正值秋季,两岸植被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我们三人没爬山继续往前边走边拍。路右边是峡谷,越往前走,河水越来越湍急,左手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石头很光滑。</h3> <h3>  我和珏珏被峡谷两岸的景色绊住脚步,时不时地停下选取角度拍摄, 文根走在前头,过一会儿就回头催促我俩快走。不过时间确实比较紧,和导游及大部队分手时是11点10分,规定四点钟集合的,现在已是下午1点50分了。我们还要走两公里半的路,到达尽头以后乘上区间车回头,然后还要走到地质博物馆的集合地点。路上我们竟然没见到其他的游客,心中有点慌,所以脚下紧赶慢赶,走得快又急,衣服脱了还出汗呢。</h3> <h3>   时下正值牧民转场期,途中遇到一群又一群的羊从前方迎面朝我们奔来,挡住去路,我们不时闪躲在一旁给它们让路。之前看到羊群我们还稀罕得赶紧拿出相机拍照,现在看腻了,还老给让路,真烦,不要来了啦,我们来不及了,还要赶时间呢!</h3> <h3>  诺,又是一大群!</h3> <h3>  等走到区间车停靠处已是近三点半了。打听后说离景区尽头瀑布还有500米,但瀑布很小,且路上没什么好看的,算算时间紧迫就不去了,停下来吃干粮当午饭了。饭毕坐上区间车才知道这时才二点五十分!原来文根的表居然快了一个多小时!珏珏直埋冤爸爸,不然我们可以笃笃定定地欣赏风景的呀!坐上区间车,风很大,冷得要命。珏珏穿了羽绒大衣和棉背心还叫冷。真奇怪刚才热得出汗,怎么现在寒风往衣领里直钻,把领口紧紧捂住,身上的衣服拽紧,脖子也缩起来,我的头和脸冻得生疼!总算捱到了原先的大桥处。</h3> <h3>  我们现在又回到神钟山观景台下面。我和珏珏走得累了,不想爬山,文根一个人爬了上去拍了神钟山。这山峰外貌蛮像一口大钟的哦!</h3> <h3>  回到在地质博物馆看到导游王娜,放下心来。原来我们是第一个回来的哦!时间还剩好多,我和珏珏在博物馆里兜了好一会儿。看到一条手链有卖的,淡绿色的天河石,很漂亮别致,说是当地产的,珏珏很心动,考虑再三买了下来。戴在手上细看阳光下泛着淡绿色的光泽,晶莹剔透更美了。</h3><h3><br></h3> <h3>   说是四点集合,整个团队十九个人,其中三个人直到四点五十分才来,耽误了大家很久,导游说要罚唱歌,三人分别唱了“青春舞曲”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还说了个笑话。</h3><h3> 大巴来到三号坑,参观这座可可托海和全新疆人民的骄傲,中国人民的功勋地。这里出土的钽、鈮、铍等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偿还国家外债,打破核垄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h3><h3> 由于这些稀有金属都有极大的辐射力,那些开矿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付出了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巨大代价,为了还苏联的债,有些人为此就牺牲在这里啊,真是沉痛的回忆!</h3><h3><br></h3> <h3>  看完三号矿坑后出发前去北屯。这一路将行车220公里路。大巴穿过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阿尔泰山区后进入平坦笔直一望无际的公路,迎着太阳一路向西,望着夕阳慢慢下山,天黑。到达北屯的宾馆已过了九点。吃饭,全是辣的菜。进入三人间。嗬,好大的房,可以做舞厅啦,每只床都有五尺宽,还有电脑和电脑桌,当然这么晚是不可能玩电脑了。洗澡水温度不冷不热刚刚好,洗完就睡啦,明早七点不到就要起床呢!</h3> <h3> 九月二十一日 晴</h3><h3> 旅游第四天。今天很累。七点起床,七点半早餐,八点就出发了,乘车310公里赴哈巴河。沿额尔齐斯河西行,经布尔津,好几个小时后抵达哈巴河县,进酒店安顿好行李后再上大巴,到达白沙湖景区已是下午一点了。然后坐上小型区间车五六分钟抵达景点处。我们沿着木栈道向观景台一路走一路拍。你瞧下面的图,沿湖的树木中间空隙里可以望见淡淡的白沙山。白沙湖景区虽然比较小,但是却让大家惊喜得叫了起来,她不愧为摄影者的天堂,她是沙漠中 璀璨的蓝宝石!</h3><h3> </h3> <h3>  登上观景台一眼望去,一汪蓝色湖水波平如镜,湖泊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叶,湖边的芦苇荡和灌木丛在一旁轻轻拂动,对面则是白色纯净的沙山,真是五彩缤纷啊,沙山沙湖,山光水影,非常迷人。古时称芦苇为蒹葭,诗经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就是大自然的馈赠!白沙湖,你的名字我记住了!</h3> <h3>  难得一见的自然风光,叫人怎不心花怒放?</h3> <h3>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h3> <h3> 红得像血!阳光洞穿过的树叶闪着透明的淡红色,这正是摄影者追求的完美效果啊!</h3> <h3>  湖岸白桦林树叶渐次由绿变黄变红。</h3> <h3>  红花还需绿叶配, 浓妆淡抹总相宜。瞧瞧这画面里有几种颜色?渐变的色彩多温馨迷人啊!</h3> <h3>  时值九月下旬了,江南的荷花早就没了影儿,这里玫红和粉红的莲花居然还在湖畔盛开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回到景区入口处有人在售卖当地特产,我们买了很多无壳的南瓜子和南瓜饼,蛮好吃的。地上还摆着卖小南瓜和金瓜呢</h3> <h3>  接着去了鸣沙山</h3> <h3>  沙漠中也有一些小草顽强地生存。沙地比较松软,在沙山上行走很费力,一步一陷,两脚从沙土里拔出来鞋子里全是沙。