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 广阔天地里的毕业典礼》</p><p> </p><p><br></p><p> </p><p> 双抢劳动与初中毕业同步结束,我们从广阔天地里毕业了!这是铭刻在我记忆中的一个场景,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照片。</p><p> </p><p> 1970年的夏天,就读于宁波三中初中69届的我们,按照学校革委会的统一部署,在浩河头轮船码头乘坐航船,去奉化的一个山村进行双抢劳动。这次双抢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学生集体劳动,它的实际意义在于:以这次夏收、夏种为界,结束了我们的中学生涯。</p><p><br></p><p> 下乡劳动所在的地方是一个风景旖旎的山村,沿着村庄的河水是那山涧清流的小溪,她从山涧流淌到大地,将山涧上那花开璀璨的桃花带到山村的河岸。临水而建的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房屋在高低错落的站立着,那白色的的墙壁上斑驳出岁月的沧桑。</p><p> </p><p> 傍晚,学生们集体吃完晚饭后,我就喜欢约上二三同学,坐在山坡上,看那青色的屋顶上家家户户冒出袅袅的炊烟,烟雾上下缠绕,缠绕着晚霞辉映下山村的万种风情。此刻,奉化岙里的小山村依着山,傍着水,像是一幅被墨泼过的山水画,为山村的夜色添上了一笔雾里看花般的朦胧之美。</p><p> </p><p> </p><p> 劳动的日子里,每当割完早稻回营,总是裤腿裹着泥巴,我踩着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踏着铺满花纹的鹅卵石,走过满是古风古韵的弯弯曲曲村巷,穿过前世的风尘,憧憬着自己初中毕业的未来,思绪在希望的田野上飞扬。</p><p> </p><p> 劳动结束那天,夏日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天又高又蓝,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白云,阳光铺晒在漫无边际的田野上,一股股伴随着泥土湿气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 。</p><p><br></p><p> 农村的天地就是天然的舞台。晒谷场红旗招展,学生们队列整齐,听工宣队、军宣队总结双抢劳动的意义和取得的成绩,最后由校革委会的老师宣布69、70两届生初中毕业了,学生放假等待工作分配,……</p><p><br></p><p> 夏日的风轻轻吹来,摇曳着初中生青春的梦想,在这个双抢劳动的季节里,我们初中毕业了,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p><p><br></p><p> 三伏天骄阳似火,瞬间点燃了激情燃烧的初中毕业季。同学们在喊出了“一颗红心,二种准备”的口号之后,一遍又一遍的唱起了文革版的《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 ……同学们!同学们!快行动起来,……”,歌声响彻云霄,久久地回荡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歌声激昂的旋律中,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同学们依依惜别,声声祝愿,仿佛成长在一夜之间。</p><p><br></p><p> 在奉化农村双抢劳动的广阔天地里,母校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田园牧歌般的意境中,为我们的初中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p><p> </p><p> </p><p> </p><p><br></p><p><br></p><p> </p><p> </p><p><br></p> <p> </p> <p> </p><p> </p><p><br></p><p><br></p><p> 2018—05—03</p> <p> </p><p> 《梦在深港忆童年》</p><p> </p><p><br></p><p> </p><p> 看着《深港》图片中悠远深长的青石板小巷和那芳华的背影,心也会柔软起来,那么纯净,那么空灵,那么回味 ……</p> <p> 回忆童年, 放学没有大人接送,一肩背着书包,一肩背着算盘,滚着钱环沿河边踏着青石板,踏着东郊路的平静舒坦。</p><p> </p><p> </p><p> 就是探亲回家,走过张斌桥、走过流水、依然感受着老式教堂的韵律风情和老墙门的风情万种,逗留间触摸着张斌桥的沧桑痕迹,不禁感慨万千!</p><p> </p><p> </p><p> 回味曾经墙门口的那条河,随手捡起一块瓦片,弯腰向河里射去,瓦片在水面上跳跃,出现十几个涟漪,直达对岸。一望河对面的金色的稻穗或婷婷的芋叶,水牛蒙住双眼,在遮阳的草棚下不停的转着抽水,灌溉稻田;渔民搭在水中的吊脚楼里护鱼,炊烟在吊楼上轻轻地飘荡着,无声无息地呼唤着我加快脚步,就会陶醉在眼眸中的水乡!它美得幽雅、美得宁静、美得让人不忍打扰……。</p><p> </p><p> </p><p> 我小时候就住在上茅巷、下茅巷之间的教堂隔壁,教堂曾经是我读书的小学——东郊路小学,童年的记忆,不管你脚踩在这里城乡交界的小石桥上,手抚在哪一个墙门的围墙上,哪怕是随便走入一条小巷,无论是阳光、雨天或晚上的月色下,都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夹杂着历史与文化的气息,不用刻意,不用费力,不用防盗。那厚重的历史的篇章似乎向你缓缓展开,那深入灵魂的历史景色似乎如此鲜活地站在你的面前……</p><p> </p><p> </p><p> 《深港》图片深深的打动着我,与张斌桥一样,那斑驳的围墙、那长满青苔的石阶、那经受了千年风尘洗礼的古老建筑、那沿河敞开着的小轩窗、那遥望天际的翘脚屋檐、以及那张斌桥下驶过的小船及那船上的依依呀呀,都无不在诉说着家乡的千年文化与文明,……此刻,轻轻地,我长长呼了一口气,生怕踩碎了一个梦,关于童年的梦境。</p><p> </p><p> </p> <p> </p><p> 后 记</p><p><br></p><p> 每个人都会怀念自己的青春岁月,那风华正茂的年代,有着火一般的热情,钢一般的意志,竹一般的柔韧。每当我打开记忆中,最心底的那一扇门,那个纯真的年代,随风飘过青春的气息,总是在我不经意间,仿佛又回到那些从前</p><p> </p><p> </p><p> 关于光阴的故事,终有一天都会在岁月的素笺上泛黄。因此我愿,让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聆听岁月的呢喃,用深情凝聚成厚重与沧桑;让所有的读者,都能静静地坐在时光深处,感动着岁月素然静美的丰满;让所有的回忆,都会花开四季,万千嫣然,捻一颗绕指的馨柔,携一怀内心的清宁,最美的一朵,安然心间。</p><p> </p><p> </p><p> </p><p> 收获</p><p> </p><p> 2018 – 06 </p><p><br></p><p><br></p><p> </p><p> </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