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公元二零一八年七月五日,时间骤然停止在了这一刻,爷爷悄然离开了我们。自您离开我们的那一刻起,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您,想念着您可亲的面容,可爱的笑脸;回忆着您谆谆的教诲,殷殷的期望;谈论着您坚定的党心,永恒的爱心...。一切都交织在一起,凝聚成深深的悲痛,升华为默默的思念。语言和文字在这一刻都黯然失色,都难以表达我们对您的无尽思念和恋恋不舍!</b></h3> <h1><b> 沉痛悼念</b></h1> <h3> 治丧期间,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忻州市四套班子、繁峙县四套班子、壶关县四套班子、石坡乡四套班子等多家单位和爷爷生前好友等相继发来了唁电、送来了花圈,以示悼念!</h3> <h1><b> 告别奉安</b></h1> <h1><b> 魂归故里</b></h1> <h3> 壶关县石坡村党员追悼会</h3> <h3><b> 悲哉,爷爷;恋哉,吾辈!</b></h3><h3><b> 爷爷,您的离世,正如大家所写:是"党失英杰,国失人才,众失尊长,吾失榜样"。您走了,</b><b>给我们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记忆,是谦和的榜样和大德的楷模!</b></h3><h3><b> 爷爷,您一路走好,愿您和奶奶共乘祥舟,永享极乐。我们将按照您的教诲,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承继红色家风,弘扬龙马精神。</b></h3><h3><b> 我们永远怀念您!</b>🙏🙏🙏</h3>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心系百姓真公仆赤胆忠心为人民</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身正气敢言真两袖清风不染尘</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马如龙生平</b></h1> <h1> <b>一、出生贫寒</b></h1><h3> 山西省壶关县石坡村,是太行山脉腹地的一个偏僻小村庄。1923年,爷爷出生于此地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h3> <h3> 1940年,爷爷在壶关县晋庄镇照的第一张照片,时年17岁。</h3> <h3> 曾祖父马金枝(下图右一),曾祖母张锦娘(下图左一)。</h3> <h1> <b>二、相伴一生</b></h1><h3> 爷爷与奶奶相识与阳城,并与1952年元月12日结婚。</h3> <h3> 1952年,爷爷、奶奶与曾祖父在长治合影。</h3> <h3> 1959年,爷爷奶奶在长治地委工作时合影。</h3> <h3> 1971年,爷爷奶奶在繁峙县下乡工作合影。</h3> <h3> 忻县工作期间,爷爷奶奶坚持晨练。</h3> <h3> 退休后,形影不离!</h3> <h3> 相爱如初!</h3> <h3> 相敬如宾!</h3> <h3> 合卺恩爱!</h3> <h3><b> 爷爷和奶奶相识在祖国初建,坚守在文革浩劫,奉献在改革中兴,相浸在快乐晚年。惜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哀叹二老仙逝,孝心未尽!</b></h3> <h1><b>三、一生为党</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爷爷虽出身寒微,但从小立志报国。1937年,时年14岁的他加入牺盟会,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壶关县农村小学教员、联合校长、区农会主席、区委书记、地委党校组教科科长。</span></h1> <h3> 民国三十四年,爷爷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评为"二等模范小学教员"。</h3> <h3> 1950年后历任中共高平、黎城、壶关、潞城、长子、繁峙等六县县委书记、中共晋东南地委办公室主任。</h3> <h3> 1952年,爷爷时任高平县委书记。</h3> <h3> 1955年,爷爷时任黎城县委书记!</h3> <h3> 1957年,爷爷时任壶关县委书记!</h3> <h3> 1959年在反右倾中被撤职下放到高平米山公社任主任。1961年,晋东南地委决定,宣布给爷爷平反,撤销撤职处分,任命潞城县委书记。</h3> <h3> 1962年,爷爷时任长子县委书记。</h3> <h3> 1965年,爷爷调任忻县地委秘书长。</h3> <h3> 1967年至1970年"文革"动乱被迫害批斗四年。</h3> <h3> 1970平反后,爷爷时任繁峙县委书记。</h3> <h3> 1971年后,爷爷历任中共忻县地委副书记、书记兼行署专员、军分区第一政委、中共山西省第四届省委委员。