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如画里--法国西海岸

怡然

<h3>  饱览了南法美景,我们又开启了西海岸旅程。</h3><h3> (一)阿卡雄。阿卡雄位于法国西海岸的阿尔让海岸凹入处,环境优美宜人,一直以来是欧洲王公贵族至爱的海滨度假胜地。</h3> <h3>  夏天是游览阿卡雄海景的最佳时节</h3> <h3>  唯美的海边酒店</h3> <h3><font color="#010101">  面朝大海,清风自来</font></h3> <h3>  碧海蓝天,白沙连绵</h3> <h3>  天海一色无纤尘</h3> <h3>  白云一片去悠悠</h3> <h3>  前景后景随意取舍都能拍成一幅唯美的风景画!</h3> <h3>  这片海域因出产肥美的鲜蚝、青口而盛名,海产品种繁多。<br></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广之旅安排我们在这家海边饭店品尝海鲜一一特色青口餐 !</span></p> <h3>  享受美食,观赏美景,旅行生活是如此美好!</h3><h3> 前菜是果酒、沙拉<br></h3> <h3>  主菜是鲜美的青口,每人一锅,份量惊人</h3> <h3>  餐后是焦糖甜点、咖啡</h3> <p>  弯弯长长的海滩,遍布着酒店、饭庄。</p> <h3> (二)圣马洛,位于法国西海岸的诺曼底境内,是十六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海上要塞和军港,也曾是威震一时的海盗之城。</h3> <p>  圣马诺处于英吉利海峡入口,从西班牙南来,向英国北往的商船都路经于此,这里的确是完美的打劫之地 ,因此猖獗的海盗曾在此面朝大海、呼风唤雨,肆意劫掠、横行无忌。</p> <h3> 这威风凛凛的模样估计是大名鼎鼎的海盗王“罗伯特修考夫”</h3> <h3>  曾经镇守要塞的大炮,面向英吉利海峡,这里应该易守难攻吧。</h3> <h3> 停靠在海港的这些仿造海盗船,其实是圣马诺“皇家之星”博物馆。</h3> <h3>  因海盗色彩,助力圣马诺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h3> <h3>  圣马洛城堡建于公元15一16世纪,约2公里长的城墙为抵抗海盗进攻而修建。</h3> <h3>  城墙仍然完好地保存着中世纪风格</h3> <p class="ql-block">  坚固的海防,古城墙紧紧围抱着城区,犹似老城的防弹衣。</p> <h3>  城楼上的咖啡厅、餐厅客盈座满、熙熙攘攘,心怀热情的旅人,可在此尽情地享受圣马诺的风味美食和独特景观。</h3> <h3>  视野开阔、风光无限</h3> <h3>  登高望远,景色如画</h3> <h3>  油画般的山海风光</h3> <p class="ql-block">(旅游资料图片)</p> <h3>  沙滩上的游人稀少,海鸥在天空自由翱翔。</h3> <h3>  帆船点点、轻风阵阵</h3> <p class="ql-block">  大贝岛是圣马诺西侧的一座潮汐岛,上面岩石密布,通过一条人工堤坝与老城相连,涨潮时难以通行。</p> <p>  尽管已是正午,海湾另一侧仍雾气未散。 海鸥、海滩、帆船这些听起来都会觉得很美的景观,因雾气、角度和拍摄问题,照片拍得木有美感!作资料保存吧。</p> <p>  穿过古老的圆拱城门,逛逛老城区</p> <h3>  圣文森特大教堂坐落在老城中心,如同圣马诺城的地标,这座罗马天主教堂是法国历史文化遗产。</h3> <h3>  穿行在古城的观光小火车</h3> <h3>  古风与时尚并存的街巷</h3> <h3>  圣马洛湾拥有最汹涌澎湃的潮汐,每天潮夕落差高达10多米,强劲的大西洋洋流确保了这里的海水纯净明丽。</h3> <h3>  圣马诺湾不但景色秀美,还蕴育了多种的藻类,鲜贝、生蚝、海螺、蟹虾都是这里著名的海产。</h3><h3> 珍贵的虾蟹就这样堆放着卖!<br></h3> <p>    活色生香的海鲜真是令人垂涎!</p> <p>  享受美食,法国人历来是引以为傲啊!</p><p>“左手生蚝、右手拉菲 ”,据说这是最受西方游客们追捧的美食佳酿、旅行盛宴。