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 首都建设报 2018年07月04日 如同毛虫蠕动般的液压顶推设备缓缓伸缩,1750吨的巨型钢结构网架爬行了最后30厘米。7月2日,由北京建工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负责的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拱桁架结构——王滩煤场封闭项目完成定位顶推滑移,工程预计今年8月底建成。<br> 煤棚位于唐山市乐亭县境内,原为电厂的开放式储煤区。随着国家和河北省环保要求的严格,今年初,封闭工程正式开工。煤棚最高处54米,最大外延跨度达到208.6米,采用膜结构钢桁架,煤棚建成后可储存煤炭约40万吨。<br> 项目经理张德欣介绍,煤棚钢结构被分成9跨,在地面分别拼装,每一跨拼装好后预留断面,使用3台200吨以上的吊车将每跨结构分段吊起在空中翻转到安装位置后吊装到指定位置进行最后拼装。“整体拼装、分段吊装可以提高拼装的精确度,保证架体在安装完成不变形。”项目总工程师王斌说。<br> 9跨之中有7跨在底部使用了预应力,张德欣说:“如果钢桁架是弓背,那么预应力使用的钢索如同弓弦拉住钢屋顶,同时在弓弦和弓背之间增加斜支撑来提高屋顶整体稳定性。”<br> 拼装完成后最大难题就是滑移整个屋顶,由于煤棚还处在使用状态,电厂专用的斗轮机每天要不停的挖取煤炭,要在不影响运煤的前提下给煤场套上一个壳子,难度可见一斑。<br> 施工现场,钢屋架稳稳坐在两侧滑轨上,滑轨下面是“金属箱梁+混凝土基础”的组合,它托起了这个1750吨的大家伙。“我们浇筑了60公分厚的混凝土基础,再配以特制钢箱梁作为整个屋面的承载平台,同时每隔1.5米左右就搭设一根1.2公分厚的圆形钢管构成斜支撑体系,防止滑移中自重压偏箱梁。”王斌说。<br> 滑移采用整体作业,每次滑移需要前进35米,耗费约5个小时。第一跨与第二跨拼接好后整体向前滑移到指定位置,第三跨与第二跨拼装完成后,再将前三跨整体向前推,以此类推,到第七跨时整体滑移重量达到1750吨。张德欣说:“由于两端的桁架不需要使用预应力,也不影响运煤作业,就不在此次滑移序列中。”<br> 目前国内环保要求带来的棚化作业市场数量巨大,仅煤场棚化每年全国大约有3000多个项目,而钢结构棚化作业速度快、现场不需要太多湿作业环节,也是最环保的施工方式。</font></h1>