(连续8年任忻县地委书记,是忻县地区建党以来任期最长的一位)</h3> <h3> 1980年,爷爷在京受到了华国峰、李先念、薄一波同志的亲切接见。</h3> <h3> 1982年,爷爷陪同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同志在五台山访问工作留影。</h3> <h3> 198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由山西省委书记霍士廉陪同到忻县地区视察时合影。</h3> <h3> 悼念毛主席大会</h3> <h3> 坚持下乡参加生产劳动。</h3> <h3> 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h3> <h3> 与陈森(后任太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和贾克映(后任忻州市政法委副书记)同志合影。</h3> <h1><b> 三、绿化功臣</b></h1><h3> 1985年,爷爷任中共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h3> <h1><b> 四、离而不休</b></h1><h3> 1996年,爷爷光荣离休,在职工作57年。</h3> <h3><b> (一)党恩永在</b></h3> <h3> 年近百岁的爷爷,仍坚持学习《毛泽东传》。</h3> <h3> 2005年,爷爷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章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h3> <h3> 抗战老战士合影。</h3> <h3> 2015年6月,爷爷荣获"全省离退休先进干部个人荣誉称号"。</h3> <h3> 颁奖时,爷爷与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留影。</h3> <h3> 颁奖时,爷爷与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留影。</h3> <h3><b> (二)薪火相传</b></h3> <h3> 爷爷虽然光荣离休,但工作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仍然为党和祖国的下一代发挥着自己的余热!</h3> <h3> 爷爷带着耳麦,认真地为小学生讲述着抗战经历,教导下一代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h3> <h3> 省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参加"一心向暖,敬老社区行动",专程来慰问爷爷。爷爷听说后,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送去了寄语,并展示了他一生的心血。</h3> <h3> 养病空余,爷爷仍不忘教育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过去革命时期如何用枪。</h3> <h3><b> (三)艺术传情</b></h3> <h3> <b>如龙板报</b></h3><h3> "工作"闲暇,爷爷还办起了"如龙板报",每逢国家大事,他坚持以慷慨激昂斗志, 潇洒自如的墨迹,用自己的方式述说着一个老革命家、老党员对祖国的热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h3> <h3> <b>笔耕不辍</b></h3><h3> 离休的日子爷爷却未曾一日停休,把对党的忠诚和毕生的经历,凝聚成一本本心集,永世教育着后人。爷爷先后出版了《心事》、《心事当说》、《岁月当歌》、《马如龙家史》等书,还整理出版了壶关秧歌连本戏《松江口》。</h3> <h3> <b>琴棋书画</b></h3><h3> 爷爷的离休生活丰富多彩,经常还敲锣打板唱起了上党帮子;泼墨挥毫搞起了艺术创作;挥刀斩木刻起了根雕艺术。</h3> <h1><b> 五、儿孙满堂</b></h1> <h3> 祖孙三代</h3> <h3> 四世同堂</h3> <h3> 天伦之乐</h3> <h3><b> 新年寄语</b></h3> <h1><b> 六、至亲至孝</b></h1><h3><b> 爷爷病重期间,家人们天天轮班细心照料,精心呵护,爷爷病有所安;老友们常常到家挂念探望,问寒问暖,爷爷病有所乐!在这一段时光里,爷爷虽然被病魔缠身,但快乐如前。</b></h3> <h3><b> 正当大家看着爷爷脚踝上的疮一天天好起来,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转,大家多日揪着的心总算多了一丝的松快。</b></h3><h3><b>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大家都在期盼爷爷早日康复的时候,爷爷却悄然离世。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噩耗宛如大山崩塌、大树倾倒,所有人的心都被掏空了,久久不能平静。