</h3> <h3>  租了一块滑板20元,往高处爬 文根和珏珏一直爬到沙山顶上,文根胆大,体力不错的,坐在滑板上从山顶滑了下来,一直滑到山下。珏珏则从半山腰滑下。我眼望山顶畏缩不前,太累不愿再往上爬,仅在山坡上徘徊。</h3> <h3>  下午三点半离开鸣沙山,大巴去哈巴县城途中来到一片白桦林,停留片刻给大家摄影。林子很大,但有铁丝网围着,不能进去,所以未能尽兴。不过白桦树树叶尚未转黄,加上已是下午时分,光照不理想,大家只是粗粗看看了事。</h3><h3> 这棵树长得蛮有味道,一般树木在河边树干会向河水倾斜以吸取更多水分,可这里没河呀,它干吗往这里斜着长,还长这么高?挺让人记住它的。</h3> <h3> 从白桦林再回到上午安顿行李的友谊峰酒店已是下午四点一刻,饥肠辘辘的几个团队都开始大口狼吞虎咽地吃午餐。</h3><h3> 五点半再次集合,行驶三刻钟为了拍夕阳下的五彩滩。五彩滩,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穿其而过,一河两岸,南北各异,有绿洲、沙漠与蓝色天际相合,风光尽收眼底。河南岸是绿洲,树林,北岸则是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势起伏,其是由千万年的风雨侵蚀共同作用而形成。这里的岩层因风化程度不同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颜色多变,岩石的色彩主要为红色,间有绿、黄、白、紫等过度色,在落日时分的阳光映照下,色彩斑斓,娇艳妩媚,因此被称作“五彩滩”。</h3><h3> </h3> <h3>将近傍晚八点,太阳行将落山,人们争相选择正对着落日和河流的观景台准备摄影,人群无一不想挤到靠栏杆最外围的位置可以无所阻挡地拍到额尔齐斯河的最佳落日景致。珏珏早有打算,已然捷足先登,并招呼我赶快挤进来。这张照片是珏珏当时用单反抢拍到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的那一瞬间,我认为该片足可被评为摄影中的上乘佳作。举目远望,落日的余晖染红了西边的天空,额尔齐斯河在黄昏的晚霞中静静地流淌。</h3> <h3> 九月二十二日 晴朗</h3><h3> 今天目的地是白哈巴。 早上从哈巴县出发,乘上自己的大巴前往白哈巴。到达白哈巴景区后转乘景区专车,把行李也转移到景区车上。因为往后我们就进入喀纳斯景区了,而白哈巴、禾木和喀纳斯是它的三个主景点,所以我们就住在这几个景区里了。</h3><h3> 乘上专车后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到达一个天然牧场停车拍照。牧场上有大群羊和马在草场 悠闲自得地吃着草,远处是高山和蓝天白云,视野毫无阻挡一览无余,很大气。</h3> <h3>  继续向前,在中哈边界大峡谷再次停车。峡谷很宽很深,谷底有河流流经。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以此峡谷为界,个个留影。</h3> <h3>  最后到达今天的目的地—白哈巴。据介绍如果说喀纳斯是古朴的世外桃源,那白哈巴则是原始自然环境中的童话世界。白哈巴村以图瓦人为主,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这里还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有守卫祖国的边防林,还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界碑! 山村的西北遥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界河。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村民住着朴素的尖顶木头房子,这些木头房子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沟谷。</h3> <h3>  南面是高山密林。秋季一到,山村是五彩的红、黄、绿、褐色,层林尽染,犹如一块调色板加之映衬阿勒泰山的皑皑雪峰,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完美的油画。</h3> <h3>下车后首先安排住宿。这里的图瓦人住的全是小木屋,四周用整块的原木搭建而成,房顶是尖尖的,很原始古朴的样子。马路两旁散落着各家各户,村子不算小。我们住在离停车场最近的牧民家。王娜导游将六个男的安排在一间房,还有二人间,三人间和四人间。珏珏原来提出我家住三人房,但王娜考虑剩余其他的人不好安排,没有采纳。后来我和珏珏住了二人间。</h3> <h3>  进入我们的二人间很窄,有一个双人床,床上被褥很厚,两人睡在一起珏珏应该不会觉得冷了。床边有一只火炉,一把椅子。傍晚时分我们不在时不知谁已经把火炉烧得旺旺的,很暖和。房中也有电灯和充电的插座。虽然简陋,可是最需要的基本设备都已齐全,可以安心住下。文根的六人间就在我们右面隔壁,左面是三人间女的。这几个房间的外面有一条走廊,走同一个大门,住在里面很有原住民的情调。</h3> <h3>这一排房间外有一条内部走廊,走同一个大门,就像一家几个子女的家连在一起,蛮有原住民的味道。</h3> <h3>房东大娘很和善,给我们吃了好几块自制的奶酪,香甜可口。这是房东家养的狗。也要吃奶酪。</h3> <h3>床铺安排好后,导游带着大家去附近认认路。我们在下车处喝了当地图瓦人自制的热牛奶和酸奶,奶很浓,煮得很合我的口味,不咸不淡,我非常喜欢。</h3> <h3>  饭后自由活动,到处走,边走边拍。 金黄色的桦树、杨树点缀其间。</h3> <h3>白哈巴的云彩很美。</h3> <h3>从高处拍摄小村庄,引人遐想,仿佛穿越到五六十年代的乡村。</h3> <h3>两条清澈的小河蜿蜒环村流过。</h3> <h3>这里家家户户屋外都圈着用树干做的栅栏,围栏里是牧民为牛羊们囤积的成堆冬天饲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