</p> <h3>  离开时云开雾散了,再见!海盗城!</h3> <h3> (三)圣米歇尔山城堡,位于法国西海岸诺曼底的圣马诺海湾。是天主教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外的第三大圣地,神圣又神奇,坐落在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 ,退潮为山,涨潮成岛。</h3><h3> 1979年,圣米歇尔山及海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h3> <h3>  法国有一种说法:“不到圣米歇尔山,就不能算来过法国”。名副其实哈,我们到达是退潮时段,大潮时眼前的陆地滩涂,将被波涛吞没,随潮起潮落,圣米歇尔山的景色千变万化、壮美绚丽。</h3><h3> 可惜啊,落日是最美的拍摄时段,我们午后就离开了。</h3> <h3>  (下面两张为旅游资料图片)</h3> <h3>  </h3> <h3>  圣米歇尔山除了教堂还修建了修道院,拥有罗曼式、哥特式和火焰哥特式的三种建筑风格融为了一体,尖顶凭海临风、直指苍穹。</h3> <h3>  这就是经常接受一代又一代信徒顶礼膜拜的教堂圣殿:空旷神圣、朴实浑厚、平静安祥。</h3> <h3>  潜心修行的教士</h3> <h3>  勤劳慈善的修女</h3> <h3>  与修女嬷嬷不期而遇!迎面而来的年轻修女和蔼可亲却行色匆匆,因担心正面拍照不被允许,擦身而过后拍了背影。</h3> <h3>  古老的门楼渗透着历史的沧桑</h3> <h3><font color="#010101">  四重门,门框形状各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隔门相望,给王老师来一张!</font></h3> <h3>  古堡里的行廊曲径通幽</h3> <h3>  不同的角度,别样的风景</h3> <h3> 古堡上的海鸟气定神闲、不时飞落在游客间!谢谢迎接我们的海鸟!</h3> <h3>  防恐措施严密,景区内、城堡上常遇全副武装、酷帅的法国士兵在执勤。</h3> <h3> (四)图尔。位于法国中西部卢瓦尔河谷地带的图尔,文艺复兴前期(1450---1550年)曾是法国首都,当时修建的大量城堡,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h3><h3> 图尔号称“法兰西花园",实至名归哦,街头的白玫瑰开得如此璀璨。</h3> 夕阳下的图尔火车站。<h3>  人口只有10多万的图尔是法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仅次于巴黎和里昂。</h3> <h3>  静静停靠在站台的高速列车</h3><h3> 深深的铁路情结,火车、车站、站场,只要有时间,绝不放过机会深入去了解,很亲切,很喜欢!</h3> <h3>  候车室安静得难以置信</h3> <h3>  候车环境优雅、色彩丰富、文化品位好高啊!</h3> <h3><font color="#010101">  (五)皮拉沙丘。位于大西洋畔的皮拉沙丘,是法国十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欧洲最高沙丘,濒临大西洋,高出海平面117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奇特的大自然景观!一面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另一面却是郁郁葱葱的林木。</h3> <h3>  森林、海水、沙漠不可思议地并存</h3> 徒步穿过森林后,轻装上阵了,拎着鞋,赤着脚,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沙丘。踩着细细的沙子很烫却很舒服,但攀爬时阻力很大很费劲。<div>  炎阳高照,上烤下蒸,只戴墨镜,没有帽子,不敢打伞。 出国前先生有吩咐,在欧洲除了下雨不要打伞遮阳,本来不服啊,上了沙丘看到日光浴的游客就释怀了!</div><h3> 呵呵!如果举着伞,我们会成一道另类的风景!