</b></h3><h3><br /></h3> <h1><b> 晚辈泣撰</b></h1><h1><b style="font-size: 16px;"> </b></h1> <h3><b> 父亲去世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每次去祭奠父亲,我都在想父亲在我身边。我体会到了生死离别撕心裂肺的人生滋味,如果有天堂我相信父亲在天堂的某个角落,微笑的看着我,父亲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b></h3><h3><b> 马前卫</b></h3> <h3><b> 革命一生不言功天现红光瑞,<br /></b><b> 清廉门风传家久地呈白花祥!<br /></b><b> 马前昱</b></h3> <h3><b> 雨中思情</b></h3><h3><b> 翠峰晨雨泪穿心, 龙山老槐再聚拢。</b></h3><h3><b> 仙居永安革命情,富民强国皆功臣。</b></h3><h3><b> 吾辈缅怀心沉重,音容行言闭目真。</b></h3><h3><b> 美德情怀与高风,品味学习永继承。 </b></h3><h3><b> 马前平 </b></h3><h3><b> </b></h3> <h3><b> 忆祖父</b></h3><h3><b> 忧云愁雨荡空天,翠柏苍松尽遮颜。</b></h3><h3><b> 临行一别千嘱咐,龙城永别难复面。</b></h3><h3><b> 音容笑貌常浮现,谆谆教诲记心田。</b></h3><h3><b> 不忘初心跟党走,廉洁自律待人谦。</b></h3><h3><b> 爱国守法讲诚信,敬老孝亲勿忘念。</b></h3><h3><b> 教书育人传正道,工作学习要勤勉。</b></h3><h3><b> 欣逢盛世享天伦,忽闻噩耗泪涟涟。</b></h3><h3><b> 驾鹤仙游极乐享,荫庇子孙福泽绵。</b></h3><h3><b> 此生恩情无以报,常怀祖父梦魂牵。</b></h3><h3><b> 红色家风人人承,龙马精神代代传。</b></h3><h3><b> 马越昆</b></h3> <h3><b> 今天到了单位,感觉有股无形了力量在鞭策着我要努力工作,绝不能给姥爷丢脸!</b></h3><h3><b> 郭卓慧 </b></h3><h3><b> </b></h3> <h3><b> 从小爷爷对我的价值观影响最大,我小的时候记得,爷爷曾经因脑血栓瘫痪在床,但通过坚持锻炼,从写毛笔字到尝试走路,最终战胜病魔。</b></h3><h3><b> 后来长大一点后,山西省重点小学经常组织小学生来家里探望,学习爷爷的精神和事迹。<br></b><b> 三个月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我赶回家去探望。96岁的爷爷饱受病魔摧残,但头脑依旧清醒,关心着国家大事,拿着手机翻看新闻,与我和老爸讨论着中美贸易战。<br></b><b> 爷爷一直希望我长大后做公务员为人民服务,但我觉得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对国家有好处,推动社会发展的事就是在为人民服务。爷爷最关注的是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也算是遗憾,以后中午回家吃饭,再也看不到熟悉的海峡两岸节目了。爷爷是真正的英雄,爱国爱党爱人民,您走好,精神长存!</b></h3><h3><b> 马潇潇 </b></h3> <h1><b> 爷爷奶奶生平记</b></h1> <h3><b> 故先考马讳如龙,生于公元一九二三年七月一日,卒于公元二零一八年七月五日。父一九三七年加入牺盟会,一九四零年参加革命工作,一九四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教员、校长、区委书记,中共高平、壶关、黎城、潞城、长子、繁峙等县县委书记,忻县地委书记兼专员兼军分区第一政委,中共山西省委第四届委员、省顾委委员、省绿化委常务副主任等职,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父一生遭逢时代巨变,奋发有为;刚毅正直,朴素清廉;克己奉公,宠辱不惊,堪为吾等后辈终身楷模。</b><br></h3><h3><b><br></b></h3><h3><b> 故先妣张氏鸿民,生于公元一九三四年五月十六日,卒于公元二零一四年二月二拾八日。一九五三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长子县劳动局局长,繁峙县商业局副局长,忻县地区五交化公司经理、书记,太原市五金公司工会主席等职。母亲一生追随父亲,早年投身革命工作;相夫教子,任劳任怨;性格开朗,热情大方;每遇挫折,气定神闲,故能春秋稳度,精神不老。</b></h3><h3><b><br></b></h3><h3><b> 父严母慈,大爱至简。魂魄寄乎九天,风范永垂人间!</b></h3><b> 公元二零一八年岁次戊戌七月七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