</h3> <h3><font color="#010101">  热爱阳光、不惧曝晒的西方游人</font></h3> <p> “痛并快乐着”的最好诠释!</p><p> 瞧瞧她们的后背,有点曝皮了哎,我仿佛都感受到她们肩颈热辣辣的疼痛了。</p> <p>  差距怎就这么大!我们是这样重装体验沙漠热浪滴!</p><p>  孔圣人的“求同存异”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啊!东西方的审美观是如此不同,她们拼命晒黑,我们极力增白!目标又是如此一致,都直奔“美”,殊途同归哈!</p> <h3>  游客用各种方式快乐地享受阳光、沙滩、海浪</h3> <h3>  也有静静观赏的,坐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的旅行者。</h3> <h3>  这里也是欧洲人喜欢的露营地,遇到一群群的青少年在此野营。</h3> (六)香波堡<div>  香波堡是文艺复兴的杰作,法国人最喜爱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组织动工兴建,达-芬奇参与设计建造,但直到路易十四时代才完工,建造规模媲美凡尔赛宫。</div> <h3><font color="#010101">  雄伟、瑰丽的香波堡被法国人视为国宝,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font></h3> <h3> (网络资料图片)</h3> <h3> (网络资料图片)</h3> <h3>  古堡长宽各有100多米,气势磅礴,中间是正方型的主堡,两侧为圆锥型的巨大角楼。城河环绕四周,背靠大森林,面倚大花园,绿树、鲜花、雕塑和清净的蓝天给我们带来极佳的视角享受。</h3> <h3><font color="#010101">  近拍塔楼,真像香槟酒瓶。</font></h3> <h3>  在导览器指引下,漫步城堡顶端,有如置身于空中楼阁,不少游客在此流连忘返,细致地观赏,领略古堡华丽、精美的建造工艺。</h3> <h3>  阳光撒满错落有致的屋顶</h3> <h3>  洁白的内廊,明亮又通透。</h3> <p>  背靠着的是著名的“双旋梯”,两组独立的楼梯相互交错地围绕同一轴心,螺旋式地盘旋而上,同时上下楼的人,绝不会相遇。这是达芬奇智慧与艺术合一的设计(很遗憾,照片拍不出设计效果)。</p> <h3>  见证荣华终归于尘土的皇冠</h3> <h3>  国王的寝室温馨浪漫,帅小伙也被深深吸引。</h3> <p>  在法国各名胜古迹的景区中,经常见到排成队的孩子们在老师们指导下专注地观赏, 手捧学习资料,认真标注记录。我以为,对法兰西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敬,在参观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得到升华,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应比说教式的素质教育有效吧!</p> <h3>  古堡里正在参观的小朋友</h3> <h3>  瞧这孩子 ,有多认真努力!小小的身板背着单反参观学习!</h3><h3> 汗颜啊! 由于怕苦怕累怕麻烦,外出旅行从不愿带单反相机。</h3><h3> 好孩子!为你点赞!</h3> <h3>  后花园,皇家园林好像套用了同一模板,这与凡尔赛宫的园林很相似啊!</h3> <h3>  如织锦般的图案</h3> <h3>  花园另一角,还是比较欣赏这种风格</h3> <h3>  被城堡深深吸收的团友刘老师和王老师!</h3> <h3>  骑马巡逻的警察,巡出一道风景!</h3> <h3>  好有型的执勤方式啊!</h3><h3>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h3> <p>  曾经是仆人的宿舍,现已成为景区里的咖啡屋</p> <h3>  纪念品商店</h3> <h3>  古堡正面部分塔楼正在维修,远远拍个照留存吧</h3> <h3>  再见!香波堡!</h3> <h3>  再见!风光无限的西海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